为什么二月河说《雍正王朝》可以打80分,而《康熙王朝》无话可说?

元元的天下


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清朝的居多,清朝穿越剧,清朝宫斗戏,清朝戏说戏,等等,但是有两部剧《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算是比较正的清朝历史剧了,大体上是按照历史来写的,外加上一些野史,虚构的角色。

《康熙王朝》中最令人深刻的是什么?肯定是“我孝庄”关于这个事情,有很大的争议。孝庄是死后的谥号,为什么会出现我孝庄的台词呢?难道编剧的水平就是小学的么?

《雍正王朝》中的问题也很多,剪辑的太差,有些情节根本就不能够互通,但是呢,这一切的瑕疵都被每一个演员的演技给掩盖了,观众被他们的演技吸引了,相对的就对其他的没有太大的兴趣。

两剧中对人物塑造的角度不一样,康熙王朝,只有康熙,是年轻气盛的康熙,主要是讲述康熙一生中干的几件大事,而雍正王朝中的康熙,更像是一个老父亲,被孩子们的争斗操心透了

《康熙王朝》剧中着力表现的是康熙皇帝一生的丰功伟绩,因此显得康熙做事往往举重若轻,无论什么艰难困苦,康熙只弹指一挥轻轻搞定。虽然说表现出了康熙作为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但是看上去却很假,仿佛康熙的对手都是弱鸡,谈笑间就灰飞烟灭。而且由于剧情牵扯太多,从康熙如何继位到擒鳌拜、灭三番、收台湾、亲政葛尔丹,还包括了朱三太子造反,后宫两位贵妃的争斗,大阿哥和太子的夺嫡,总之叙述的事情太多,导致没有一件事讲得详细,都是模模糊糊的,看起来很空洞。只有收复台湾那一段,李光地、姚启圣、施琅三个人窝在福建里商量如何收台和揣测皇帝心思感觉有味道。

电视剧《雍正王朝》吧,雍正王朝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九龙夺嫡,一部分是雍正继位之后的事情。其中以九龙夺嫡最为精彩,剧情跌宕起伏,令人捉摸不定,剧中每个人都是充满了心机,没有哪个人是属于低智商的,哪怕是至高无上的康熙,做起事来也是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再怎么老谋深算也显得举步维艰。朝中的局势扑朔迷离,显示了一代帝王面对百官和诸位皇子,在错综复杂的朝堂之中费尽心机拨云见雾的真实处境。对手越是强大,越能表现出这位千古一帝的能力与胆魄。而剧中演员对每一个动作表情的拿捏也非常到位,可以说是我国历史剧的一部巅峰吧。

总的来说,《雍正王朝》比《康熙王朝》经典,而且经典许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里面的各个人设,没有谁是傻子,这才有了扑朔迷离、高潮迭起的剧情吸引观众


大王daiwang


但也存在过不同意见:百家讲坛的纪连海表示,把雍正演的那么好,那么为国为民,就有些过分了;二月河也曾对唐国强表达过同样的意思:你演的雍正有点太好了一点,我认为他应该更阴坏一点。

唐国强也表达了艺术再创作的观点:如果按照你写的那么拍,央视一套不会给播的;雍正主张的改革是顺应时代顺应潮流的;雍正是个有贡献的帝王,应该展示他在改革中遇到的难题,在励精图治方面作出的一些努力,要呈现其积极的一面,而不应该一股脑的照搬小说或者历史。

二月河说,《雍正王朝》可以打80分,《康熙王朝》因未参加剧本改编,所以“无话可说”。

实际上,《雍正王朝》的改编出自二月河之手,而《康熙王朝》的改编则出自另一位作家之手,两位作家笔下的两个作品,肯定有区別的。怎么回事?《康熙王朝》是根据二月河《康熙帝国》改编的,据说刘大印三下南阳买下其版权后,发现书中的情节在《雍正王朝》中几乎用尽了,但他仍觉得钱没白花,请军旅作家朱苏进重新编剧,两人关在小屋里讨论了九天九夜,完成了《康熙王朝》的大纲。

二月河清楚《康熙王朝》是别人买下《康熙帝国》版权改编的,要尊重别人劳动,不好说三道四,所以他“无话可说” ,这也是一种个人修养。

有人曾指出《康熙王朝》在历史知识上错误百出,每一集都有不止一处的历史硬伤,不管多少伤,这与二月河无关了。

但牵出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历史剧问题,历史剧是取材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剧目,西方界定为“向过去的时代取材”的作品,并把“维持历史的忠实”作为创作原则。历史剧要尊重历史,不能抛开历史胡编乱造或无中生有,如郭沫若的《屈原》、《蔡文姬》,田汉的《文成公主》,曹禺的《胆剑篇》等都是著名的历史剧。

旡须讳言,目前历史题材的作品较多,但存在问题也不少:例如康熙反对微服私访,康熙从来没有微服私访,康熙一辈子都没有微服私访,还有个微服私访系列片,你说是戏说还是胡说?

例如大闹天宫的明明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却变成了天蓬元帅猪八戒,六小龄童说过一句话很经典: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

历史存在与文艺创作是两码事,历史剧不能违背历史事实,而文艺塑造可以天马行空,梦笔生花。(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除相关部分)


天宁阁


这个事情一句话概括:陈道明的康熙王朝是肤浅偶像剧,唐国强演的雍正王朝是深度历史剧。

当然,这二个都比不上《大明王朝1566》那才是我心中第一神剧。先默哀一下二月河老爷子,其实你的作品真的很不错。虽然我不喜欢清朝。

我们先看康熙王朝

我争取一句话说完整个剧:

康熙王朝一开始,小康熙上位,兵不血刃弄死鳌拜,几乎不费吹灰之力,除了被鳌拜郁闷几次,貌似没任何损失就搞定了鳌拜,自此开始正式执政天下道路,整个剧中的康熙就像神人一样,算无遗策,所有布置都是弹无虚发,玩弄无数奸臣也好,忠臣也好,敌人也好,如人无人之境。

貌似这样的神迹,除了《三国演义》的诸葛亮我没看到第二个,就是诸葛亮最后也败了,败在生命有限。

这样的康熙还是人吗?不仅如此他还魅力值99满分哦。

比如剧中朱三太子的妹妹就是,最后不知道为什么就要替康熙去死。

NMM的,他们是死对头好不?因为爱情吗?也许吧!康大麻子看来很帅!这哪是历史剧,简直是偶像剧。

魅力值满分不说,能力值也是满分

我们看看后来啊,起兵作乱的吴三桂那可不是一般人物,真实的历史上吴三桂叛乱几乎就要成功了,影响力非常非常大,害怕到康熙都想要退回关外跑路。

最后怎么着,在剧中被奶奶孝庄一顿骂就振作起来,然后就平定了叛乱!

看来康熙真聪明,吴山桂就是一傻逼,同样是傻逼的还有那国姓爷郑经。

在我看来就更傻逼,演成了一个一天到晚正事不做,每天怀疑下人的无耻小人,最后搞的自己离心离德,成孤家寡人,然后台湾就收复了?

原本历史上的收复台湾可没有这么简单,一个沿海禁令,就是死人无数的恶政,居然在剧中成为了爱民的善政。这电视剧拍的真恶心,有没有想过无数在迁界禁海令下死的人的感受?我们成了你颂扬伟大的工具?靠哦!

然后葛尔丹就更搞笑了,当时欧亚大陆有三个伟大帝王,沙皇俄国彼得一世,葛尔丹汗国的葛尔丹,清朝的康熙。

这样一个牛逼的人物,除了一开始嫁公主兰奇儿之外,没看到康熙感受到丝毫压力,领兵打仗也是,关注大儿子比关注胜败本身更多。然后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平定了。卧槽,葛尔丹汗国可从来没被康熙平定,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百年,才搞定别人好不?

然后,就是后期的情怀敬酒,全剧终结。

这那是历史剧,全部脱离事实不说,还在刻意美化和包装,然后一个千古一帝就跃然剧中?拍这样剧集的人其心可诛!最后造成结局就是,这个电视剧除了歌能听听《向天再借五百年》其他的都乏善可陈,基本毫无看点,就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突出康熙之下,其他人都是反派,都是弱智,毫无一点深度和城府,你要美化康熙也不要贬低别人好不?

鳌拜,郑经,吴三桂,葛尔丹表示,这不是我,我们不服,瞎逼逼!

至于说政治斗争,也是弱智儿童玩宫斗。

比如:李光地斗明珠索额图,那就是幼稚儿童游戏,打个小报告明珠就倒台了。你侮辱我们智商吗?索额图也是,随后不明不白倒了,拍不出厚重感觉不如不拍。政治斗争一个小报告就能搞定,那还有尔虞我诈的空间?

除了演技,特别是老戏骨陈道明(康熙)、斯琴高娃(孝庄)、明珠、索额图他们出彩,我是真没看到一个有深刻意义的历史厚度。

哦对了,还有个人出彩,那就是胡天鸽演的蓝琪儿,我最喜欢了小时候的女神,太可爱了!

也就这些人演技可以看看,蓝琪儿古灵精怪还有爱很离别可以看看,其他的完全下扯淡。和雍正王朝比,那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雍正王朝的历史厚度,从第一集就能看出来。

当时北京下着暴雨,宫外是雷霆闪电,宫内也是雷霆闪电,康熙询问水患治理,众人都哑口无言,最后所谓的八贤王开始说屁话,被自己弟弟给坑的一踏糊涂,然后老四就出现,开始自己的表演。

这争斗从一开始持续到最后,满满铺开的剧情从水患为引子,一直到官场众生相,皇子们各个腐败贪污,下面各个阶层也是各有利益诉求,最后怎么办?

没办法,然后就是各种妥协争夺。

贪官因为贪污被皇四子撤职,最后无奈还要给他穿上,这是斗争和妥协。

老四老十三用计逼贪官和盐商捐款,无奈吗?皇权也无奈,最后还是用计谋搞定的这是诡计和权谋。

接下来就是清缴国库欠款,审理张五哥案,热河狩猎,废黜太子,众臣举荐老八,佟国维和乌先生对康熙心理的不同揣测,血洗江夏镇,李卫当宝,十三爷拿人,火烧百官行述,太子谋反,老十三被关,老十四出征,送死鹰案,最后康熙驾崩。

康熙死后,兄弟最后的争议还有战争,那是一个接一个高潮迭起,每一段都有深意,也有斗争权谋。每个台词都有讲究。

至于雍正继位之后,那就更好看了。

一顿他和年羹尧吃饭的镜头就既有话术,又有权谋还有争斗。

雍正:五问三事,步步惊心。

这段饭都够我分析出一篇爆文出来了,这样的精彩无处不在。

还有邬先生,也是整部剧穿针引线的人物,看人心之准,看主子之准,最后和雍正告别时候的暗含深意。都值得细细思索。也值得回味人生。

最后年羹尧死之前,和放牛娃下棋,也是寓意深刻。回味无穷!

可以说,整部剧毫无尿点,人物刻画也非常到位,这里所以人基本智商在线,那想康熙王朝那样都是白痴,在充分突出了人性复杂善变基础上,将官场百态也刻画的入木三分,根本不存在戏不够,还要靠爱情故事凑的问题。

而整个剧集最后的落幕也是点睛之笔,一封雍正给八王爷的信无疑为整个剧做了注脚“ 你赢得的不过是生前身后的骂名。” 看完回味无穷。

康熙王朝看完,就是康熙一个人独角戏,雍正王朝看完,那是每个人都在心中,对比就别对比了,除了《大明王朝1566》可以超越雍正王朝,其他的就别拉出来鞭尸了,不够格吗!


阿斗不傻


写一点个人感受。

曾经一个机会,因为推广钧瓷的原因和二月河前辈有过一次谈话并合影。不幸竟于前几日听到凌老驾鹤,不胜悲戚。

这几部皇帝系列都曾读过几遍。个人感觉《康熙大帝》主要表现的是历史大事,画面恢宏壮阔,年代跨度较大,三藩,鳌拜,漕运,都是康熙不可磨灭的功绩,作者用笔泼墨也是纵横捭阖,不吝惜篇幅文字,字里行间吞吐豪气,但这些用电视语言无法表现,只能由主演陈道明老师来表演,或气概如云,或痛心疾首,或声嘶力竭,或黯然神伤,以至于整剧都在听陈道明在抑扬顿挫的台词。

而《雍正皇帝》表现时间太短,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只有短短十三年。即使用《九王夺嫡》内容加以扩充,历史内容也还是太短。而且雍正夺嫡、雍正之死都疑云重重,野史颇多,所以二月河老师用笔极为细腻,收集资料也极为详尽,力图通过小说还原正史的意图也更为明显。有人说,二月河老师是“恢宏大笔写厚黑”,这种功底在《雍正皇帝》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作品可读性本来就强。

另外,陈道明和唐国强风格不同。特别是在两剧中表现出来的戏路不同。康熙天纵英才,雄才大略。而雍正刚毅刻薄,甚至有时候很孤独脆弱,赋予唐国强老师更多的表演空间。

当然,焦老爷子的康熙也为《雍正皇帝》增分不少。甚至很多时候抢了唐国强的戏。


炜摄会


雍正王朝是历史剧的巅峰之作,演员表演到位,剧情跌宕起伏,非常好;而康熙王朝中的陈道明的表演非常做作古板有耍酷的嫌疑,陈总共没演过几部片子,围城还可以,英雄里的秦始皇更耍酷,最后一直在教育观众,太肤浅!康熙王朝没有雍正王朝拍的好,我个人喜欢雍正王朝。而康熙王朝里面有一个最大的历史性错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孝庄太后的台词,她一口一个我孝庄我孝庄什么什么的。请注意,孝庄是谥号,是孝庄死后的封号。请问当时她是怎么知道她自己叫孝庄的。这个错误很严重。

康熙王朝改动较大,不过大场面多,老少都爱看。小时候我就爱看康熙王朝,喜欢看战争场面。故康熙王朝收视率高。那时候雍正王朝看不进去。等长大了再看雍正王朝,一下就投入进去了。电视剧康熙王朝不能当正剧来看,康熙人物的塑造没有层次,没有变化,故事情节单一,和雍正王朝开始的画风完全不同。尤其是康熙在殿上训斥贪官的情节,更不符合实际情况,再傻的皇帝也不会公开和大臣决裂,这是冲动和愚蠢的行为,转化成心理描写更合适。

原著写的小说才是真水平,用笔文章写的偏古典,知识面很广用词用意很深,极好。雍正王朝电视剧也很过瘾,没有过多儿女情长,全是政治权谋,男人权利的较量,这才是好电视,每一集都是精彩,过瘾那。哪部电视剧,如果快进播放不影响剧情,说明这部电视剧比较平淡,如果这部剧,一快进播放,后面的剧情连接不上,说明这部剧一定不错。康熙王朝这部剧,你快进看完也不影响剧情,而雍正王朝,每一个动作、表情,一句话,就为以后的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

二月河的帝王三部曲我都看过,如果原著是100分的话,《雍正王朝》的确可以打八十分以上,至于《康熙王朝》我连50分都不想给,我都怀疑这部电视剧是根据二月河的小说改编的吗?小说里百分之六十的人物都没出现,情节也不对,儿女情长太多,生拉硬扯,我也就勉强看了一回,三部曲里《康熙大帝》是最精彩的一部,拍成了这么个烂样子!不可否认唐国强,陈道明,焦晃三位老师都是优秀的演员,陈道明在康熙王朝中表演的很有气场,那是因康熙的历史定位而设计的,所以像偶像剧,唐国强在雍正王朝中能把雍正演的这么到位,很大一部分是焦晃老师把康熙演的很真实而衬托出来的,所以雍正王朝更像一部真实的历史纪录片。

喜欢看雍正王朝,故事情节复杂,比较现实,雍正帝刻苦勤劳,在众弟兄中,出类拔萃,是个干实事的人。康熙王朝太戏剧化,表现得太完美,让人失去了看点,过犹而不及,作为历史,还是希望看到真实性的一面,否则怎么引以为戒。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值得玩味,怎么会出现红楼梦这样的书呢?已将礼仪、道德规范演绎到了极至,封建传教,锁国闭门,是清朝统制者最大败笔。

对于“康”里面“主演”们的演技,的确是“个人喜好”问题。但是对于“康熙王朝”的编剧,真是让人遗憾,“康”里面有很多不合情理桥段,不是要求一定是真实的“历史”细节,而要求情节合理的过度(“历史”上段落节点都已经确定,而在细节过程需要“比较合理”的过度,才好呈现给“观众”)。“康”毕竟定位是部“历史正剧”(是给“阅历成熟”的成年人”看的,不是那些适龄“偏低”的“偶像剧”。),那么它的情节转折,就不可像那些“戏说”作品靠拢,需要细节严谨合理。(这里不要怨“观众们”挑刺,如果是“还珠格格与康熙微服私访记”那样“娱乐”为主的,还真是个人爱好,我们也真“无话可说”。)

康熙也是我看了好几遍。雍正我不知道看没看应该是看了。我比较喜欢历史剧。总有人拿这两不剧来比。我觉的把个人第一映像很重要。康熙的少中老年。觉得还是可以的。就像那首歌说的像天再借五百年。别因为中华民族在清末衰败就否定掉一个为民族做出贡献的人物,事实而论如果没有康熙的一番作为,不知道还有没有现在的福建和东北三省。当然这是个假设词。雍正王朝、雍禛四王爷有谋士帮衬,当皇帝时有张霆钰等大臣特别是十三爷保驾,如果有事君臣在一起商讨解决办法。康熙王朝、就不行了独显二人康熙和孝庄太后,大臣们能力都不大基本都是皇帝一人的才能,所以相比之下雍正王朝要比康熙王朝好看的多。

可能是比较年轻,只看康熙王朝。康熙王朝人物刻画非常经典啊,演员也非常给力,很多经典的角色,明珠,索额图,施琅,姚启圣,李光地,周培公,鳌拜,索尼,葛尔丹,苏麻喇姑,荣妃,图海,大阿哥,太子,郑经,朱国治,蓝琪儿,李德全,魏忠廷。主要是时代不同。康熙王朝正值康熙创业期,是新生王朝,所以一切都是新老交替,生机勃勃,非常有朝气,并且要突破老权贵的阻碍,斩杀拦路虎,所以整部剧的节奏非常激昂,没毛病啊。那些抬一个踩一个的,明显是坐着不腰疼。雍正王朝是比较平稳的,相对于康熙王朝的内忧外患,幸福多了好吗。所谓人不能太闲,一闲下来啊就喜欢搞事情,就搞出什么九子夺嫡之类的。放过康熙吧,那么多事情够呛的了,还搞出那么多阴谋诡计出来?然后,就说,康熙王朝里面朝局博弈不如雍正王朝,拜托认真看完再发表意见好吗?

“康熙”是在炸裂式表演下的作品,人物塑造毫无深度、无内容、无思想的干古一帝、人间完人的偶像剧,乏善可陈!“雍正”在选角上已是精心之作,上到康熙下到张王哥,几乎无缺点,有血有肉!至于雍正演得太好,呵呵!其实阴暗面唐国强已展现出来了,观众忽略罢了。雍正王朝把雍正美化的太厉害了,纯粹是迎合某些人的喜好溜须拍马之作。其实应该改成雍正反腐演义比较合适。康熙吧,纯粹是另起炉灶又编了一个故事,而且编的故弄玄虚不怎么样。二月河收了人家版权费,拿人家嘴短。不好多说而已。


历史深度揭秘


感觉题主的提问用心良苦,因为“无话可说”这四个字,可以理解成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那是已故的二先生十几年前参加一档电视节目说过的话(2001)。

当时,康熙王朝的首播大红大紫,收视率已超过《雍正》和《大宅门》。有嘉宾请二月河给《康熙》《雍正》打分。二先生给后者打了80分,而对于《康熙》则是以“无话可说”作答,理由是没有参与剧本改编和拍摄工作。


二先生是个讲故事的圣手,且人情练达,老于世故,又如何肯做场面上得罪人的事,所以,才会用无话可说来搪塞。我猜,如果二先生对改编十分满意的话,也打个80分,应该也不会让剧组难堪。问题是不满意,不好说,所以才无话可说。

这就牵扯到对这两部剧集的整体评价问题了。

照我的观感和思考,早一些的《雍正王朝》要比《康熙》更胜一筹,观察角度主要在剧情打磨,人物塑造和演员表演三个方面。

1

恐怕相当多的人都承认,《雍正》和《康熙》这两部剧,可说是三十年来同类题材的巅峰之作,但二者在对原著中正史和野史的选择上,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原著《雍正皇帝》共一百四十章,里面野史采录部分过半以上,至于枝节太多,剧情主线难以把握。根据当时的拍摄花絮报道,男一号唐国强坚持将剧中的大部分野史删掉,突出整部剧的故事主线,避开之前的清宫戏传说戏说的套路,彰显雍正这个历史人物的真实性。虽然,原作者二月河真心舍不得,但最终还是同意了剧情的重新整理和改编。

而我们看到的《雍正王朝》,不仅故事流畅完整,且将野史中那个残暴的四阿哥,予以正本清源式的还原了历史真相,由此,我们才看到了一个励精图志、勤政忘我的有为帝王。

而《康熙王朝》在史料选择上,似乎更注重娱乐化的戏剧性。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导致剧情的拖沓,还出现了一些较为雷人的场面。

还记得康熙对阵葛尔丹那场大戏吗?御驾亲征,阵前交兵,突然闯出两个女人跑到阵列间,哭天抹泪地劝架,分明就是田间地头上的岳婿闹剧嘛。

2

评价一部电视剧的好坏,剧中人物塑造的成功与否,通常都是最显著的标的。四爷,老十三、邬先生、八爷、十四弟,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虽然已过多年,却仍然可以从人们的日常话语中听到,而且,一人一面,个性十足,有内涵,有故事。

而《康熙王朝》,感觉所有的戏都被康熙和孝庄包完了。虽然也有索额图,明珠,周培公这些有色彩有看点的人物,但多半都是在为男女一号打酱油,开场都很出彩,看下去却是虎头蛇尾。


3

陈道明是个好演员,气质、修养,以及对角色的理解,都堪称上上之选。但他天生有些孤傲,给人以拒人千里的感觉,因此,虽然并不缺乏帝王的霸气,也不乏对角色的充分体验,但总觉得缺少了那么点儿人主的亲和感。尤其是人到老年的康熙,虽然,言谈举止也都应该较之前的阶段,有点层次才好。

斯琴高娃的表演,一如既往的硬朗和出戏,但总感觉还没有从大宅门里的二奶奶身上脱出来。尤其是她那一口一个“我孝庄”地自报家门,多少与角色的身份有些违和。要知道孝庄是谥号,也就是死了之后康熙给封的。

所以如果真要给《雍正王朝》打80分的话,《康熙》我打70分。

近20年过去,时光验证,《雍正》《康熙》都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经典。适逢二先生仙去,但愿以上所说没有不敬和冒犯。


电影私享


为什么二月河说《雍正王朝》可以打80分,而《康熙王朝》无话可说?

《康熙大帝》和《雍正皇帝》其实无论原著还是影视剧,其实看完后,感受都差不多1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但能说明情况)

《康熙大帝》像吃快餐,虽然荤素诸多,颜色鲜艳食欲大增,其实吃完后只有饱腹之感,不可回味!

《雍正皇帝》像喝汤,虽然看似单调,一旦入口,有些欲罢不能之感!

《康熙》场面宏大、一泻千里!治鳌拜、平吴三桂、收复台湾、定准格尔!虽然每个事件都很有气势,但却少了一些真实性!特别是对于这些大事件帝王、臣民似乎都预知结果一样,缺乏应对事件时的阳谋和阴谋的深刻描写!

当然,这也许和康熙皇帝真实的人生阅历太顺有关吧!反正看了一遍热血沸腾,但总也没有兴致在读一遍。

《雍正》更多的是把上部的大气场面收回来了。人物刻画更为深刻!把雍正皇帝登基初期波谲云诡的朝局描写的具有十足的代入感!

虽说雍正较之于康熙少了些气吞山河的帝王气。但多了面对暗潮涌动的朝局下诸皇子夺位,大臣夺权时一个皇帝的无力和沧桑感!

《雍正》更具血肉情感,情节的设定和场景比起《康熙》的恢弘大气、无垠坦荡更多的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焦灼和压抑!

也许二月河先生的入笔是根据帝王的经历改编!经历不同,下笔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总而言之都是清史小说的巅峰之作!非要强者里面挑最强《雍正》我以为最好!


牧远年


  

  每个人对于一部小说,一个人物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作为原作者,最希望看到的情况,就是改编之后的影视剧依然忠于原著。

  《康熙王朝》从电视剧影像,演员表演等等来看,是一部颇为成功的电视剧,在历史剧中已经属于经典。不过,二月河对这部电视剧还有些不大满意。

  二月河老先生的原话是这样的:

  康熙(王朝)呢,因为从剧本的改编啊,我也没有参加意见,我也不大熟悉,我说二月河无话可说。

无话可说就是不予置评,就是不满意,但不好公开说。

二月河并未参与《康熙王朝》的改编。我们对照原著,也可以发现许多地方与原著有出入。尤其是康熙的人物形象,太过拔高了,几乎成了完人。作为一个高水平的历史作家,二月河一直追求的是人物的复杂性,事情的多面性,而不是简单的塑造一个高大上的人物。

  反之,二月河对于《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给出了七八十分、八九十分的评价,显然,对《雍正王朝》的改编比较满意。

这是因为他本人在电视剧中出任编剧。虽然迫于压力,他对原著进行了一些改动,比如乔引娣这个人物,改动就很大;还有道士贾世芳,在原著中影响力极大,可在电视剧中则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但总体来说,《雍正王朝》还是比较忠于原著的!

其实,许多经典名著根本情节设置就颇为合理,一些导演改编时刻意改动,反倒是画蛇添足。像金庸老先生的作品,越改编反应越差,像《哈利波特》几乎照搬原著,电影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叶之秋


二月河先生因为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的热播,而被世人所知,名声大噪。他的原著我没看过,因数我对历史题材的小说没有兴趣。题主这里说的应该是指电视连续剧。二月河说的“《雍正王朝》能打80分”,是在一次电视综艺节目中说的,是指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他说对《康熙王朝》的评价无话可说,也是在这次综艺节目上面对主持人撒贝宁的提问回答的。

这两部电视剧我也看了,总得来说,各有各的成功,也各有各的不足。因为有一些实力派演员的加入,相比其他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连续剧,还是有不少出彩的地方,也有不错的收视率,因为本身这种帝王将相题材的电视剧,就受老百姓的欢迎,普通观众看的是热闹,看的是故事,看的是人物,也看的是演员。

电视剧再怎么改编,也脱离不开原著的主要思想和故事,还有人物的塑造。二月河的这三部历史小说,在普通读者中的反映,还是很不错的,两部电视连续剧,在普通观众中的反映,也是不错的。但在精英界的反映,在文学圈内,在知识界的一些反映,却与普通读者的看法相反。

就我听到的,接触到的作家中间,或者知识界,就有不少人对他的三部小说有看法,对他的观点也有非议。这不是对小说本身艺术性的争议,而是对其历史观和创作思想的争议。其焦点就是说,二月河美化封建社会制度,美化帝王统治,美化人治,掩饰清王朝的腐败,美化腐朽的清王朝历史,为封建帝王歌功颂德。反映到社会现实中来说,从以史为镜,以史为鉴的角度来说,二月河所表达出来的思想,与民主、法治思想相悖,也与社会的文明进程相悖。

这是二月河的帝王三部曲在精英阶层和知识界受到非议和批评的主要原因。

我只看了电视连续剧。二月河说雍正王朝能打80分,是指电视剧。小说我没看过,据说雍正王朝是二月河亲自参与编剧的,我感觉雍正王朝这部戏,有几个人物刻画的比较好,比如老八,八王爷这个人物刻画得就比较成功。但是最重要的人物雍正皇帝,被唐国强演成了伟光正的代表,刻画成了伟大领袖。感觉非常假,没有生活,没有烟火味,只有天人没有人间的感觉。

陈道明演的康熙皇帝,倒是演出了个性,但完全是演员的演技的功劳,剧情的人物刻画方面,过于单一,除了精明能干,还是精明能干,其封建帝王性格中的复杂性,多面性,独特性,都没有刻画出来。其实都是不成功的。

故事好看,人物大气,场面宏观,是这几部电视剧的优势,二月河说《康熙王朝》无话可说,是因为他觉得有些话不好说。一部在观众中产生了巨大影响的电视连续剧,是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他肯定得认真看,认真想,怎么能无话可说呢?是他觉得有些话不好说,不好说的话,肯定不是好听的话。

二月河先生已经过世了,他留下了洋洋百万字的三部历史小说,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功绩,也是最大的成就。一个作者有其自己的思想,也有他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认知。他所表达的,只是他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他人不可以要求作者必须与他人的思想和认知相同。不但二月河先生可以写历史小说,其他作家也可以写,有不同观点,可以在自己的作品里表达,要允许二月河先生留下他自己的著作,表述他自己的思想观点。不管怎么说,二月河先生的帝王三部曲是对中国历史文学的重要贡献,可以有不同看法,切不可随意否定。

以上是我的观点,如有不妥请予指正,欢迎文明交流,爆粗口者请远离。


作家鬼谭


雍正王朝是一部叙事片,人物的形象特点夹杂在故事里,所有的人物都是为故事情节服务,自然而又和谐。所有人物在故事情节里都得到了完整的刻画和体现,比如康熙,八王爷,十三王爷,邬先生,李卫,年庚尧,张庭玉等等,角色鲜明而立体,丰满而完整。唐国强演技也非常到位,也很接地气,雍正在这里被刻画的非常立体,既有厚黑的一面,又有勤政爱民的一面,可以说是一个活生生的帝王写照。

反观康熙王朝,则实为一部人物传片,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为刻画人物而服务,将康熙刻画成了一个完美的偶像级人物,而且加上陈道明演技太过肤浅单一,将康熙演义的霸气过剩,柔情又造作,跟焦晃版的康熙那是差了好几个级别。陈道明戏路过窄,但气场又大,所以只要有他,别的角色都无法得到丰满的体现,所以整部片子除了斯琴高娃但孝庄外,别的角色让人很难有深刻印象。所以说,在这两部剧的制作水平上,雍正王朝要远远高于康熙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