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不服从乾隆临终嘱咐,抄家和珅,为何15年后追悔莫及?

园园熊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好吧,瞅着这题目,给人的感觉,这和珅除了贪点财货,那就是个救世能臣啊。离开了人家和珅,满清这就是玩完的节奏啊!

俺送一句,这真叫好不要脸啊!您这脸可够大的,就这天地,上嘴唇碰天,下嘴唇碰地,好大一张脸啊!都没脸了。

弄臣就是弄臣,别夸那没边的,现如今大家伙总是被一些歪理往沟里代。

好像这个世界上贪点财货,那就是应该的一样。和珅被嘉庆办了,那是应该的,没跑,这世界是公平的,拿了不属于你的东西,你就应该受到惩罚。

而嘉庆你没有把满清从那沟里带出来,只能说明你的工作压根就不合格而已。

难道这个世界上,堪堪到你手里边,就没有可用的人才啦!大华夏这么大的地界,多少人口,扒拉也能扒拉出三瓜俩枣的供你使唤的,你没那眼珠子而已。

不然这老人也不会捣鼓这么一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不是!

咱回到正题。

和珅这人聪明,咱不能否认,但他这也是小人的聪明,只能撑的了一时,而撑不得一世,他和这能臣差老鼻子远了。

比方说,那比较流行的说法,说这和珅去救灾,瞅见粥棚舍粥,因为满清那贪污实在是太过严重。

足额的银子下来,划拉点粮食下来,结果缺口差了一大截,您问这粮食哪去了,被各级官员贪了呗。

好吧,和珅到是挺聪明,用手里一半的粮食换了糠,这一家伙就把不足的缺口给堵上了。后来有哪不是灾民主冒领粥,他就搁粥里边放了沙子,把这冒领的货自动剔除了。

咱要是搁表面上瞅这事,似乎这和珅高明啊!

要俺看,高啥高。他这么干,只能让那帮子贪官更加的肆无忌惮,他们知道就算是把天捅漏了,还有那个大的顶着呢,不操心。

结果下回他们能把所有的粮食都给你贪了,他们就敢给你熬沙子给灾民吃,你信不。这就是指标不治本。

您要是来个像田文镜一样的人,来,你伸个手拿一粒粮食出来,他能把你脑瓜子给揪了,你信不信!

你敢冒领,你信不信,田文镜会直接跑他家里,把他家给拆了,让他当真真的难民。

下回再来舍粥,您自己想想谁还敢伸手,不要命了,嫌脑壳长的多了是咋的?

这就是能臣和弄臣的区别。

俺没听说过一个王朝因为使用了能臣,就垮的啥也不剩了,国库穷的能饿死耗子。回头您看看和珅这弄臣,一味的迎合,结果呢?

满清就是打乾隆手里走下坡路的。

弄臣误国呀!您自己个想想,这历朝历代,那个弄臣不贪,他们的贪婪那一次不对王朝造成了根基性的打击?

那个弄臣不聪明,整的都是些歪招,治标不治本的歪招而已,糊弄上位者开心而已,这次渡过了这个坎,那么下次迎接相同的砍,只能是更大,更难的。

亲贤臣,远小人,这可是古训啊!

您到好,把和珅的地位这就往上捧,嘉庆留着和珅,就等着哭去吧!

也许满清的统治也用不了小三百年了,二百年这也就到头了。嘉庆表示这锅他不背。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接着往下说

话说,能君啥臭牌他都给你打糊了!可惜嘉庆不是,所以有人就替他可惜这,可惜那的,其实这真不用可惜

功夫不行,别赖师傅不好,是你没用心学而已。

当年朱元璋起家的时候,他有啥?乞丐外加和尚,他的牌就好吗?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

就算后来有了一些资本,和人家私盐贩子张士诚,还有那凶神恶煞一般的陈友谅比起来,那就是一小萝卜头,两人合起来吹口气的功夫就能把老朱吹到长江里喂鱼去。

最后咋样?愣是创造了一个大一统王朝。

所以你只要脑壳上戴上皇帝的帽子,想要干好这差事,别整那些没有的,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也可惜,那也可惜的。

比起他爷爷雍正,嘉庆的环境好多了。

雍正那是和整个满人贵族对着干,嘉庆有这骨气?雍正敢重用汉人,嘉庆呢?就你那满人堆里找,你能找几个治世能臣?他们自己个贪污都贪不够,还给你治理,这想多了吧!

当然,您要是啥也不想做,就想玩,就当俺没说。

所以这问题说道根子上,这嘉庆要真是后悔干掉和珅,只能说明嘉庆压根就不合格,满分一百,连五十分都打不了。

洗洗睡吧,这世界不合适你,对于你嘉庆来说太残酷了。

最后插一段

嘉庆朝出现的各种问题,你以为是嘉庆手上出的问题?

其实根子上,还是乾隆朝留下的后遗症,只是到了嘉庆手里边这脓水还没等他下手,就自己个流出来了。

终其一朝,最为明显的就是贪腐问题,嘉庆压根就没有处理。这要是加上和珅给搅和,嘉庆只能雪上加霜。

而就是因为这贪污问题不断,才有了白莲教之乱。您要是没有贪腐,这老百姓能吃不饱?他要是吃饱了,能有这白莲教之乱?

还有这八旗生计问题,咱说钱这东西这得开源节流,您有贪腐问题,到哪里开源?到哪里节流?所以最终的结果八旗的生计问题只能加重,不能缓解。

你内部问题如此的繁重,如何抵御地球这小破村子一天一个样的工业革命?

你的懦弱,只能让一无是处的鸦片流入大华夏的地头。

就这些问题是一个和珅能解决的了的吗?咱也刚刚说了,像和珅这样的弄臣,其结果只能把问题拖延,而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

问题一旦拖延,解决不了,一下次爆发同样的问题,只能是更加的严重,直到无法解决,最终就是王朝崩裂。

所以有题主这样想法的人,您得把这想法扔掉,要不得。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公元1799元正月,88岁的乾隆皇帝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临死以前,他一直在叮嘱儿子嘉庆,不要为难和珅,更不能要去杀他。


当时已经做了四年皇帝的嘉庆对父亲临死之前的叮嘱很不以为然,表面上应付着,实际上已经有了杀和珅的具体计划。

他在当太子时,就已经知道这个和珅是个贪得无厌的小人,家中贪污的金钱难以计数。他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一直宠着他,对这样一个大清国的蛀虫听之任之。

以前他是太子,管不了和珅,但是现在不同了,他已经是大清国的嘉庆皇帝了,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杀和珅了。


于是和珅人头落地,家产被抄,抄出的家产相当于当时大清国几年的财政收入的总和。和珅一跌倒,嘉庆就吃了个饱,民间很快就有这样的说法。

但是很快嘉庆就开始后悔了,也很快明白了当年父亲为什么坚决要求自己不要杀掉和珅。因为自己只看到了和珅贪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和珅在朝堂之上“活”的一面。

严格来说,和珅属于人才呀,乾隆皇帝视其为左膀右臂,得力干将。和珅能够帮助皇上把天下最难办的事情打理得妥妥帖帖,能够解决最棘手的事情,能够在朝堂之上左右逢源,帮皇帝左挡右突。


并且,乾隆皇帝数下江南,工程何其浩大,花费的钱财无数,所有这些都是和珅一手打理的,井井有条,让乾隆皇帝十分满意。

而在嘉庆朝,他几乎没有出过远门,为什么呢?一是大臣反对,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人替他安排这么庞大的系统工程。

现在好了,和珅不在了,嘉庆突然发现自己手底下这帮官员太难管了,自己缺少一个能够独挡一面的心腹大臣。所有的大臣都是趋炎附势,面对着日新月异变化着的形势束手无策。

因此,也就是从嘉庆朝开始,清朝开始走了下坡路,这个时候,他开始怀念起和珅来。觉得自己当时杀和珅还是有些太草率了,至少应该等到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之后再动手也不迟。

但是人已经死了,再后悔也没有用了,那些抄来的钱虽然多,但是很快也就花了个精光。


其实,嘉庆还是年轻,他在父亲刚刚去世几个月就想迅速处理掉和珅,一方面是因为和珅的巨额财富,而他的国库里却是空空如也。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和珅的权力有些太大了,已经影响到到了他的统治地位,所以他作为皇帝来说,必须迅速解决掉眼前的麻烦,至于今后怎么样,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所以说,乾隆不是一个糊涂的皇帝,当年和珅的所作所为,他能不知道吗?不过是相互利用,他需要和珅的才干替他来处理一些棘手的事情。他手握着和珅的把柄让他甘心为自己效死命,他知道打江山易而守江山则难,光靠自己一个人不行,还需要得到的助手,而和珅就是这样一个得力助手。


这样乾隆和和珅共同组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维持着大清江山的稳固。但是这个道理乾隆知道,嘉庆不知道,直到十五年以后,国内矛盾频出的时候,嘉庆才想起父亲的金玉良言,多少有些晚了。


小小嬴政


说起和珅,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那他到底有多贪呢?有个词形容的非常好,叫做“富可敌国”。据记载,和珅的财产超过了当时清朝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以至于他被嘉庆皇帝赐死之后,还流传着一句“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俗语。

但是嘉庆皇帝在赐死和珅十五年后,为什么又会后悔莫及呢?让我们一步步来了解……

和珅和嘉庆皇帝的恩怨纠葛

我们都知道和珅是乾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经常待在乾隆的身边,也就能经常在皇帝面前说上话。

乾隆皇帝也不知道怎么的有个魔咒一样,只要被他立为未来储君的阿哥们,都难逃一死。乾隆皇帝只好将太子人选密封,而人选正是永琰(嘉庆皇帝)。

既然选定了人选肯定就要有一个好老师教导一下,乾隆皇帝就想到了朱珪,朱珪精明能干,而且学识渊博。于是朱珪就成了永琰的老师。

有一次,和珅又收到一笔贿赂,保举小吏安明出任司务之职。结果,被人查出来了是通过贿赂换来的官,而且贿赂的人就是和珅。御史知道和珅权倾朝野不好得罪,只能先把消息告诉朱珪,朱珪品行高尚,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就向乾隆皇帝参了和珅一本。于是乾隆将安明处死,和珅被降三级,这个怨也就结下了。

其后和珅经常打压永琰的势力,把这位太子身边的能臣干将算计的明明白白,更大的激化了他们之间的矛盾。而后更是把永琰的老师朱珪给算计了,于是朱珪被贬。

和珅依靠乾隆的喜爱,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将这位未来的皇帝完全得罪了。

后来嘉庆虽然做了皇帝,但是太上皇乾隆是极其看中权力的,所以即便嘉庆已经是皇帝了,但还是乾隆说了算。

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终于熬到了太上皇乾隆去世,才真正把控朝政。虽然乾隆临死前特意嘱咐嘉庆不要杀和珅。但是嘉庆为了这一天已经准备了好几年,好不容易能自己说了算了岂能轻易放过和珅。于是将自己的老师朱珪召回京城,帮助自己想办法把和珅办了。

大臣深知嘉庆已经真正拥有了权力,纷纷见风使舵,弹劾和珅的奏折是一封接着一封。嘉庆一番操作,公布了和珅20条大罪,将和珅抄家灭族了。

和珅虽然贪婪,但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

让我们先看看和珅担任了什么职位

和珅被封一等忠襄公,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

看到这些职务,我真的不得不服了!说实话,有这些职务,想不贪都难。但这也表明和珅确实是一个十分精明能干的人。正因为和珅身居多个要职,对朝廷的事务管理非常在行,可以帮助皇帝处理很多麻烦事。所以乾隆嘱咐嘉庆不要杀掉和珅考虑的也是这个方面,没了和珅清政府的正常运转会很困难。

但嘉庆只是觉得和珅位高权重,对自己的威胁极大。所以当太上皇乾隆死后,他急切的就把和珅给办了,和珅死后,和珅负责的军事、内政、经济等朝廷事务没有交接好。以至于嘉庆皇帝匆匆忙忙,处理起来非常困难。可以说是天天忙的焦头烂额。而且还有农民起义、白莲教乱等等还得禁止鸦片传播。

嘉庆真正处理过这些事务之后,才明白乾隆去世前的嘱咐,正因为和珅的才干能够把朝廷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乾隆才会那么纵容和珅,如果不是有和珅打理好这些事务,乾隆又怎么能经常到处旅游,活的那么久,累都会累死了。就像嘉庆自己现在这样,忙的焦头烂额。但杀都已经杀了,悔之晚矣。

因此,当史官为了迎合嘉庆皇帝,而刻意将和珅黑化的史书送到嘉庆面前时,嘉庆说出了心里话:和珅并非一无是处!

众所周知,嘉庆在位期间朝廷经济其实并不太好,尽管嘉庆没收了和珅所有家产,还是填不满国库这个无底洞。所谓的“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嘉庆皇帝好像没怎么吃饱,日子过得紧巴巴。

其实嘉庆处理和珅是必然的,只可惜嘉庆没有考虑清楚就把和珅给办了。而当时正是用人之际,没有等到把和珅负责的工作交接好,是嘉庆皇帝后悔原因之一吧!


子夏君


嘉庆杀了和珅后悔了,不知道这是谁说的。事实上可以这么说,自从嘉庆杀了和珅之后,他才敢睡个安稳觉。

要知道乾隆去世的时候,若是他不杀和珅,他这个皇帝就会当的不安生。因为那时候的和珅太嚣张跋扈了,朝廷里的官员,都知道和珅不知道嘉庆。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结果呢?

原因还是乾隆造成的,不是乾隆当了六十年皇帝之后,他就开始禅位了嘛,他说自己当皇帝的时间,不能超过爷爷康熙。

所以,他就把皇位传给了嘉庆。

可是,实际上乾隆对嘉庆一点也不放心。毕竟历史上当太上皇的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所以乾隆也就是把名义上的皇位让给了嘉庆,自己还是军政大权一把抓。

那时候和珅对乾隆绝对的忠心,可以说所有的大事,都是和珅在提乾隆皇帝办理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和珅的权利,就压过了嘉庆。

老皇帝乾隆已经八十多岁了,这么大的年龄,当然了不能亲自办公了。正是因为乾隆代替了和珅。

所以,所有的朝中大臣,他们都把和珅当做了最高发号施令者。和珅在他们眼里,行使的权利,也就如同皇帝下达的命令一般。

对于这种现状,嘉庆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他又不能做什么。因为他若是干预的话,乾隆就会加大对他的猜疑心,这样对他是不利的。说不定乾隆皇帝,会把他的皇位给废除。

所以,他只能听之任之,当个傀儡皇帝。因此,他和和珅的矛盾,也就不可调节了。

在乾隆活着的时候,嘉庆有气也没地方发,所以,他就暗自下了决心,自己一定要把和珅给除去,否则,那里还有他的出头之地。

这不是在乾隆去世之后,嘉庆在乾隆的葬礼上,就急不可耐的把和珅给除去了。正是因为他除去了和珅,然后警醒了当朝的所有大小官员。你们一定要知道,当今的皇帝是我嘉庆,所有的事情都必须要听我的,不听我的话,就是死路一条。正如现在和珅的下场。

所以,这才是嘉庆除去和珅的最大的理由,杀了这样的和珅,给自己清理了最大的障碍,嘉庆怎么可能后悔呢?

更加让嘉庆意想不到的惊喜是,在抄和珅的家的时候,没想到和珅家里有那么的金银财宝,这一下嘉庆把和珅的东西归为国有,也就充实了自己的国库。他的收入增加了很多,这是多么大的收获呀。

所以说于公于私来说嘉庆杀掉和珅,他从来都没有后悔过。因此题目里说嘉庆杀和珅后,十五年就后悔了,这绝对是无稽之谈。

嘉庆杀和珅一直都是有必要的也是十分正确的事情。


不才讲史


在乾隆皇帝的眼中,和珅虽然贪污受贿,但是留着和珅自有他的用处。可是嘉庆皇帝早已看不惯和珅的德行,一即位便把他惩处了,后来想想,多少有点懊悔。

嘉庆15年后为何后悔抄和珅家?

和珅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小时候受尽后妈虐待,与弟弟相依为命。天资聪慧的和珅懂得只有读书才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勤学刻苦 ,后来逐渐掌握了满、汉、蒙、藏4种语言,熟读四书五经,可是命运捉弄了他一下,使他科举失意。后来在直隶总督冯英廉的帮助下,才慢慢走进了官场生涯。



刚入仕途时,和珅并不是贪官。因为他非常能干,而且勤劳,办事效率高,渐渐的走进了乾隆皇帝的视野并取得赏识。1780年 ,年仅30岁的和珅,已是户部右侍郎和军机大臣。他奉命前往查办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和珅觉得天高皇帝远,于是私吞了李侍尧的大部分财产,从此染上了贪污之瘾。


同年,和珅的长子迎娶了乾隆的10公主。和珅成了乾隆的亲家,众官纷纷巴结讨好。和珅开始肆无忌惮的贪污受贿,而且还他还私下参与了当时广东十三行进行经商,因此他的钱财比国库还多。1784年,乾隆第6次下江南,和珅包揽了各项开支,未花国库一分钱,乾隆玩得十分开心痛快。从此清廷上下没有和珅管不着的事,他掌控科举,贩卖功名,既挣了钱又结交了大批党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贪污集团。他还发明了“议罪银”之制,官员犯罪可通过罚款免罪。从此大清朝成了贪官王朝,而国库倒是充盈。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但是和珅陪伴了乾隆几十年,不仅成为巨富,而且还成为了的乾隆身边的大红人。不管皇上交代任何事情,和珅凭着自身的能力和人脉都能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事实上,乾隆不是个糊涂的皇帝,和珅贪赃枉法,乾隆心里非常明白。但是乾隆认为,稳固江山只靠一个明君是万万不够的,还要靠左膀右臂。但是乾隆私下里也掌握着和珅的把柄,以防万一。所以乾隆把一个效力于自己又有能力的和珅,牢牢把控住,只要他不越界,贪图钱财也无妨,直到乾隆去世时,和珅的地位依然很高。临终前,乾隆还一再叮嘱嘉庆不要动和珅。


85岁时,老态龙钟的乾隆禅位给了嘉庆,但是还有点不甘心放权,上朝时,嘉庆如同傀儡,年迈的乾隆有气无力说出的话,只有在旁的和珅能听懂他的意思,转而发号施令,被称为“二皇帝”,而坐在旁边的嘉庆则面色阴冷。1799年2月7日,乾隆去世,次日,刘墉带头弹劾和珅,嘉庆把和珅软禁在宫中,随即革职下狱,15天后赐死和珅。和珅全部家产抄出,约合8亿多两白银。

嘉庆即位后,民间起义频频发生 ,为镇压起义,清政府付出了巨额的军费支出。嘉庆与他的祖辈比起来,显得缺乏政治胆略和革新精神。从和珅家里抄出8亿多两白银的家产时,嘉庆非常兴奋,认为可以充足国库,可是15年后追悔莫及,因为自从抄了和珅之家后,朝廷再也没有像和珅这样的可用之才,而国家上下仍然存在贪污之风。

总之,嘉庆能力有限,虽然杀了和珅马上充足了国库,但总感觉缺乏了一个为自己办事的能手,和珅虽然很贪,但是也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乾隆和嘉庆都知道,贪官是杀不完的。 自古反贪严厉者,莫过朱元璋。

贪污六十两就杀头剥皮,不可谓用刑不严。然并卵,杀了一个又出现十个。

朱元璋自己都很不理解:“朕自即位以来,法古命官,布列华夷,岂期用之时并效忠贞,任用俱久,俱系奸贪”。

为什么当官当久了,十之八九都会变成贪官呢?为什么在金钱面前,当官的都不怕死了呢?


不管哪个皇帝,都是想反腐的。可是很多皇帝反贪的结果是,越反贪,贪官越多。

乾隆是个聪明人,和大人那些伎俩,他真的不知道?根本不是。只不过乾隆自己就是帝国最大的贪官。

做为皇帝来说,他最恨的不是贪官,而是想夺去他位置的人。

乾隆需要忠于自己的有能力能力事的人,而和珅完全符合要求。

和珅主持修撰的《四库全书》,总理外交,担任过十几种官职,每个都干得很出色。

他又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乾隆心思很准,所以才深得乾隆的喜爱。


(和珅与乾隆)

最关键的是和珅完全忠于乾隆,他虽然结党营私,但并没有想过威胁皇权,所以他在经济方面的问题能够被乾隆容忍。

再往深点说,乾隆知道和珅再贪,他一个人也花不光那些钱,这些钱只是暂时存在和珅家里罢了。

他还要谢谢和珅,因为和珅帮助皇帝将官吏的财富集中起来,皇帝随时可以拿走这些财富。

和珅只是为皇帝看守财产的管家罢了。

其实嘉庆除掉和珅,并不是为了经济原因,而是政治原因。

嘉庆说过:“和珅罪之大者,盖由事权过重”。

他被处死的二十条大罪中,涉及经济方面的并不多,真正致他于死地的,是政治因素。


和珅最大的罪名是“漏泄机密,抢先拥戴”,还有更多的都是“无父无君”,不尊重皇帝,是专权擅行,而他经济方面的问题,只被列在二十大罪的最后几条中。

说明嘉庆处理和珅,是政治需要。

乾隆在世时,对和珅言听计从,和珅可以做到“内外官员畏其声势,不敢违拗。”

特别是嘉床登基后,“天下人只知和珅,不知嘉庆”。

这严重触犯了皇权,是不可以容忍的。所以乾隆一死,嘉庆便迫不及待的动手除掉和珅,也是想掌握权力而已。

至于说和珅死后十五年,嘉庆后悔了,此事不知出于哪本史料,本人孤陋寡闻,头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刚日读史



乾隆皇帝懂得御人之道,每当有乾隆皇帝不好解决的问题,吩咐和珅解决,

和珅总会办的非常漂亮,相传当年乾隆时期各地闹灾荒,可赈灾粮食总是不够,乾隆皇帝就吩咐和珅去调查此事,

和珅到当地看着排这长长的灾民,就在地上抓了把土,放进粥里,这样就去除了冒名顶替灾民的人,大大的节省了粮食,

从这件事情来看,和珅聪敏,是当时官员无法达到的,和珅为人圆滑贯通,语言学习能力,思维机敏程度,都是一般人所望尘莫及的

而和珅的理财能力也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当时和珅在各地开设店铺这无疑也增加了大清的收入乾隆皇帝就相当于养了一只会下金蛋的鸡,可是嘉庆却给杀了。


西红世爱鸡蛋


不请自来的回答下这个问题


其实,关于和珅的在乾隆时期的角色,其实很多人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大家都知道和珅是乾隆朝乃至于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贪官,署理户部四十年,贪污的财产折合成银子几乎相当于十年国库收入。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和珅不仅仅会贪,更会敛财。而且,他不仅仅会敛财,还敛财有道,和珅的敛财不仅仅是从老百姓手里敛财,更擅长从官员手中敛财。

和珅作为中国历史上少见的贪官,贪污的手段自然是冠绝一世,当时想见和珅的官员浩如烟海,大部分连见一面都难,就连给和珅的门口下跪的“跪票”居然都价值2000两银子。

根据统计,如果想见到和珅,单单贿赂他的下属就要花一万两银子。而当时地方督抚大员一年的养廉银子总收入,才10000到13000两。和珅被捕的时候他的管家刘全的家产就有一百多万两,可见其贪墨之狠,而这些钱基本都是来自官员的献纳。

但是各地官员对和珅是不敢不给,因为和珅对他们的鬼蜮伎俩是了然于心,他们那点小九九不敢在和珅面前卖弄。当年云南总督李侍尧就是被和珅一手扳倒。李侍尧盘踞云南十多年,老谋深算也深受乾隆器重,没想到和珅初出茅庐就扳倒了他,震惊天下。之后和珅帮助乾隆帝整整处决了29位督抚大员,天下官员听到和珅来查案无不心惊胆战。和珅也正是凭借清查各地官员得到的银子来充实国库,帮助乾隆完成了六下江南和南征北战的十全武功,要是没有和珅的敛财能力,乾隆朝根本无力发动如此多的战争与工程。

所以和珅在乾隆心中的地位是无人可以取代的。和珅在乾隆下江南的过程中,发动富商修筑宫殿,让朝廷省下的银子何止千万。嘉靖杀死和珅之后,再也没有这样的人能够威震四方的贪官,所以朝廷上下贪墨远超和珅,合起来的数字更是惊人。当时记载各地官员只要一出北京就发了疯一样,在西安的官员吃饭排场比皇帝大得多,天天宴会,桌子上必须有鲈鱼和海参鱼翅,否则就会大发雷霆,所以嘉靖帝到了后期不由得怀念和珅,至少他在的时候,天下巨贪只有一个和珅,而他没了,天下无人不是巨贪。


冷兵器研究所


网上一直流传一个说法,清朝嘉庆皇帝不顾乾隆临终嘱咐,坚持把和珅抄家,并赐其自尽,结果在十五年发现国库亏空,这才追悔莫及。事实真是如此吗?

首先从清朝到民国,甚至到现代,没有任何史籍资料记载过嘉庆后悔抄家并赐死和珅,所以这个问题的题目本身就是不成立的。下面小编分析一下嘉庆为何不后悔。

第一是嘉庆作为一个皇子,以及后来上面还有个太上皇乾隆的傀儡皇帝,他肯定是仇恨大贪官和珅的。

因为和珅贪的那么多钱,将来可都是他钱,和珅祸害的那些百姓,将来也都是他治下的百姓,卖掉的那些官职,将来也都是他才能有权任免的官职。试想一下,一个外人来你家又偷钱,又大人的,你恨不恨他?

第二是和珅的权力甚至在他这个皇帝之上,这怎能让嘉庆不恨得呀呀切齿!皇权,在古代是至高无上的。但嘉庆这个皇帝就有点悲哀了,从登基起,其实就是个太上皇乾隆的傀儡,不仅不敢擅专朝政,甚至还活得小心翼翼,生怕惹怒乾隆,就连他的皇后喜塔腊氏病逝都不敢大办丧事,皇宫内一朵白花都没挂,就是怕惹得乾隆不喜。

嘉庆惹不起乾隆还则罢了,毕竟那是太上皇,可是就连和珅他也惹不起,因为当时还是乾隆掌权,和珅作为他最信重的宠臣,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百官对他的服从,甚至还在皇帝嘉庆之上,这就够让嘉庆恼怒的了。

于是,哪怕乾隆生前千叮咛万嘱咐,嘉庆还是在他驾崩之后的第五天,就抄了和珅家,第七天就命和珅自尽,下去给乾隆陪葬了。

至于后来,嘉庆一朝虽然中衰,战乱和天灾不断,国库亏空,但国家总体还是稳定的,所以他后悔抄家和珅一说,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渔樵讲史


追悔莫及?未必吧,倘若嘉庆多年后对于处死和珅真的有所惋惜的话,也仅仅是感慨一下罢了!

感慨什么呢?听我接着唠。

有人说,清朝走下坡路是始于嘉庆,是有一定的道理。

嘉庆的父亲乾隆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但起码能维持供需平衡,功绩且不论,但确实国内没有什么太大的乱子,朝野上下表面上仍看起来一片国泰民安的景象。

这个表面工程源于乾隆有一个大能臣——和珅,和珅能力卓越,又善于拍马屁,凡事均能做到上通下达,这也是他的最拿手好戏,皇上满意,下边开心,朝堂之上一幅其乐融融的场景。

乾隆的任何打算,和珅都能体察的一清二楚,还能处处做到让乾隆满意,这就是和珅的能力所在。

对于和珅的贪,乾隆真的不知道?那就大错特错,乾隆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他权衡利弊后,认为和珅的存在以及能力完全能够抹杀掉其“小贪”的罪行。

所以,乾隆在离世前告知嘉庆不要杀和珅,嘉庆也是许诺。

然而,乾隆低估了儿子的仇恨值,嘉庆对于和珅充满了太多的恨。乾隆尸骨未寒,嘉庆就赐死和珅,命人抄其家。

抄家的结果让嘉庆很是沾沾自喜了一把,他认为自己终于树立威望,震慑群臣。同时国库也瞬间殷实,没收和珅的家产竟足足等同于当时清王朝15年的财政收入。

此时的嘉庆雄心万丈,完全没有看到清王朝已经腐朽不堪,败絮其内了!也没有看到朝野上下没有能堪当重任的大臣!

有人会说王杰和刘墉不就是现成的人才吗?是,两人都是顶尖人才,但嘉庆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此时这二人年事已高,可维持现状,而不敢于也不擅于改革。

同样,嘉庆是勤勉的,却没有锐气,这是在其父亲乾隆威严下成长的恶果,无法更改!杀掉一个和珅也只是杀掉了一个大头头,其它“蛀虫”仍在悄悄的啃食着清王朝的基业。

嘉庆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朝堂上不行下不效,嘉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清王朝一步步的走向没落。

此时的嘉庆想起和珅,也只能感慨:我手下为何没有和珅这么这种能事事俱到的能臣啊!!

和珅错在未能“德才兼备”,自作孽不可活。

嘉庆错在未能遏制走下坡路的趋势,时也命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