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見深曾被朱祁鈺和于謙廢黜太子之位,後來為何還願意為二人平反

公元1449年,漠北草原的瓦剌太師也先屢犯邊境,激起明朝憤慨。明英宗朱祁鎮親率20萬精銳北征,不料瓦剌早有準備。旋即明軍自大同班師東返,卻在途中遭遇瓦剌多次襲擊,並在鷂兒嶺慘敗,幾乎全軍覆沒。餘下軍隊移師土木堡,卻又遭襲擊,明英宗被俘,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大臣戰死,史稱“土木堡之變”。

朱見深曾被朱祁鈺和于謙廢黜太子之位,後來為何還願意為二人平反

當時明朝京城精銳損失嚴重,餘下老弱士卒也不到十萬,大臣于謙力排眾議請郕王調兩京、河南備操軍,並命山東、南京沿海的備倭軍和江北、北京各府的運糧軍馳援,獲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隨後也先送英宗還朝,並要求守城者開門,于謙等人擔心有詐、一口回絕。為防皇帝出現意外,眾大臣在於謙的率領下私立郕王朱祁鈺為帝,是為明代宗。

幾經周折之後,明英宗朱祁鎮終於返回京師,但迎接他的卻是被囚南宮的命運。公元1457年,朱祁鈺病重,將石亨召到病榻前,親自殷殷囑咐。但石亨卻有自己的打算,他找到前府右都督張鞁和宦官曹吉祥,經過一番商議後決定扶持南宮被囚數年的朱祁鎮上位,史稱“奪門之變”。

朱見深曾被朱祁鈺和于謙廢黜太子之位,後來為何還願意為二人平反

朱祁鎮復辟成功以後,對朱祁鈺和于謙進行了嚴厲清算。他下詔指責朱祁鈺“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並廢除了他的帝號。而對於北京保衛戰的于謙,朱祁鎮做得更為過分,他下令將於謙處死,並抄沒其家。就這樣,在土木堡之變後“鎮守國門”兩位功臣落得一番淒涼田地。然而到了明英宗之子明憲宗登基皇位之後,卻立即對於謙平反昭雪了。

明憲宗朱見深是朱祁鎮的長子,早在土木堡之變前就已經被確立為明朝太子。其父被俘以後,京師大權被叔父朱祁鈺和大臣于謙掌握,朱祁鈺上位後不久,就在朱見深並無過錯的情況下廢除其太子之位,轉而設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換言之,朱祁鈺和于謙對朱見深造成的傷害並不比對他父親朱祁鎮小多少。然而他上位以後還是選擇了平反於謙,並於成化(明憲宗朱見深年號)十一年下詔恢復了叔父朱祁鈺的帝號。

朱見深曾被朱祁鈺和于謙廢黜太子之位,後來為何還願意為二人平反

朱見深之所以為朱祁鈺、于謙撥亂反正,是因為他明白這兩個人的行為雖然對不起自己,但對大明、對天下百姓卻是有著巨大貢獻的。父親朱祁鎮復辟之後,急需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的幫助,那時候誅殺于謙,天下人還可以理解為是這些矇蔽聖聽的結果。即便想要上奏,處於對朱祁鎮被囚南宮的愧意也不好開口。但明憲宗在位之時,已經沒有這些顧忌了。

需要指出的是,石亨等人之所以會在朱祁鈺病重之時扶持朱祁鎮,朱祁鈺太子已經去世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因此當朱祁鈺也病重之後,石亨等投機分子也就必然會開始考慮後路了。朱祁鎮可以利用這些投機分子做擋箭牌來打壓于謙勢力、鞏固皇權,朱見深就可以通過給朱祁鈺和于謙平反來獲得“明君”的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