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深曾被朱祁钰和于谦废黜太子之位,后来为何还愿意为二人平反

公元1449年,漠北草原的瓦剌太师也先屡犯边境,激起明朝愤慨。明英宗朱祁镇亲率20万精锐北征,不料瓦剌早有准备。旋即明军自大同班师东返,却在途中遭遇瓦剌多次袭击,并在鹞儿岭惨败,几乎全军覆没。余下军队移师土木堡,却又遭袭击,明英宗被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战死,史称“土木堡之变”。

朱见深曾被朱祁钰和于谦废黜太子之位,后来为何还愿意为二人平反

当时明朝京城精锐损失严重,余下老弱士卒也不到十万,大臣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并命山东、南京沿海的备倭军和江北、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获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随后也先送英宗还朝,并要求守城者开门,于谦等人担心有诈、一口回绝。为防皇帝出现意外,众大臣在于谦的率领下私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是为明代宗。

几经周折之后,明英宗朱祁镇终于返回京师,但迎接他的却是被囚南宫的命运。公元1457年,朱祁钰病重,将石亨召到病榻前,亲自殷殷嘱咐。但石亨却有自己的打算,他找到前府右都督张鞁和宦官曹吉祥,经过一番商议后决定扶持南宫被囚数年的朱祁镇上位,史称“夺门之变”。

朱见深曾被朱祁钰和于谦废黜太子之位,后来为何还愿意为二人平反

朱祁镇复辟成功以后,对朱祁钰和于谦进行了严厉清算。他下诏指责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并废除了他的帝号。而对于北京保卫战的于谦,朱祁镇做得更为过分,他下令将于谦处死,并抄没其家。就这样,在土木堡之变后“镇守国门”两位功臣落得一番凄凉田地。然而到了明英宗之子明宪宗登基皇位之后,却立即对于谦平反昭雪了。

明宪宗朱见深是朱祁镇的长子,早在土木堡之变前就已经被确立为明朝太子。其父被俘以后,京师大权被叔父朱祁钰和大臣于谦掌握,朱祁钰上位后不久,就在朱见深并无过错的情况下废除其太子之位,转而设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换言之,朱祁钰和于谦对朱见深造成的伤害并不比对他父亲朱祁镇小多少。然而他上位以后还是选择了平反于谦,并于成化(明宪宗朱见深年号)十一年下诏恢复了叔父朱祁钰的帝号。

朱见深曾被朱祁钰和于谦废黜太子之位,后来为何还愿意为二人平反

朱见深之所以为朱祁钰、于谦拨乱反正,是因为他明白这两个人的行为虽然对不起自己,但对大明、对天下百姓却是有着巨大贡献的。父亲朱祁镇复辟之后,急需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帮助,那时候诛杀于谦,天下人还可以理解为是这些蒙蔽圣听的结果。即便想要上奏,处于对朱祁镇被囚南宫的愧意也不好开口。但明宪宗在位之时,已经没有这些顾忌了。

需要指出的是,石亨等人之所以会在朱祁钰病重之时扶持朱祁镇,朱祁钰太子已经去世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因此当朱祁钰也病重之后,石亨等投机分子也就必然会开始考虑后路了。朱祁镇可以利用这些投机分子做挡箭牌来打压于谦势力、巩固皇权,朱见深就可以通过给朱祁钰和于谦平反来获得“明君”的称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