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直事业单位发展,走管理岗位好有前途,还是走职称道路更实惠

在小县城发展,无论是在党政机关,还是在事业单位,发展的前途都非常有限。县直部门的级别是正科级,事业单位无论是县直还是单位下属的,基本上也都是正科级,甚至还有副科级、股级的。在党政机关,比如财政局、教育局、发改局等大单位工作,一把手上副处级的机会很多,但在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工作,即使提升到负责人,干个二三十年,依然是正科级,想上副处级,基本上是在做梦。

因而如果能力强,在事业单位想在管理岗位发展,就要做好一辈子就是个正科级的准备。事业人员40岁以后不能转公务员岗位,因而想转到党政机关,再提拔副处级以上,必须要在39岁以前完成这个动作,否则直接免谈。

在县直事业单位发展,走管理岗位好有前途,还是走职称道路更实惠

事业人员中,专业技术岗位工资最高,管理人员次之,工勤岗位最低。管理人员即使混个正科,当个一把手,工资也就三四千块钱,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可能更高,中西部就这个水平。比不上公务员,因为他们有职级并行,工资起点本来也比管理人员高。也比不上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以后,就远远高于管理人员了。说有其他收入,或者什么灰色收入的,就要多了解一下现在的反腐倡廉大形势了。管理人员想要工资高,可以走“双肩挑”的路子,既当一把手,又评职称,这是许多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负责人常走的路子。基层许多单位职称评定都是管理人员优先,留给真正一线人员的名额并不多,尤其是副高、高级职称名额。

在县直事业单位发展,走管理岗位好有前途,还是走职称道路更实惠

如果是管理类事业单位,或者是行政支持辅助类事业单位,不能评职称,就只能这样了。如果有魄力,可以直接去县属的国有企业任职,去拿年薪。目前来讲,县属国企,比如城投公司、农投公司、工交公司、供排水公司、供热供气公司等的负责人,都和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是可以直接调任的,同样也是由组织部门负责调任或者是招考的。虽然按规定归属国资委管理,但实际上还是按科级级别干部任免的。招聘的条件,也是有科级级别限制的。许多地方为了鼓励干部去国企任职,还提出了“保留事业干部待遇”的优先条件。虽然今后规范后,事企会分开,但为了高工资,还是有人愿意去试的。

如果愿意走专业技术职称的发展道路,在中级职称以前,是没有什么太大的竞争的,无非是时间的迟早而已。县城的专业技术类岗位,只要有名额,基本上十几年内评上中级职称,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至于能不能评到副高,那就要看真本事了,机率实在是太低。反倒是乡村小学教龄满20年可以直接评中级职称,满25年直接评副高,满30年,直接评高级职称,不受单位职称名额结构比例限制。这项政策已经在宁夏、甘肃等9省实施或者试点,将来极有可能推广到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偏远的乡村小学。

在县直事业单位发展,走管理岗位好有前途,还是走职称道路更实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