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在哪里?

wangbabulao


《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是贾府为了迎接元妃而兴建的省亲别墅。当贾政带领众清客和宝玉,进园题匾额时,走了大半天,尚未走完,后来元妃省亲看后,都觉得太奢华过费了。几百年来,人们对于红楼中所描写的大观园具体在哪里,也是猜测众多,莫衷一是。很多人认为是北京的恭王府,还有一些人认为是南京的随园。

1、南京的随园。这是由乾隆间曹雪芹的朋友明义首创的。他在《题红楼梦》诗题下小序云:“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造,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当时的随园主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康熙间,曹楝亭为江宁织造……其孙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明我斋(即明义)读而慕之。”嘉庆年间的裕瑞在《枣窗闲笔》里说:“闻袁简斋家随园,前属隋家者。隋家即前曹家故址也,约在康熙年间。书中所称大观园,盖假托此园耳。”因曹家任江宁织造几十年,长住金陵,加上曹雪芹的朋友和随园主人说得如此活灵活现,因此,此说从乾、嘉年间即开始广为流传,以致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仍承认此说。

2、北京的恭王府。这是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在《红楼梦新证》再版时提出的主张。吴柳的《(京华何处大观圈)赞成此说。他从游览的角度。把大观园景色与恭王府作一比较,提出不少新颖的问题,如有康熙题字的刻石,园中水源有活水等。恭王府是全华北首屈一指的私人住宅,大小房屋达三百多间,建筑风格与大观园类似,因而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然而这也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经有的学者细密考证,发现恭王府是曹雪芹死后二十余年才兴建的。而王府的后花园则是曹雪芹死后百余年才兴建的,是同治、光绪年间赫赫有名的恭亲王奕欣手中完成的。至于康熙题有“福”字的刻石,则可能是兴建园林时从别处移来的。活水问题则不存在,大观园优美之处固然在于有股清泉由墙外引进,而此园实无此水。据专家勘探。园中地基比外面水源高,无法自流。园中池塘之水,系从园中打的深井日夜车水灌入的。这样,曹雪芹写大观园自然无法以此作依据了。

其它的还有南京织造府西花园、北京的醇王府等等说法。但到底是哪一处,却还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1984年,北京政府根据《红楼梦》中的描写,于北京西城护城河畔建造了一座现实中的大观园,先是用于电视剧的拍摄,后来开放成为景点。真正把曹雪芹文字当中的大观园搬到了现实中。可是,无论怎样雕梁画栋、亭台楼阁,似乎总是让人觉得缺少点什么。也许那个东西正是人们脑海中不能实现的美好,也许它正是那个叫做“意境”的东西吧!


小陵野叟


首先要明白一点,《红楼梦》里的内容虽有曹雪芹小时候的影子,但它并不是曹雪芹的自传,对于清代的小说,大致的特点就是以文暗讽政治和社会,所以那个时代的民间小说很少有根据事实改编而成的,比如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纯粹吴承恩根据民间神话故事汇编而成的。

明白《红楼梦》是作者虚构的小说之后,我们也应该清楚,任何文章的写作只有自己经历过,才能流漏出真情实感,才能称之为好的作品。曹雪芹小的时候家境优渥,其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家世显赫,有权有势,极富极贵,成为当时南京第一豪门,天下推为望族 。康熙六下江南,曹家就接驾了四次。曹雪芹看尽了繁华奢靡,为以后著《红楼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说清楚了作者写作依靠和此书的性质,那么说说大观园何在,其实这个园子是曹雪芹自己虚构出来的,它集合了北方建筑的手法和南方园林的奇巧,使读者在贾政领着贾宝玉等视察园子时,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曹雪芹利用了他所知道的园林艺术再加上想象,糅和成洋洋大观的大观园。

所以,大家没必要去搜寻大观园的原型在哪里,它只是作者为了烘托贾家由盛转衰的一个场所和背景,它只存在作者的脑海里。


豆豆的慢生活


《红楼梦》是一部以宝黛爱情为主线、政治斗争为暗线、通过讲述贵族家庭闺阁生活来反映家族史的小说,小说的特点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追寻作品中的大观园在哪里,应坚持三个原则:一是理清写作背景,二是原型参考,三是遵循小说内容。按此思路,且来看看:




一、作品写作背景

《红楼梦》创作时正值清朝“文字狱”时期,乾隆结“文字狱”案130余宗,超越了康熙、雍正时代,所以作者曹雪芹不得不混淆朝代、地点,来“甄士隐”即“真事隐”、“贾雨村”即“假语存”,以“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写作手法来讲故事。

从人物服饰来看,属于明朝的服装,仅凭这一点,讲述清朝的故事而用明朝汉人服饰,足以扣上“反清复明”的文字狱罪名,况且文中还有许多借题发挥“谩骂”当今皇帝的言论,所以必须隐去朝代。

为什么说作品创作背景为清朝呢?第16回贾琏、王熙凤及贾琏奶妈赵嬷有谈及,“四大家族”的王家祖上曾有一次预备接驾的经历、江南甄家独接驾四次,康熙曾有“六次南巡”的历史,其时江宁织造曹寅的曹家就有参与接驾,“甄家”即“真实的曹家”,曹寅的母亲正是康熙的奶妈。

所以作品的时代背景,反映了从康熙、雍正到乾隆时期的家族背景,作品主人翁宝黛爱情故事发生在乾隆时期,创作正处“文字狱”最严厉时期。

那大观园在哪里呢?是清政府的京城北京,还是“金陵”南京?还需再进一步探讨。



二、作品原型生活地点

作品主人翁宝玉的原型是谁?正是作者曹雪芹本人。作者曹雪芹,原名曹霑,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頫继子,生父曹颙为曹頫兄长、已逝。

作家端木蕼良有一部小说为《曹雪芹》,以考证与小说创作相结合,讲述了曹雪芹及其家族兴衰的故事,作品中曹家生活在江淮。

在北京城中曹雪芹,晚年与好友敦敏、敦诚兄弟交往比较密切,曹雪芹又名曹芹圃,敦诚《赠曹芹圃》诗:“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再现了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举步维艰的生活状态。

据民间传说,北京香山法海寺系曹雪芹出家之地,晚年曹雪芹生活贫困仍于香山创作、修订《红楼梦》,所以有“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说法。

据说香山阆风亭下有块“一拳石”,正是《红楼梦》无才补天顽石的灵感起源,“一拳石”至今仍在,它不是一块普通石头,正面有“一拳石”三字,背面有乾隆题的两首诗,曹雪芹看后小声说:“一拳石,十不全;仙人掌,一顽石!”

可见,《红楼梦》确实与当时的京城北京有密切关系,而且贾家宁国府、荣国府的建筑结构就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但是,生活原型与小说创作并不能就此划上等号,因为江宁织造曹家在江南,曹雪芹小时候应该生活在金陵,对包括南京、苏州、扬州、杭州在内的“大金陵”很熟悉。




三、遵循小说内容

第2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雨村与冷子兴谈话:

“去岁我到金陵时,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

“六朝遗迹”指东吴、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在建康即金陵南京建都,很明确:小说《红楼梦》贾家宁荣二府在京城南京。

第16回大观园建设规划用地:“拆宁府会芳园的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已尽拆去。当日宁荣二宅,虽有一条小巷界断不通,然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联络”。

这样小说中大观园的地理位置就很清晰了,大观园位于金陵南京,宁国府在东,荣国府在西,两府紧挨,仅隔一巷,宁国府后面有一个会芳园紧接荣国府后面的东大院,大观园就建在会芳园与荣国府东大院内。

据说现今南京长江路整条街几乎都和《红楼梦》有关,夫子庙、桃叶渡、三山街、东箭道、江宁织造博物馆、青溪、乌龙潭等40多处有与《红楼梦》相关遗址。

小说尽管有原型,但根据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特点,允许小说有虚构情节,所以《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小说线索显示在金陵南京,那是作者曹雪芹创作的理想精神世界,是可以自由恋爱、学习生活娱乐的地方。


方哲健康生活


大观园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扬州。

康熙南巡的时候,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李煦及众多当地盐商捐资,在扬州高旻寺西侧修建了皇帝行宫,也叫塔湾行宫。

历史上塔湾行宫规模宏大,康熙、乾隆南巡都多次来此。可惜高旻寺及塔湾行宫已经在兵火中毁于一旦,无法根据实际的建筑格局判断。

曹雪芹对扬州有特殊感情,以塔湾行宫为原型也不足为奇。


小马流浪记


红楼梦大观园的原型就是江苏如皋市的水绘园!详见冒廉泉作的考证文章:《红楼梦》和冒家的“两府一园”绝非巧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