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軍官等級:程咬金比秦瓊高三級,李元芳與秦瓊平起平坐

前段時間,筆者寫了一個帖子,裡面有“唐朝初年的將軍,除了李世民的天策上將,就數程咬金的驃騎大將軍最大”的表述。有網友回帖問我:“李世民的天策上將是幾品?”

筆者覺得網友這個話題挺有趣,就寫了今天的貼文,講述一下唐朝初年的天策上將和軍官等級的話題。

唐朝的時候,沒有超品,一品就最大了。唐朝初年的禮制,三公三師親王都是一品。三公就是太尉、司空、司徒。三師就是太師、太傅、太保。李淵冊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的時候,明確說明:“秦王功高,古官號不足以稱,乃加號天策上將。”

李淵雖然明確說明天策上將是一品,但是也確定天策上將位在三公三師諸王之上,僅次於太子。在大唐朝的軍官裡面,只有李世民一人獲得天策上將這個職位。對於臣子們來說,誰也不敢對這個職位有非分之想。

唐初軍官等級:程咬金比秦瓊高三級,李元芳與秦瓊平起平坐

李淵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臣子們能爭取的最大軍官職位,是驃騎大將軍。驃騎大將軍是從一品職位,是最高的武散官。正史上的程知節(演義裡的程咬金),從武德二年開始為唐高祖效力,到麟德二年去世。程知節超長待機,數十年如一日,為大唐朝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大唐天子為了表彰程咬金,下詔追封他為驃騎大將軍。

驃騎大將軍是唐朝初年臣子能獲封的最大的軍官,除了李世民的天策上將,就算程咬金最大了。大唐天子給程咬金追封的驃騎大將軍名號,是非常難得的哀榮。程咬金活著的時候,被李世民加封為鎮軍大將軍。鎮軍大將軍是從二品武散官,也是榮譽職位。

在鎮軍大將軍上面,還有一個武散官輔國大將軍,也是榮譽職位。唐朝初年有兩位比較著名的輔國大將軍,分別是凌煙閣功臣劉弘基和凌煙閣功臣段志玄。段志玄和劉弘基都是太原起兵的從龍功臣,段志玄死後被追封為輔國大將軍。劉弘基則是在貞觀九年的時候,被晉封為輔國大將軍。

唐初軍官等級:程咬金比秦瓊高三級,李元芳與秦瓊平起平坐

李世民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輔國大將軍下面,就是前面提到的鎮軍大將軍。程咬金和段志玄都是在活著的時候,被李世民晉封為鎮軍大將軍。鎮軍大將軍下面,就是正三品上冠軍大將軍、懷化大將軍;正三品下懷化將軍;從三品上雲麾將軍、歸德大將軍;從三品下歸德將軍;正四品上忠武將軍;正四品下壯武將軍、懷化中郎將;從四品上宣威將軍;從四品下明威將軍、歸德中郎將;正五品上定遠將軍;正五品下寧遠將軍、懷化郎將。

到了郎將級別,就算雜號將軍,不怎麼值錢了。這些武散官,都是榮譽職位,沒有兵權。唐朝實際的兵權,掌握在十二衛將軍府手裡。唐朝初年,實行府兵制,分別歸十二衛大將軍統領。十二衛大將軍是最高的武職事官,是實權軍官。

十二衛大將軍,一般都是皇帝的親信擔任。武德九年七月,玄武門之變剛剛獲得勝利的李世民,就任命秦瓊為左武衛大將軍,程咬金為右武衛大將軍,尉遲敬德為右武侯大將軍。貞觀年間,秦瓊和尉遲敬德先後卸任十二衛大將軍的職位。

唐初軍官等級:程咬金比秦瓊高三級,李元芳與秦瓊平起平坐

程咬金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程咬金從武德九年開始,一直到唐高宗顯慶年間,長期擔任十二衛大將軍職位。程咬金先後出任右武衛大將軍、左領軍大將軍、左屯衛大將軍,是大唐軍界的一顆常青樹。由於程咬金長期手握重兵,所以他才能獲得比秦瓊高三級的驃騎大將軍哀榮。

十二衛大將軍下面,就算十二衛將軍。十二衛將軍下面,就算十二衛中郎將。十二衛中郎將下面,就是十二衛副郎將。十二衛副郎將下面,就是折衝都尉。折衝都尉分三等,上府折衝都尉,統兵一千二百人,正四品上。中府折衝都尉統兵一千人,正四品下。下府折衝都尉,統兵八百人,正五品上。

折衝都尉下面,就是果毅都尉。果毅都尉是折衝都尉的副手,一個折衝都尉配兩個果毅都尉。上府果毅都尉是正五品下,中府果毅都尉是正六品上,下府果毅都尉是從六品下。說到都尉,順便說一下駙馬都尉。唐朝公主的丈夫,都是駙馬都尉。駙馬都尉是武散官,從五品下。

唐朝的府兵,三百人為一團,指揮官是校尉,從七品下。五十人為一隊,指揮官是隊正,隊正是流外,就是沒有品級的意思。十人為一火,指揮官是火長。火長相當於今天的班長,沒有品級。

唐初軍官等級:程咬金比秦瓊高三級,李元芳與秦瓊平起平坐

尉遲敬德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唐朝的實權軍官,平時負責管理訓練府兵。戰爭爆發的時候,朝廷會另行委派指揮官指揮府兵作戰。外家將領領兵出征,一般是授予行軍大總管或者行軍總管職務。

大規模的戰爭,朝廷會委任行軍大總管。舉個例子,永徽六年,唐高宗派程咬金領兵遠征帕米爾高原,職務就是蔥山道行軍大總管。

規模小一點的戰爭,朝廷會委任行軍總管。舉個例子,貞觀六年,鐵山獠叛亂,李世民任命程咬金為行軍總管剿滅之。

如果是太子和親王統兵出征,朝廷就會委任他為元帥。比如李建成就曾經擔任東討元帥,李世民就曾經擔任過西討元帥。唐肅宗還是親王的時候,也曾經擔任元帥。

唐朝初年的元帥,肯定是皇帝的兒子。郡王級別的人領兵出征,最多就是行軍大總管。比如河間郡王李孝恭,就曾經擔任荊襄道行軍大總管。

唐朝的實權軍官,如果前面加了“檢校”二字,就無法調動兵馬了。舉個例子,《神探狄仁傑》裡的李元芳,就是檢校千牛衛大將軍。

李元芳雖然虛構人物,但是正史上確實有檢校十二衛大將軍。李世民的舅舅竇軌,就擔任過檢校右衛大將軍。檢校二字可以理解為掛職,李元芳和竇軌是掛職十二衛大將軍,可以跟秦瓊平起平坐,但是沒有實際的兵權。

本文史料來源:《新舊兩唐書》《資治通鑑》《唐會要》

本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