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裡最淒涼的愛情故事:因一段忘不了的感情,從31歲寫到85歲

大家知道釵頭鳳的故事嗎?陸游20多歲時娶了他的表妹唐琬,將家傳的鳳釵送給她,所以他們的故事叫釵頭鳳。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浙江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是南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留存9000餘首詩作,是我國古代詩歌創作成績最突出的詩人之一。

結婚之後陸游應該去考試,但他們天天在家秀恩愛,遲遲不作應試準備。陸游的母親警告他們不要太嘚瑟哦。但他們不聽,依然每天麼麼噠。

陸母認為陸游沉溺於溫柔鄉中,不思進取,誤了前程,而且兩人婚後三年始終未能生養。於是陸母以“陸游婚後情深倦學,誤了仕途功名;唐琬婚後不能生育,誤了宗祀香火”為由逼迫孝順的兒子休妻。

雖然萬般無奈,最終陸游還是遂了母親的心意另娶王氏為妻,第二年,氏為家生了一個兒子,母甚喜。唐婉被迫嫁給越中名士趙士程。

陸游自幼聰慧過人,十二歲即能為詩作文,因長輩功,恩蔭授職。現在,帶著一顆破碎的心,在母親的督促下,繼續苦讀,備戰科舉。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進京臨安(今杭州)投考。主考官陳子茂閱卷,取為第一,而秦檜的孫子秦壎反而位居陸游下,秦檜大怒。次年,陸游參加禮部考試,秦檜指示主考官不得錄取陸游。陸游仕途受阻。

十年後(1155年),陸游回來在禹跡寺後的沈園碰見唐琬和她的老公。

宋詞裡最淒涼的愛情故事:因一段忘不了的感情,從31歲寫到85歲

沈園

沈園,今天已經是國家5A級景區,位於紹興市越城區春波弄,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南宋時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園。

同為南宋的作家周密,在他所著的《齊東野語》卷一《放翁鍾情前室》一文中寫道:“(唐琬)嘗以春日出遊,(與陸游)相遇於禹跡寺南之沈氏園,唐以語趙(士程),遣致酒餚,翁(陸放翁)悵然久之。

唐琬發現陸游也在沈園遊覽後,將這一訊息及時告知自己的丈夫。趙士程,皇家後裔,門第顯赫,系同郡名士,心胸開闊,十分體貼疼愛妻子。陸游正要離去,趙士程讓唐婉帶點酒菜,送給她的那位表兄。陸游、唐婉兄妹,默默對坐,悵然無語。

唐婉趙士程夫妻遊畢離去,陸游仍獨自兀坐,心潮激盪,難以平復,提筆在園內牆壁上,寫了一首詞,寄調“釵頭鳳”: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譯文】你紅潤酥膩的手裡,捧著盛上黃縢酒的杯子。滿城盪漾著春天的景色,你卻早已像宮牆中的綠柳那般遙不可及。春風多麼可惡,歡情被吹得那樣稀薄。滿杯酒像是一杯憂愁的情緒,離別幾年來的生活十分蕭索。遙想當初,只能感嘆:錯,錯,錯!美麗的春景依然如舊,只是人卻白白相思地消瘦。淚水洗盡臉上的胭脂紅,又把薄綢的手帕全都溼透。滿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靜空曠的池塘樓閣上。永遠相愛的誓言還在,可是錦文書信再也難以交付。遙想當初,只能感嘆:莫,莫,莫!

宋詞裡最淒涼的愛情故事:因一段忘不了的感情,從31歲寫到85歲

一年後,唐琬再回沈園遊覽,才見到陸游當年在牆上題的詞。於是也在上面回了一首: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譯文】世事炎涼,黃昏中下著雨,打落片片桃花,這淒涼的情景中人的心也不禁憂傷。晨風吹乾了昨晚的淚痕,當我想把心事寫下來的時候,卻不能夠辦到,只能倚著斜欄,心底裡向著遠方的你呼喚;和自己低聲輕輕的說話,希望你也能夠聽到。但是:難、難、難。

今時不同往日,咫尺天涯,我身染重病,就像鞦韆繩索搖搖欲墜。夜風刺骨,徹體生寒,聽著遠方的角聲,心中再生一層寒意,夜盡了,我也很快就像這夜一樣了吧? 怕別人(老公?)詢問,我忍住淚水,在別人面前強顏歡笑。只有:瞞、瞞、瞞。

唐琬回去不久病死了(這是陸游題詞5年後,陸游應該是32歲)。

宋詞裡最淒涼的愛情故事:因一段忘不了的感情,從31歲寫到85歲

此後陸游北上抗金,又轉川蜀任職,幾十年的風雨生涯,依然無法排遣詩人心中的眷戀。

陸游63歲時,有人送來菊花縫製的枕囊,觸物傷懷,老人想起自己二十歲時與唐婉新婚燕爾,兩人採集菊花曬乾作為枕芯,縫製了一對“菊枕”。為此陸游寫了一首“菊枕詩”,作為他們夫妻新婚定情之作。這在他的《劍南詩稿》中有記錄:“餘年二十時,尚作菊枕詩。採菊縫枕囊,餘香滿室生。”此時又見菊枕,不禁百感交集,又寫下了兩首“菊枕詩”,題曰:偶復來菊縫枕囊,悽然有感。詩云:

採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悶幽香。

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

少日曾題菊枕詩,囊編殘稿鎖蛛絲。

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

陸游66歲之後隱居故鄉,過著簡樸、寧靜的農村生活,但對年少時的情感總無法忘懷。

宋詞裡最淒涼的愛情故事:因一段忘不了的感情,從31歲寫到85歲

67歲重遊沈園,陸游看到當年題寫《釵頭鳳》的半面破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又寫詩感懷:《禹跡-沈園晴雪》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壁間。偶復一到,而園已三易主,讀之悵然。

楓葉初丹槲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

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舊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

年來妄念消除盡,迴向蒲龕一炷香。

75歲,唐婉去世四十年,陸游舊地重遊,“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寫下《沈園》二絕句: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你死後過去了四十年,沈園的柳樹老得已經長不出柳絮飄了。此身行作稽山土,我也快要死了吧(陸游當時75歲);猶吊遺蹤一泫然,來到這裡忍不住流眼淚。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城樓上的斜陽照著畫角,畫角是一種樂器;沈園跟以前已經不一樣。傷心橋下春波綠,看到橋下的浪在輕輕的漂;曾是驚鴻照影來,在倒影裡面彷彿仍能看見你當年的影子。

宋詞裡最淒涼的愛情故事:因一段忘不了的感情,從31歲寫到85歲

陸游晚年,每年春上必往沈園憑弔唐婉,每往或詩或詞必有寄情,後來就一直住在沈園附近。

81歲,陸游做夢遊沈園,及醒,感慨系之,在《夢遊沈家園》中悲嘆: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裡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池橋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路上通往城南的道路,越來越不敢放開步子往前走;因為到了沈園,心中思緒萬千,令人痛心,

五十多年過去了,梅花依然芬芳清香,常常被牽掛在遊客的衣袖上;別緻的小橋還是靜靜地泡在綠水中,景還是當年景,只是人不在了啊;

城南的小路又迎來了春天,只見路邊的梅花依然在盛開,然而卻不見當年在此相逢的親人了,

時間已經過了很久,你也已化為地下的土,你當年寫在牆壁上的墨痕,也快要讓塵土遮蓋住了。

82歲時陸游對唐琬仍是念念難忘,又寫下:

城南亭榭鎖閒坊,孤鶴歸來只自傷。

塵漬苔侵數行墨,爾來誰為拂頹牆?

84歲,陸游不顧年邁體弱、再遊沈園。作《春遊》詩:

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沈園的花死了一半,還有一半當年可能還見過我的。也信美人終作土,原來美人最終也會成為塵土;不堪幽夢太匆匆,人生的好夢終究都是太短了。

作此詩後不久,陸游就在一生的牽掛與追戀中溘然長逝,享年85歲。

臨終之際,陸游留下絕筆《示兒》成為愛國詩篇的千古絕唱: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宋詞裡最淒涼的愛情故事:因一段忘不了的感情,從31歲寫到85歲

今沈園建有陸游紀念館,展出大量手跡、照片、畫幅、善本、託拓片、實物模型等,反映了陸游愛國憂民和作為一代文豪的輝煌成就。陸游抗金不能,報國無門,自喻"孤鶴哀鳴"。沈園據此建立了“孤鶴軒”。沈園還據陸游詩意,利用水面,開闢了一個景區:春波驚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