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任重道远,ARJ-21初具规模

前两天,ARJ21首条国际航线开通,这忍不住让我想写写中国民用客机的现状与未来。多年来,国内民用航空市场一直是波音和空客的天下。截至2018年,中国民航机队总计3393架飞机(包括在役和封存),位居全球第四。且机队规模还在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

机队中多为窄体机是中国航空公司机队的鲜明特点。截至2018年,中国民航机队窄体机数量占比达到82%,远高于窄体机在其他地区机队的占比。宽体机在中国民航机队的占比为12% ;涡扇支线飞机和涡桨支线飞机占比仅为5% 和1%。

C919任重道远,ARJ-21初具规模

一般将支线客机分窄体机和宽体机,主要于飞机的大小,顾名思义,宽体机一般有2条走道,窄体机只有1条。

C919任重道远,ARJ-21初具规模

一、窄体客机

窄体客机一般是指每排座位不超过六座的单走道客机,载客量在100~300人之间。主要机型有波音B717、B727、B737、B757等,以及空客A320、A321、A310、A318、A319等,还有我们中国正在试飞的C919。

C919任重道远,ARJ-21初具规模

目前国内窄体机约2800余架,基本上都是波音和空客飞机,没有国产飞机。但值得我们期待的是,截至2018年2月26日累计获28家客户815架订单。并且2018年2月6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宣布2021年交付首架C919单通道客机。下表为C919大型客机国内外28家用户,以及815架飞机订单数量。

C919任重道远,ARJ-21初具规模

为了抢占中国窄体客机的民航市场,波音空客纷纷使出绝招。目前空客的干线客机A320已经在天津设线,而波音的双发单通道窄体干线客机波音737也将在舟山设立生产线,未来的中国民机市场可谓争夺非常激烈,而其中的机遇也是不言而喻,对于C919飞机而言就是任重道远,它能否抓住干线客机制造的班车的历史机遇,让我们屏息静待吧!

但作者预估,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后,我们国内的民航客机市场必定是空客(A系列飞机)、波音(B系列飞机)、商飞(C系列飞机),形成ABC三足鼎立的趋势。

二、宽体客机

宽体客机又称宽机身客机,是指具有大直径机身客舱,有两个通道,载客量在300人以上的喷气客机。宽体客机是在第一代喷气客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航空技术的巨大跨越。世界上有11种宽体客机,总产量达2000多架。主要机型有波音B747、B777、B787等,以及空客A330、A340、A350、A380等,还有我们中国准备和俄罗斯联合研制的C929。

C919任重道远,ARJ-21初具规模

截至2018年底,国内共有13家航空公司运营408架宽体客机。其中A330客机规模最大,为236架,占比57.8%。国航拥有国内最大的宽体机队,共117架。同时国航也拥有国内最大的A330机队,而海航拥有国内最大的787机队,拥有10架787-8以及25架787-9飞机。其中,单就2018年国内航司共引进宽体客机70架,包括2架777-300ER、26架787-9飞机、13架A350以及29架A330飞机。空客A350客机首次进入中国航司运营,国航接收了6架,川航3架,东航及海航各接收2架。

随着国内外航空市场的蓬勃发展,宽体客机必将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7年5月22日,C929开发者——中俄国际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俄商飞)在上海正式成立。双方已完成了飞机级指标初步定义,明确了基本型的航程(12000公里)和座级(280座)。

C919任重道远,ARJ-21初具规模

目前的宽体客机大量采用材料、结构、气动、控制、动力等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对技术和经济性要求更高。最新的空客A350机体结构复合材料使用比例超过50%,经济性不言而喻。而波音747、空客A300等宽体机型在当年刚进入市场时也都是以经济性取胜。波音747在1970年进入市场时,载客数达当时最大客机的两倍,加上超远距离航程,使航空公司的成本下降了三分之二;A300则在实际测试中油耗比竞争机型波音727低34.6%。我国民机产业正处于导入阶段,作为追赶者,尚未具备波音、空客那样成熟的总体设计能力,在气动、结构、发动机、总体布局、制造加工工艺等方面面临不少挑战。中国商飞公司介绍,根据研制经验,C929从项目启动到实现首飞,预计需要7年左右时间,到实现产品交付预计需要总共10年左右时间。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分到一分羹,让我们拭目以待。

三、支线客机

支线客机(regional aircraft)通常是指100座以下的小型客机,一般设计座位为35~100座。支线航空是60年代才开始兴起的,但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在美国1978年对民航运输业采取“放松管制”政策以后,发展更加迅速。主要用于承担局部地区短距离、小城市之间、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旅客运输。支线飞机全球主要制造商为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国内主要有西飞公司生产的涡桨支线机飞机“ 新舟”60/600,以及中国商飞生产的涡扇支线飞机ARJ21翔凤客机。

C919任重道远,ARJ-21初具规模

国内支线客机的体量较小,至2018年底总计178架,包括ARJ21客机10架、CRJ900客机38架、E190及E195客机105架、新舟60客机25架。巴航E系列飞机的占比达到了59%,国产飞机占比达到了约20%。特别值得一提的是ARJ21真正批量生产开始于2017年,当年生产4架,2018年生产11架,2019年已确定生产23架目标。截至2019年9月26日,ARJ21客机已经交付17架给航空公司,分别是成都航空14架,天骄航空3架,ARJ-21在国内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目前,支线客机在我国的占比不是很高,但北美的成熟的国际市场上,支线客机能占到机队规模的三分之一左右,可见其市场规模还是相当大的。

四、总结

近年来,中国民机业茁壮成长——C919适航取证、ARJ21首飞国际航线、新舟60实现在海外销售等等。随着国家对航空工业的持续投入,以及中国人民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特点,相信我们国家的航空业将会蒸蒸日上。

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