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习惯里,藏着你的修养和人格

你的习惯里,藏着你的修养和人格

奶奶老了,腿脚不是很灵活,我们怕他摔倒,便没收了她的菜园,不允许她再下地种菜。

但是她又隔三差五趁着我们不在家,偷偷地溜进菜地里锄草、浇水、施肥、摘菜......忙得不亦乐乎。

有好几次,她被我们当场逮住。

我严厉地批评她说:“奶奶,你怎么不听话呢?万一摔跤了怎么办?”

她先是笑了笑,然后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说:“不会的,奶奶还年轻,奶奶还可以多帮帮你们啦。”

“你看,你们也没有什么时间打理菜园。这园子里的菜啊都快被草吃掉了,我总不能坐在屋子里眼睁睁地看着菜园变成荒地吧!”

“奶奶还能动弹,还可以为你们多省几个钱。”

“可万一你摔倒了,被送进了医院,那对我们的损失更大啊!”站在一旁的伯父气呼呼地说。

“但是你们不能总把我关在家里,什么事都不让我干,这什么地方也不让我去啊。我情愿有天突然摔死在地上,也不愿闲得死在床上!”奶奶突然说话很大声,我们当场被她吓住了。

对奶奶而言,她这辈子做惯了事情,吃尽了苦头,生活的风风雨雨对她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她的活法就是不停地忙碌和操劳,直到终结。

如果你怕她有什么三长两短,没收她的农具,阻止她干活,提前让她下岗,她反而会觉得浑身不自在,隔三差五闹情绪,结果落得一身毛病。

作为子女,我们不能立马或是完全剥夺父母的某些权利。有些事,他们为之奉献了大半生,很难放下;有些人,他们爱了一辈子,难以割舍。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在他们看的见的地方给予合适的引导和关爱,这才是最大的孝顺。

你的习惯里,藏着你的修养和人格

姥爷死后,姥姥时常在我们面前提及他。说到动容之处,她就会忍不住痛哭起来。

我说:“姥姥,你别哭了。姥爷都死了,你难过也无济于事,别哭坏了身体。”

姥姥说:“傻孩子,姥姥就是放不下你的姥爷才会哭,如果哪天姥姥在谈到你的姥爷时,不再难过,那就说明你姥姥我不爱你姥爷了。”

那时候,我并不懂姥姥的意思。总觉得姥姥心里放不下姥爷,是因为时间还没有治愈她。如果十年,二十年或是更长的时间过去了,她一定早已忘了他。

五年后,姥姥离世了。

出殡那天,我死死地搂着姥姥的棺木不肯放手,大人们试图用力拽开我,但是他们都失败了。

我很难过,舍不得姥姥,没有人能够拉的动我。

后来,我总是做梦梦见姥姥。她冲我笑,和我说话,对我很好。

我问我妈:“妈,我什么时候才不会梦见姥姥啊?”

我妈回答我说:“等时间久了,你自然会忘了她。”

可是七年过去了,我还是忍不住想起姥姥,想起有关于我和她的一切。

那些东西都似曾相识,历历在目。

爱一个人太久,你劝他放手,安慰他不哭,并且告诉他时间能够成为治愈伤痛的良药。现在,我有点不敢相信。

唯有曾经真正习惯了一个人,现在或是将来才难以忘记一个人,而且我们越长大,想念一个人的力量越明显,越深刻,越不能控制自我。

我们都会习惯爱一个人,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氧气。

你的习惯里,藏着你的修养和人格

伯母被堂哥接到上海生活没到一个月就跑回来了。

村里人都说她真傻,放着在大城市的好日子不过,偏偏喜欢在农村下地种田。

伯母解释说:“哎呀,不是我不愿在大城市过好日子,只是那种好日子我真的过不惯。城里的规矩实在太多了,我得讲文明,讲卫生,不能随地吐痰,也不可以大声喧哗。这左邻右舍又互不认识,想串个门都不行,白天他们都去上班了,我一个人被困在家里就跟坐大牢似的。哎呀,实在拘谨,难受的要命。”

“在农村虽然条件艰苦了一些,但是我生活久了呀,早已经习惯了村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和风土人情。这里的一切让我倍感亲切满足,自由快活。”

想起电视剧《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里的某句台词:

“人的一辈子有多少习惯,习惯用同一个杯子喝水,习惯了吃同一种食物,习惯了睡觉前读同一类书,时间长了以后改掉就难了。”

是啊,有些习惯不是不愿放弃,只是无法放弃,就好像那些东西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改变不了它,一旦忘了就成了墓场。

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坚持自己的习惯信仰,也许才能活得足够淡定从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