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中最小的矮行星是哪个?为什么?

环球科学猫


在太阳系中,最小的矮行星是哪个,它会被新的小行星替代吗?

矮行星是一种围绕恒星运转、但没有将轨道上其他天体清空的星体,体积一般处于小行星和行星之间,有时候也被我们称为“侏儒行星”。而人们发现时间最早的一颗矮行星便是谷神星,与此同时,这个平均直径952公里的星体,虽然是小行星带中的最大天体,却也是已知太阳系中最小的矮行星。而新的小行星Hygiea却可能打破现有的局面,继而抢走谷神星在太阳系中的最小矮行星称号。

Hygiea到底是一颗怎样的天体?

小行星带中的第四大岩石,便是这个暂时被叫做Hygiea小行星,从科学家们捕获的高分辨图像来看,这是一个呈现出球形的星体。虽然,小行星原本是可能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但是,当其本身是圆形的时候,则可以表明自身具备足够的质量,以承受源于自身的所有重力,并最终被拉扯为圆形的外观。

从矮行星的分类依据来看,Hygiea已经满足了多个条件。比如,围绕运行的主体是恒星太阳,而不是另一个绕着行星运行的自然卫星,更没有从自己的轨道中清楚其他物体。正如我们所知,冥王星的直径在2400公里左右。若我们将Hygiea和冥王星进行对比,那么,后者的宽度大概是前者的五倍。

太阳系最小矮行星谷神星的地位难保!

科学家还表示,在整个宇宙中,矮行星还有很多潜在的成员没有被我们发现。尽管太阳系目前的最小矮行星,依然被直径大约950公里左右的谷神星所占据。但在之后的时间里,国际联合会将会对Hygiea的身份进行证据的审查,并进一步确认其是否应该被定义为一颗矮行星。

简而言之,Hygiea在很大概率上会因为那些被捕获的图像,而被重新定义为太阳系中最小的矮行星。而这个研究中用到的仪器叫做SPHERE,它就位于欧洲南部天文台。科学家们正是通过新一代自适应光学仪器和VLT的帮助,才将行星际任务和地基观测之间的差距缩小。

新小行星观测过程中还有其他新的发现?

当超大型望远镜上的SPHERE仪器进行Hygiea相关的观测时,还在其表面意外发现了一些相对比较巨大的撞击坑。事实上,小行星这个群体拥有同一个母体,而Hygiea身上的这些烙印,则很可能是在这些星体形成时留下。然而,虽然科学家们观测到的Hygiea表面大约为95%左右,但可以被人类明确识别出的陨石坑却只有两个。

研究人员对这两个已经被确认的陨石坑进行了说明,并认为它们都应该是Hygiea和其他小行星家庭成员在形成的时候发生撞击所产生。为了验证推论的正确性,科学家通过数字模拟得出小行星这个大家族的形成,应该是源于一颗直径在75到150千米之间的物体,经历了一次严重的正面碰撞事件。

而这次碰撞的发生时间大约是20亿年前,并且,母体也在这次事件中被彻底摧毁,于是,那些残余的碎片在重新组合之后形成了这些小行星。科学家们通过先进的望远镜和精确的数字计算,让人类对小行星进行的研究又更深入了一步。随着探索技术的进步和探测范围的增大,或许有不少已知的结论会被推翻,但这并不表示当下的结论是错的,因为我们总是在越来越靠近事实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