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潜规则-以退为进,眼光要放长远

孙子兵法有以攻为守之计,反此而成处世之以退为进,所谓兵者诡道也。马克思曾经说过,当反读黑格尔之辩证法,为人处世亦可反读兵法,何也?处世之不同于兵法,兵者一鼓而成其胜负,而为人处世却不可一蹴而就,因此才有“失即是得、成已是败”之说。

态度潜规则-以退为进,眼光要放长远

生存之道,在于讲究处世法则。有位名人说过,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可见,退一步,并不是胆怯的表现。在古往今来的战争中,能够退上一步而取得胜利的战例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人生在世,能屈能伸,如果只能伸,那么不论什么,都会有一定的限度,迟早会崩溃的。

许多时候,以退为进吃亏的并不是自己,图一时的潇洒却换来一辈子的后悔,这样的“兵出无道”是行军的大忌,所以历来运用“以退为进”而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不在少数。昔年勾践忍卧薪尝胆之苦,韩信忍胯下之辱;蔺相如“不欲与廉颇争列,引车避匿”。他们知暂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退而有序,进而有为,可谓深谙进退之道。

当然,不仅在战争中,这一原则在为人处世上仍然可用。人生中退后一步并非不好,如果在前进时采取后退的姿势,以谦让恭谨的方式向前,那就更完美了。当然,“前进”与“后退”并不是绝对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灵没有提升,则前进正是后退;反之,若在失败的挫折里,心性有所觉醒,则后退也是前进。

一个人在做人处世上,必须要能谦恭礼让;一个人要想成功立业,必须要懂得以退为进。空气越经压缩,反而更具爆破的威力;军人作战,有时候要迂回绕道,转弯前进,才能胜利。有些时候,我们要想成就一件事情,懂得低头,会更有利于成功。

态度潜规则-以退为进,眼光要放长远

有一年,在比利时某画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美国画商看中了印度人带来的三幅画,标价为250美元,画商不愿出此价钱,于是唇枪舌剑,谁也不肯放松,谈判进入了僵局。那位印度人恼火了,怒气冲冲地当着美国人的面把其中一幅画烧了。美国人看到这么好的画烧了,当然感到十分可惜。他问印度人剩下的两幅画愿卖多少钱,回答还是250美元。美国画商见他毫不松口,又拒绝了这个价格。这位印度人把心一横,又烧掉了其中一幅。美国画商只好乞求他千万别再烧这最后一幅。当他再次询问这位印度人愿卖多少钱时,卖者说道:“最后一幅画能与三幅画同样价钱吗?”结果,这位印度人手中的最后一幅画竟以600美元的价格拍板成交。

当时,其他画的价格都在100美元到150美元之间,而印度人这幅画却能卖得如此之高,原因何在?首先,他烧掉两幅画以吸引那位美国人,正是采用了“以退为进”的战略,因为他“有恃无恐”,他知道自己出售的三幅画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烧掉了两幅,剩下了最后一幅,正是“物以稀为贵”。这位印度人还了解到这个美国人有个习惯,喜欢收藏古董名画,只要他爱上这幅画,是不肯轻易放弃的,宁肯出高价也要收买珍藏。聪明的印度人施展这招果然很灵,一笔生意唾手而得。因此在商谈中,卖方很想出售自己的商品,而买方则会提出种种借口,以达到自己的最高利益,此时,以退为进的战略便会大奏奇效。

当然,要想成功地运用“以退为进”的策略,还必须把握好分寸,不打无准备之仗。心中没有十分的把握而轻易使用此计,难免弄巧成拙。如果那位印度人不了解美国人喜爱古董的习惯,不能肯定他一定会买下那最后一幅画而去烧掉前两幅,如果最后美国人没有买那幅画,印度人就会赔了夫人又折兵,追悔莫及。

你后退一步,按照你所掌握的对方的心理,肯定对方愿意采取令你满意的行动,这样,你的以退为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态度潜规则-以退为进,眼光要放长远

以退为进,不仅是一种经营策略,也是一种生存竞争的策略,更是一种处世的大智慧。只知前进不懂后退,无法获得圆满的人生,只有懂得“以退为进”的哲理,才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游刃有余。一位不善交际的博士,毕业后拿着计算机专业的博士证书到人才市场上求职,竟没有一家公司聘用他。后来,他在求职时索性不再出示学历证书。不久,有一家电脑公司愿意聘他为程序输入员,这对他来说显然是大材小用,但在工作时,他仍干得一丝不苟。后来,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非一般的程序输入员可比,这时他亮出了学士证书,老板便给他换了个与大学毕业生相适应的工作。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经常能提出许多独到的、富有价值的建议,远比一般的大学生要高明,这时,他又亮出了硕士证书,老板见后又提升了他。又过了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还是与别人不一样,就有目的地询问他。这时,他才拿出了博士证书。 由于老板对他的水平和工作能力已经有了全面的认识,因此毫不犹豫地再次提拔了他。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不怕被别人看低,怕的恰恰是人家把你看高了。被人看低了,你可以寻找机会全面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让别人在你的成功中一次又一次地对你刮目相看。可若被人看高了,刚开始人们也许会觉得你很了不起,因而对你寄予种种希望,可你随后的表现如果让人一再失望,其结果自然愈会被人看不起。所以说,以退为进,不失为自我表现的一种艺术,一种哲学。

在现实生活中的为人处世,采用以退为进的策略,无论对人对己,都是有必要的。当你的心情因一件小事而变得郁郁寡欢、汹涌澎湃的时候,当你的心灵因小小的矛盾而变得动荡、不能自在的时候,何不忍一忍,往后退几步,那么,你的心情便能很快变得风平浪静,海阔天空了。这样,不是让你更方便“前进”吗?

退,体现的是一种宽容。如果说大海因宽容而变得浩瀚,陆地因宽容而变得生机勃勃,天空因宽容而变得辽阔。那么,人也会因宽容而变得高尚。品德高尚的人受人欢迎,受人尊敬。“退几步”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合作的顺利。只要你肯“退”,你将更轻松地沿着社会的阶梯向上走,向前进。

态度潜规则-以退为进,眼光要放长远

要记住,以退为进,眼光放长远,是一种大智慧。退,不是一种畏缩,不是一种妥协,恰恰相反,它是一种练达的生活态度和一个人“进”的必然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