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增速换挡,格力电器股价为何创新高?

空调增速换挡,格力电器股价为何创新高?

混改落地,格力电器从防守转向进攻,新冷年以价换量。空调行业增速明显放缓,但格力的高盈利、高ROE、高占有率没有改变,格力有足够的空间应对短期市场变化,马太效应下,龙头的价值只会愈加放大。

10月30日晚,格力电器发布第三季度财报,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67亿元,同比增长4.4%,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第三季度营收583亿元,同比微增0.5%,比二季度的10%增速大幅放缓,归母净利润84.7亿元,同比增长0.66%。三季度营收增速创过去两年来最低,业绩也仅仅打平。


空调增速换挡,格力电器股价为何创新高?

考虑到2018年三季度格力电器营收、净利润增速均高达38%,基数过高,本期增速为正已属不易。如与2017年同期相比,公司两年内营收复合增速17.2%,净利润复合增速17.8%,依然领先行业。


空调增速换挡,格力电器股价为何创新高?

外界惊讶于格力三季报“低于预期”,但季报发布后31日公司股价不跌反升。11月1日家电股集体爆发,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尔智家涨幅均超过6%,格力电器大涨8.65%收于63.78元,盘中股价站上64.4元,创52周新高,市值超过3800亿元,紧追4000亿市值的美的集团。

11月1日,格力电器成交额高达73.4亿元,深股通数据显示,当天北上资金净买入格力电器15.3亿元,超过第二名美的集团13亿元,占当日深股通全部净流入资金的31.2%。大消费一直是外资追捧的热点,三季报显示,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持股格力电器从中报时的6.3亿股加仓至7.17亿股,持股比例11.92%,仅次于大股东格力集团。2019年至今,格力电器股价涨幅86.4%,为白电股中涨幅最高。

市场对格力电器的判断已经超越了规模增长逻辑,即使空调回到5%增速,依然是家电行业确定性最高的赛道,格力则是这条赛道上实力最强的选手。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产业链完整度和渠道布局的深度来看,空调的双寡头格局几乎不可能被撼动。

这是高瓴与厚朴斥资400亿争夺格力的原因,10月28日晚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高瓴资本旗下的珠海明骏成为格力电器15%股权转让的最终受让方。根据公告,公司将在10个工作日内公布受让方与管理层的合作方案,方案极有可能涉及股权激励,这是格力变革机制、释放活力的关键。围绕格力电器的不确定性消除,确定性不断放大,格力电器的估值回归之路已经开启。

01

上半年美的空调降价大举进攻,份额快速上升,行业高度关注格力如何应对。下半年随着混改有序推进,格力终于出手。6月格力举报奥克斯,将市场关注度从价格重新拉回到品质上,随后启动降价拿回市场份额。从毛利率来看,格力四季度还有继续降价的空间。

根据奥维云网的监测数据,7月起格力空调线下均价一路下滑,9月均价4323元,同比下降6.8%,和美的的价差从7月的700元缩小至400元,市占率上升至45%,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领先美的19个百分点。线上降幅更大,9月线上均价3645元,同比下降10.3%,占有率22.6%,连续三个月超过奥克斯排名第二,但均价仍显著高于美的和奥克斯。

空调增速换挡,格力电器股价为何创新高?

受降价影响,格力电器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1.6个百分点为28.7%,前三季度毛利率30.2%,同比基本持平。1到9月格力电器净利率仍有14.3%,不仅在白电行业,在整个制造业都是一流水平。

三季度末公司经营性现金流327亿元,同比增长117%,现金流与净利润之比达到1.48,净利润含金量十足。前三季度格力电器销售商品和服务收到的现金为1456亿元,同比大涨70%,远高于4%的营收增速,行业过冬期公司现金为王,追求经营质量健康。

三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和其他流动资产合计1567亿元,其中1362亿为货币资金。强大的资金实力是格力电器推行多元化、多方并购的基础,在收购晶弘冰箱、入股安世半导体之后,2019年格力电器收购了华新有色金属,继续布局上游产业链。

按照董明珠此前保底增长10%的说法,2019年格力电器营收要达到2200亿元,这意味着四季度营收目标为630亿元,同比增速26%,又回到了高增长轨道上。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要实现这一目标难度不小。

格力电器会采取压货的老办法吗?从三季报披露的数据来看,这种可能性很小。9月底公司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及票据合计519亿元,同比减少8.6%,预收账款114亿元,同比减少16%,公司正在有意识控制出货节奏。三季度末格力电器存货为195亿元,环比减少了6.6亿元,同比增长67%,仍处于相对高位。

9月底公司应付票据和应付款项787亿元,环比中报减少5亿元,预付款39亿元,环比增长5亿元,市场下行期中,公司加大了对上下游的资金支持力度。格力还在加大力度兑现返利,9月底其他流动负债为623亿元,比6月末减少了14亿元。

02

三季报显示,目前高瓴资本持有格力电器0.72%股权,为第八大股东。美的集团同期发布的三季报显示,高瓴资本已退出美的集团前十大股东。高瓴资本投资格力和美的的历史均超过十年,对家电行业有足够的了解,对美的集团的转型历程较为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可能也是格力选择高瓴的原因之一。

除了家电,高瓴资本此前投资互联网和实业两方面案例都比较多,既有腾讯、京东、美团点评和滴滴,也有百丽、百济神州和蓝月亮,在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方面已有成功案例,这正是格力需要的。与宝能、平安不同,高瓴一贯不多插手公司运营,比较尊重公司管理层,要和董明珠做搭档,这一点很重要。

到目前为止,一贯快人快语的董明珠对高瓴资本入主格力电器尚未发表任何意见。新的大股东和格力电器管理层将采取何种方式合作?董明珠和高管团队此前成立的投资平台是否会入股珠海明骏?仍有待公司公告解答。


空调增速换挡,格力电器股价为何创新高?

10月30日,格力电器公告称拟修改公司章程,明确公司可以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这意味着业界期待已久的格力电器股权激励即将启动。除了董明珠等少数高管在上一轮股权分置改革中获得了股权,格力电器绝大部分中层管理者和骨干员工一直未能获得股权激励。在当今合伙人制度遍布家电圈时,格力电器补上这块短板将激发活力,推动公司拓展新的领域。

在空调市场,格力这一轮降价效果显著,在冰洗和小家电上,盈利压力较小的格力能否凭借激进的价格进行战略性卡位?在小家电上格力已经这么干了,凭借性价比和品牌力,目前格力风扇在线上已经排进了前三,但是在电饭煲市场“美苏九”的统治力太强。在冰洗市场也是同样的问题,要在海尔和美的两强格局下冲出缺口,格力需要新的渠道、新的打法。

格力电器要冲击6000亿目标,最有可能的增量是冰洗和生活电器。冰洗市场规模合计2000亿,拿下10%市场份额就有200亿,生活电器包含了吸尘器、洗碗机、集成灶等高成长品类,两位数的增速远高于三大白电。格力自己的洗碗机生产线即将投产,厨电的保有量比空调低,渠道变革正在快速展开,格力在下沉市场仍有机会。

03

根据产业在线数据,在2018年内销历史性逼近一个亿之后,2019冷年内销总量9154万套,同比下滑6%。随着格力、海尔开始降价,8月起空调销量由负转正,9月内销667万套,同比增速恢复至8%。业内预计2020冷年空调内销增速在5%左右,龙头公司的增长还将高于这一增速。一线品牌以价换量抢份额,二线品牌进一步受到挤压。

空调增速换挡,格力电器股价为何创新高?

2019年,随着用户需求对空调的需求从节能可靠转向健康、个性和智能,空调的技术更新明显加快,无风感、换气和净化、WIFI语音、智能化纷纷落地。产品进化的同时空调渠道也面临变革,从铺货压货走向扁平化,减少层级加价、让利于消费者。在更广大的市场激发消费扩容,空调仍然有新的增量可供挖掘。

家电企业长于制造、弱于零售,有好的产品但卖不好、难赚钱。企业客观上需要代理商和经销商,渠道变革不是要去代理、全网批,而是推动代理商转型为服务运营商,从赚进销差价转为收服务佣金。

空调近八成销量依靠线下,格力这一比例更高,如何帮助线下摆脱负增长困境,提升盈利能力?高瓴对百丽门店的数字化改造已经为格力提供了范例。渠道变革的大前提是建立新的机制、加深利益捆绑,把4万家线下网点变成流量入口,这是格力在渠道融合时代新的筹码。

受线下渠道制约,目前格力线上销量所占比例远低于美的。值得注意的是,格力电器在30日公布的公司章程修订案中将电子商务从经营范围中去掉了,距离今年4月电子商务列入公司经营范围只有半年。看来格力电商策略又有新变化,是否会成立新的平台操盘电商,或是加大力度开放给代理商?目前还不得而知。

中国市场太大了,代理分销、网批、电商和厂家直营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间,唯一能弥合多种渠道的不是产品而是品牌,这是格力最大的优势。无论在什么渠道、由什么人来卖货,生意的核心永远是货而不是其他。格力不惜工本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多年来积攒下的护城河不是其他品牌短时间内能够颠覆的。

当前中国家电市场的主流是两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是线上渠道,线上贡献了家电市场的全部增量,线下各品类全面负增长。线上用户中三分之一是90后和95后,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决定了全社会的消费热点,所以性价比产品大行其道,颜值成为影响购买的重要因素,“两微一抖”是人气最高的营销主阵地。

格力的护城河能否延伸到年轻一代,延伸到五年十年后?格力不只有网红董明珠,同时也是中国制造的流量担当。在当下国潮回归的大背景下,格力品牌的想象空间巨大,不只是中国,还有格力尚未发力的海外市场。无论是空调还是格力都远未触到天花板,2019年,格力电器的价值回归之路才刚刚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