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拍水塔一樣拍每個人,管你是流浪漢還是明星

知人識面

2019.9.15-11.20

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他像拍水塔一样拍每个人,管你是流浪汉还是明星
他像拍水塔一样拍每个人,管你是流浪汉还是明星

馬丁·舍勒的名人肖像讓人迷惑,在零距離認出某個大眾人物的臉之後,在下一分鐘,突然覺得這是他們嗎?明明泯然眾生矣。

無論是安妮·萊博維茨,還是歐文·佩恩,這些當代肖像大師,他們鏡頭下的名人,還是符合我們某一種審美期待,要麼用動作場景突出性格,要麼用人體結構刺激我們的感官,而上海攝影藝術中心新近展出的肖像攝影師馬丁·舍勒,他的方法論和結果則完全不同。

他像拍水塔一样拍每个人,管你是流浪汉还是明星

沒有人,像馬丁一樣,只是拍攝對方一張臉,不帶表情,不帶修飾,同一個角度,同樣燈光效果,不美化,不修片,誠如你所見。

他像拍水塔一样拍每个人,管你是流浪汉还是明星

馬丁·舍勒 特寫系列《安吉麗娜·朱莉》

有觀眾評論他把安吉麗娜·朱莉罕見的拍得又老又醜。這也不奇怪,當你的一張毫無修飾的臉被極度特寫捕捉並放大到毛孔畢現,很少有人會保留美貌。

他像拍水塔一样拍每个人,管你是流浪汉还是明星

馬丁·舍勒 特寫系列《貝拉克·奧巴馬》 2008

他像拍水塔一样拍每个人,管你是流浪汉还是明星

馬丁·舍勒 特寫系列《阿黛爾》 2009

他像拍水塔一样拍每个人,管你是流浪汉还是明星

馬丁·舍勒 特寫系列 《安格拉·默克爾》2010

於是我們看到了大幅的肖像並置,構成了這次個展的重要內容,這裡面有政客,如奧巴馬,默克爾,有商人如比爾·蓋茨,更多的是明星藝人,比如喬治·克魯尼、阿黛爾、蕾哈娜等等,正如藝術總監凱倫·史密斯在個展評論文章裡提到的:這些不施粉黛的肖像特寫,好像打開了一個通道,讓這些平日裡司空見慣的媒體人物與觀眾產生了另外的聯繫。

這一系列特寫的正面肖像也是馬丁·舍勒的代表作。二十年來他拍攝了共計1000位左右的名人,與想象的不同,很多人是他在雜誌委託作品的間隙偷偷用長焦捕捉的,被拍攝的人往往並不知道結果會被放這麼大。

他像拍水塔一样拍每个人,管你是流浪汉还是明星

馬丁·舍勒

馬丁·舍勒年輕時候給安妮·萊博維茨做過燈光助理,這是學習攝影的最好途徑,但是比起學習安妮比較戲劇化的肖像風格,馬丁似乎非常清楚要尋找另一種方式,也許並不出乎意料,他的參考對象是自己的德國前輩們:奧古斯特·桑德和貝歇夫婦。

奧古斯特·桑德是德國的人像攝影大師,他的《時代的肖像》《20世紀的人們》被譽為拍出了德國人靈魂的百科全書式作品,馬丁認為應該如同桑德一樣,平等地面對從名流到流浪漢等不同階層,將他們都視為拍攝主題對象。

他像拍水塔一样拍每个人,管你是流浪汉还是明星

馬丁·舍勒特寫系列《沃倫·巴菲特》2016

他像拍水塔一样拍每个人,管你是流浪汉还是明星

馬丁·舍勒 特寫系列《伍迪·艾倫》2014

貝歇夫婦開創了針對工業時代的攝影類型,他們的《無名雕塑》拍攝了英國、德國、比利時和荷蘭的舊工業建築,全書分為“石灰窯”“冷卻塔”“鼓風爐”“提升塔”“水塔”“儲氣罐”和“地窖”章節,這些作品完全剔除了主觀的存在,用客觀紀實的手法,不加任何特殊光線效果,冷靜地記錄這批工業時代最早被淘汰的建築,並將它們並類呈現。

馬丁·舍勒坦言最早接觸貝歇夫婦的作品覺得非常不可思議,這些水塔有什麼好拍的?但是慢慢他改變了態度,而且開始學習通過無表情的技術方法,記錄同一系列主題,並且放大並置陳列。

他像拍水塔一样拍每个人,管你是流浪汉还是明星

從安妮那裡出來以後,他先開始拍攝自己的朋友,正是用這種近距離特寫的方法,人物甚至不能帶表情,像拍水塔一樣拍朋友。

自從開始接到雜誌社的委託工作,他開始將這個方法運用到所拍攝的每個對象中,而這一系列,在之後成為他的代表作。

在工作同時,他也花費時間精力進行自己的項目 ,比如《女健身者》《孿生》項目,後者在展覽中可以看到。

他像拍水塔一样拍每个人,管你是流浪汉还是明星他像拍水塔一样拍每个人,管你是流浪汉还是明星
他像拍水塔一样拍每个人,管你是流浪汉还是明星

《孿生》

在沒有雜誌社的拍攝需求的時候,他在路邊架上簡單的燈,拍無家可歸者,到今天已經三百有餘,在拍照的同時,他會跟對方交談,記錄下談話內容,併發布到社交平臺上,這麼做的直接目的,是為了讓人瞭解這些人的生活,並且對背後提供膳食福利的機構進行幫助。

這個項目使用了完全相同的極度特寫,也成為了整個展覽最讓人不可思議地方,當這些無家可歸者的肖像與名人肖像並置的時候,我們其實並不能分清他們的身份,或者說,每個人的眼神在盯著我們的時候,身份的光環完全去除,他的面孔傳達出的信息,是基本類似的。

他像拍水塔一样拍每个人,管你是流浪汉还是明星

馬丁·舍勒 特寫系列《蓋文·布蘭特·蘭德爾》2017

他像拍水塔一样拍每个人,管你是流浪汉还是明星

馬丁·舍勒 特寫系列《安託萬·佩裡》2017

馬丁坦誠他是一個媒體攝影師,而且專功人像領域,他不拍時尚,也不愛風景,他自己說,因為記不住設計師都出了什麼新款,比起徒步運動,更喜歡跟人近距離打交道。在紙質媒體處於廣告全盛時期,他接拍了大量的名人肖像,從總統(他拍了3次奧巴馬,5次特朗普),到明星,轉戰《名利場》《紐約客》《時代週刊》等雜誌封面。

隨著他的這一部分作品知名度越來越高,對名人的特寫偷拍也越來越難以實現。

他像拍水塔一样拍每个人,管你是流浪汉还是明星

馬丁·舍勒 特寫系列《喬治·克魯尼》2017

距離過近,細節顯露,那些面部的潰敗,皮膚的鬆垮痕跡,眼神的鬆懈迷離,臉部的微微變形,通通逃不掉。

距離越近,我們反而對人物更加陌生,他們被放的越大,我們越有疑問:他們本質上是否相同,他們不同的形象和個性是否是導演和維持的結果?

在馬丁的社交媒體賬號上,我們還發現了最新的兩個系列,他公佈了50個持不同宗教信仰的信徒的肖像,以及到今天為止32個LGBTQ人群的肖像,並且附有人物介紹或者對話。在這些系列裡,他用到不同的編排和剪裁,有極度特寫的,也有半身肖像,也有戲劇場景化的擺拍。

他像拍水塔一样拍每个人,管你是流浪汉还是明星

馬丁·舍勒 肖像系列 《馬克·扎克伯格》2010

他像拍水塔一样拍每个人,管你是流浪汉还是明星

馬丁·舍勒 肖像系列 《伊隆·馬斯克和兒子們,加利福尼 亞州,霍桑》2009

這一系列作品並沒有放到展覽中,但是從攝影師的近作,我們看到他延續了主流和邊緣人群兩個題材,並對各自都進行持續的系列拍攝。

在這一舉動背後,體現了馬丁延續桑德和貝歇夫婦的類型學攝影的野心。馬丁隱藏在肖像照中的世界觀包括某種程度的人類平等,以一種物化標本的方式呈現;以及他對邊緣人群生存狀況的

關注,隨著後者的持續曝光,也增進大眾對邊緣人群正常化的理解。

他像拍水塔一样拍每个人,管你是流浪汉还是明星

尤塞恩·博爾特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這裡面可能會有一個極大的誤解,就是照片所反映的人物真實性,我認為這是不存在的。馬丁以無修飾的方法拍下的對象,並不是為了反映對象的真實,而更多是表達自己的世界觀。肖像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肖像 ,而成為了人類面孔的標本。

在所有的展覽作品中 ,有一幅作品特別吸引我的注意,這也是一張名人肖像攝影,主角是藝術家傑夫·昆斯,他因為自己的浮誇和淫穢作品而被質疑和詬病,但這絲毫不能影響他在當代藝術史上的顯著地位。在這張照片裡 ,與那些無表情的特寫不同,他施了粉脂,臉部全白,並且帶上了花冠,這是在拍攝時馬丁突然有的想法,為什麼不讓他跟他的雕塑作品一樣呢?

他像拍水塔一样拍每个人,管你是流浪汉还是明星

馬丁·舍勒 肖像系列 《戴著花朵頭飾的傑夫·昆斯》2013

如果說在所有的肖像中,那些政客名流和流浪漢一樣讓人陷入沉思,那麼傑夫·昆斯的這張則最為迷人,也許正是因為,回到肖像本身 ,這幅作品坦率的告訴我們一個事實,那就是當你進入鏡頭之時所帶有的表演性質,正因如此,在拍攝者和被拍攝者的角力中,更能看到彼此的真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