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前夕,小紅書、餓了麼等22家電商被約談,要求規範促銷行為

雙十一”將至,歷年來的“雙十一”除了創造高銷售額之外,也伴隨著消費者的投訴和商家權益受損的問題。

艾媒網獲悉,據上海市場監管官方微信號消息,11月1日下午,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牽頭市通管局等上海市網絡市場監管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召集國美在線、小紅書、餓了麼、健一網、藥房網、途虎養車、洋碼頭等22家本市重點電商企業召開“規範‘雙十一’網絡集中促銷活動”行政約談會,督促電商企業落實有關要求,規範促銷行為。

電商平臺問題重重

當天的約談會還通報了今年以來網絡市場發展和監管情況。2019年,上海網絡交易市場繼續保持健康平穩增長,但在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存在虛假宣傳等問題。今年1-9月,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辦涉及網絡違法廣告、不正當競爭等案件2000餘件。其中社交筆記、視頻直播、網紅導購中的一些電商主播為了博眼球,沖銷量,對商品做虛假宣傳,甚至以詆譭競爭對手商譽的方式變相抬高自己。

二是部分商品存在質量問題。主要包括一些低價拼團類商品質量不過關,尤其是鞋帽服飾,“賣家秀”和“買家秀”差異巨大;部分電腦平板、手機數碼類商品以舊充新,涉嫌二次銷售;海淘類商品(化妝品、母嬰用品等)存在假貨,真偽難辨。

三是部分經營者不履行合同約定,隨意更改促銷活動規則。由於網絡集中促銷活動的公眾參與度高、社會傳播面廣,一旦有商家因促銷規則設計不當而擅自進行變更調整、甚至取消訂單,往往會引發消費者集體維權。

四是部分電商平臺貫徹落實《電子商務法》不到位,對入駐商家的資質核驗不嚴,容易讓一些沒有證照的違法商戶混入平臺經營;對海量商品服務的信息管控不力,缺乏有效檢查監控手段,導致一些違禁商品仍可通過平臺銷售。

對此,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對本市電商企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遵守《電子商務法》等法律法規;提前制定物流配送等應急方案;及時處理消費者投訴和商標權利人投訴等。

“雙11”領銜促銷節日發展

近年來,雙十一等眾多電商促銷節日已成為全民狂歡日。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移動電商市場規模將達32.9億元,用戶規模有望達到7.13億人。在中國電商市場增長逐漸放緩,中國電商人口紅利消失的環境下,電商促銷節日成為各平臺爭奪用戶、增加收益的關鍵手段。

雙11前夕,小紅書、餓了麼等22家電商被約談,要求規範促銷行為

目前如“雙11”等綜合大促節日憑藉多年口碑沉澱和每年的營銷創新,仍然穩穩佔領消費者的認知。

阿里巴巴於2009年打造電商促銷節日鼻祖——“雙11”購物節,發展至今已成為中國國內最大型的電商購物節日,除阿里旗下平臺外,其他電商平臺及新零售平臺也相繼加入,已成為行業現象。

雙11前夕,小紅書、餓了麼等22家電商被約談,要求規範促銷行為

另一方面,阿里也積極打造垂直電商節日IP,如針對會員用戶的“88會員節”、結合線下節日的“女王節”等。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阿里打造的電商促銷節日IP中,“雙11”藉助發展時間和平臺體量優勢,具有極大的影響力,而其他垂直節日IP則主要依靠淘寶、天貓平臺流量帶動,對比其他電商平臺的促銷節日優勢並不明顯。

另外,目前中國電商平臺促銷節日主要分為綜合型大促、特定節日促銷與具體品類促銷三種類型。艾媒分析師認為,雙11、618等綜合大促憑藉營銷熱度強勢佔領了消費者的認知,吸引不少電商平臺前來瓜分流量。

雙11前夕,小紅書、餓了麼等22家電商被約談,要求規範促銷行為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雙11”購物節開始推廣以來,越來越多電商平臺通過打造促銷節日項目進行引流獲客,而商品的優惠折扣對於消費者也有較強的吸引力,全民參與電商促銷節日已經成為常態現象。

雖然各電商平臺在促銷節日中不斷加入新的活動規則或玩法,但節日運營的核心仍在於價格優惠,通過低價吸引用戶消費,並最終為平臺留存用戶。

然而,在優惠促銷的過程中,電商平臺開始設立繁雜的優惠抵扣規則,部分平臺甚至出現先提價後降價等虛假優惠情況,為消費者帶來煩擾的同時,也損害著平臺的口碑。

長期來看,唯有為消費者提供真正實惠的價格和折扣,才能有效發揮促銷節日的作用,助力於平臺用戶的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