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空間新格局!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建設全面升檔提速


重塑空間新格局!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建設全面升檔提速

■佛山西站外景。

重塑空間新格局!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建設全面升檔提速

■博愛湖效果圖。

重塑空間新格局!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建設全面升檔提速


今年,千燈湖走過了20年,這20年裡千燈湖脫胎換骨,創造了南海“無中生有”、產城融合的城市傳奇。20年後的今天,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時代機遇下,目光將聚焦南海獅山。

今年1月,中共佛山市南海區委十三屆四次會議提出,全面啟動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建設,再造一個千燈湖傳奇;南海要緊緊圍繞“一環兩站”建設創新集聚區,高起點、高質量建設重大發展平臺,以平臺拓空間、促開放、招大商,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搶佔發展先機。

經過大半年的謀劃,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城市設計深化、智慧城市研究成果將在今日發佈,標誌著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建設升檔提速。

佛山西站從6年前開工建設,到2017年開通運營,圓了萬千佛山人的“高鐵夢”,至今日佛山西站承擔起了新使命——依託佛山西站建設樞紐新城,成為南海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平臺,助力“產業獅山”邁向“城市獅山”“科創獅山”,佛山西站將實現從一個站到一座城的升級。

搶佔先機

續寫傳奇重塑區域發展格局

7月10日,佛山首趟開往香港的高鐵列車從佛山西站出發,一個半小時後,到達香港西九龍站,對佛山人而言,在粵港澳大灣區內與廣深港形成1小時生活圈的夢想實現了。

高鐵,承載著人才與資源的快速流通,快速通達香港,就意味著能更快鏈接世界。而依託高鐵站建設的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正在重塑區域發展新格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與大西南的“紐扣”和“橋樑”,更是佛山市“一環創新圈”、南海區建設“一環兩站”佈局的戰略要津。

佛山西站位於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核心區,總規模10站臺23線,是廣州鐵路客運樞紐“五主三輔”中的一個主站,共引入貴廣、南廣、西部沿海3條國鐵,廣佛肇、廣佛環線2條城際軌道,佛山地鐵3號線(在建)、規劃有地鐵4號線、8號線和廣州地鐵28號線4條軌道交通線,預計鐵路年發送旅客量遠期將達到7590萬人次,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下進下出線下式高鐵站。

佛山西站,正從一個站走向一座樞紐新城。從2013年佛山西站開工建設,到2014年12月貴廣高鐵、南廣高鐵開通,再到2017年8月18日佛山西站開通運營,從過路站變成始發終到站,佛山西站圓了萬千佛山人“高鐵夢”。今年,在戰略的高度上,佛山西站承擔了全新使命,在今年中共佛山市南海區委十三屆四次會議上,南海提出全面啟動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建設,再造一個千燈湖傳奇。

什麼是千燈湖傳奇?20年前,千燈湖在一片田地、河涌和舊廠房上開始動工,12年前,廣東金融高新區落戶千燈湖片區,如今千燈湖片區原先老舊低矮的廠房已蛻變成複合型的城市中心區域,成為廣東省金融資源集聚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典型示範區,創造了南海“無中生有”、產城融合的城市傳奇。

歷史不能假設,傳奇註定被學習和模仿。20年前,千燈湖拉開了南海城市中心城區建設的序幕,20年後,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建設全面啟動,正是南海拉開城市中心城區拓展和參與新一輪區域發展競爭的序幕。

“再造千燈湖傳奇”正當其時。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後,佛山市委提出要打造“一環創新圈”、建設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南海隨後佈局,緊緊圍繞“一環兩站”建設創新集聚區,高起點高質量建設重大發展平臺,以平臺拓空間、促開放、招大商,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搶佔發展先機。

如此佈局,正是看到佛山西站處於戰略要津的區位。目前,佛山西站開行列車212列,始發終到車22對,已開通雲、貴、川、桂、渝等西部五省市以及省內廣州、深圳、東莞、珠海、肇慶、茂名、湛江、中山、江門等地的高鐵班次,並於2019年7月10日開通到香港西九龍站的列車班次,在粵港澳大灣區內與廣深港形成1小時生活圈。通過高鐵軸帶,可以承接各種創新、人才、專業服務等資源,且正好位於“一環創新圈”的幾何中心。依託佛山西站,全面啟動建設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正是南海從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的高度,重塑城市空間格局,搶佔發展先機的“時”。

建設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正當其時,這個“時”不僅僅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時代機遇,還有南海參與新一輪城市競爭的“時”不我待。

事實上,經過近幾年的迅猛發展,獅山鎮已經成為南海乃至佛山的產業高地,佛山西站周邊的羅村片區,已成為南海人口集聚速度最快的區域,但城市化水平較低,第三產業發展和城市基礎設施相對滯後,產城融合發展程度較低,無法滿足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的需求等,成為制約南海中部片區發展的突出短板。

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的建設,正是獅山這座千億工業重鎮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需要。

優勢突出

擁有千億大鎮雄厚的產業基礎

20年前,千燈湖從無到有,締造傳奇,20年後,佛山西站樞紐新城要再造千燈湖傳奇,究竟有何底氣?

此前有人預測,與發展千燈湖片區相比,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應該會走得更快一些,因為當時千燈湖片區是“白手起家”,而佛山西站基礎更紮實、優勢更突出,不僅面臨著粵港澳大灣區、粵桂黔高鐵經濟帶等機遇,也可依託獅山這個製造大鎮雄厚的製造業基礎,再加之區域內生力,未來可期。

戰略平臺是千燈湖傳奇的價值所在。千燈湖傳奇不是造了一座城,而是根據當時南海工業發達,急需補上服務業和城市短板的發展需要,緊緊抓住了廣東省的“金融強省”戰略,“無中生有”打造了廣東金融高新區,與廣、深錯位發展,這個戰略平臺的成功打造,改寫了千燈湖板塊的區位價值。佛山西站樞紐新城要續寫傳奇,也需要打造一個戰略平臺。

有產業靈魂,才能避免城市的空心化,才能奏響城產人融合發展的樂章。如果說廣東金融高新區是一個“從無到有”的產物,那麼佛山西站樞紐新城要打造戰略平臺,已然不是白手起家。

佛山西站樞紐新城位於南海區產業腹地,擁有周邊雄厚的製造業基礎。當前,佛山是國家唯一的製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南海是佛山製造產業集聚的明星地區,獅山鎮則是廣東省首個千億大鎮,工業產值比重已佔南海的“半壁江山”。經過多年發展,獅山鎮形成了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製造、高端裝備製造、有色金屬、光電顯示、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智能家電、傢俱門窗等產業支柱。

近年來,獅山也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工業增長的後勁不足,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必須通過科技創新和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為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的動能,助力南海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

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是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19年重要工作任務的七項工作任務之首,對於獅山而言有些不謀而合。依託獅山的製造業優勢,深刻把握產業新方向、國家新導向,佛山西站樞紐新城致力於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創新試驗區,將為南海乃至佛山的產業轉型升級和提升城市發展空間提供強大動力。

打造一個重大平臺,磁聚一批又一批人才和資源,逐漸形成一座城市,離不開一個基礎保障——土地。對於開發強度超過50%的南海而言,在當前土地資源相對短缺的困境下,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成為難得的處女地,擁有顯著的土地資源優勢,可以高標準規劃。

截至目前,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土地徵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已徵收土地6835畝,除掉主線用地和動車運用所用地,還有4830畝的片區其他用地。目前已有5031畝土地已經辦理了用地手續,10月23日佛山西站核心區3號地塊成功出讓,為再造千燈湖傳奇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未來可期

精心打造高端的戰略新平臺

目前,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周邊彙集佛山市級、南海區級優質配套資源,包括大浩湖(歐洲巡迴賽十年指定場所佛山高爾夫球會)、博愛新城、南海區體育中心、南海區人民醫院、南海大學城、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南海影視城、佛山高新區、廣東金融高新區等。

佛山西站樞紐新城作為全新開發的區域,依託地處廣佛都市圈核心區和廣佛同城化前沿陣地的獨特優勢,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先走一步,再造一個千燈湖傳奇,需要精心打造高端的戰略新平臺,建造一座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未來之城。

這是一個區域發展的需要,也承載著佛山人民的熱切期盼。今年1月,“全面啟動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建設,再造一個千燈湖傳奇”被提出時,社會各界就對這座“新城”的藍圖充滿期待。

根據規劃,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將堅持系統思維、科學規劃同步建設,堅持“智慧、活力、綠色、文化”的發展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數字智享、生態賦能”的核心原則,描繪安全便捷、清潔低碳、智能舒適、創新融合的未來美好城市圖景,構建宜居宜業宜商宜遊的“城市客廳”。還將通過“東引”大浩湖生態和休閒功能、“南借”羅村消費力、“西承”博愛城市建設、“北撐”大學城成功的空間戰略,改變目前南海中部城市建設滯後、產城融合滯後現狀,實現獅山核心區的融合發展。

借站造城,縱觀國內,早有先例。2008年,中國第一條高速鐵路客運專線——京津城際高速鐵路的開通,拉開了中國高速鐵路建設的序幕。在高鐵時代的背景下,基於高鐵樞紐效應的新城建設已逐步成為了國內新城、城市新區開發的一大趨勢。

以蘇州高鐵新城為例,2013年開建至今,藉助樞紐優勢,其對前沿技術的磁力正不斷增強,今年上半年僅以所在的蘇州相城不足6%面積,創造了該區33%的現代服務業產值與註冊外資,經濟勢頭十分冒尖;其鄰居杭州西站高鐵新城,則計劃發揮高鐵樞紐優勢,通過高鐵新城單元(高鐵樞紐中心)實現與未來科技城共同構建城市西部中央創新區,形成“一心、一園、一帶、多組團”的規劃結構。

按照“一年成勢、五年成形、十年成城”的步驟安排,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將分階段逐步開發,按照大灣區輻射帶動泛珠三角區域發展的西門戶、廣佛大都市區面向未來城市的樣板間、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業和服務業融合創新試驗區“三維一體”的定位,打造成為智慧、活力、綠色、文化的“未來之城”,為南海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支點。對於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的建設發展,未來將有無限的暢想。

■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的區位優勢。

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建設歷程

●2008年11月28日

佛山西站選址確定。

●2012年12月3日

佛山西站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鐵道部和廣東省政府批覆。

●2013年2月26日

佛山西站開工建設。

●2013年3月27日

南海區佛山西站建設管理局成立。

●2014年4月25日

佛山西站綜合交通樞紐配套工程動工建設。

●2015年8月25日

省政府正式批覆《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東園)發展總體規劃(2015-2030年)》,佛山西站納入試驗區(廣東園)核心區。

●2017年8月18日

佛山西站開通運營。

●2019年1月21日

中共佛山市南海區委十三屆四次會議提出,全面啟動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建設,再造一個千燈湖傳奇。

●2019年2月26日

南海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提出,堅持“借站造城”戰略,充分發揮佛山西站輻射力和帶動力,提速建設佛山西站樞紐新城。

統籌/珠江時報記者關帥屏文/珠江時報記者李華程虹柯凌娜通訊員區智穎劉四圖/通訊員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