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武術大師孫祿堂有多厲害?

bin超越


(孫祿堂)


孫祿堂的武功肯定是沒有傳說中那麼厲害的,甚至可以說是應該是名氣大於實力的一位武師。他自己寫的《拳譜》說自己內家拳,年紀越大內功越深厚,功夫越高;可是他69歲被人逼著比武,還連夜派兒子去上海找外援替他比武。


互聯網上孫祿堂的與外國人比武事蹟都是“查無實據”的。


以孫祿堂與日本天皇欽定第一國手、大正天皇特級勳章獲得者坂垣一雄交手為例。


這件事我可以100%確實是子虛烏有。


日本的文史資料保存比我們好,在日本稍微大一些的圖書館,明治時期的報紙還能借閱到(電子版),所以如果真有一個所謂的“第一國手”,那麼不可能在日本報紙上查不到,但事實上根本查不到坂垣一雄這個人,不是說沒有叫這個名字的人,而是沒有叫這個名字的日本二戰以前知名武術家。


另外,日本根本沒有所謂的“大正天皇特級勳章”,根本沒有。


還有,二戰以前日本等級最高的勳章是“大勳位菊花章頸飾”(日語:大勲位 菊花 章頸飾),當然,二戰以後也是日本等級最高勳章,每一位獲得者都能查到,很可惜沒有坂垣一雄這麼一個人。


另外,孫祿堂在民國和人很少比武,真要和人比武也是找外援代替他比武。


這裡我可以仔細說說。


民國時期的中央國術館大家都知道,孫祿堂先生當時也應邀加入中央國術館。


但是很遺憾,很快就發生了“內家拳”與“外家拳”的衝突。


(太極拳純屬健身操)


內家拳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所謂內家拳,內功出現時間很短,差不多要到晚清才出現,最初是董海川、楊露禪這些在王府教拳的拳師編出來自我吹噓和哄王爺們的。


因為王爺們,大家都懂的,不可能強迫他們扎馬步、拉韌帶,只能教授一些軟綿綿的類似體操一樣的拳術,但是為了讓王爺們有興趣練下去,也為了給自己抬高身價,所以就編造了一些武當道家內家拳,內功了得,少林功夫是外功,苦哈哈們練的劈叉,扎馬步,其實不如內家拳厲害,年紀一大就不信了,內家拳越大越厲害。


久而久之,“內家拳”還真自成一派了,當然,少林門的武術家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是苦哈哈的外家拳,也說自己是內家拳,可是到底沒有武當道家來的令人信服。


到了民國,這兩家的矛盾依然很激烈。


孫祿堂正好是當時候“內家拳”的代表,還是武當門當時的門主,而南京中央國術館實際主事的原西北軍下野將領都是軍人出身,注重實戰,所以“內家拳”和“外家拳”衝突在國術館上演了。


當時孫祿堂主張中國武術應該是“修身明理為主,技擊為末”,主張教學應該以“基本規矩和門派歷史傳承和學理為主”,培養“具有靈性的內勁,內功”,而原來的西北軍將領比如國術館館長張之江、教務處長馬良則認為國術館首先要教授的是“搏擊技能”以實戰出發,能實戰,敢實戰。


由於兩派理念衝突,再加上孫祿堂當時出版的《拳譜》大談修身養性,練內勁,受到文化界吹捧,“外家拳”當時代表,少林門門長王子平就提出,既然孫先生《拳譜》裡把內家拳、內勁說的這麼厲害,那麼我們比試、比試唄。


王子平提出雖然自己比孫先生小20歲,但是孫先生《拳譜》裡說內家拳年紀越大內勁越醇,威力越大;外家拳不練五臟六腑,過了40暗傷上來就不行了,他正好快50了,正處於“快不行”的狀態,和內勁越老越醇厚的孫祿堂比試正合適。


當時王子平48歲,孫祿堂先生69歲。


但是大家都懂的,出書吹牛是一回事,真動手又是另一回事。69歲的孫祿堂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打得過48歲王子平的。


所以趕緊把當時30多歲的高振東從上海找過來,替孫祿堂出戰。


比武最終是被張之江叫停的,並沒有真分出勝負,但是從雙方的說法看,王子平應該在比試中稍微佔了些上風。


(王子平先生48歲還能在比武中力壓比自己小十幾歲的高振東,實戰能力很強)


而這場比賽後續影響是孫祿堂辭去了中央國術館的職務,自己去了江蘇國術館做教務長,王子平成為南京國術館副館長。


通過這個例子,我相信大家對孫祿堂老先生的真實本領應該有一定了解了,因為如果孫祿堂真相信自己書裡所說內家拳,內功越老越醇厚,那麼他為什麼要找30多歲的師侄幫他去和48歲的王子平比武?


如果他寫的《拳譜》其實純屬小說,那麼孫祿堂先生那些英雄事蹟誰敢保證不是小說?


蘭臺


民國武術大師孫祿堂之所以傳言的厲害來自三個方面。第一,孫祿堂以70歲高齡曾接受5個日本人挑戰,並大敗他,經歷過甲午戰爭的人自然會崇拜他。第二,留有《形意拳學》、《八卦掌學》、《拳意述真》、《八卦劍學》於世,促進了中華武術的發展。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他的死被神話,傳說武破虛空。第一點喝第三點無法考究,但是第二點確實是真的,無論孫大師武功厲害被誇大了多少,就憑第二點就至少值得我們後世的尊敬。

所謂亂世出英雄,孫祿堂出生在晚清,因為日本及西方列強的入侵,形成很多武術門派,湧現了一大批武術大師,其中比較出名的有孫祿堂、李景林、李書文、尚雲祥、張策、杜心武、劉百川、李堯臣、韓慕俠、王子平,而孫祿堂在當時排行第一。

我們可以來看一組當時報刊的報道,關於孫祿堂的武藝跟人品:

《世界日報》1934年1月31日評價孫祿堂:武功卒抵大成,黃河南北已無敵手,其藝竟臻絕頂。

《大公報》1934年1月29日評價孫祿堂:合形意八卦太極三家一以貫之、純以神行,海內精技藝者皆望風傾倒。為人重然諾,有古風粹然之氣見於面背,意公肅王折節下交。

《申報》1928年5月5日評價孫祿堂:於形意、八卦、太極三拳及劍術皆臻絕詣。神州莫測之身手。

《京報》1934年1月29日評價孫祿堂:孫祿堂氏乃中國太極拳術唯一名手。

可見孫祿堂無論的武術還是人性都達到了巔峰。


而孫祿堂的死是最具有神話色彩的。傳言孫祿堂能感覺到自己的大限將至,一直在安慰家人說:我死後不要悲傷,我已經看透生死。家人不放心便帶他到北京最著名的醫院進行檢查,醫生告知,孫先生身體健康的很,並沒有問題,家人不放心又,請了當時著名的中醫進行診斷,中醫說:孫先生是我見過脈搏跳動最有力的,健康程度比小夥子身體還好。這才使得家人放心。幾個月後,孫祿堂又感覺到大限將至,便命人在屋錢燒紙燒香,說神佛來接引他了。傍晚時分,孫祿堂就安然坐在面朝東南,背靠西北的椅子上仙逝了,而他臨終勸說家人不要痛哭的話“吾視生死如遊戲耳”,更是一副超脫至外的淡然,為這個近代神奇的武學家更添神秘感。


笑嘗歷史百態


《武林軼事》,鄭證因所著武俠技擊短篇,計二十餘篇,1947年刊登於北平某報紙。感謝顧臻先生(網名俠聖)賜稿。今特選其中數篇,刊載故紙堆週一特輯中,喜歡鄭證因的朋友多多關注,不可錯過。

完陽孫祿堂

鄭證因 著


孫福全字祿堂,晚年別號涵齋,他是直隸完陽人,近五十年間,集太極、八卦、形意三家拳之大成者,為孫先生一人而已。於形意拳,師事李存義,八卦拳師事眼鏡程,太極師事郝為真。

孫祿堂先生對於三派拳術,均有造詣,精心練者四十年,所以他對於拳術所得,於三派中長幼兩代,無出祿堂先生右者。他所著三家拳學,立論尤有獨到處,拳理歸之自然,方闢心中努力,腹內運氣等說法。他不只於對於拳術、拳理有正確之研究,關於佛家真傳真諦、經史子集、釋典道藏之精華,老宿所不能難;旁及天文、地理、理化、博物,均有研究與認識。

民十一年在津課教時,傳授三家拳精義於諸弟子,祿堂先生講授三家拳從黎明至深夜,口講指畫,關於太極、形意、八卦,三家拳術運用之理,詳為解釋,使弟子深悟瞭解為止,至午夜,無倦容。祿堂先生每一感覺精神疲倦,自行操練「 太極十三式」一遍,雖在極度疲勞之下,精神立刻恢復。足尖點牆,掌心按牆上,身軀如弓形,能懸牆上一分鐘。此種功夫,在新學者認為必不可能,以常理論,一個人的重力完全在脊背,更因地心有吸引力,手足輕沾牆面,竟能懸住,聞者必目為妖妄之言,不過此為筆著所目睹。其時中華武事會在津門設立於邑紳李宅(俗稱李善人),亦為李存義掌該會事時,祿堂先生表演狸貓上樹,雖為時甚暫,而確能懸身牆上。

祿堂先生對於虎拳,一步可走到兩丈五六,而自己尚抱愧的說:「我不如雲深先生了。」因為郭雲深先生虎拳一步能走三丈餘。是年祿堂先生已六十有一,若以外貌視祿堂,特無信其為精擅三家拳法者,身矮貌清癯,骨瘦如柴,腹如餓狀,無弩張之勢,而力無窮。

有以三家拳之拳理,就教於先生者曰:「形意力實,八卦力巧,太極力靈,無合一之可能。」祿堂先生曰:「太極皮球也,八卦鐵絲球也,形意鋼球也。(太極如皮球)惟其皮,故無屈不伸,不生不滅;八卦如鐵絲球,惟其透,故無失無得,無障無礙;形意如鋼球,惟其鋼,故無堅不摧,無物不入,要皆先天之力,皆一氣之流也。『先』則不後,『一』則不淆;乾健也,則視為純鋼,坤順也,則視為純柔,決無此理,如視血氣為人之素,或視肌肉為人之素,豈通論哉!更謂以力生血,以血化精易;以精化氣,以氣歸神難,此不獨為闡拳理,直為道家之玄奧矣。」

後掌中央國術館副館長,對國術尤多盡倡導之力。民國二十二年先生歿於故鄉。


民國故紙堆


評判一個人的武功,可以從許多方面來看,拳術、內功、武學思想等。綜合來看,孫祿堂先生是當之無愧的武術大師。已經進入了搏擊之上更高的境界。

首先來看他的武學思想:

孫祿堂深通黃老、易學、丹經,並博學百家,習武修文殆有天授,故能集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與武技於一體,提出“拳與道合”的武學思想,並以此為指導完成形意、八卦、太極三拳合一的理論和修為體系。自1915年至1932年,孫祿堂前後撰寫出《形意拳學》、《八卦拳學》、《太極拳學》、《拳意述真》、《八卦劍學》、《八卦槍學》、《論拳術內外家之別》、《詳述形意、八卦、太極之原理》等重要專著和文章,影響極為深遠。

再來看他的內功及拳術:

孫祿堂通透形意、八卦、太極三門拳術之真諦,而且於內功修養、點穴、輕功、槍、劍諸藝皆臻絕境,披糜宇內。時人評曰:孫祿堂武功已至“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神乎之遊刃的武學最高境地。為當時武術界之領袖人物。形意、八卦名家張兆東晚年對友人曰:“以餘一生所識,武功堪稱神明至聖登峰造極者,惟孫祿堂一人耳。”

孫祿堂武功絕倫,能於行止坐臥間,周身各處皆可撲人於丈外,無時不然,又能於不聞不見之中覺險而避之,神行機圓,無人能犯。

再來看戰績:年輕時好鬥,踢館無數從未落敗,藝成後遊歷天下,無有敵手,在世名家皆為歎服,曾信手擊昏挑戰的俄國著名格鬥家彼得洛夫。年愈花甲時,力挫日本武士道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又一舉擊敗日本五名技擊高手的聯合挑戰。


習武之人,德行更是首位,再來看他的德行:

孫祿堂不僅武功登峰造極,而且道德修養極高,多次扶危濟災,救鄉民於水火。1919年,完縣一帶大旱,孫傾其家資散錢於鄉農,不取本息。而賙濟武林同道之事更不勝枚舉。時人評曰:“孫之忠義之心肝膽相照非常人可比。”
孫雖名滿天下,然而儉素質樸如初,一生淡泊名利,不阿權貴,立身涉世“誠於中而形於外”,不圖虛名,臨終時,孫面朝東南背靠西北,端坐椅上,囑家人勿哀哭並曰:“吾視生死如遊戲耳。”

宗師之所以為宗師,並不僅僅在他的武功多強,更重要的是在於他所遺留的武學瑰寶,在於他對發揚國術所付出的一切。孫祿堂先生已經達到了這樣的境界!


江暮雲


不請自來客。

刨去名頭與傳說,孫祿堂是當時的上層好手。現在的人……好歹逮到一個好捧著的“武聖”了。

1929年杭州國術遊藝大會。孫祿堂是裁判。但是前幾名排上號的不是練拳擊的就是搞摔跤的。


你說讓孫祿堂上去試試手,能排第幾呢?

祝身安體泰福壽安康。


紫雲觀濤


李書文評價孫是天下第一手,尚雲祥評價他是一百年才出一個的人才,郭雲深說他有宿慧,天生帶著功夫來的……在強手如林的清末和民國武術界,沒有真能耐是不行的,那時候比武會死人的,遠不是今天擂臺可比。知道那時候的武術家們是怎麼訓練的就不會產生懷疑了。



20-30年前還有一些老武術家在世,雖沒有孫這麼出眾,但是七、八十歲的年紀還有驚人的戰鬥力,令人難以想象。至於跟郝學太極,一個是郝確實有功夫,二一個是孫一直有三家合一的願望,想窺太極奧妙而不得其門,再有藝無止境,不恥下問,何況郝年齡還大於孫,無可非議。



清末民初生活在那個時代武學大師誰敢那樣包裝呢?都是互相比武作,別人比武體驗後認可對方,武者是強者遊戲,那個年代,可不是現代武學大師們吹牛可以不負責,那年代都是上門挑戰那有不接手的呢?現在我認識一位武學大師快七十歲的人了上門討教的不管練什麼沒有不接的,但絕不是現在江湖推手遊戲,是真實的實戰,不用拳套的打,來的有好擂臺上打過冠亞軍級別的沒有不心服口服。




孫祿堂先生自己就無比崇拜尚雲祥先生,孫先生父子倆都避戰王子平先生的挑戰,不敢應戰,而尚雲祥先生直接接受王子平先生的挑戰,並輕鬆戰勝王子平先生,比完拳腳,尚先生問王子平先生還比不比兵器?王先生說不比了。



尚與孫二位先生孰強孰弱,大家看明白了沒有?孫祿堂先生武功確實很厲害,但是,不是現在媒體吹捧的那樣神乎其神,吹成這樣,孫先生在世的時候自己都不敢這麼想過。只所以孫先生名氣大,原因主要在於其喜歡名利場,喜歡拋頭露面,喜歡媒體宣傳,而尚雲祥先生則是非常低調,喜歡隱居有關。


小蝦走四方


素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今人有將太極宗師孫祿堂與津門大俠霍元甲武藝究竟誰高這一問題提出來,真是可以看出有多無聊了。

孫祿堂與霍元甲兩位宗師生前未曾相逢,且都已去世將近百年。況形意迷蹤各成一派,歷史上沒有交手,自然也無法說出個拳高腳低。古語有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兩位武術界前輩之所以被後人稱為一代宗師,並不在於其武功的高低,而在於其為所學國術所做的一切努力。

清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十一月十五日,孫祿堂出生於河北省望都縣。名福全,祿堂是表字。晚年又號涵齋,別號“活猴”。望都縣所在的保定府,是荊軻、祖逖等名人故里。古時候就有習武強身的傳統,這裡的人好勇鬥狠,習武成風。幼年時的孫祿堂家貧如洗,與寡母相依為命的孫祿堂為了不受欺負,7歲起便開始拜師學武。12歲時,孫祿堂的母親病重無錢醫治,孫祿堂一時想不開竟然上吊尋了短見。幸虧一路人相救才得以生還,路人被其孝心感動出錢資助其母治病。孫祿堂待母親病癒後前往保定學習製作毛筆為生,平時繼續學習武藝。

孫祿堂的第一個正式師父是形意拳門的李魁元,李魁元在教授了孫祿堂一段時間之後便感覺已經無技可授。遂將其介紹給自己的師父郭雲深學習武藝,郭雲深看出孫祿堂是個練武奇才,便傾囊傳授武藝,帶在身邊整整八年。孫祿堂武學甚高,但文化根底很淺。這在習武上也是個短板,文化功底淺,很多武術的精義便不能真正地領會,為此孫祿堂刻苦自學,師公郭雲深又給他引薦了白西園、宋世榮、劉曉蘭等武學前輩。其中,李洛能的高徒白西園對孫祿堂尤其喜愛,後來又為他引薦了八卦掌泰斗董海川的高徒程廷華。在與程廷華的學習中,孫祿堂可以說是受益匪淺。

也許是愛才的緣故吧,程廷華對於只有二十三歲的孫祿堂也是欣賞有加,將自己平生的絕學八卦劍、七星杆在內的八卦門絕學全部傳授給了孫祿堂。學成之後的孫祿堂聽從師公郭雲深的勸導,走上了訪師問道的雲遊之旅。他用三年時間走遍了河南、湖北、四川等十一個省,四處尋師學習,比武切磋。少林、武當、峨眉等門派都留下了他造訪的足跡。

孫祿堂來到保定以後,在蒲陽河畔成立了蒲陽拳社,開始立館授徒。此時,師公郭雲深已經謝世。大師在臨死之前將集自己平生所學寫成的一本《解說形意拳經》留給了自己的徒孫,此舉也意味著認可了孫祿堂是自己嫡傳弟子的武學名分。

1900年,八國聯軍入北京的時候,孫祿堂也去了。他是為了尋找自己的恩師程廷華,但得到的卻是程廷華已經死於洋槍下的消息。這件事情對孫祿堂觸動很大,他第一次明白了武學並不能真正地拯救中國,但卻可以強盛一個民族的道理。為此,他又回到蒲陽拳社,潛心授徒。先後教出了孫振川、孫振岱、齊公博、陳守禮、任彥芝等武術名家,為中華武術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孫祿堂晚年的時候,日本侵華戰爭已經打響。日本很多浪人和武術界名流來到中國進行活動,他們力圖通過武術來使中國人屈服,也因此組織了很多比賽。早在1923年,孫祿堂就曾在北京的比賽中輕鬆戰勝日本大正天皇欽命大武士、全日本柔術冠軍板垣一雄。1930年,日本派出六名武學高手去上海挑戰孫祿堂,孫祿堂又輕鬆將其一一擊敗。由此名聲大噪,被世人成為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稱號,得以譽滿神州。

孫祿堂年輕時踢館無數,從未有敗績。藝成後遊歷天下,也未見敵手。世人皆因其藝德俱佳,貫之以當今武聖稱謂,足可見其名望之高,令天下人歎服不已。

孫祿堂一生最大成就,是將形意、八卦、太極要旨,融合成一體,自創體系。創立了孫氏太極拳。而孫祿堂之所以能成為一代宗師,是因為他始終秉持著武術無疆界的觀點,將自己平生所學,編輯出版成書,遺留給整個武術界。晚年,又相繼在中央國術館、江蘇國術館任教傳藝,是真正具有大師風範的國術大師。

頭條作者徒步說史期待您的關注;


徒步說史


孫祿堂(1860年-1933年)是民國十大武術家之一。民國時代,外敵入侵,內憂外患,中華武術也大放異彩。有“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孫祿堂以其武功、武德、武林事蹟留下一段段佳話。  

孫祿堂造詣高深。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各門拳法無一不精,號稱“三項全能大宗師”。精通百家拳法技擊之術,包括少林拳、五行拳、通背拳、武當劍等多種內外家拳術及器械,他是唯一得了三家內家拳真傳的人(形意拳師從郭雲深、八卦掌師從程廷華、太極師從郝為真),1918年孫祿堂將三家合冶一爐,自創孫氏太極拳。

   1886年春,孫祿堂徙步壯遊南北11省,期間訪少林、朝武當、上峨嵋,聞有藝者必訪之,逢人較技未遇對手。孫祿堂幾乎沒被打敗過,1909年,霍元甲南下上海挑戰英國拳家奧皮音,特邀孫祿堂同往,為其壓陣。嚇得奧皮音未敢接戰。

民國初年,孫祿堂先生參加“世界大力士格鬥大賽”,以全勝戰績榮獲總冠軍。震動世界。孫祿堂晚年,正值列強環伺、國力衰微。在外侮面前,孫祿堂大義凜然。在他年近半百時,曾信手擊昏挑戰的俄國著名格鬥家彼得洛夫;年逾花甲時,又力挫日本天皇欽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又一舉擊敗日本五名搏擊高手的聯合挑戰,壯了國威。

孫祿堂先生不僅武鬥英勇,而且文武雙全,將自己的練武心得形成理論體系,著有《形意拳學》、《八卦掌學》、《拳意述真》、《八卦劍學》等武功秘笈,無保留地將自己的武術精華傳於後世。

1933年,先生預知大難將至,面朝東南,無疾而終,魂歸道山……先生,真一得道高人!

<strong>


老照片


王子平大師也是大武術家但與誰相比,孫祿堂孫存周在民國時期打敗的宗師級大武術家太多了,王有幾人?我聽聽,別不服氣,民國鋪天蓋地媒體報刊宣傳,你堵得住嗎?怎麼不鋪天蓋地宣傳王子平呢?


一真247963901


孫祿堂是個有著“活猴”外號的武術大師,當然了他還有一個更為牛逼的外號叫做“虎頭少保”。


孫祿堂有多厲害?


這個問題恐怕要看放在什麼年代,孫祿堂出生於1860年,這個時候的大清朝正在遭受著西方列強的入侵,動盪的年代中總有一些人的命運是不幸的,而我們的主人公孫祿堂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命運也同樣悲慘,孫祿堂在很小的時候,他的老爹就病逝了。


孤兒寡母為了免受欺負,孫祿堂就在當地學起了武藝,這一次為他以後成為武術大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僅僅學習拳腳功夫,還學習暗器、飛刀等等獨門功夫。


再不久,孫祿堂就開始了形意拳的時光。


孫祿堂的的首任師傅便是形意拳大師李魁元,後來李魁元又將孫祿堂推薦給了郭雲深,這兩個師傅活生生叫了孫祿堂十年的時間,正是這十年的時間,讓孫祿堂的形意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孫祿堂的悟性極高,更是將形意拳演繹的出神入化。


學成之後的孫祿堂開始了自己的成長之路。


孫祿堂開始廣收門徒,但是卻引來了各個武館的挑釁,孫祿堂人生中的第一次對決開始了,只見孫祿堂將這個挑釁的人一掌從裡屋打到了外屋,第一次一戰成名,讓孫祿堂在河北保定這塊北方之地有了立足的資格。


而後來的孫祿堂開始了走四方的生活,也許對於他來說,能夠學到更多的功夫才是他畢生的追求,在孫祿堂老年的時候,他將各種武學雜糅在一塊,創立了獨一無二的“孫家太極拳”。


而孫祿堂在清末有多厲害,我覺得也就是在對決中能夠幹趴敵人,在西方列強的洋槍洋炮面前,終究還是扛不住的,他的師父就是在洋槍洋炮之下就是活生生的被幹死了。但是在武學方面的貢獻,孫祿堂是獨一無二的,他是武學大師,也是後人熟知的那個“虎頭少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