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整合93条热线 8890实现“一个号码管服务”

丹东整合93条热线 8890实现“一个号码管服务”

据丹东市委宣传部消息,

今年9月初,元宝区于家小区6号楼的一户居民向8890便民服务平台反映,其住房多年存在漏雨问题。该户居民曾多次找到物业部门请求给予维修,但物业只在几年前给修缮过一次,居民家中漏雨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接到居民诉求后,8890平台工作人员先对情况进行了核实,随后与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沟通。经过协调,物业公司对漏雨房屋的屋顶进行了维修。该居民高兴地说,以前老百姓有困难需要政府部门帮助时,需要打好多电话,号码多、容易混,感觉很头疼,现在只要记住8890000一个号码就行了,还真是方便。

8890平台相关负责人29日介绍,去年12月底,平台正式开通运营。为了解决服务热线多,号码难记问题,今年3月始,8890平台对原有的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及市政、医保等部门共93条热线实施整合。热线整合主要采取了四种方式进行,其中,对平时业务量少、公众知晓率低的14条热线进行了销号撤并,其相关业务转为8890平台受理、转办。对原来的既承担办公职能,又承担投诉举报功能且投诉举报业务量少的46条热线号码进行了合并整合,其受理咨询、投诉、举报等职能划归8890平台受理、转办。另外,对原有的业务性较强的6条热线暂实施过渡保留,对其号码增加了8890平台提示音。待过了保留期限,将视具体情况进行撤并或并行。对其他27条暂时不宜撤并的热线号码,现与8890平台实施双线并行的方式。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整合后,实现了双向互转、单向直转、三方通话等功能。通过对原有的93条热线实施整合,8890平台已基本实现了“一个号码管服务”,便民服务功能愈加凸显。

让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政策咨询件件有受理、事事有回音,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和答复,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予以保障。为此,经过多次修改完善,今年9月22日丹东市下发了《丹东市8890政务便民首问责任制管理办法》。《办法》中明确了8890平台承办群众诉求事项的各个部门,且规定承办单位对诉求事项负责分派、转办、报结、回访、跟踪、督办和分析。同时,明确了首问责任制。按规定,群众首问的部门为首问责任部门。若群众诉求事项涉及多个部门,8890平台交办的部门即为首问责任部门。“目的是解决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将群众反映的问题推来推去,甚至8890平台交办的事项也落不下去的问题。”平台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对于未履行职责的部门,《办法》也明确了处罚措施。其中,应该承办的事项应办未办,经督办仍未办理的;在办理工作中存在造假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对诉求群众态度生硬、作风粗暴,导致不良后果的,要对首问责任单位、相关人员进行通报、约谈,情节严重的交由相关部门调查处理。

首问责任制的出台,也让群众反映问题的办结率大为提升。今年8月初,市民邵先生向8890平台反映,锦山大街某门市前一个窨井盖丢失,威胁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接到举报后,8890平台第一时间将此事转到振兴区、市政部门等办理。但由于责任不明,办理无果。

随后,8890平台工作人员再次与邵先生进行沟通,详细了解核实情况。8月19日,平台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召开现场协调会,查看具体情况,听取各单位之前的处理意见。后经过核实,丢失的窨井盖为区属公用设施,随后平台责成相关责任单位解决问题,排除了安全隐患。

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开通以来,平台共受理群众诉求、解答政策咨询等39891件,转办问题7746件,群众满意率达到86.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