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考申論備考:攻克貫徹執行中導言的難點

貫徹執行題又稱應用文寫作,是國考的“新寵”。從近三年的考情來看2017年副省、2017年市地及2019年副省均出現了兩道題的情況,分值總和為35分、35分、40分,可以“比肩”議論文寫作。各位小夥伴最大的疑問就是應用文寫作每年文種不盡相同,尤其是對於新穎的文種更是無從下手、手忙腳亂。那麼應該如何掌握不同文種的“命脈”,一舉奪魁。中公教育專家接下來以2016國考副省級第三題為例,和大家一起攻克導言的難點。

一、審題確定作答思路

導言,又被稱為引言。亦稱緒論,是指著作前的概述部分。用於說明自己撰寫著作的目的、過程、資料來源,並扼要地說明書中闡述的觀點和結論,使讀者先得到一個總概述,幫助理解整部著作。簡言之,導言的核心要義是對文章或著作的總概述。很多小夥伴看到此類特殊文種會不知所措,其實像這類特殊文種格式是什麼、要寫什麼,命題人都會在題乾和要求中進行有效說明或給予相應提示。這道題在要求中第一句話是“圍繞黎明的創作宗旨、作品材質及其藝術追求等方面作答”,所以說於這則導言而言,正文分成三個部分——創作宗旨、作品材質、藝術追求即可。

二、圍繞題幹作答對象找核心關鍵詞

這道題還有個難點在於找點的時候如何區分創作宗旨和藝術追求,宗旨是主要的思想意圖,而追求是更深層次的探索。比如無論何時中國共產黨的宗旨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追求更多是讓群眾富起來、強起來,現階段的追求是更公平的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所以宗旨更多的強調共性的、主要的思想意圖,具有唯一性,而追求強調的是深層次的、個性的探索,強調多元性。所以說於此題而言,結合材料,我們可以把和黎明作品共性相關的內容作為宗旨,而每個作品的深層次的內涵作為追求。當這部分明確後,正文部分圍繞作答對象按照詞句段的閱讀方法找點即可。對於這道題要注意理清材料的邏輯關係。因為要在總的描述中找宗旨,而在每一不同作品中找追求。

三、按要求整合要點確定提綱呈現文章

於這道題而言小字部分還有個要求是層次分明,這也是貫徹執行中常出現的要求。再次梳理材料,確定出文章的寫作框架。

1.標題:

直接以文種命名或者是關於加對象加文種,所以這道題的標題可以是導言,也可以是關於黎明作品的導言。

正文部分可以分三段,第一段寫黎明作品的宗旨,第二段寫材質,第三段寫藝術追求。

大綱明確後,直接按照作答思路呈現要點即可。

四、如何書寫

總的來說導言包含兩個部分,標題和正文。給定標題直接用,未給定標題以文種命名或者是關於加內容加文種;正文部分看題幹要求,大部分情況下概括文章核心要義即可。而遇到特殊文種,注意審清題幹要求,明確作答思路。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給大家介紹的在貫徹執行類題目中,對於不常見的文種,如何通過審題幹明確作答的內容與相關的格式,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