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少年的你》,為什麼鄭警官一定要讓陳念認罪?

迷人的烏龜


在胡小蝶身亡之際,最先走進觀眾視線的是警察叔叔,鄭警官在片中的表現很真實,他能感受到陳唸的無助,也寒心於魏萊的冷漠,但作為尊重法律與規章的一方,鄭警官代表的是電影的主題和大方向,前期也確實是他在保護陳念,但劇情上需要小北給到更細心地保護。

真實校園欺凌中,不僅沒有小北這樣的角色,連鄭警官這樣的形象也不多。

有很多影迷在觀影途中,對鄭警官的表現很不解,最開始是你在保護陳念,現在陳念終於走出來了,為什麼又一味地追求真相,想讓兩人都出不來呢?

這其實很簡單,首先電影不能這麼拍,畢竟要考慮劇情的影響,我想當初撤檔也是為了修改電影的很多設定,鄭警官代表著法律和正義,他的做法可能不是觀眾想要的,但鄭警官所作所為還不是希望小北和陳念更好地走出來嗎?

總結一下,鄭警官在片中的作用大抵有三:

首先他承擔了早期保護陳唸的作用,這不是代表他本人,而是代表社會正義力量對校園生活的關注,這一點很有必要

第二鄭警官的所作所為確實對陳唸的未來更負責,陳念可能短時間內可以承受住壓力,但時間久了活在陰影裡更容易抑鬱,小北和陳唸的衝動是青春期的常態,但鄭警官不能如此

第三鄭警官在片中是以過來人的角度看問題,他告訴陳念和小北的道理也是在告訴屏幕前的青少年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電影在改動之前可能更黑暗,改動之後變得有點主旋律的意味了,加上結尾的公益宣傳,讓觀眾在經歷黑暗之後感受到了陽光。不過片中幾位主角的表現依然很亮眼,尤其是易烊千璽從歌手到演員的完美過渡,無形中讓電影的魅力更多了。



天天邀你看電影


《少年的你》中鄭易喜歡陳念,不過兩人的接觸並不多,鄭易是一名警察,陳念是一名高中生,當初魏萊經常欺負陳念,在這期間鄭易一直都保護陳念,只是後來鄭易的工作太忙,於是兩人沒了聯繫。

剛開始的時候,鄭易每天都會接送陳念上下學,而陳念很依賴鄭易,其實鄭易的年齡並不大,兩人之間沒有什麼代溝,自從鄭易知道陳唸的故事後,他便處處幫助陳念,後來陳念結識北野,鄭易看著陳念和北野的關係很親密,因此鄭易便逐漸消失在陳唸的生活裡。陳念是學校裡的優等生,不過她經常被同學欺負,她身邊沒什麼朋友,唯獨北野願意陪伴著她,後來,陳念無意用刀刺向魏萊,導致魏萊不幸身亡,陳念以為是自己殺死了魏萊,於是北野為了保護陳念,選擇替陳念頂罪。

碰巧的是,負責魏萊案件的人是鄭易,通過鄭易的調查得知,魏萊的死與北野沒有關係,是賴青在魏萊的傷口上又補了一刀,造成魏萊直接死亡。幸虧鄭易的幫助,不然北野真的要遭遇牢獄之苦了


大莎莎豆沙包


看電影的時候,真的很希望鄭易不要再調查下去了,成全兩顆天真美好彼此相互守護的心不好嗎?

1。正義永遠不缺席

從監獄陳念和小北分別被對弈心理戰開始,那是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對弈,每次看陳念和小北一步一步努力攻破大人們的“圈套”,心裡都特別暢快,那不單單是打贏一場比賽的感覺那麼簡單。

但是後來發現,從鄭易和領導的對話來看,大人們的世界除了公正,還原世界一個真相(無論這個真相有多麼難以讓人接受,真相就是真相,人們不需要記得它有多麼慘烈,知道這就是事實就好),還有來自成年人對未成年人稚嫩又所向無敵的價值觀的洞察和引導。

2。彼此成全不如一起承擔

更深的用意,是兩個相依為命的人,不應該一個成全另一個,而是共同去承擔,小北說: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

如果小北坐幾十年牢,或者最糟糕的如鄭易所言,判死刑,你們注意到陳念幾近奔潰的背影了嗎?青春已經夠慘烈了,負債的原生家庭和復讀所受到的霸凌,再加上小北飛蛾撲火式的恩義,這些加起來,在任何時候,遇上最後一根稻草,不管你是北大狀元還是清華狀元,只要是人,都有精神崩裂的可能。

一旦未來,陳念哪一點沒有做好,她會有很沉重的心理包袱,因為她過的是三個人的人生啊!這絕不是兩個孩子,一個你情我願,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就能輕輕鬆鬆淌過去的一段路。

相守除了彼此成全,更應該是彼此共同去承擔,而不是讓另一個人獨自面對這個世界的蠻荒,孤獨、與漫無邊際的負荷。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路,沒有人能夠活兩種人生。

3。錯了就要站出來,承認錯誤

陳念之所以推魏萊下去,只是因為一句話。她過不了自己心裡這關,無法直面自己的人生和境遇。

殺人是無心之失,但終究是因意氣用事。錯了,就要認錯,這不是因為有人寵愛頂罪就能了結的事。

若是她沒有意識到自己內心深處的自卑和敏感,去努力克服,這世界還會有下一個倒下的魏萊。

人這一生,最可貴的就是活得坦坦蕩蕩,哪怕犯了很多錯誤,只要站出來,改過自新,就算沒有白活。







格林斯徐


很多人都無法理解,在《少年的你》最後,鄭易警官堅持要求陳念承認自己誤殺魏萊,不能讓小北替她頂罪。

這不禁讓我想起來韓劇《秘密》,女主角替男二頂罪入獄,男二黑化後的臺詞,他對女主說“這麼多年,你的存在就像是猛獸掐住我的咽喉,每一天我都活得愧疚不安”,人人都以為他逃脫萊冤獄,其實他早就給自己劃上了更殘酷的監牢。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鄭易警官堅持的原因。

01 我們可能不會,但他們是少年啊

有一段他和女警官在警察局裡的對話,讓我很認同,女警官問他:“你不是一直都護著陳念嗎?現在為什麼又想讓她認罪?”

鄭易說的話,大概是他知道小北是在替陳念頂罪,而女警察說了句:“這年頭誰會這麼傻幫別人頂罪啊?”

鄭易看著女警官,一字一句地說:

“你我可能不會,但是,他們還都是少年。”

是啊,他們都還是十六七歲的少年,心智和考慮的事情都還不成熟,小北現在可能認為,他只要承認了一切,就可以替陳念扛下一切罪責,她就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而陳念覺得,她已經和小北約好了,這樣就是義氣,幾年後他們還能夠見面。

警察需要查出真相這原本沒錯,所以鄭易所做的也是他應該做的,而他說,如果小北真的這樣做了,那對陳念來說“她這一輩子就真的完了!”

她會一輩子活在愧疚裡,一輩子痛苦,而那個跟在身後默默保護她的少年,真的會坐幾十年的牢,在獄中可能被欺負,一個個夜晚的熬過,說不定他也會後悔年少的意氣用事,他的一輩子也就毀了!

02 承擔自己該承擔的,才是真正的成長

最後電影的結尾在鄭易的幫助下,他們終於打破了魏萊帶給他們的痛苦。在獄車裡,陳念笑著對小北說:“我以前害怕長大,現在只有一點點怕了。”

小北也笑著回答:“我以前有一點點怕,現在我一點也不怕了。”

陽光從他們的臉龐拂過,一道道,他們會心的笑,也是輕鬆的笑,放下了所有負擔和沉重。原本兩個需要溫暖的人,抱在一起,攜手走過了那段黑暗的日子。

他們承擔了自己該承擔的,才是真正的成長,成長裡有著疼痛,也有對未來的恐懼,只要克服了,終有一天,他們會行走在光明裡,無懼未來。

最後,小北跟著陳念送班裡的一個被欺凌的女孩回家,這次他沒有戴帽子,也沒有行走在陰影裡,路過攝像頭,他悠閒地插著兜,開心地抬起頭,沒有再躲避。




兩個眼睛笑


因為法律,雖然兩位劇中人物的悲慘遭遇令人同情,但是法律是嚴謹的容不得顛倒黑白。鄭警官恪守本職也是在挽救他們二人,如若將錯就錯下去,陳念將會在自責中度過一生,這對於一個有良知的人來說是種煎熬,對於小北的一生也是不公平的,所以嚴格的說,鄭警官理性的堅持讓陳念認罪是客觀的,也是法律之外對人性最好的詮釋!


yaoyao613


鄭警官是一個想把警察這個職業做好的努力工作的警察。陳念第一次向他求助,結果讓他們兩個人都大失所望,這之後鄭警官心理上的天平就開始向陳念傾斜。他逼迫陳念不僅僅是在執行作為一個警察的本分,更多的是想把陳念從一個錯誤的道路上拉出來,為了不讓陳念未來的一生總是在愧疚之中活著,他必須要讓陳念自己來承擔殺人這個結果。


文巴


鄭警官是一個想把警察這個職業做好的努力工作的警察。陳念第一次向他求助,結果讓他們兩個人都大失所望,這之後鄭警官心理上的天平就開始向陳念傾斜。他逼迫陳念不僅僅是在執行作為一個警察的本分,更多的是想把陳念從一個錯誤的道路上拉出來,為了不讓陳念未來的一生總是在愧疚之中活著,他必須要讓陳念自己來承擔殺人這個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