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诸葛草庐、南阳之邓县隆中、襄阳古隆中,三者是否同指一地?

试着做一个分析:

一、南阳诸葛草庐。

岀处:《出师表》(诸葛亮作)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地点:东汉南阳郡某地或南阳郡城宛城(史载南阳郡在汉水以北,南阳郡城宛城也称“南阳城”)。

二、南阳之邓县隆中。

出处:《汉晋春秋》(习凿齿作)云“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这是“隆中”做为公认的亮故居专属地名,第一次出现在文献中。秦制“一里”约等于今制415米,“二十里”合公制约8.3km。

地点:南阳之邓县(汉水以北)?襄阳城西二十里(汉水以南)?——两种地理属性互掐,真实性存疑。

三、襄阳古隆中。

出处:1893年(清光绪)襄阳人把清康熙年间所建襄阳“隆中十景”所在地更名为“古隆中”并修筑同名石牌坊。

地点:襄阳西部山区,距离北津襄阳古城西门约13.5km(合秦制约三十三里)。

综上所述,“邓县隆中”因其地理属性存疑,无法与南阳“诸葛草庐”划等号。“古隆中”因其位置与“襄阳城西二十里”有出入,确定不是“邓县隆中”;又因其位于汉水以南,与南阳“诸葛草庐”无关。

前襄樊市政府聘请的设计大师孙筱祥先生发文表述对“隆中诸葛亮故居”和“古隆中”的理解认识,就事论事,客观平实。

南阳诸葛草庐、南阳之邓县隆中、襄阳古隆中,三者是否同指一地?

孙先生著文的前提是“隆中”既是诸葛亮故居又是诸葛躬耕地所在。因史料记述过于简略,孙先生认为无法确定其位置所在并加以修复。文章前面部分谈到依据《出师表》、陈寿《亮传》记述修复隆中故居缺乏实物、文献和考古依据;最后一段专门谈到襄阳古隆中的前生今世,以及把古隆中做为真实诸葛亮故居加以修复的不合理性:

南阳诸葛草庐、南阳之邓县隆中、襄阳古隆中,三者是否同指一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