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下了"死命令"!電子煙真要涼了?千億A股遭殃,網友:最心疼羅永浩

國家下了

記者:喬麥

電子煙終於徹底“熄火”。

今天,兩部門發文禁止網售電子煙,敦促電商平臺及時關店鋪下架商品。目前A股有10家上市公司涉電子煙概念,最新總市值接近1300億元。

羅永浩則被認為是“最受傷”的人,被調侃“剛就業又下崗”。眾所周知,他剛剛放棄手機轉向電子煙。就在今天,羅永浩還轉發多條微博宣傳自家的電子煙品牌。

兩部委通告電商平臺全面禁售電子煙

懸在電子菸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終究落了下來。

剛剛,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通告》明確規定,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任何組織和個人對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的行為應予以勸阻、制止。

国家下了

同時,為進一步加大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保護力度,防止未成年人通過互聯網購買並吸食電子煙,兩部門規定自通告印發之日起:

1.敦促電子煙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及時關閉電子煙互聯網銷售網站或客戶端;

2.敦促電商平臺及時關閉電子煙店鋪,並將電子煙產品及時下架;

3.敦促電子煙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撤回通過互聯網發佈的電子煙廣告。

這意味著,為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電商平臺將被禁止銷售電子煙。

多個電商賣家: 仍可以購買

公告發出之後,基金君檢索天貓、京東等各大電商平臺發現,各式各樣的電子煙仍在售賣,價格區間在100至幾千元之間不等,300元左右的產品最多。其中多數品牌還參加了各大電商平臺的雙十一促銷活動。

国家下了

電子煙品牌悅刻的客服向基金君表示,公司正在討論處理方案,目前也在等待具體通知,請消費者關注後續公告。

国家下了

今天下午,悅刻在其微信公眾號發佈公告,表示“堅決支持並執行電子煙網上禁售決定,悅刻不服務未成年人”。悅刻還透露,將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完善線下渠道佈局,利用AI智能,人臉識別、年齡較驗、童鎖設計等科技手段,促使悅刻每一個線下銷售網點只服務成年菸民,不服務未成年人。

国家下了

另外一家電子煙品牌的客服則表示,“現在是可以(買電子煙)的,不可以的話,一定會提前告訴(你們)的,目前沒有接到通知”。他還稱國家禁賣(電子煙),主要是針對未成年客戶。

還有公司明確表示,可以購買。同時表態稱,“首先我們的產品質量您可以放心,均有經過相關部門質檢,關於保護未成年使用電子煙的通告,我們是堅決拒絕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的,如果有措施,我們會按照國家規定執行的哦。”

国家下了

根據某電商平臺今年618大促的戰報,當天電子煙成交額同比去年增長5.6倍、同比去年“雙11”增長2.1倍。此外,悅刻RELX、福祿FLOW、魔笛MOTI在電商平臺中位居電子煙品牌銷售前三。

涉及近1300億市值A股上市公司

目前,不少上市公司涉足電子煙產業鏈。

據統計,A股上公司中電子煙概念股包括勁嘉股份、美盈森、和而泰、順灝股份、億緯鋰能、東風股份、盈趣科技、集友股份等10只個股。其中順灝股份關聯度最高,其子公司上海樂新主要從事電子煙器具研發生產等相關業務。

今年以來,以上電子煙概念股除盈趣科技外都有上漲,尤其億緯鋰能和順灝股份年內分別大漲143.64%、183.11%。截至今天收盤,這些上市公司市值合計達1289.56億元。

国家下了

此前,據央視3.15晚會報道,電子煙也會釋放有害物質,危害吸菸者和被動吸菸人群的健康,同時也會使人產生對尼古丁的依賴。受此影響,3月18日,電子煙相關概念股跌幅擴大,順灝股份一度跌停。

面對“一刀切”的政策,悅刻電子煙率先表態,堅決支持並執行電子煙網上禁售決定,悅刻不服務未成年人。

順灝股份表示,截至目前,控股子公司上海綠馨及其下屬子公司主要開展低溫加熱不燃燒煙具的研發和銷售,主要銷售市場為日本等國際地區,未涉及相關媒體報道的有害霧化類煙油電子煙產品。

盈趣科技表示,公司自2014年起作為 “PMI”電子煙產品的二級供應商,僅為PMI客戶提供IQOS品牌電子煙精密塑膠部件產品的研發及生產,未開展該品牌電子煙產品整機設備的生產,且未開展煙液式電子煙相關設備或零件之業務,亦未生產電子煙煙液或煙彈等菸草產品。

美盈森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及下屬子公司未進行電子煙的生產與銷售;東莞美盈森在2014年,為一家電子煙客戶提供了小批量的電子煙產品包裝服務。億緯鋰能則表示,自2017年7月1日起,主營電子煙的麥克韋爾不再納入億緯鋰能的合併報表範圍。此外,和而泰、集友股份也進行了回應。

羅永浩剛將創業方向轉向電子煙

這次電子煙網售被禁,除相關概念股外,還有一個人最受傷——羅永浩。眾所周知,羅永浩剛剛放棄手機轉向電子煙。

就在今天下午兩部門發文前,羅永浩還轉發了一條小野電子煙的宣傳微博,宣佈小野一次性霧化電子煙A1已在天貓、京東開啟預訂,將於11月11日正式開售。

国家下了

對於羅永浩,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前錘子科技負責人。2018年年底,羅永浩卸任錘子科技董事長一職,告別

手機創業圈,轉身做起了電子煙,一時轟動電子圈。

其今年再度合夥創業的小野電子煙,今年3月公司才剛剛成立,昨天才剛剛發佈了新產品,今天就面臨全網“封殺”電子煙,網友們不免一陣調侃,“電子煙要涼,羅永浩老師手機之後第二次嘗試也面臨失敗。”“羅永浩剛就業又下崗?真是幹一行砸一行啊”

国家下了国家下了

“炒電子煙風潮”狂熱一時

菸草行業堪稱“印鈔機”。

今年1月17日,國家菸草專賣局新聞發言人張修連介紹,2018年,菸草行業實現工商稅利總額11556億元,這一數字基本相當於“兩桶油”+“四大行”+“BAT”的利潤總和。

而作為填補香菸市場供需失衡的替代品,電子煙同樣是賺錢利器。

2018年初開始,電子煙在中國市場開始普及並受到資本市場關注。以2018年6月悅刻拿到IDG和源碼資本3800萬投資為標誌,此後一年資本開啟狂熱的“炒電子煙風潮”。

不完全統計顯示,源碼資本、IDG、同創偉業、真格基金等創投機構先後進入電子煙領域,投資了包括卓依IJOY、RELX悅刻、智勝致能、美國Juul Labs、新銳JUUL、giPPro(龍舞)、MOTI魔笛等電子煙企業。

国家下了

2018年底,美國電子煙巨頭JUULLabs高層拿出20億美金作為年終獎發給旗下1500名員工,平均每人130萬美元, 2019年1月奧馳亞宣佈JUUL的2018年銷售額超過了10億美元,是2017年的五倍,電子煙的造富能力再一次引起輿論譁然。

在電子煙的熱度下,今年雷軍等大佬也曾短暫現身行業。“國內星座第一IP”同道大叔創始人蔡躍棟,黃太吉創始人赫暢,他們創辦的YOOZ電子煙組建了一支來自戴爾、寶潔、Uber等硬件、快消、互聯網公司的團隊。2019年1月20日晚21點,YOOZ電子煙正式現貨銷售,24小時內賣出了500萬元。

而悅刻CEO汪瑩是前Uber中國區負責人,CPO陳琛是前華為高級設計師,聯合創始人蔣龍則畢業於中科院、清華大學,也曾就職於Uber。

電子煙普遍存在安全隱患

國家菸草專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電子煙是一種特殊的菸草產品,一般由煙油和煙具組成。煙油主要由菸鹼(尼古丁)製成並通過電子煙具將尼古丁以及各類添加劑霧化後供消費者吸食。”

電子煙作為捲菸等傳統菸草製品的補充,其自身存在較大的健康和安全風險,尤其對未成年人損害更加嚴重。數據顯示,美國國內目前已有37人因為與電子煙相關的疾病死亡,超過1800人因為使用電子煙產品而導致肺部受到損傷,其中14%的患者年齡低於18歲,79%的患者年齡低於35歲。

目前,世界範圍內已有大量國家全面禁止或嚴格限制電子煙銷售。有明確立法或正式宣佈禁止銷售電子煙的國家或地區已超過40個,如巴西、新加坡、印度等。此外,包括世界最大電子煙消費國美國,以及歐盟在內的60餘個國家和地區將電子煙視同菸草製品進行嚴格管制。

2016年12月,新加坡頒佈了禁止銷售電子煙的法令。原因是電子煙被證實含有尼古丁,政府害怕吸電子煙成為一種潮流。據說,在菲律賓的公共場所吸電子煙,情節最嚴重的會吃4個月牢飯。

除了這些國家和地區之外,在加拿大、新西蘭、日本、阿根廷、奧地利、比利時、泰國、黎巴嫩、柬埔寨、越南、埃及等國家也禁止售賣電子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