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砸近百亿,阿里缘何重仓体检市场?

怒砸近百亿,阿里缘何重仓体检市场?

近年来,阿里健康除了通过开辟健康大药房等新业态强化线下布局、积极与医院展开合作助力其数字化、技术层面持续进行医疗AI研究等措施以外,对掌握着大量用户数据的体检业务也是不计成本般的投入,其加码打造全产业链智慧医疗服务闭环的思路日益明显。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庞大中产阶层的形成,大健康毋庸置疑是一片目之能及的蓝海,但目前行业的发展仍不尽人意。

阿里的深度介入,需要体检这样的重要数据入口,以此撬动背后的医疗保险、医药医疗甚至养老产业。

而作为美年和爱康国宾,与其在相对标准化的服务前进行价格战缠斗(乃至玩起拼团体检等促销手段),倒不如走到一起背靠拥有流量和技术的大树共同做大蛋糕。


怒砸近百亿,阿里缘何重仓体检市场?


这是一块大蛋糕

根据18年底发布的《关于印发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及评价标准(试行)的通知》,到2020年,要实现所有三级医院的全院信息共享,并具备医疗决策支持功能。就这一医疗信息化的事情,有关业内人士预测就将带来至少百亿的增量市场

而体检市场本身也早已是个千亿级别的市场,根据前瞻产业院的预测,2019年,我国健康体检市场规模将达到1686亿元,并将在5年内规模达到3284亿元。在过往的日子里,体检市场主要有医院所把持,但近几年民营医疗机构正在加速抢占市场份额,其增速已高于公立医疗机构。

另一方面,医疗保险更是一个即将爆发的市场。根据波士顿咨询发布的《商业医保风口来临,险企须建设六大能力》,他们预测2020年中国医疗保险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2410亿元人民币增至1.1万亿元

再加上阿里健康早些年已开始布局的超级两万亿规模的医药市场,阿里能通过完善自身智慧医疗产业的链条而瓜分数万亿的大蛋糕,这区区不足百亿的投入难得不值得吗?。


怒砸近百亿,阿里缘何重仓体检市场?


依旧充满想象空间

体检的数字化、智能化,是与阿里结合后两大体检巨头必将迎来的改变。

智能化首先带来的是便捷,体检的整个流程将有可能从预约、到服务流程、检查效率、再到报告获取效率全链路提升,在时间越来越宝贵的今天,这就是客户体验的保证。

数字化则能进一步提升体检的有效性,通过与阿里云合作,两大体检巨头可以提升自身的数据算法能力,从而使得生命体征大数据分析得更加到位,并有可能通过共享数据库与历史数据、同类数据形成交叉验证。


怒砸近百亿,阿里缘何重仓体检市场?


另一方面,通过客户授权后的数据上“云”,这些医疗健康数据在各关联产业中的流通必将产生巨大的增量价值

早在2017年,美年健康就与阿里云展开合作共建云计算平台,开展健康体检、医学影像等核心大数据分析及合作应用,联手打造健康大数据开放平台,随着这次更深入的融合,这一开发平台的建设与应用都必然上一个台阶。

目前个人健康数据、个人医疗档案可预见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机构诊断、线上/线下药房医药购买、健康与人寿保险的风险及费率评估、养老养生机构提供的保健服务……

如上文所述,生命是无价的,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健康意识的提升,这些产业所串联起来的大健康市场,肉眼可见是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

马云老师曾说“Double H”是为十年后布局的战略,看来这一战略的落地是要提前了。风口已到,是时候飞了。


怒砸近百亿,阿里缘何重仓体检市场?


长路漫漫,道阻且长

数字化健康产业,毫无疑问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大事情,但要推进这件事,即便是有钱有人才有用户有数据有技术的“五有青年”阿里,也并非简单之事。

首先,医疗产业本质上还属于公共事业,由政府相关部委直接管理。虽然腾讯、阿里等巨头都有与部分龙头医院合作勾勒出“未来医院”的模样,并且通过小程序、支付等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迅速进行医疗机构覆盖,但合作也更多只停留在应用和工具服务的层面上。

互联网时代,最核心的资产是数据。健康数据属于高度隐私的私人数据,一方面在法律上需要对这一部分数据的共享和应用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也必须完善数据安全保障相关的措施。

在以上两个方向有所突破后,才具备了向全社会推广数字健康档案、让个人健康数据“上云”的基本条件。

“用公益的心,做商业的事”,这一价值观对于做健康产业来说极其重要。无论市场有多大,解决公众的健康问题才是努力的方向,钱只能是顺便赚的。


怒砸近百亿,阿里缘何重仓体检市场?


作者:君健,学金融的互联网人,爱折腾的热血青年。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UptoYo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