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A、FCA合併,能在國內有何作為?看似強強結合,實則大而虛弱

最近幾天時間,在全球汽車市場,我們相信最大的新聞就是PSA和FCA合併的消息,事實上這兩家車企都是全球範圍內體量非常龐大的車企,不過之前隨著全球汽車市場的逐漸收窄,對於這兩家車企影響比較嚴重,其中在中國市場,PSA三大品牌標緻、雪鐵龍、DS銷量都非常之差,剛剛長安汽車宣佈出售了合資公司長安PSA50%的股份。而FCA在國內有車型出售的幾個品牌Jeep、克萊斯勒、菲亞特,整體情況也比較差勁,克萊斯勒在國內基本上快要絕跡,菲亞特面臨第二次離開中國,而之前銷量還不錯的Jeep品牌,在中國車市逐漸低迷的情況下,銷量也是越來越差。

PSA、FCA合併,能在國內有何作為?看似強強結合,實則大而虛弱

作為兩大全球車企,合併之後的規模還是相當大,按照2018年的銷量和營收,合併後的車企銷量為870萬輛,營收達到1700億歐元,成為全球第四大車企。這一組合將把兩家集團在奢侈品牌、高端、主流乘用車、SUV和卡車及輕型商業領域各自的品牌優勢結合在一起。合併後的實體將彙集兩家公司在包括電氣化動力總成、自動駕駛和數字連接的能力。 合併後估計每年減少約37億歐元的成本,另外不會關閉任何工廠。

PSA、FCA合併,能在國內有何作為?看似強強結合,實則大而虛弱

這兩家車企的合併看起來似乎像是強強聯合,但是從汽車行業的角度來看,卻未必樂觀,法系品牌和意大利品牌合併,這兩個品牌在格調上首先是不同的,當然這也不是問題,整合渠道、供應商體系、零部件這些東西對於這兩家國際化車企來說,不是什麼難事,所以在國際市場上,這兩個品牌的合併應該是算是一個不錯的方式,畢竟現在全球車市都處在一個下滑的態勢下,組成更大體量的新車企,其實對於提升競爭力還是很有用處的。

PSA、FCA合併,能在國內有何作為?看似強強結合,實則大而虛弱

但是我們現在討論的是在中國車市,其實從整體來看,這兩家車企合併,對於未來在中國車市的復甦,可能幫助並不是很大。觀察兩個車企,6個品牌在國內的銷量,我們就能看出一些問題,對於PSA旗下的三個品牌來說,主要的問題就是在設計和配置方面,不接中國地氣,尤其是外觀和內飾設計,過分強調法國人的浪漫情節,在國內車市汽車品牌和新車越來越多的情況下,顯得另類而執拗,所以本質上來講,中國市場已經在一定層面上拋棄了PSA。

PSA、FCA合併,能在國內有何作為?看似強強結合,實則大而虛弱

而對於FCA來說,尤其是來自美國的兩大品牌Jeep和克萊斯勒,主要的問題是整車的品質太差,不管是進口車型還是國產車型,現在的Jeep品牌在產品口碑這一塊,表現很差,逐漸被消費者拋棄。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PSA、FCA合併,能在國內有何作為?看似強強結合,實則大而虛弱

而且在我們看來,在國內,兩家企業的產品想要整合產品線,事實上難度還是相當大的。現在整個中國車市正處在一個轉型時期,或者是銷量低迷之後的調整期,而這兩個品牌現在國內市場已經落伍或者被市場拋棄,那麼現在想要重新起勢,就要從產品研發、生產製造、營銷、銷售渠道、零部件採購等多個方面進行全方位打造。但是這不是一項簡單的工程,也不僅僅是在本地完成這些工序就行了。其實相比於大眾、通用、本田這樣在國內車市做本土化的深度,這兩家即使合併,在本土化這一塊實現大突破,在市場層面絕地反擊的可能性很低!

PSA、FCA合併,能在國內有何作為?看似強強結合,實則大而虛弱

當然還有一點,便是這兩家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缺失,我們看到大眾、通用、豐田、本田這樣的合資車企都在國內推出了新能源汽車,而且根據規劃,未來投入的新車會更多,但是這兩家車企,我們還沒有看到它們在這一塊有什麼動作。而未來的中國汽車市場,有極大的可能變成新能源汽車的角逐場,現在這兩個車企都沒有這方面的技術積累,很顯然,就算合併,又能怎樣!

PSA、FCA合併,能在國內有何作為?看似強強結合,實則大而虛弱

所以,其實對於這兩家車企的合併,在全球車企一定算是大事件,或許能給這兩家車企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但是對於這兩個品牌來說,在中國市場想要因此獲得起勢的機會,難比登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