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同学聚会的都是些什么人?

雨155142138


发起同学聚会的永远都是那些过得特别好的人,他们的目的也只有一个——炫耀。

不然为什么那些人平时从不找你?


生生不息6917


四月份,我参加了初中同学40周年聚会。聚会举办得很成功,也很隆重。在聚会结束分别时,很多同学眼含热泪、声音哽咽、依依不舍,场面很是感人。

发起这次聚会的,并非是一些人所想象的,是什么“大款”、“老板”和所谓的“成功人士”,而是几位当年在班里就比较活泼好动的普通同学。虽说现今都以年近花甲,却依然持有当年的性格,几不过多了几分沉稳,多了几份成熟。

发起人之一,当年的班长,现今当保安,在同学会上发言时,直言不晦地说:我们为什么举办这次同学会?不是让同学们来显示财富、彰扬成功的。我们就是为同学们来寻回当年那最纯真友谊并进一步加深而举办的。他接着说:在今天的同学聚会上,同学们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有的只是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尊重。

老班长的话,博得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是的,四十年后的今天,同学们早就各自走上不同的岗位,有的当了工人、有的成了农民、有的成了干部、有的从事个体经营……如果,同学会上按职位来划尊卑、以经济来分荣耻,那举办同学会的初衷和意义何在?同学之间的友情又何在?

另一个发起人(他是个体户)在发言中也表达了同样的心声,他说:我们举办这次同学聚会的目的,就是要把同学们之间己沉睡多年的友情重新唤醒,让它重获新生。他还比喻说:如果同学之间的友情是一朵朵花,我们这些发起人就是充当一回养花人,来组织大家给这些花上上肥、浇浇水,让这友谊之花散发出更加芬芳的气息。

他的发言,让宴会大厅在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不可否认,现今有些同学聚会的发起人存在显摆、荣归故里的思想和行为。还有的是想通过此活动,来达到活人脉、搭关系的目的。

存在这些思想和行为的人,并不为怪,但不能太明显、太暴露,有一点点同学们也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

但如果同学聚会这畅叙友情的主题跑了偏,那这就是个失败的聚会,甚至会弄得有些同学相互不理、不欢而散的结局。

但愿每一场同学会每位同学都能做到情真意切!愿天下所有同学之间友谊之树常青!



农事小记


正巧,我上周参加了一次中学同学聚会。我本来想,热衷组织同学聚会的有两种人,其一是原来的班干部;其二是自觉现在混出名堂的。

但这回不一样,发起者是两个上学时调皮捣蛋,现在也混得不怎么样的同学,因此他们最初和我提及同学聚会时,被我狠狠地奚落了一番。这俩同学和我关系极好,平时来往就很频繁,再怎么奚落他们也拿我毫无办法。也因此,尽管对聚会毫无兴趣,但对聚会这事儿又不能坐视不管,于是我答应起草倡议并在聚会上致辞。

我们同学有一个微信群,倡议发出后,同学们反响热烈,纷纷报名参加。几个同学组成了一个筹备组,定聚会地点,购买纪念品等等,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同学聚会于上周六日如期举行。

聚会地点在南山风景区,按预定程序,到达以后先自由活动一个小时后午餐,午餐后集体进山拍照。女同学们似乎更具活力,把自己弄的姹紫嫣红的又蹦又跳。

晚19时,聚会正式开始,由中学时代的班长主持,我的致辞先是感谢策划、发起这次聚会的同学,感谢积极支持、参加的全体同学。我提到了因各种原因没能参加这次聚会的同学,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我还提到了因疾病等因素过早离世的同学,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分享我们今天的喜悦。

这次同学聚会无疑是极其成功的。许是过于兴奋,那两个发起、组织的同学喝多了。至于有没有同学借同学聚会做别的事情我不知道,因为我也喝多了。


风雨敲书窗


发起同学聚会的都是这些年混的比较好的人。

前些年,我们班的一个男同学,经多方打听,联系上了很多初中同学,好多次,无论出去玩,还是吃饭,一切费用都是他出,我们谁也争不过他。

也许有的人会说,他那是炫富,可经过这几年的相处,我发现他还真不是那样的人,因为几年来,虽然对同学很大方,但他生活极为低调,哪个同学有困难了,他总会无私地帮助,如果哪个同学经济情况不好,他也能体谅,红白喜事时,尽量不让别人知道,而且还会在同学跟前圆场。

这个同学生活美满,家庭幸福,孩子孝顺,现在已是儿孙满堂,经常在朋友圈中看到他发全家福的照片,昨天,我们聚会,别人问及他春节后去了几个国家,他轻描淡写地说:十四个,都是些小国家,放在一起,还没有我们中国一个省的面积大。

发起同学聚会的人,只是想重新找回青春的影子,想寻觅学生时代那份纯真美好的感情,时光匆匆流逝,相聚的时刻一天天在减少,能聚就聚吧!


清风秋月


一、当年的班干部。

如我,贵(?)为学习班委,虽不出面组织,但还是很喜欢同学聚会的。

二、怀旧的人,想念老师的人。

我就是。

那么好的老师们,有的已经不在人世!

如英语老师兼班主任李元中老师。

自己当了老师,才更知道李老师多优秀对学生多好。

常常和同学们回忆李老师教我们朗诵英语诗歌的情境。

邓世一老师,体育老师,四川体育学院毕业,曾叫我到体育兴趣小组练体操,可惜我完全不是体操的料。

朱安生老师,数学老师,川师大毕业的文艺骨干,多才多艺,会各种乐器,会跳舞,组织排练文艺节目最辛苦。突然来我教书的学校看我,然后看其他本地同学,当晚我上毕业班晚自习,竟未能和朱老师一同进晚餐,朱老师回市里不久就去世了!

魏朝霞老师,其他班的语文老师。她推荐我为全县学生组织成立大会代表全县师生写一封至关重要的致敬电——虽然当时我因“家庭出身”和父母“问题”连学生组织都不能加入。

健在的老师:

班主任、汉语言文学老师唐碧琴老师,大家现在也叫她唐妈妈。

王衡礼老师,汉语言文学老师,受我一同学的嘱托,从隔了几个县的另一个实习点给我带来蜂蜜——下了火车可是要步行很远的啊!

刘大声老师、王友华老师,分别毕业于云南大学和川师大,都是大学时在报刊发表诗歌的学生诗人。他们拿我的作文在各班念,叫我投稿。我上山下乡插队,王老师一直把我送到山里生产队,然后一个人往回走。

冯先洁老师,峨眉电影制片厂前美工,我们的美术老师。她叫我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把我的速写贴在墙上。

李培基老师,川师大文艺骨干,我们的理化老师。

……

三、成功人士。

四、对班级和同学感情很深的人。

我们初中那个班的同学只要谁想起聚会并招待大家,打电话或群里发微信,大家准时从四面八方赶到。我们聚得比较勤。

五、和老师在一个城市的人。

既可以和同学团聚,又可以让大家见到老师。

六、找回尊严的人。

读书的时候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者。

例如我,后来因“家庭出身”曾经被歧视。在学生会是编外“干事”,不能加入红卫兵……,全校同样“问题”的学生被单独召集开会,大家感到羞耻,不能对视!

总结:

说到底,同学聚会,最大的动因是找回自己的学生时代,找回那些消失的时光。

同学会上,我们都是学生!



大悔忆智冰


哈哈,看了很多同学聚会后的观感,我也发表下体会,同学聚会就是人以类聚的体现,不管何种同学都是少年时代在一起学习过的,少的三年多的在一起可能十多年,能一起学习生活这么多年在人生中是很有缘份的,成年后各奔东西,在某个时候又有人想把儿时共同学习生活的人聚在一起,我首先敬佩这些组织者,不管他们工作收入如何,能把大家往拢聚,证明他看重同学一起学习生活的情份,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可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变浅了,有人组织把同学聚起来是想重温儿时纯真的友情,让经历磨难的心有片刻的放松,别太过计较得失,同学相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想法出想法,尽量把同学的聚会搞得圆满温诚,让聚会同学体会到同学友情经久不减,有心意参加各种同学聚会的人们尽量互相体凉,让同学聚会这种爱的平台发扬光大,谢谢观读。


光头侠582


去年9月份,我们就举行一次很成功的高中毕业40周年同学聚会,请来了所有任课老师和已去世的老师遗孀,当时以几个班干部为骨干发动联系所有同学,建群形成通信录。我是班长,同学们都叫我老班长,推举我组建了一个筹委会,按各自分工进行工作,同学们涌跃参予,费用不用AA制,采取自愿捐助的方式,不需交任何费用参加,所有同学一视同仁,不分贫富,地位高低,所有同学从国外回的,全国各地来的,除了极少数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外全部参加,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很融恰,带旅游一共四天,每人都有一份精美的纪念品,通信录,像册,每位老师另加一位礼品,给母校也捐了奖学金,给几位困难同学进行了资助,整个活动完成后费用还有结余,结余部分用作同学会资助基金,全体老师同学都认为聚会很圆满很温馨,使人终身难忘,重新使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秋水常清


我发起了中学同学聚会和两所小学同学的聚会。但是,都不是我主动,是当年的同学们找到我,要我出面组织。因为,从小学到中学我都是班长。

同学们多数住在省城,我上山下乡后没有回省城,在另外一个城市安家。在同学们要求下,我出面组织聚会,无非是成立个班子,做个方案,确定聚会时间、地点和聚会方式,具体工作都是省城的同学做。我只要聚会那天赶过去主持就行。

聚会了几次,效果不错,同学们走动的也多,时不时还小范围聚聚。


建华72278


今年3月10日,我们74届初中同学,在分别45年后,终于又相聚在了一起。它的圆满举行,起源于同学群,开始是几个要好的同学,后来多方联系,在短短的五、六天时间里就把使用智能手机的六十位同学拉进群里,有的同学走东家,奔西家,有的同学转这村,串那村,积极性空前高涨,像过大事一般。我们这代人,大都在农村生活,微信对于大部分人比较陌生,为此在外工作的同学或会上微信的同学就成了教师,他们利用空闲时间手把手地教,好多同学都购买了智能手机,踊跃进群。同学们在群里互道45年来的人生经历,以及悲欢离合。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大家一致倡议,要求聚聚,面诉别离45后的酸甜苦辣。就这样由群主牵头,各村有一名同学负责联络,然后就相聚了。当时的场面是难于用语言形容的,高兴的,流泪的,握手的,拥抱的……真挚动人,感人肺腑!同学们自报家门,自我介绍,有的同学上台发表感言,有的同学登台演唱,有的同学介绍养生知识,同学们忘记了年龄,忘记了性别,仿佛回到了懵懂的少年时代!大家相互敬酒,相互祝福,相互合影留念,在难忘今宵的歌声中,依依惜别,恋恋不舍的结束了这次联谊!











难得糊涂cheng


组织同学聚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热心、耐心,还需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更需要同学们的理解、支持和包容。2015年我曾经组织过一次高中同学聚会。因多年未联系,无法知晓大部分同学的联系电话和工作情况,于是先建一个Q群(当然,现在又建了一个微信群,联系什么的更加方便了),先把联系较密切的同学加进来,再通过他们获得更多同学的联系电话,逐一将他们拉进群,然后是成立活动筹备小组,拟定活动方案,撰写各种文稿,选定活动地点,做好协作分工,分头联系同学和原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在同学们的支持配合下,在那年春节放假期间举办了同学聚会活动,纵观活动全过程,虽因组织活动经验不足,时间仓促等原因,整个活动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总体上还算成功。当看到分别多年的老师、同学们相聚时一见如故(其中一位最年长的老师在参加活动后不久就去世了,这应当是他给学生们留下的最后影像资料),其乐融融的场面,我觉得苦中有乐,一切艰辛付出都是值得的。在活动过程中,一些同学感慨地说:“感谢筹备组,是你们把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又聚拢在一起……”活动结束后,筹备组还制作了活动光碟、通迅录等分发给参加聚会活动的同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