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寫詞,但是古代和現代字的讀音有差異,怎麼規定平仄呢?比如“一”、“竹”?

文乎


填詞和寫格律詩一樣,會遇到一個平仄的問題,由於古今音變,很多字讀音和今天不同,平仄也就不同了。如“鴨”、“鴉”,現在都是平聲,但在平水韻裡,鴨是仄聲。蘇軾“春江水暖鴨先知”,鴨要是平聲,這句就成了三平尾,是格律大忌。“療”現在是平聲,古音是仄聲。宋張耒的詩句“朦朧小睡還成夢,諷詠新詩且療飢。””就在仄聲位置上。

還有就是入聲字了。古音四聲是平上去入,和今天的一二三四聲不同,現在把一二聲歸為平聲,分為陰平陽平,三四聲歸為仄聲,對應上去兩聲,入聲沒有了。入聲字的特點是其聲短促,一發即收。如“絕,滅,雪”“壁,泣,易,鏑,急,迫,夕,激,敵”,現在推廣普通話,當然不再用入聲了,怎麼辦呢?我主張全部用普通話,用中華新韻做為格律詩詞的標準,就可以避免入聲字帶來的尷尬。

關於“一”的讀法,比較複雜,它是一個多音字,但字典裡並沒有當多音字對待。它的讀音規則是: 1、表數字時讀一聲 ,如一二三四。2、在四聲字前,讀二聲,如一個人。 3、在一二三聲字前,讀四聲 ,如一把椅子,一腔熱血。在新韻詩詞裡,平仄均可,還有“不”也是可以讀二聲,也可以讀四聲的,所以也是平仄均可的。

至於“竹”平水韻是仄聲(入聲)用新韻自然就是平聲了。

現在的問題在於中華新韻是中華詩詞學會發布的韻書,權威性不夠,歷代韻書都是皇家發佈的,能不能讓國務院權威部門認可一下呢?

以上不知道說清楚了沒有,望方家指正。


桃之夭夭老牛


在新韻中按普通話語音基本可以判斷平仄,一二聲為平聲,三四聲為仄聲。但在舊韻中就多了個入聲韻,譬如:一、竹、急、得、食等等,就歸入仄聲,有專門的入聲韻表可參考。有些地方的語系如客家話、粵語,從其發聲中就可判斷岀入聲韻。


fsgdx


最簡單的一個方法是購一本《中華新韻》的書,裡面有新韻(現在的平仄)和平水韻(古代的平仄),依表查閱,按表使韻,詩、詞添完後,要標明新韻或平水韻即可。


金銀傳說


平仄問題除了極特殊的之外告訴你一個判斷標準:一二聲是平音,三四聲是仄音。


黃岡同樂教育


平仄問題除了極特殊的之外告訴你一個判斷標準:一二聲是平音,三四聲是仄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