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怎麼練才能讓右手撥絃時乾淨無雜音?

魯J張先生


要做到右手撥絃乾淨無雜音,做到以下幾點:

一、右手手指撥絃分工要明確,大拇指撥456弦,食指勾3弦,中指勾2弦,無名指勾1弦。

二、右手手指撥絃的發力點要清楚,大拇指是根部發力,用指甲左上角觸弦,手指斜向下撥絃;其它三個手指一定要呈握拳狀,第一和第二個關節要彎曲,用指甲尖觸弦,往掌心的方向勾弦。

三、右手指甲修剪要一致,不能有的手指有指甲,有的手指沒有指甲,有的指甲長,有的指甲短,這樣彈出來的音色不統一,不好聽。

四、右手手指撥絃的動作要快,要乾淨,不能拖泥帶水,停留在弦上的時間要統一。

五、要保證你左手按弦要按實,不能虛按,或者其它手指碰到你所按的弦。

做到以上五點,我相信你撥絃時能做到乾淨,無雜音。





阿紀彈吉他


想讓右手撥絃乾淨無雜音,掌握下面幾個方法:

第一、保證右手撥絃姿勢的規範。右手撥絃用到的是pmia四個手指,大拇指(p指)負責往下撥響4、5、6弦,大拇指撥絃的發力點是大拇指的根部,也就是每次撥絃拇指的第一個關節不能發力,一部分吉他自學愛好者和在琴行學吉他的學生,大拇指撥絃的時候用的是第一個關節發力,這會導致:1、撥絃姿勢不規範;2、容易碰到其它弦;3、不能控制好力度。除了用大拇指根部發力,還要注意大拇指撥絃是斜向下,大約和琴絃呈15度夾角,這樣才不會碰到其它弦。食指中指無名指(ima指)勾弦要向自己的掌心方向勾,第一和第二個關節用力,勾弦就好比是自己的手指在弦上走路一樣自然,切記不能勾弦的時候整個手指往上提。

第二、右手撥絃要留一點指甲,大約3mm左右就夠了,撥絃儘量用指甲尖撥絃,不要去拉弦。不留指甲聲音比較悶,不夠清脆。

第三、多練習一些撥絃的分解和絃節奏型,比如53231323,532123之類的右手分解和絃。

做到以上三點,有利於提高右手撥絃的熟練度,久而久之就會成為習慣,右手撥絃就會越來越乾淨,雜音就會越來越小,當然,雜音和左手按弦也有關係,左手按弦按不實右手都會有雜音。





舞指如歌


再牛逼的人彈,總都會有那麼一點點雜音,作為真實彈奏的證明。不過呢,彈吉他的基本功“護弦”,這個一定要練的護弦不僅僅是右手,是左右手都要會。然後“過弦”動作也要乾脆利落,有必要的話可以做下“觸弦”再彈。

很多從木吉他轉彈電吉他與及剛學電吉他的朋友一開始就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彈奏中不知道怎麼護好弦,剛接觸電吉他(特別是失真音色)的時候,彈起來噪音很大,音色不乾淨。

一、護弦和消音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護弦是指在彈奏之前防護好其他不彈奏的弦,避免不小心碰到它們而出雜音,消音是指彈奏之後消除餘韻。 當然,在彈奏過程中兩個工作都要一起做好的。彈電吉他第一條就是不能讓他出雜音, 護好弦是彈電吉他的入門功課、最重要的基礎,特別是主音,講究出的聲音要很清晰。電吉他沒有良好的護弦,其餘技術都不能很好的實現。

二、護弦時左右手的護弦參與類型 護弦時使用的手的的部位,一般分為右手的手掌外側面、右手的大拇指側面、右手不用的手指、左手的食指(或不用的手指),以及用撥片參與護弦這幾種方式。

(一)單手的護弦方式:

1、右手拇指肌護弦: 在一些不需要右手做大跨度移挪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右手拇指肌部分,對相對低音弦(4、5、6弦)進行護弦。

2、右手掌護弦: 使用右手手掌外側,可以對相對中/高音弦(1、2、3、4弦)進行護弦。

3、右手指腹護弦: 使用右手的非使用手指的指腹,對相對高音弦(1、2、3弦)進行護弦。

4、左手拇指護弦: 適用於左手相對較大,多在5弦演奏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左手拇指對6弦進行護弦。

5、左手手指護弦: 一種是大多教材上表述為,用指尖對正在彈撥絃的相對低一弦進行的護弦。個人認為應該理解成用指尖內側,此方式多用於點弦時的護弦。一種是俗稱左手製音---即左手手指虛按於某根弦上,形成對這根弦的保護。

6、左手指腹護弦: 一種是正在使用手指的上一指的指腹,對相鄰弦進行護弦。此方式多用於左手中指/無名指在推絃或揉弦時候的護弦。一種是正在使用的手指的指腹,對相對高音弦進行護弦。一種是正在使用的手指的下一指的指腹,對相對高音弦進行護弦,此方式通常於其他護弦方式同時也在使用的時候。

(二)、左右手結合的護弦方式:

1、左低右高: 即用左手護相對低音弦,用右手護相對高音弦。例如我們在用左手無名指對2弦的揉弦過程中,會使用左手的食指/中指對相鄰琴絃進行護弦。但是由於無名指長度問題,通常對3弦保護較好,而忽視對1弦的保護。這時候由於揉弦是腕部動作,使用小指對1弦護弦顯然是不明智的。所以這時候應使用右手手掌或右手指腹對1弦進行保護加強。

2、右低左高: 即右手護相對低音弦,左手護相對高音弦。例如我們在做單絃半音階過程中,會使用指腹對相對高音弦進行護弦,而相對低音弦的護弦,便交給了右手拇指肌。

3、相互結合: 在實際演奏過程中,遇到的情況之多樣性,讓我們有時候會使用更加複雜的護弦方式來消除噪音,典型的有快速的掃撥護弦。在掃撥中,由於雙手都在運動過程中,都不便穩定之護弦,所以左/右手結合加強的護弦方式才能保證其有效性。例如下掃(低音弦至高音弦)的時候,左手要充分運行手指護弦以及指腹護弦,而右手要將拇指肌和手掌相結合採用"滾過"的方式護弦。

(三)、撥片參與護弦

比如你要彈第2根弦的第五品的音,兩步走:先用右手的中指的指肚輕輕壓住一弦。再用撥片撥完要彈的音之後迅速頂住三絃(加上撥片來護弦)。這樣的話無論你幅度多大的揉弦/推絃都不會出雜音了。

三、不同演奏技巧時的護弦:

1、推絃時的護弦:下拉弦的時候護弦的方法就是把食指放平,護著下邊的弦就行了。上推絃的時候,需要護的是推的弦的上兩根琴絃。

(1)、首先保持推絃手型的正確性及力度: 在練習護弦的過程中,無論有多不習慣,都要確保你的手型是正確的。另外要加強手指力度的練習,如果手指沒有足夠的力量就根本無法完成這種技巧,所以培養推絃時的手指力量,也是我們進行基本推絃訓練時,應必須完成的訓練項目。不要隨便用“一指禪”推絃,很多人在在初學推絃的時候,手指力度往往不夠,用一個手指,往往會用盡力氣去推,難看不說,還會影響以後練習的習慣,並且導致推絃不到位,前功盡棄。

(2)、上推絃時的護弦有兩種護弦的方法:

A、一種為左手護弦,左手的護弦,大多采用食指虛按琴絃的方法。應儘可能的採用中指和無名指來推絃,這樣就可以把最靈活的食指空出來進行護弦。保持左手食指在推絃(或揉弦)過程中成橫按狀虛按,因為在彈奏中推絃、揉弦的時候做容易碰到其他弦而產生雜音,食指象這樣護住弦以後,推、揉的時候就可以放心的讓其他不應該發音的弦不發音了。左手護弦主要是針對習慣用兩個(食指和中指)或三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手指推絃的護弦。具體方法為在推絃的時候食指不用按緊,浮在要護的弦上就行了。比如推1弦食指就浮在1-3弦上。也可以用大拇指的護弦:這樣的護弦方式經常在一些國外大師那裡看到,大拇指的護弦一般在進行3、4弦推絃的時候,將大拇指虛按在5、6弦上。

B、還有一種是用右手手掌側面護弦。比如推1弦時,右手手掌就靠到2弦行了。不過也要注意一下,手掌很容易也會碰到1弦的。具體的情況還要具體的分析,選擇哪一種方法護弦(一般我都是兩種方法同時用的)。如果在彈奏的時候大拇指怎麼都夠不到5、6弦,或者食指實在不習慣那麼伸在指板上,也可以在某些時候用右手的手掌外側來進行護弦。比如在推2弦的時候,右手手掌外側輕輕壓住3、4、5、6弦靠近琴橋的地方。

2、揉弦時的護弦和消音:跟推絃的第一種方法一樣。

3、勾弦時的護弦和消音: 一般勾弦手指拉起來容易碰到的是下面的一根弦。針對情況也有左手和護弦兩種方法。左手護弦就把食指放平就可以了。右手護弦就把不用的手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靠住下面這根弦就可以了。

4、琶音類(上行)時的護弦和消音: 這裡想說的其實不是琶音,琶音的護弦相信大家也是知道了的,是要把它的護弦的方法拓寬。一種為右手大拇指側面護弦,還有一種為右手手掌側面護弦。 前面所說的琶音類,就是說左手和琶音差不多,比如音階上行,或是需要跨弦彈奏的旋律。這類奏法用琶音的方法來護弦是很實惠的。其中用拇指護弦最好練,但容易發出不必要的泛音,只適合一兩根弦的護弦。掌邊護弦比較難練,因為這個地方的觸覺不太靈敏,而且還要培養與彈奏瞬間協調的慣性,一般是大範圍的跨弦比如琶音用比較合適。

5、撥掃弦時的護弦和消音: 就是用左手(多是彈和聲音程,就是兩個音以上同時彈奏的時候),比如你要同時掃1、2、3弦的二品的3個音,左手食指橫按住這三個音,然後騰出中指虛按住4、5、6弦,虛按就可以讓其不發聲。很多人說他掃弦有很大的雜音,就是基礎的消音沒掌握好,我的消音是從練習音階開始的,我彈音階佔練習的7成左右,所以我把音階練好,消音技術一起過關。

6、空弦和換弦時的護弦和消音: 左手手指抬起來的時候容易有空弦噪音。這個主要是水平還欠一些。但也可以用上邊說過的一些方法也可以護弦,防止這種空弦噪音。比如你彈完3弦,接著要彈的是2弦,就可以用大拇指,或手掌護弦。如果接著彈4弦,則把食指放平就可以了。消音也一樣,一根弦上的消音不用說,彈完之後左手按弦的手指輕抬虛按就可以了,過弦彈(換弦)的時候,我採用了從高音弦到低音弦時左手空閒的手指消音,從低音弦向高音弦走的時候,右手手掌外側順著往下消音,這樣其實在消音的時候也就護住了弦。這樣兩手配合熟練了,很自然的就會得到很乾淨的聲音了。

四、具體的護弦分析 以彈奏AM小調6型音階/第六絃/第五品的6音開始: 當你的左手食指彈6音的時候,你的食指按在第6弦上 ,但必須同時用食指把5、4、3、2、1弦也壓住 (但不能壓死 壓死就發出其他的聲音)。這樣你彈奏了6弦的6音,可是其他的5、4、3、2、1根弦都不會出聲音。 當彈奏完第6弦的6、7、1音後,彈第5弦的2、3、4音的時候,就要把你右手的小指指掌邊緣(一定是垂直,不是垂直你以後彈悶音的時候會音彈不準),壓在第6弦上把第6弦的餘音止掉。其他弦就是如此類推。同時右手的消音,就是食指按6弦/第五品的6按緊,而5、4、3、2、1弦也被食指壓住(是虛壓不按死),當你食指離開第6弦,開始按第5弦/第五品的2之前,先把右手手掌壓在第6根弦上把你彈的音符聲音止掉,往下類推。當你彈第5弦/第五品的2音的時候,4、3、2、1弦被食指壓著沒聲音 6弦被右手手掌壓著也沒聲音,發聲的就是你現在所彈奏的5弦/第五品的2音,這就是電吉他的真正護弦。當右手不參與護弦,也可以做到沒有雜音,這全在左手的食指控制上。你彈第5弦/第五品的2音,不是用食指按2嗎?那就把你的食指尖頂在6弦上,同時用食指指尖的下一點按5弦 (這時6弦頂死了,5弦是你要的聲音。4、3、2、1弦被食指的下半部分虛壓著,也沒聲音) 。其他弦以次類推,有人會說我還其他3個指頭彈啊?那就一樣都頂住。這很難掌握,但是消音的一種。

五、一些練習者的個人心得

1、電吉他護弦分左右手。比如說彈3弦的時候,左手的食指用來護1、2弦(就是輕輕放在上面支音使他們不發聲就好了)。而4、5、6弦通過右手手掌來支音護弦。彈4弦則是左手1、2、3弦, 右手5、6弦。建議先從5度普通半音階、爬格子練起。而且從一開始練琴就要站立練。

2、不管那個弦,演奏的時候左手的食指都是觸碰到相鄰琴絃的,這樣就可以讓它們不能震動發聲。比如:你彈3弦食指同時壓著1、2弦,食指指尖還觸碰4弦,這樣你的右手就只需要用手掌壓住5、6弦,就可以保證良好的護弦了。總之是兩手配合護弦的。

3、左手的護弦大多采用食指虛按琴絃的方法,即左手食指在彈奏過程中成橫按狀虛按,因為在彈奏中推絃、揉弦的時候做容易碰到其他弦而產生雜音,食指象這樣護住弦以後,推、揉的時候就可以放心的讓其他不應該發音的弦不發音了。但我在彈奏的時候不習慣把食指伸老長的趴在指版上,所以我左手只護幾根高音弦,低音弦用右手的手掌外側來護,比如彈4弦的時候,左手任意一個空閒的手指虛按1、2、3弦,右手手掌外側壓住5、6弦(靠近琴橋的地方),這樣就會感覺左手活動的更方便了。具體手怎麼放,應該是個人的習慣來決定的。

4、右手手掌的位置通常以不動的的情況下,拿撥片能撥到所有弦為好。右手手掌根部靠在在琴橋上,慢慢沿那一排穿弦的地方攏下去(就是拾音器的最下面那塊地方,也是弦的底部),要接觸到弦,但也不要壓太緊,慢慢找感覺,不要出悶音,聲音還是應該很亮的發出來。如果要出悶音的效果,就在把手掌上移一點,就是再往上攏一點。具體的分寸尺度就真的要靠自己來用時間來體會了。總之一定要一個音是一個音,很亮的感覺。電吉他的撥絃不用很大的力氣就會發出很大的聲音,所以只要稍微壓住你要求不發聲的弦,那就基本上就會得到你想要使之發聲的那個弦的音。很多人都是在彈奏中的換弦......的時候容易出噪音,這就用到左手的一點技巧,彈過的音要想立即止掉(其實把右手的護弦練好了就可以做到了),左手無非和右手的原理一樣,都是通過虛按來實現的。只是習慣和方便的問題。左手就利用指肚的虛按,比如你彈過1弦要換弦到2弦,要止住1弦的音,就可以用手掌根部去虛靠在1弦上。要是所彈的音在同一品上,用左手就方便些了,先只要把手指指肚躺下(同時按1、2兩根弦),虛按2弦,在1弦上施力,那麼你先彈出的就是你要的1弦上的音。然後迅速的微微改變一下施力,對1弦虛按,2弦用力,這樣是比較方便的。

5、彈3弦的某個音,顫音或推絃,左手動時會很容易碰響鄰弦,這時你可以左右手一起護,4、5、6弦可以用右手大魚際和大拇指靠弦的一側來護,1、2弦可以用左手來護,手指放倒些,指關節不要那麼垂直(尤其彈古典吉他的人,指關節習慣垂直),這樣就可以捂住1、2弦。你看NUNO彈琴他左手手指就很低,幾乎是趴上去的。總之,左右手就是阻止不需要的弦去震動。

在我的感覺裡,一個好的吉他手應該對護弦和揉弦,以及所有的技巧都有比較長時間的研究,護弦會直接影響到一個吉他手彈琴髒不髒,其實按道理說,彈琴髒的人一般都是學琴時間不長的人,而有長時間琴齡的人,應該會很好的掌握護弦了,下面談談護弦的好多種方法,這些方法有的是必須做到的,有的則是需要自己的研究,根據自己的彈琴習慣和手的條件來找出自己的護弦方法。

1.彈單絃的護弦。彈單絃的時候,比如我彈1弦,我的食指按第5品,中指按6品,無名指按7品,小指按8品的這種半音階,這個時候我的食指按著1弦,指尖應該頂住這樣的話,1弦和2弦就解決了。再來看看其他4跟弦,其他4跟弦我會用右手拇指的內側和手掌的外側(就是彈金屬和絃悶音的地方)來消音,這樣護弦的話,就很乾淨了,其實彈別的弦的時候也一樣,彈2弦的時候我的食指按著2弦,指尖應該頂住3弦(不按響它)然後食指的指肚輕觸在1弦上(不按響它),這樣的話1.2.3沒有問題了,然後4.5.6弦的護弦方法和前面說的一樣。彈3.4.5弦的時候都是一個道理,我就不說了,我說說6弦,彈的時候食指按著6弦,然後用食指的整個手指輕觸5.4.3.2.1弦,然後用右手的手掌外側(就是彈金屬和絃悶音的地方)來消音,這樣的話,六跟弦的消音就都沒問題了。其實方法可以靈活的運用,比如彈SOLO的時候也是一樣的道理。

2.揉弦時的護弦。揉弦時的護弦其實很簡單,最重要的就是揉的那跟弦相臨的兩跟弦的消音,方法和前面說過的是一樣的。

3.點弦時的護弦。我點弦的習慣是用拇指在琴頸的上方支撐,然後食指點到指板上之後向上鉤,然後這樣的話消音就會非常的容易,就是用食指(隨意一跟手指)來點1弦,拇指在琴頸的上方支撐,其他的2.3.4.5.6弦就用右手的內側來護弦就可以了,其實向下鉤弦也是一樣的道理。

4.掃撥時的護弦。其實彈琴有年頭的朋友都應該會把掃撥時的消音做的很好的,主要就是幾個方面,比如從6弦掃到1弦,彈響6弦以後和彈響5弦的同時要把按6弦的手抬起來,但是手指抬起來之後不能離開琴絃,要搭在6弦上,但是不按響,然後,每次彈過的弦都要用右手來消音(和上面提到的一樣)同樣,其他的弦都是依次類推。


混音師天職TimChan


1、勤於練習,打下堅實基本功。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吉他練習也是,靠的是“童子功”,沒事兒可以多練習一下分解和鉉,右手節奏型,如最簡單的 5 3 2 3 1 3 2 3 等,不過開始的時候要慢點練習,多多練習就好了!

2、首先看看是不是調音旋鈕鬆了,如果松了用螺絲刀緊緊。看看是不是調音不準,弦太鬆。

3、手法也可能造成這種情況,一般是手指按品不牢靠,解決辦法很簡單,就是注意左手手指一定要垂直指板,動作要領就是指關節隆起,用指尖觸弦。另外手指尖觸弦要在品格里靠近壓弦那根品柱一點,比按中間要省力。這符合槓桿原理。


喜感娛樂


方法:

第一、保證右手撥絃姿勢的規範。右手撥絃用到的是pmia四個手指,大拇指(p指)負責往下撥響4、5、6弦,大拇指撥絃的發力點是大拇指的根部,也就是每次撥絃拇指的第一個關節不能發力,一部分吉他自學愛好者和在琴行學吉他的學生,大拇指撥絃的時候用的是第一個關節發力,這會導致:1、撥絃姿勢不規範;2、容易碰到其它弦;3、不能控制好力度。除了用大拇指根部發力,還要注意大拇指撥絃是斜向下,大約和琴絃呈15度夾角,這樣才不會碰到其它弦。食指中指無名指(ima指)勾弦要向自己的掌心方向勾,第一和第二個關節用力,勾弦就好比是自己的手指在弦上走路一樣自然,切記不能勾弦的時候整個手指往上提。

第二、右手撥絃要留一點指甲,大約3mm左右就夠了,撥絃儘量用指甲尖撥絃,不要去拉弦。不留指甲聲音比較悶,不夠清脆。

第三、多練習一些撥絃的分解和絃節奏型,比如53231323,532123之類的右手分解和絃。

做到以上三點,有利於提高右手撥絃的熟練度,久而久之就會成為習慣,右手撥絃就會越來越乾淨,雜音就會越來越小,雜音和左手按弦也有關係,左手按弦按不實右手都會有雜音。






湘子音樂


個人感覺,這個問題很複雜,每個人都會遇到,大師也會有雜音,只是聲音被主旋律掩蓋了,個人經驗:1:指甲修剪的長度,本人現學古典,指甲留了1mm,這樣可避免碰到正在振動的弦上產生雜音,這個其實無所謂,依據個人習慣,可修長修短,2:彈奏的方式,是勾弦還是靠弦,靠弦有止音的作用,但也會產生雜音,勾弦也同樣會碰到弦,這個需要自己來練,3:最好的方法是指肚肉先觸弦然後指甲撥絃,這樣,指肚有消音作用,不會產生指甲碰弦那種高分唄的雜音。4:一定要加強基本功的訓練,找到適合自己的撥絃方法。以上為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彈琴說愛好


雜聲不單單是右手的問題,左右手配合才是重點!

左手:

1.按弦靠近品柱;

2.採用保留指的方式轉換和絃;

3.採用根音先行的和絃轉換方式。

右手:

1.多練打基礎53231323類似這個,直到不需要看琴絃就能撥為止,換別哦練習;

2.每天拿上琴第一件事就是扒格子,這個叫熱手;

3.大拇指和食指可以留少於指甲,這樣可以模仿撥片的彈奏。

以上是我個人的經驗,希望能幫到你!😊😊


民謠駭浪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層次感 掃弦過程中有高音和低音,把高低音作為節奏階段搞明白,接下來就是掃弦時候的指頭接觸距離,太深了會很雜,太薄了會很缺(自己體會),恰到好處,這種感覺是需要長期大量練習和積累還模仿,接下來是左手,需不需要切音,開發和絃封閉和絃按實,按透,這樣就差不多了。

再多說一句話

掃弦沒有特定規律和指法 只要自己聽著舒服就大膽嘗試 不要跟風 切記 這樣才是你自己的東西


李全生


我覺得,簡單通俗易懂的說,就是“練”那麼該怎麼練呢??

首先是姿勢要正確,現在網絡教學那麼發達,你可以在網上搜搜視頻,比我在這裡幹說更讓你好懂,看看老師教右手感覺怎麼彈。

其次知道怎麼彈了,下一步就是記住,這點最重要“必須是由慢到快”很多朋友練吉他的時候,總是一味著想快,到最後根基沒打好,彈出來的也是雜音沒有質感。

因此總結一下“由慢至快的練”這樣你進步也快,基礎也會打的很好。





夜楓愛唱歌


這個問題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基本功要紮實,沒有好的基本功,說什麼都沒用。

所有的樂器,想能夠好好的操控它,每天必須要有一個很好的練琴計劃,並且要有固定的練琴時間,在練習的過程當中,以解決問題為主要方向。

至於你說右手為什麼會有雜音,通常是操控的問題,手的速度不穩,方向不準確,手指撥絃力度不平均,這些都能夠造成一些不愉快的聲音。

右手在撥絃的時候,主要是手指關節發揮作用,很多人在撥絃的時候,連帶著手腕前小臂一起擺動,這樣就很容易誤觸到隔壁的弦,因為吉他的弦與弦之間也就那麼一釐米左右的寬度,手腕和前小臂的擺動,對於那麼一點點的距離是非常容易誤碰的。

一些有經驗的負責任的老師,都會要你區分什麼是小關節,什麼是大關節,通常手指關節稱為小關節,手腕,手臂甚至包括肩膀的關節都是屬於大關節。

如果你想把吉他彈出乾淨的音色,那麼,從現在開始你就要注意小關節的練習,記住,手臂,手腕,這些只是手掌的一個平臺,他們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手指運送到某一個區域,當你的手掌到達某一個區域的時候,你的手指也就是在某一個區域發揮作用,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開始做一個小關節的練習,也就是手指關節獨立練習,這個過程當中手臂和手腕都要保持住別動,這個練習就是為了抑制手臂和手腕的大幅擺動,當你練過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雜音變少了,並且速彈一點都不吃力。因為小關節永遠比大關節靈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