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沒有奶粉,當母親不能哺乳時,孩子吃什麼?

型男東海Terry


以前沒有奶粉,當母親不能哺乳的時候,孩子吃什麼?我用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吃什麼。

我生於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時候應該是有奶粉的了,但是對於一個農村家庭來說是不可能購買的起奶粉的。當時由於計劃生育問題等種種原因,我面臨被拋棄,外婆可憐我也心疼我媽媽,就把我抱回家養。剛滿月我就進了外婆家,直接就斷了母乳了。對於剛滿月的嬰兒沒有奶喝怎麼存貨?老人家也是很有智慧的,以前每家每戶都有一個裝開水的保溫壺。外婆每天就煮好粥裝到裡面去,保溫壺的保溫效果讓粥更加的軟爛,綿綿的嬰兒也可以吞嚥(在後面我表弟斷奶的時候我外婆也弄過一次我嘗過)。白粥久了寶寶肯定不願意經常吃,而且也沒有營養,以前沒有奶粉,但是有葡萄糖粉,她就買回來拌粥裡餵我。還有魚肝油,魚肝油是一種粘稠的糖漿,我懂事之後家裡還有很多那些玻璃瓶子,外婆說這都是我小時候吃的。還有一種叫維B的沖劑。這些都是我外婆為了給我吃粥買來拌進粥裡餵我的。也是因為她的細心照顧,我長得比那些喝母乳的還要胖,小時候別人都叫我胖妞。

我生二寶的時候母乳不足,要添加奶粉,婆婆心疼錢說叫我餵飯就可以了。我說她還這麼小的寶寶怎麼能餵飯呢?她說怎麼不能,他爸爸以前我也是這樣喂的,餵飽了,他才睡得香長得快。

通過我自己的親身經歷跟我婆婆的口述,以前沒有奶粉,母親不能餵母乳的情況下,孩子是吃粥或者米飯長大的。就是以當地的主食餵養的,如吃米的地方可以給孩子喂粥或者將大米磨成粉煮米糊餵養。吃麵食的地方,就可以用麵糊餵養。





全職寶媽小包


以前沒有奶粉,當母親不能哺乳時,孩子吃什麼?

孩子生下來都具有吸吮的能力,當產後媽媽有自己的奶喂寶寶時,是件很幸福又慶幸的事。有的寶媽產後奶水特別多,但有的寶媽卻一滴都沒有,那麼沒有奶水最可憐的還是孩子喲。



我嬸子就是一個沒有奶水的寶媽,記得92年嬸子生堂妹的時候是在家生的,當時家裡條件也不好,妹妹剛生出來的第一天,嬸子沒有奶水,我叔叔和奶奶都著急了,於是開始找各種催奶的食材來熬湯給嬸子喝,但也沒有奶漲,後來奶奶又用盡了按摩乳房的招數,也還沒有奶漲,到了第二天妹妹只得喝一點葡萄糖水,餓得哇哇哭。沒有辦法了,奶奶就把大米用石磨磨成了米粉,然後把米粉再曬乾後用密封的罐子裝起,當到喂妹妹的時間,奶奶就把米粉用開水煮熟調成糊狀待涼了,用小勺子一口一口的喂妹妹。直到了妹妹6個月時,可以喝粥、稀飯等了,奶奶才很少磨米粉的喲。現在妹妹已經長大嫁人了,有時候我們在一起聊天,都還會拿這件事來笑她呢,她也老是說如果沒有奶奶的米粉,那她可能早就嗚呼了哦!



確實,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養育方式,有時候總是覺得老一輩的餵養不正確,但是在沒有母乳的情況下,他們用他們的方法把我們養活,也挺不容易的哦。以前的年代,寶媽沒有奶水,那麼有錢家的孩子可能得喝牛奶、羊奶長大,沒有錢家的孩子那就只有吃米粉、米糊、粥、稀飯,甚至哥米湯長大的哦。所以有時候覺得很慶幸,自己小時候有奶吃哦!



大家還記得小時候是吃什麼長大的呢?歡迎大留言一起分享一下!


媽咪寶貝的快樂


以前沒有奶粉,當母親不能哺乳時,孩子吃什麼?來說說我的例子。

我媽說我剛出生的時候,是有喝母乳的,大概喝到滿月,後來我不知怎麼的,嘴裡長了許多泡泡,每次喝奶就哭的很厲害,最後沒辦法就不餵了,等我嘴巴里的泡泡好了的時候,我媽媽也已經回奶了,那時候家裡條件一般,所以後來就沒有再喝過奶了。


我那時候經常吃的就是“羹”,我們那兒的老話是這麼說的,說是比較耐飽,扛餓。就是把大米磨成粉,然後煮成米糊,但是沒有現在的米糊這麼細膩,成品有點類似沖泡好的葛根粉。我小時候就是這麼吃的,聽我媽說我不愛吃羹,總是吐出來,也可能吸收不好,那時候大家為了生計都忙著幹活,也不怎麼顧得上我,所以我小時候長的面黃肌瘦(這是長大以後聽長輩們說的)。

“羹”在我們那兒,應該說幾乎每個孩子都吃過的,包括現在我們這一代的孩子,比如我表哥他們的孩子也是吃羹長大的,還有我妹妹她兒子現在七個多月,就已經吃羹很久了,在老家,有些甚至滿月沒多久,奶奶們就準備讓小寶寶吃羹了。



我記得當初我生大寶的時候,家婆也是從老家帶了一小包研磨好的米糊過來(老家有專門研磨米糊的店鋪),還在月子裡就想讓寶寶吃,說是耐飽,吃的飽才長的好,後來跟她說了很多過早添加輔食的弊端才作罷。

其實現在大家生活條件好了,各種各樣的奶粉也都買的起了,但是羹也還在傳承著。


柚子媽媽說


我就是那個母乳不夠吃,有沒有奶粉的年代長大的人。

我是雙胞胎,生下來只有3斤,妹妹只有2斤半,早產兒。住了一個星期保溫箱,開始母乳是夠吃的,後面不夠吃了,能吃什麼?家裡也窮,都是吃米糊糊和奶糕的。舅伯去武漢出差,就會帶奶糕回來,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用熱水泡開了餵給我們吃,米糊糊也是舅伯從武漢買回來的,亨氏的米糊糊,再大點兒就吃米湯,粥了。總之活下來不容易,謝謝舅伯!



沐陽陽


我們這一代的孩子還是比較幸福的,就是媽媽母乳不足還有奶粉可以喝,而到了我們孩子這一代,不是隻喝奶粉那麼簡單,還分牛奶、羊奶、進口奶、防過敏奶等。

我大女兒就是喝奶粉長大的,我那時候剖腹產,奶水不足,然後產後還要上班,所以就沒堅持去讓寶寶喝母乳。

那麼,以前沒有奶粉,當母親不能哺乳時,孩子吃什麼呢?

1.找其他哺乳媽媽,今天這裡吃一頓,明天那裡吃一餐。

這個是我媽媽告訴我的,說她生寶寶那會就是大奶牛,然後鄰居家的孩子不夠奶喝,都是抱過來喝她的奶,而且還不止一個寶寶,只要認識的沒奶喝的,都會抱過來。其中有一個寶寶比較可憐,她媽媽生她難產走了,孩子沒奶喝,基本都是喝我媽媽的,偶爾就去其他人那裡喝,現在那個寶寶也已經是30多歲的人了,還是有經常來看我媽媽,兩個人感情比我還好。

2.喝米湯、米糊。

以前沒奶粉喝,然後又沒有鄰居的奶蹭的話,那寶寶就只能喝米湯了,就是大米熬的很稀,然後把上面的盛起來餵給寶寶喝。等寶寶到了3個月左右就會調藕粉、薯粉或者煮稀飯給寶寶喝的。

我妹妹小時候也是喝米湯多一些,因為我媽媽生了妹妹不到半年就懷孕了,然後就到處跑,躲計劃生育,然後我妹妹就交給外婆帶,那時候條件有限,只能喝米湯吃那些澱粉調的糊糊。


3.奶孃

條件好的家裡,如果親媽不夠奶喝的話,可以找個奶孃長期哺乳寶寶的。我外婆的一個妹妹就是奶孃,她自己生了6個孩子,所以奶水一直都很充足,那時候家裡苦,自己家寶寶都沒怎麼吃奶,基本都餵了別人家寶寶。


慧說育兒


87年的兔子,那個時候有沒有奶粉我也不知道,我媽奶水倒是有隻是她有時候忙不能及時喂,幸好當時家裡養牛牛奶有的是,可是我就是不喝餓的哇哇大哭,以前的奶瓶子全是玻璃的沒有現在那麼高級,或許是看著牛奶來氣吧,奶瓶子不知道被我摔碎多少個。


雨夜魔女


我有哥姐三個,媽媽說在我們小時候,村上有幾個女人生了孩子沒奶水,她們就抱著孩子找奶水吃,有奶的媽媽們都很聰明,她們會不停的過一小會兒就喂自己孩子一次,以防備沒奶的女人突然襲擊,因為是一個村上的人,抬頭不見低頭見,不好意思拒絕。只能用這種辦法。這樣子,沒奶的女人要抱著孩子找好幾個人才能把孩子餵飽、有時候跑一個村子,孩子都沒吃飽,也只能怪自己不產奶了。

我們村委有個醫生老婆也沒奶水喂孩子,我看都過她門口嗮米粉,她是用米粉把孩子喂大的 孩子長的挺好的,跟吃奶的孩子沒區別。

現在有很多媽媽都選擇不用母乳餵養,一是因為要上班,二是為了美觀,三是因為孩子不吃母養的也挺好。


大利生活錄


這是一個能勾引所有人們眼淚的話題。再往前說,人類一天沒有三頓飯飯的時候,哺乳期的母親奶水不夠如何餵養孩子~~~我不想多說。母親剛剛去世我中秋節我趴在癌症母親的懷裡哭了,也寫了一首詩。我把它和大家一起感受:錚錚男兒一身骨,不及親母一滴乳。哺孕何止十月血,條條紋紋都是苦。吃喝的肯定都是母親的筋骨血肉,具體是什麼不想多說,但感受我想我和沒一個人都是一樣,都是絕對的公平!


用戶4612088210995


我媽媽是七零年產一對雙胞胎,一個弟弟一個妹妹,那時候媽媽已經三十八歲高齡,勉強夠一個寶寶吃,那時候物資緊張,別說奶粉,白糖都要票,我家裡就在集市買了個羊,羊吃草,每天擠奶一大盆,弟弟妹妹喝新鮮羊奶吃的白白胖胖。


安安醫生


古人過去如果沒有母乳,有錢人家就會僱一個乳孃。家境比較好的普通人家會買一隻母羊,喂孩子喝羊奶。如果家庭條件不允許,一般情況下就是喂孩子喝米湯。再慘一點,就是玉米糊糊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