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之死,使大順、大清、南明的三足鼎立變成了南北對峙

萬里黃風吹漠沙,何處招魂魄。想翠華,守枯煤山幾枝花,對晚鴉,江南一半殘霞。是當年舊家,孤臣哭拜天涯,似村翁歲臘,似村翁歲臘。

以上出自孔尚任的《桃花扇》,表現的是對大明之亡的哀思,“孤臣哭拜天涯“,寫的正是史可法。

李自成之死,使大順、大清、南明的三足鼎立變成了南北對峙

公元1644年,在我國曆史上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也是一個天下風雲變幻的年份。這一年,由於崇禎的自縊,導致明失其鹿,天下群雄共逐之。相對來說,大清、大順是新興勢力,是攻的一方,而南明則是大明的殘留,是守的一方。

在上文中,我們知道,正是大明舊臣在半年內的連續兩次倒戈,決定了李自成的迅速佔領北方和山海關戰敗後只能退回陝西。但剛剛入關的清朝是否就立即做好了問鼎天下的準備了呢?其實並沒有。

多爾袞入北京後,下令為崇禎舉哀三日,然後開始剃髮改制。當其屬下認為剃髮不利於統一,並非一統之策的時候,多爾袞說道:

何言一統?但得寸則寸,得尺則尺耳!

這說明,清朝即使已經佔領北京之後依然沒有馬上決定統一天下,其最初的方針不過是想多佔一些地方而已。

1、清朝對南明的態度

崇禎死後,萬曆帝的孫子朱由崧即位於南京,是為弘光帝。

當南明得知李自成在山海關戰敗並撤離北京後,曾派人前往北京招撫吳三桂,並封其為薊國公。然而,此時的吳三桂已經是大清的平西王,根本看不上南明封的薊國公,直接將南明的詔書交給了多爾袞。

李自成之死,使大順、大清、南明的三足鼎立變成了南北對峙

多爾袞後來接見了這位使臣,從當時多爾袞的態度來看,清朝對自身能控制多大的疆土尚無把握,或者說其想佔領的僅限於對河北、河南、江淮等地。

其有不忘明室,輔立賢藩,勠力同心,共保江左者,理亦宜然,予不汝禁。

正是清朝的這一態度,是南明看到了偏安江南的可能,同時制定了“聯虜平寇”的國策。

2、南明的聯虜平寇

聯虜平寇,虜,是清朝;寇,是李自成。是不是跟北宋“聯金滅遼”,南宋“聯元滅金”很像,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往往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

大明的忠臣史可法便是堅定的聯虜平寇者,其在《請遣北使疏》中說道:

先帝以聖明之主,遭變非常,即梟逆闖之頭,不足紓宗社臣民之恨,是目前最急者無逾於辦寇矣。

當清軍與李自成作戰之時,南明坐山觀虎鬥,南明的這一態度給清朝提供了各個擊破的大好機會。可是唇亡齒寒,當南明與清朝之間尚隔著李自成的大順之時,尚有喘息之機,而李自成一旦覆滅,南明絕無生存的可能。

李自成之死,使大順、大清、南明的三足鼎立變成了南北對峙

於是,南明弘光政權認為吳三桂於社稷有功,加封其為薊國公(當然吳三桂看不上),之後開始處理那些曾經歸順李自成的官僚。

3、歸順清朝的大明舊臣比清朝還要心急

清朝入關後原本並沒有立刻南下之心,是大明舊臣的態度和南明的軟弱,使清朝看到了天下一統可期。

李自成之死,使大順、大清、南明的三足鼎立變成了南北對峙

北方大多數的大明舊臣都曾經受到李自成的追贓抄家之苦,而清朝的寬大和安撫立即使這些人感到恩同再造。

我明臣,明亡無所屬,有能為明報仇殺賊者,即吾主也!

這大約反映了當時許多大明舊臣的心態,大順不疼,南明不要,只有清朝容納了他們。於是這些人便紛紛獻策,並認為南方可傳檄而定。

在這一局勢下,清朝對南方的態度也開始強硬,並在進攻李自成的同時開始對南明用兵。

4、李自成的意外死亡

清朝、大順、南明的三足鼎立之局,由於李自成的死亡而迅速變成了清朝和南明的南北對立之局。

李自成之死,使大順、大清、南明的三足鼎立變成了南北對峙

公元1645年,李自成大軍至江西九江附近之時被清軍擊敗,劉宗敏、宋獻策等全部被俘。之後李自成掉頭向西,在經過湖北通山縣九宮山之時,李自成和跟隨他的十八名衛兵突然遭到當地團練武裝的襲擊,全部被殺。

山民聞有賊至,群登山擊石,將十八騎打散。自成獨行至小月山牛脊嶺,會大雨,自成拉馬登嶺。山民程九伯者下與自成手搏,遂輾轉泥滓中。自成坐九伯臀下,抽刀欲殺之,刀血漬,又經泥水不可出。九伯呼救甚急,其甥金姓以鏟殺自成,不知其為闖賊也。

這是清初費密在《荒書》中的記載,除此之外當時南明五省總督何騰蛟和清朝阿濟格都有奏報。

李自成之死,使大順、大清、南明的三足鼎立變成了南北對峙

李自成就這樣死了,此後大順軍群龍無首,此前被俘的劉宗敏已被殺,宋獻策投降,牛金星也投降了,大順的最高領導層已然不復存在。

5、大順餘部與南明聯合

李自成死後,清朝一統天下之勢已成。但其實滅南明的主力並非清朝的八旗兵,而是原來的大明官軍。

清朝入關之後的滿族兵力滿打滿算也就十萬人,以這點兵要想統一天下是不能的,而且至順治九年,清朝開國的久經沙場的大將都已不復存在、凋零殆盡。比如:

肅親王豪格死於順治五年

豫親王多鐸死於順治六年

攝政睿親王多爾袞死於順治七年

英親王阿濟格死於順治八年

於是,到了南明後期,清朝越來越依賴大明舊臣,尤其是平西王吳三桂、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四王。

李自成之死,使大順、大清、南明的三足鼎立變成了南北對峙

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清朝啟用洪承疇經略西南,啟用軟禁中的鄭芝龍招撫其子鄭成功,同時為了籠絡吳三桂,又將公主嫁給吳三桂的長子吳應雄。

看到這些人是不是很熟悉,他們就是當年在遼東抗清的大明主將,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了大清的官軍,南下剿滅南明。

而南明在史可法、何騰蛟等人去世之後已無實力,只能聯合大順餘部和大西餘部共抗清兵。如此以來,清朝的南下統一之戰依然是漢族內部的戰爭,一方是投降清朝的大明官軍,另一方則是歸順南明的農民軍。

當年的大明官軍最終勝利了,吳三桂擊敗了晉王李定國(原本是大西餘部),縊死了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南明亡,天下一統於清朝。


我國曆史上再無如此短暫的三足鼎立了,南明“聯虜抗寇”導致李自成被滅,之後南明獨木難支最終也被滅。

如果與三國時期做一個對比,李自成猶如蜀漢,南明就像東吳,吳蜀不聯合必然遭到曹魏(清朝)的各個擊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