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強、南動、西美、北靜、中優、外聯”鄭州要飛起……

“東強、南動、西美、北靜、中優、外聯”鄭州要飛起……

常住人口突破千萬,經濟總量破萬億大關……鄭州近些年發展成就矚目。城市大了,各個區塊的分工如何確立?近日,關於鄭州“東強、南動、西美、北靜、中優、外聯”的功能佈局備受關注,簡短易懂的12個字凝聚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鄭州各區域的發展方向。

“東強、南動、西美、北靜、中優、外聯”鄭州要飛起……

東強 鄭州強不強,關鍵要看東部

阿里巴巴(河南)有限公司、APUS全球第二總部落戶鄭州,海康威視中原區域總部即將開工建設……截至今年上半年,入駐鄭東新區的國際、國內500強企業分別達到68家、93家。鄭東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工作計劃,將力爭轄區全年億元樓宇達到41棟以上。

據悉,鄭東新區將從“以城帶產”向“以產促城”轉變,把發展高科技產業、聚集高科技人才作為戰略方向,發揮好在鄭州的引領帶動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所謂的“東”,除了鄭東新區,還包括經開區、中牟縣部分區域。經開區的智能製造、中牟縣的文旅產業等,也都是鄭州東部之所以能“強”的有力支撐。

此外,這片廣大區域還集納了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國家大數據綜試區等戰略平臺。假以時日,這裡定能成為全省對外開放窗口、產城融合發展示範區和全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基地。

“東強、南動、西美、北靜、中優、外聯”鄭州要飛起……

南動 推進樞紐建設,鄭州從這裡走向世界

按照相關解讀,南部動起來,就是要依託鄭州航空港區,圍繞“樞紐+口岸+物流+製造”,完善以航空樞紐為帶動的多式聯運體系,做大做強以智能終端為代表的電子信息先進製造業集群,打造國際航空樞紐經濟引領區、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高地。

在小編看來,“南動”的核心在“樞紐”二字。在最近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的通知裡,鄭州入選《2019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而且是唯一的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針對如何加快樞紐建設,鄭州航空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打牢樞紐基礎,強力推進機場三期、高鐵南站等建設,還要做好功能配套,實現各種交通方式間的互聯互通和高效融合,另外還要推進基地航空公司、大型貨代公司引進。

“東強、南動、西美、北靜、中優、外聯”鄭州要飛起……

西美 不只生態美,還要人居美、經濟美

2015年底,家住鄭州市區的劉女士選擇辭去工作,選擇到田園生活。幾經考察,她最終選擇到了滎陽。幾口窯洞、一些農田,劉女士就這樣過上了和市區截然不同的生活。

對於鄭州“西美”的定位,劉女士表示贊同,“鄭州西部的滎陽、上街區等地,自然風光好,有山地、有景區,非常適合旅遊、休閒、居住等。”

這裡的“西”指的是以鄭州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為依託,統籌滎陽市、上街區,拓展覆蓋西南縣市。從地圖可以看出,所謂的西南縣市還應包括鞏義、登封、新密等地。

“西美”的目標是要將西部建設成為城市的生態屏障、全省創新創業最活躍區域,讓美麗人居、美麗生態、美麗經濟成為西部的鮮明特徵。

“東強、南動、西美、北靜、中優、外聯”鄭州要飛起……

北靜 依託黃河生態文化帶建設,打造鄭州“後花園”

“北”的依託地主要是指惠濟區。北部要想“靜”下來,就要依託黃河生態文化帶建設,突出“自然風光+黃河文化+慢生活”,把水、灘、林、文化、產業等作為一個有機體系進行研究謀劃,打造鄭州的“後花園”。據悉,惠濟區準備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突出抓好六個“靜下來”,包括用心塑造城區形態、科學構建產業體系、做大做強文化品牌等方面。

黃河邊風景波瀾壯闊、引人入勝,但不少區域的城市環境還亟待改善提升。惠濟區提出,要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徹底改變“亦城亦村”“半城半鄉”的現狀。

“東強、南動、西美、北靜、中優、外聯”鄭州要飛起……

中優 本已繁華之地,依然蘊藏潛力

在鄭州的城市功能佈局中,“中”是要向“優”邁進。既然定位為“優”,說明它本身已經不錯,不過還有提升和進步的空間。

提升的空間在哪?要想變“優”,兩方面

非常關鍵,一是城市的有機更新,二是重視現代商業的發展。

城市有機更新理論由著名建築學家吳良鏞提出,主要是指對城市中已不適應城市發展的地方作必要改建,使之重新發展和繁榮。

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就在調研中指出,要以城市道路有機更新為突破口,全面推動城市有機更新,帶動形態更新、業態更新、功能更新。

“東強、南動、西美、北靜、中優、外聯”鄭州要飛起……

外聯 未來會逐步將開封、新鄉等納入鄭州大都市區範圍

作為全省發展的領頭羊,鄭州依然要重視與外部的聯繫和協同。所謂的“外”主要是指開封、新鄉、焦作、許昌等城市。

實際上,鄭州大都市區的概念提出已久。直到今年8月份,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鄭州大都市區的發展路徑和目標終於釐清。

按照《規劃》,未來,隨著鄭州輻射帶動能力和鄭州大都市區一體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在現階段空間範圍的基礎上,會逐步將開封市、新鄉市、焦作市、許昌市所轄縣(市)及汝州市、蘭考縣等省直管縣(市)納入鄭州大都市區範圍,加快形成網絡化、組團式、集約型空間發展格局,引領帶動中原城市群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城市群邁進。

“東強、南動、西美、北靜、中優、外聯”鄭州要飛起……

分析 各區域功能由什麼決定?

城市在進行功能佈局時會考慮哪些因素?鄭州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汪霞表示,一般來說,首先要考慮到整個城市的定位,根據定位來確定城市應該具備怎樣的功能,比如鄭州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相關的佈局就要服務於這個核心,其次是各個板塊的基礎條件,這裡面又包括自然環境、產業基礎、區位交通、人口構成等。

汪霞以惠濟區舉例說,其北依黃河,東風渠穿境而過,具備成為鄭州“後花園”的基本素質,所以在北區定位的時候就鎖定了“靜”字,“那鄭東新區、經開區這方面的優勢就不夠明顯,它們就要依靠自身的產業基礎向金融、工業等方面發展。”

“東強、南動、西美、北靜、中優、外聯”鄭州要飛起……

“對於鄭州來說,‘東強、南動、西美、北靜、中優、外聯’的城市功能佈局是合理的、科學的,符合城市定位及各區域的現實基礎。”汪霞認為,長期來看,鄭州早日建成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會因此受益良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