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凸显高度制度自信


我们的制度为何深得人民拥护?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的总体排名比去年上升15位,上半年中国吸引外资730亿美元,继续成为全球外资流入最多的发展中经济体;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7万人,提前3个月基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11月2日荆楚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源于我们的制度深得人民群众拥护。一连串提信心、稳就业、增收入的数据背后,是一系列改革举措带给老百姓真真切切的获得感。显而易见,全面深化改革和高度的制度自信之间,始终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逻辑关联。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增强了我们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央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同时,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了身份证异地就近随到随办、百万“河长” 守护水清, 上亿居民“出棚进楼”,全科医生成为基层健康“守门人”,垃圾分类、厕所革命、食品安全、青少年视力健康、北方清洁取暖等民生“小事”作于细而成其大,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所谓“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的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改革创新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动力。思想不解放,人的头脑就会僵化;制度不创新,社会的发展就会失去活力。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和制度上的不断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必由之路和显著优势。唯有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方能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毫无疑问,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方略,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特别需要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严格制度执行,也特别需要党员干部带头讲规矩、守纪律,特别需要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知法守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因循守旧、抱残守缺,死抱着过去的体制机制不放。体制机制天然具有局限性,对于那些与新时代要求、与人民群众期待不相适应的旧制度、老办法,必须采取“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的态度,必须坚持“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原则。

高度的制度自信不是因为体制永久不变,而是源自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进程中的可预期、可控制。改革创新和开放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永葆青春活力的关键。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只有对那些有悖于社会主义原则、有碍于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有害于干事创业激情的体制进行全面、深入、精准、彻底的改革,方能堵塞体制漏洞、补齐体制短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会更加完善和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