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魏孝武帝改元入手,探析中國道教的宗教化發展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一個沒有共同宗教信仰的國家,自周代開始,古代中國的統治一直以禮樂為教化人民的工具。但是在中國大地上依舊出現了屬於中華文化的本土宗教——道教,這是從莊、老之學發端的本土信仰。但是道教剛出現的時候,一直不被士大夫階級所接受,往往流傳於平民百姓之間,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就是例證。

道教真正被中央政府承認要追溯到南北朝時期魏孝武帝拓跋燾的改元一事,在大臣崔浩的建議下,北魏開始興建道觀,供奉天師,皇帝自己也改了稱謂。由此可見魏晉以來的幾百年時間內,封建政權對道教的態度有了很大改觀,這是因為道教中人對道教進行了宗教化改革。

故藉此機會,我將從魏孝武帝改元入手,探析魏晉以來道教在宗教化改革的路上做出了哪些努力。

引言

中國自從兩漢以後,國家便進入了長期分裂的狀態。漢朝推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建設方針也逐漸廢止,人民的生活缺乏統一的思想指導。加上連年戰亂不斷,中國的百姓們生活狀態也大不如前,這樣的情況又讓他們更加需要精神寄託。恰逢東漢末年,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國,講究輪迴轉生的佛教很快成為了下層平民的精神皈依地,佛教在中國的土地上逐漸興盛了起來。

東晉以及南朝名士紛紛信仰佛教,南朝梁武帝在位時,佛教發展至最盛時期。於此同時,北邊的北魏政府也崇尚佛教,一是受到南方文化影響,二是佛教同為外來文化,更易被外來民族政權使用,不會令漢族人民反感。

至魏孝武帝拓跋燾掌權之時,北朝道教出現了領袖人物寇謙之,他借大臣崔浩之口,向拓跋燾轉述了當今天子是太平真君降世,拓跋燾深以為然,於是滅佛改尊道教。

《魏書》記載:“孝武帝欣然,乃始崇尚天師,遂改元為太平真君。”

從魏孝武帝改元入手,探析中國道教的宗教化發展

魏孝武帝拓跋燾

從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出在北魏時期道教已經從民間的樸素信仰轉變為了可以被國家奉行的道教,而且士大夫階級對於道教的成見也有所改觀,下面我將分析造成這些變化的原因。

道教的發源與興起

道教本自起源與老子莊子的道家學說,在漢代以降,儒家成為了國家的統一治國方略,崇尚道家學說的學者難以進入仕途。於是道家學說的繼承人便逐漸抽身世外,開始進行修行,並且鑽研其他的方術。

而且在漢武帝之後,漢朝的統治日益嚴苛,百姓開始懷念漢初的政治環境,在民間人們也開始親近奉行道家學說的士人。但是當時的官員們都是儒家子弟,道家學說終究不能被再次啟用。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張角得到了于吉等人傳授的《太平經》,隨後廣收信徒,發動農民起義,自稱天公將軍。這是道家學說第一次以宗教的姿態出現在歷史舞臺之上。張角與他的信徒所奉行的道教後來被稱為太平教,以推翻東漢末年的無能統治為終極思想,但最終還是被各路軍閥剿滅。

從魏孝武帝改元入手,探析中國道教的宗教化發展

張角發動黃巾起義

《後漢書》記載:“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在黃巾軍起兵的同時,在蜀地的張陵也在傳播道教思想,因為信眾要交五斗米為資,所以也稱五斗米教。但是這樣收集信徒的行為在當時看來是離經叛道的,因此張陵也被稱為“米賊”

《三國志》記載:“祖父陵,客蜀,學道鵠鳴山中,造作道書以惑百姓,從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號‘米賊’。”

從魏孝武帝改元入手,探析中國道教的宗教化發展

張道陵天師像

後來張陵的兒子與孫子都繼續推行他的五斗米教,尤其是他的孫子張魯還佔據了漢中,成為了亂世中的一股勢力,在他統治的地方,他採用五斗米教作為治國方略,廣收教眾,並且以其學說教化當地居民。這是道教宗教化後第一次被運用到政治中。後來隨著張魯被曹操擊敗,漢中的五斗米教也逐漸廢止,中國的道教又重新歸於沉寂。

寇謙之其人與道教改革

自張魯覆滅之後,中國的道教再次成為民間學說,而且由於缺乏共同的經典以及教義,道教呈現出了雜亂無章的狀態,也因此被外來的佛教所取代,逐漸被人遺忘。而且由於道教隊自己的信徒缺乏約束,因此道教中出現了與中國傳統禮教不和的修煉方法,其中以男女合氣的修煉方法被人詬病最多。

《廣弘明集》記載:“真人曰禮,男女至朔、望日先齋三日,入私房詣師所立功德,陰陽並進,日夜六時。此諸猥雜,不可聞說。”

寇謙之位北朝人士,其祖上寇贊曾經在東漢末年為官。其本來居住於漢中一地,後來被曹操遷至別地。在漢中的時候,寇氏一族受到了張魯的影響,也崇尚道教,修習張魯之術。即使後來遷移時也依然如此,張魯的學說逐漸演變為寇氏家學。

從魏孝武帝改元入手,探析中國道教的宗教化發展

寇謙之像

因此寇謙之從小便接觸了道教學說,之後他更是與佛教人士接觸頗多。在交遊天下之時,他與當時鑽研佛教的名士成公興交往甚密,他也發現了道教的根本原因在於對其信徒缺乏應有的管束,因此後來寇謙之效彷彿教經典制定了道教弟子需要遵循的規制。其中明令禁止了男女合氣等有傷風化的修煉方式。

《魏書》記載:“世祖時,道士寇謙之,字輔真,南雍州刺史贊之弟,自雲寇恂之十三世孫。早好仙道,有絕俗之心。少修張魯之術。”

在寇謙之對道教進行了宗教化管理之後,中國的道教體制才逐漸正規化起來。

中國道教的儒家化

自從道家學說出現以來,它與儒教一直在爭奪中國政權中的統治地位,但是自從儒家文化佔據上風之後,中國人民已經習慣了儒家提的禮教體制。因此道教想要重新進入政治核心,就必須獲得人民的支持與認可。

雖然在東漢末年以來,為生活所迫有些人也接受了道教的教義,但是當時的士大夫階級依舊不接受其主要教義。在寇謙之經過改革摒棄了一些道教的陋習之後,道教的內部也有了規矩約束人們的行為。而且其中還有一定的等級制度,從體制上已經比較接近樸素的儒家思想的要求。

從魏孝武帝改元入手,探析中國道教的宗教化發展

道士修道圖

但是其教義對士人並沒有特殊優待,所以對現行等級制度的受益者士大夫階級來說十分不利。即使魏孝武帝改元之後,朝中的士大夫們依然無法接受道教教化,後面崔浩的慘死也於此有關。

道教崇尚自然,認為每個人都有平等的地位。儒教講究天人合一,認為每人自有天命。自從漢朝以來,統治者必須要有天命所歸作為統治的正統性保障。為了迎合統治者的需求,寇謙之託詞遇到仙人,將拓跋燾稱為太平真君,為其統治提供了正統性保證,還提到要把自己在儒教之後。

《魏書》記載:“吾行道隱居,不營世務,忽受神中之訣,今當修儒教,輔助太平真君。”

這樣的說法其實已經包含的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道教想要重新回到政府之中,還是要向儒家體系妥協。

道教文化的平民宗教化

佛教進入中國之後,迅速得到了中國平民階級的支持,主要是因為其轉世的說法讓人民在苦難的生活中看到了希望。道教學說之前注重入世,如張魯,張角的許多舉措都是為了人民能夠過上好的生活。張魯在漢中地區會在特定的地方放置食物供行人拿取,張角也是為了讓更多百姓不再忍飢挨餓。

《三國志》記載:“又置義米肉,縣於義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過多,鬼道輒病之。”

從魏孝武帝改元入手,探析中國道教的宗教化發展

五斗米教傳人張魯

到了南北朝時期,道教中人不能再通過類似革命的方法奪取政權,也沒有足夠的資源滿足其承諾。便只能將其終極理想更改為修仙出事,而且道教的“辟穀”一說也有其時代背景。如果經過修煉可以免除飢餓的困擾,確實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還有南北朝的道教創造出了點石成金等神話,雖然迎合了大眾的需求,但是已經與其出世的根本追求產生了矛盾。

從魏孝武帝改元入手,探析中國道教的宗教化發展

點石成金的呂洞賓

久而久之,道教變成了適應世俗功能的學說,其方術與奇技淫巧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其本身對於個人修煉的追求,致使世上道士盈路,卻終究沒有真正信封道教之人。

這樣世俗化的改造也讓當時的名士不願意接受道教,雖然魏晉時期人們崇尚清談,熱愛黃、老之學,但是道教已經變得物質,不再清高,與佛教的清修相比明顯遜色。因此始終不能進入上層社會。

評價

作為中國本土最早的哲學思想之一的道教,在遠離政治之後終於在南北朝時期走上了宗教化的改革之路。但是在改革中他們為了逢迎統治者,並沒有堅持自己的本來精神,反而雜糅了儒家文化以及佛教的部分教義。

雖然這樣的改革讓道教逐漸宗教化,並且取得了一段時間內的宗教優勢地位,但是丟失道家本心的道教終究還是被歷史淘汰,在之後的時間裡徹底遠離政治,宗教傳播方面也被外來的佛教超過。道家崇尚無為,當其後人建立道教來為統治者服務的時候,不知道老莊會作何感想呢。

參考文獻:《三國志》、《晉書》、《魏書》、《梁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