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創業,小夥把佳縣紅棗賣到了英國

在佳縣朱家坬鎮泥河溝村半山上的棗林裡,村民王餘琴正在用長長的竹竿敲打著棗樹的樹枝,任由棗兒像下雹子一樣砸落到地上。“趁沒入冬,我要多打一些棗,小武還等著收購呢。”王餘琴說。

王餘琴所說的小武全名叫武江偉,是泥河溝村棗緣客棧的老闆。2017年以前,他曾因為一場大病負債累累,成為貧困戶;2017年以後,他東拼西湊20多萬元返村創業,每年通過線上線下銷售,幫助村裡貧困戶售賣紅棗,最遠把佳縣紅棗賣到了英國。

返乡创业,小伙把佳县红枣卖到了英国

武江偉(左一)和村民一起撿棗

返鄉承包客棧

初見武江偉時,他和妻子在客棧的房間裡打掃衛生。“每年7月至10月是客棧生意最忙的時候,除了我和妻子外,還會僱傭村裡的貧困戶幫忙。”武江偉告訴記者,十月的泥河溝是旅遊旺季,來這裡的客人絡繹不絕。

泥河溝村是“中國千年棗樹王”的故鄉。2014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也是我國西北地區唯一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農業系統。

“得知家鄉獲得這個榮譽後,我就開始關注紅棗產業和鄉村旅遊發展趨勢,經常思考如何能利用優勢發展村裡的紅棗產業。”武江偉告訴記者。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武江偉離現實更近了一步。2017年7月,泥河溝打造千年古棗林景區缺少講解員,村裡又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只能寄望於年輕人返鄉。得知情況後,武江偉妻子劉美玲義無反顧辭去了城裡的工作,回村當起了講解員。

“回村後,發現千年古棗林的名氣越來越大,來觀看的遊客也越來越多。”劉美玲把村裡的變化告訴了武江偉。本就有心的他立馬做出決定,返鄉承包由廢舊小學改造成的旅遊客棧。

“剛承包的時候,周圍很多親戚朋友都不理解,認為一個小村莊能有什麼發展前途,大家都不看好。”在壓力面前,武江偉把它變成了動力。佳縣在當地連續舉辦了幾次紅棗採摘節,加上武江偉自己努力經營,僅去年,棗緣客棧就收入20多萬元。

把佳縣紅棗賣到英國

在經營棗緣客棧的同時,武江偉還幫助村裡貧困戶和村民售賣紅棗,最遠把佳縣紅棗賣到了英國。

“這個主要依靠英國牛津大學油畫系畫家何衛銘對佳縣紅棗的推薦。”當記者問起武江偉,紅棗緣何能賣到英國時,他對記者說起了一段陳年往事:十三年前,畫家何衛銘曾經來泥河溝寫生,那時的泥河溝交通閉塞,出入只有一條險峻的盤山路。在何衛銘困難的時候,武江偉的父親收留了他,免費提供吃住,讓他在家中住了10天。從那之後的五、六年時間裡,何衛銘每年都會來泥河溝寫生,並住在武江偉家中。

“一來二去,我們都變成了熟人,現在雖然很難見到,但始終保持聯繫,每年我都會郵寄家中的紅棗給他。”武江偉說,“得知我回村創業後,他也會幫我推薦售賣紅棗,並介紹畫家來村裡寫生。大家品嚐過佳縣紅棗後,都讚不絕口。”

除此之外,武江偉還利用惠農網、微店、朋友圈等多種線上渠道,幫助村裡銷售紅棗,去年僅線上銷售紅棗就有5萬多元。“線上銷售是一部分,最大的還是線下和與神木曼喬咖啡有限公司合作,由我提供紅棗原材料,他們生產加工紅棗咖啡、濃縮汁和飲料。”武江偉說,“僅去年,我就向曼喬咖啡公司提供了10萬元的紅棗。”

不遺餘力推廣佳縣紅棗

從最初的心懷忐忑,到如今生意越來越好。返鄉兩年多來,武江偉的經歷也激勵著當地村民發展紅棗產業和鄉村旅遊的信心。

泥河溝村黨支部書記武正生告訴記者,因為棗緣客棧,遊客吃住有了保障,泥河溝村的吸引力也隨之加強。武江偉每年又優先幫助村裡貧困戶售賣紅棗,給大家帶來了很大的利潤。“最重要的是,很多出門的年輕人現在都躍躍欲試,想趁著村裡旅遊蓬勃發展的時機,像武江偉一樣返鄉,開個農家樂。大家對紅棗產業和鄉村旅遊發展的信心提高了。”武正生說。

而在武江偉看來,這還只是開始。“我回到村裡經常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有這麼好的資源,應該怎麼想辦法與扶貧聯繫在一起,讓村裡更多的貧困戶收到實質性的收益,把他們樹上的紅棗變成手裡的鈔票。”武江偉說,“下一步,我打算壯大客棧規模,併成立自己的公司,創建自己的紅棗品牌,讓更多人知道佳縣的紅棗,帶動村民增收。”

記者 陳靜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