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的康姨妈这么有手段,当初怎么不帮妹妹对付林小娘,她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盘娱乐


康姨妈连自己家的小妾没斗完,哪有心思对付同样是妾室的林小娘,这对康姨妈没好处

当年王家姐妹,姐姐从小跟着父母长大,优雅得体受尽宠爱。大娘子作为妹妹,跟着乡下叔叔阿姨长大,虽然也宠爱,但是长大后回到父母身边,对比姐姐总有乡下粗鄙人的自卑。

到了相亲时,康家是高门显贵,盛家虽然是书香门第,但那时的盛纮只是个刚中了进士的读书人,未来仕途尚不可知。



姐姐就躲在屏风后相中了康家,后来康家落败,康姨父要用康姨妈的嫁妆,用女方嫁妆是很不光彩的事情,康姨父康姨妈琴瑟不和鸣,康姨父也很风流,有不少庶子女(康姨妈苛待庶女)。

王大娘子嫁给盛纮后,日子也过得不好,盛纮特别宠爱林小娘,林小娘怀孕的时候就逼着大娘子喝妾室茶,大娘子怀恨在心,从此与林小娘斗争到底。

康姨母见到这种情况,开心得不得了,试问她自己都忙着与妻妾斗来斗去,怎么会去帮大娘子对付林小娘?这对她有什么好处?



康姨妈是个柠檬精,嫉妒比自己过得还好的明兰

风水轮流转,明兰为了报仇,设计连环套把林小娘套到杖毙,盛家得一片祥和。

长柏一榜高中,女儿们得嫁高门,盛纮升任了管粮道的肥差四品官,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王老太太刚来京时,吃着盛家的酒席,对盛老爹“好孩子”、“好贤婿”地夸个不停,同桌的康姨母夫妇在一旁尬得恨不得钻进地缝。



康姨妈的座右铭就是,只要你过得没我好,我就不招惹你。

于是,当盛家女儿们和和美美地回门请安时,内心失衡的康姨母,就开始挑拨大娘子与明兰的关系。

挑唆不成,又干脆亲自到顾家与小秦为伍,想方设法坑害明兰,抓住一切机会给顾盛两家下黑手。



为了把顾二明兰拖下水,让康兆儿找机会死在顾家,借此状告顾家逼死良妾;

为了死死拿捏住自己的妹妹,进而拿捏住顾盛两家,她设计给祖母下毒;

为了打击报复,当一切计划落空时,她又下手杀明兰。

可惜,还是落到被顾廷烨一刀刺死的下场。



我不认为康姨母的最终目的是害死明兰,这种人如果不死,明兰只不过是她的小目标而已,还会有更多人因她的嫉妒而遭难。

所有她看不过的人,都要为她服务,才是她的最终目的。

嫉妒怂恿之下的"作",让她失去越来越多,也是她最后孤身一人的代价。


检票小哥


康姨妈确实够阴险,够算计,够狠毒,也像题主说的,有手段,通过《知否》后段的几次表演可以充分展示康姨妈的这些“优良品质”。

康姨妈和王大娘子是亲姐妹,但是两人的经历大不同,康姨妈之所以会成为这样,是因为她是父母长女,自小聪明伶俐,父母宠爱有加。同时因为她父亲的官做的不小,于是受到众下属家眷的逢迎,不由自主便形成了高高在上的心态,自以为能够掌控一切,有点小错自然有父母、兄长出头扫平。而王大娘子是童年时期父母被外派,怕她吃苦,就把她寄养在有钱的叔父家,叔父家没女儿,把她当宝,估计她从小贪玩,所以商户之家的叔父也不强求她学习,她的童年就是吃喝玩乐长大的青年回到父母身边,顺风顺水地成长,所以也没什么心计(需要的都让人给安排好了),连老公都是大姐康姨妈挑剩的(康姨妈后来见到盛老爹不知有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王大娘子在商户人家长大,所以对持家和钱粮的掌控是很有心得,这一点也算是正牌娘子的本人,没辱没了盛老爹。但是对钱粮把握好,对老公的心理掌握就没有林小娘强了,或者说在林小娘面前简直就是渣。林小娘知道一家里面谁是关键点(盛老爹!盛老太太大部分时间都不问家事),加之林小娘才学、容貌、年龄都比王大娘子好太多,耍了手段,让盛老爹以为是自己的才学、品貌吸引了林小娘,大大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生米做成了熟饭,婚后盛老爹给钱给地给铺子、对墨兰兄妹也很好,直到墨兰快出嫁,盛老爹才知晓原来自己只是被人家利用了。期间林小娘一度掌握全家财政大权,让王大娘子恨得牙痒痒,但是也没办法,自己的一哭二闹三上吊被林小娘几句诗词、几滴眼泪、几首琴曲压制得死死的,而且盛老爹就吃这套,王大娘子也没个办法。康姨妈至于为什么不帮妹妹对付林小娘,原因如下:

1、初期康姨妈不怎么看得上王大娘子,姐妹两人不在一起生活,乍一接触也不会有太深的感情基础,康姨妈可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就是能帮康姨妈帮王大娘子有什么好处?康姨妈自己过得不顺利,巴不得别人都不幸福,何来帮忙之说?

2、重要一点,两个人的轨迹应该是盛家到了京城,才有了交集,之前盛家一直在外地做官,康姨妈应该是生活在京城,亦或是外地为官(书里有没有具体交待,不记得了),两人到京城前交集不多,这里是帮不上忙的,到了京城以后,康姨妈看到盛家出息了,平时也有事求着盛老爹,所以才多和王大娘子走动,做的也多是让王大娘子出钱,康姨妈放印子钱,两人分钱这样的事(放印子钱在当时可是重罪)。

3、前面说到轨迹不同,到了京城的时候,王大娘子现已经重新掌握家里财政大权,名正言顺,康姨妈自然没有什么可以帮的。王大娘子受委屈也是盛老爹调回京城前的事。

总结就是,没必要帮(没好处康姨妈不会出手)、也帮不上(两家人不在一起)、也不用帮(两家都在京城的时候,王大娘子已经重新掌权)。

最后说一下康姨妈最终目的是什么:

1、继续把持王大娘子,获得源源不断地资金支持;

2、和盛家保持良好关系,自己老公、儿子也需要盛老爹支持、扶携!盛家老大以后也是官运亨通,保持好关系也是自然好处大大地有;

3、去除盛老太太,动了明兰的根基,进一步利用自己身份压制明兰为我所用(在康姨妈眼里一个庶出的丫头,想玩弄于鼓掌还不是手到擒来,哪知道自己被反制),如不为我所用则利用放置在明兰身边给顾侯做小妾的康兆儿和顾候建立联系,最好能够取而代之搭上顾候这艘豪华游轮,从此飞黄腾达,鸡犬升天!

以上就是在下的看法,如果还不够深入,只说明在下还不够腹黑,看不出来康姨妈高招!

最后说一下康姨妈这个人,出身好、人又聪明、读书也多(可惜读歪了,看的不是正经书,学的不是正经门道),做事霸道(可以说恶毒)、心思缜密,可惜嫁到康家,老公又喜欢讨小老婆,自己的嫁妆都充为了家用,一个人要维持这么大一个家运作,没有钱可不行,自己老公前途又暗淡,这都要靠自己把持,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康姨妈也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所以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但是所有的生活苦难都不是她能够做恶,侵犯他人的借口,所以最后自己承受的也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要看懂康姨妈的动机,首先要看懂她这个人。

作为王府中的嫡出大女儿,康姨妈从小在娘家就享受到了来自母亲的无限宠爱,王母认为大女儿从小机敏过人,比起憨直的二女儿更加讨喜,故此对她便放纵和娇惯些。

慈母多败儿,康姨妈从小千依百顺的长大,脾性古怪刁钻,凡事都以自己为先,但凡没有顺她意,各种心机毒计纷纷上场,哪怕置人于死地,也有王母撑腰,故此更加有恃无恐,狂妄自大。

康姨妈身心都是黑的,这样的人,在夫家得不到丈夫的爱,便将怨恨释放在小妾和一众庶子女身上,按照王家嫂嫂的话来说,嫁进康家后,从康府不知道抬出了多少人命,但康姨妈依旧安然无恙,可见其气焰多嚣张跋扈。

直到之后哄骗串通妹妹向盛老太太下毒。

这么厉害一个人,能眼睁睁看着亲生妹妹被一个小妾所挟持?把持整个盛家?

盛家大娘子少说都被林小娘压制了十几年,康姨妈不可能不知,按照她的段位,扳倒林小娘如同捏死蚂蚁搬容易,但直接帮助了妹妹,非但她捞不到一点好处,反而会因此得罪盛家老爷,之后自己要利用剥削盛府几乎不可能。

之后借妹妹的手向盛老太下毒,一是盛明兰对她处处压制,二是帮助妹妹扳倒她,再以杀死婆母的罪名要挟妹妹,以此获得利益。

要知道,盛府的几个子女,做官的做官,嫁入豪门贵族的比比有之,能抓住这条线,整个盛京都不在她康姨妈手中了?

为此,牺牲掉妹妹又有何不可呢。

这样心狠手辣的人,最后的下场被顾廷烨一刀杀死,真是痛快。



盘娱乐


一、康姨妈和大娘子并没有什么感情。原著小说中,康姨妈是跟随父母上任的,哥哥寄住在念书的地方,大娘子跟着叔叔婶婶,没有感情基础。而叔婶并不是官宦人家,是经商的,但是对大娘子非常好。在当时社会,商人地位低啊,大娘子也没有养成大家闺秀的气派,康姨妈应该是有些瞧不起这个妹妹的。

二、在选择夫婿的时候,康姨妈嫁的比大娘子要好。康姨夫是有爵位的,而盛老爹只是个小官,是王老夫人觉得他人好才嫁了大娘子。后来盛老爹争气啊,官运亨通,步步高升,但是康姨夫步步败落而且好色败家还拿康姨妈的嫁妆养小妾庶子庶女。两个人的处境倒了个,你说康姨妈什么感受?羡慕嫉妒恨吧,还会帮大娘子?巴不得大娘子过不好吧!

三、从毒害盛老太太事件来看,康姨妈不算计大娘子就阿弥陀佛了,帮忙对付林小娘?她是不会那么好心的!

四、虽然宅斗中康姨妈没有出力,但是在原著小说中,林小娘失宠被赶到庄子上时,康姨妈出了恶毒的主意。以怕林小娘想不开为由把她关到一个小房子里不让出来,每天送猪油拌饭。每天吃着猪油还没法运动,林小娘就越来越胖越来越胖成了肥婆,从此永远无法翻身了。


月满西楼呀


其实原著当中,康姨妈出了一个特别损的招。

林小娘失势以后,被送到庄子上,并没有死。康姨妈出主意只提供猪油拌饭和蓝布粗衣。当林小娘回到家里的时候,一个穿着蓝布粗衣的肥婆就戳到了红狼面前,红狼表示新小妾真好看。

电视当中,一个是女演员愿意不愿意,当初刘敏涛演明镜的时候,按导演的意思是要加皱纹的,被刘敏涛喷回去了,这里让演员增肥?而且是短期的,要增到让红狼看不下去 的那个程度,就是女演员愿意,达成率也低。小桃是有为这部剧增肥的,但那个是长期的,出场到结束都是这个份量,而且只胖到可爱而已。

再一个,原著女主是穿越,穿越的时候妈已经被害死了,既不是亲生的,也不没有相处过,对于母仇不报就不报了,剧里女主是土著,和亲妈感情极好,不弄死林小娘,合适吗?


纠结女王亦超


康姨妈是一个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一切以自己的感受和利益为重。

康姨妈从小比王若弗(大娘子)得宠,一开始嫁得自然也比大娘子好,所以她是志得意满的,觉得娘家夫家都比王若弗好,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后来,由于盛泓步步高升,大娘子有儿有女,眼看着自己的妹妹过得越来越好,觉得处处不如自己的妹妹要赶上自己了,这个时候,不踩一脚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出手帮助大娘子对付林小娘。

至于康姨妈的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保持自己的优越感,她其实不为任何人考虑,包括自己的父母娘家,和自己的亲身儿女,她只要自己好,让自己满意,让她自己心里爽快。她喜欢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看别人,觉得只有她自己才有资格过的好。康姨妈这种人,就是自己不高兴别人也不能过得好的典型。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也不少,说到血缘,那能说明什么呢?我记得看过一个电视剧,里面有一句话特别经典:血缘是天生的,但亲情不是。说到底,人的感情是处出来的,大娘子在康姨妈眼里,不过是一个外来侵略者,哪有什么感情。


职否


有此一问的人还是把康姨妈想的太高尚了,她巴不得王若弗出错她好捏着王若弗的把柄坐收渔利。又怎么会帮助王若弗对付林小娘。

但奈何她等了那么多年后,王若弗硬是大错没有,小错不断。她终于憋不住自己出手了。她先是蛊惑王若弗给老太太下毒,企图害死老太太。要不然明兰力力挽狂澜,她的阴谋已经成功了。







皇甫重明


康姨母这个角色,小兮前两天分析过,是个嫉妒心非常强,又极其偏执的一个角色,她从小就习惯了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更加习惯了整个王家人为自己服务,让自己予取予求的作风,一旦有人让她不顺心如意,亲人她都不会放在眼里,一整个深闺怨妇毒妇的形象,可偏偏这样的她,其实并不算是聪明的人物,更不是有手段的人物,从剧中很多剧情都能看得出来,她并没有太多的本事和手段,反而被小秦氏撰在手里,成了小秦氏的挡箭牌。

嫉妒心理作祟,见不得妹妹比自己过得好

大概在很久之前,康姨母和妹妹王若弗各自婚嫁,一个嫁了东京城中的官宦康家,一个嫁了扬州的一个小通判,从权势和官场地位上看,康姨母无疑是压过自己妹妹一头的。可渐渐的,这种形势发生了变化,因为自己的强势和狠毒,康姨母的丈夫尽管依靠着老婆娘家的扶持,但花心不改,小妾一个接一个的娶,完全无视于她。可她的妹妹却顺风顺水,眼看着要比自己幸福太多了,自尊心强,优越心理过重的她,根本接受不了这个。

这时候,盛紘的宠妾林小娘屡屡压大娘子一头,让大娘子头都抬不起来,康姨母这时候,只怕在背后拍手叫好呢。这样一种偏执,甚至变态的心理,在她面前根本都不算什么事。只要妹妹过的没有自己好就行,何况,男人本来也该三妻四妾的,这也没什么稀奇的,不过是一个小妾给她添堵,算不了什么,她自然不会白费功夫去帮盛家大娘子,自己的亲妹妹了。

盛家大娘子跟她的姐妹情分并不深

康姨母和大娘子的姐妹感情,充其量只能算是大娘子一厢情愿的姊妹情深,在康姨母这里,大娘子跟她也就是陌路人。从王家老太太的口中,从很多角色的口中,我们了解到的真相是,康姨母从小就跟着王家老太爷和老太太四处奔走,吃尽了苦头才让他们后期对她如此纵容,而大娘子呢,从出生开始就没有跟在父母身边长大,她拥有一个完整而快乐的童年,她也没吃过什么苦头。

后面再接回到王家,大娘子在兄弟姐妹之间,也一样是格格不入的,一方面没有一起长大,另一方面也是没有一起读书识字,没什么文化水平和聊天话题,因此,她在王家的兄弟姐妹面前,其实是没什么情分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最后康姨母和大娘子共同给老太太下毒的事情一出来,王家老太太一心维护康姨母的同时,王家的大哥更多的也是倾向于保全康姨母的(当然,这里面也有可能是因为大娘子毕竟是盛家人,盛家人不会对大娘子太狠的缘故,导致他们一心只维护康姨母。)

既然姊妹情谊不深了,她又见不得大娘子比自己过得好,看到大娘子被林小娘压制着,事事不顺心如意,性格偏执的康姨母只怕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去帮对方呢?

康盛两家的距离毕竟有限,康姨母仍不辞辛劳来往自有目的

如果说康姨母跟大娘子原本的姐妹情分就不深,那么各自婚嫁之后,两个人大概就真的是形同陌路了。虽说剧中偶尔有人提及康姨母还会登门拜访小住几天,但事实上,康姨母到盛家小住的目的,谁说的准呢?康姨母嫁的康家人在东京城,而大娘子所在的盛家原本还不知道在哪儿的,后来才在扬州做起了通判,这两次之间的距离且不说有多远,一个妇人出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怎么也得一段时间才能抵达。这种情况下,任由林小娘怎么闹腾,康姨母自然也不是鞭长莫及,懒得管理的了。

加上她到盛家小住,依照剧情推测,应该也是没钱了,盛紘也曾经凉凉的说过他这个连襟因为花了老婆娘家的钱而在老婆这边抬不起头来,康姨母想要蛊惑大娘子给钱,或者做其他事而出现在盛家,也是符合她这个人的行事作风的。康家主君妻妾成群,儿女,奴仆,要吃要喝要用的压力几乎都压在康姨母身上,她没钱了往有钱的妹妹家跑,尤其是一个对自己依赖心理还挺重的妹妹家,势必不会无功而返。

她在东京城的的豪门贵族里看多了大宅院里妻妾之间的明争暗斗,当然也明白宠妾在一个家里的地位了,一方面,她是客人,强龙还压不过地头蛇呢,另一方面,她有自己的小目的,为了小目的而来,自然不会惹事,这种情况下,她只会对林小娘敬而远之,更不会去帮助大娘子对付林小娘了。

否则林小娘破罐子破摔,自己的目的可就未必能成了。


兮言小姐


在知否中康姨母这个角色是剧情大半之后才闪亮登场的。一开始在明兰的成长过程中,其实并没有这位姨母的出现,嗯,只是他们到了汴京之后,从老太太嘴里偶尔会听到这位康姨母的名字,老太太对这个康姨母可以说是深恶痛绝,就连他登门到盛家拜访,也不让她来给自己请安,这在古代实在是对康姨母一个极大的蔑视,也为康姨母后来害老太太埋下了一个深深的伏笔。

当然康姨母每次到盛家也没有什么好事儿,如果她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的话,老太太也不会如此的厌恶她。 后来在明兰如兰和墨兰各自嫁人回门之后,康姨母才算是正式出现在了观众面前,这个妇人一看就是尖酸刻薄,人家女儿女婿来给请安,他在一旁挑拨离间对王大娘子,说明兰和她的丈夫对王大娘子不够恭敬。王大娘子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面多少也是有一些疙瘩的。自己的亲生女儿都没有能够成为侯府的大娘子,而明兰一介庶女却成为侯府的大娘子,两下一相比较大娘子心里也是很失落的。康姨母这个人可以说是头顶长疮,脚底流脓坏透了,但是要说他有多种手段嘛,他也没有多少手段。

说康姨母有手段仅仅是康姨母和王大娘子相比较起来,康姨母这个人特别坏,而且手段歹毒,心肠也特别歹毒,所以呢,他能够在家中作威作福,逼死小妾,卖自己的庶女,但是王大娘子她心地还是比较善良,做不出来这样恶毒的事情。他如果真是一个手段高明的人,就应该像小秦氏那样,虽然坏事做尽,但是表面上还是一个心地仁慈的大好人,这才是一个坏人的最高境界。那康姨母这么厉害,为什么不帮王大娘子对付林小娘呢?

第一,当然是因为康姨母手段并不高明,他的段位在林小娘眼里还真是不够看的。林小娘和康姨母不同,他不是蛮干的人,他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已经仔细的想好了方方面面的退路,他有不同的计划,他是一个心思相比康依姆而言比较缜密的人。康姨母其实就是仗着自己嫡女的身份,还有自己娘家的势力,在亲戚中间在自己的家人中间横冲直撞的人。说白了就是一个鲁莽的人,所以像他这样一个坏的很明显的人,在林小娘手里面他是过不了几招儿了。


第二点,康姨母和王大娘子,其实原来来往并不多,两个人可能隔得比较远。一开始明兰他爹还没有升官儿的时候,剧中并没有交代康姨母这个人,可见当时两家离得是比较远的,只是到了汴京之后,康姨母这个人才偶尔从老太太嘴里面说出来,也就是从他们全家上京之后,这两姐妹之间才走动了起来,古代交通不便,康姨母一个女人肯定不可能车马劳顿的,跑道上千里地之外的妹妹家去给妹妹出气。

第三点,康姨母这个人并不对王大娘子有多深的感情,她不会为了自己的姐妹儿去出头的。康姨母作为家中的嫡女,自小就受到了父母无比的宠爱,所以养成了他骄横跋扈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而且这个人吧坏的特别离奇,别人干坏事儿都是为了损人利己,他干坏事儿,从来是损人,但是也并没有利己。王大娘子从小并未跟随父母生活,而是跟随叔叔婶婶生活,所以姐俩自小是聚少离多并没有什么感情,而且长大之后康姨母嫁入康家远比盛家耀门楣要高,但是随着盛家的崛起,康家逐渐败落,所以康姨母其实内心是很嫉妒她的妹妹的,她怎么能看的妹妹比他更好呢,所以他巴不得他妹妹倒霉,怎么会去帮他妹妹去对付林小娘。

康姨母这个人他就是坏,但是他并没有脑子,否则的话他不会去被秦大娘子利用当他的出头鸟。他最终的目的其实是别人不高兴她就高兴了,她想从所有人那里得利。所有人在他眼里都是她的垫脚石,随时都是可以被拿来牺牲的,但是偏偏又没有什么脑子,所以被顾二的乳母骂的狗血淋头。而且他的手伸的也太长了。


轩妈爱看影视剧


康姨妈是很有手段,但是他并不是真心帮妹妹。就算后期和妹妹多有走动,所出的主意里有那一条是向着妹妹帮着妹妹的?说的直白一点,康姨妈根本就没有真心对待他这个妹妹。要不是林小娘没了,王夫人在盛家成了一家主位,并且盛家的孩子争气,地位实力日渐上升,康姨妈能从她这个妹妹这里捞点好处,她都不会登妹妹的门。哪像王大娘子真心的把她当姐姐看待。她的最终目的,利用她妹妹的单纯,设计陷害抓住妹妹的把柄,利用盛家如日中天的气势,女儿都嫁得高门,儿子官运亨通,前途无量,从中得到好处,以求自己在夫家立足,在外面装腔作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