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為什麼反對德國領土和殖民地擴張?你怎麼看?

秋天的紅葉882


俾斯麥後期奉行保守的大陸政策,是因為其對德國的戰略位置和國際形勢有了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

鐵血宰相的誕生

1861年,當時的德意志還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並不是一個完整且統一的國家。在德意志地區,大大小小的有好多蕞爾小國。其中實力最強的當屬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國都想一舉統一德意志,從而創造歷史。

面對磨刀霍霍的奧地利,還有一直對普魯士指手畫腳的丹麥,普魯士國會陷入了打還是不打的紛爭。而俾斯麥力排眾議,提出用鐵和火的政策來實現對德意志的統一,獲得了國會的支持。

俾斯麥先後通過普丹戰爭、普奧戰爭以及普法戰爭,收回了原本屬於德意志的土地,構建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威廉一世成為了德意志第一任皇帝,而俾斯麥也被封為宰相,人稱“鐵血宰相”。


那麼在歐洲其他列強對世界鯨吞蠶食的時候,德國為何願意安守歐陸,不願進行領土擴張呢?

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首先,落人一步的德意志

德意志統一在1871年,而那時英法俄等強國,早已經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佔領了世界上大多數有價值的殖民地。

落人一步的德意志,建國時間較晚,失去了先機。又因為戰爭的緣故,國力有所削弱,尚在恢復當中。

如果德國奉行激進的殖民地政策,必然和英法等既得利益者產生新的衝突,這對新生的德國不利。因為俾斯麥認為,此時對於德國而言,最重要的是進行休養生息,增強國力,逐漸提升德意志對歐洲的影響力,進而成為歐洲的領導者。

其次,德意志的地理位置

德國位於歐洲的十字路口,周圍列強環伺。奧地利、俄國、丹麥、法國等等,和德國在統一過程中都產生了利益糾葛。一著不慎就可能再次被肢解,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面對這種情況,他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和歐洲強國締結盟約,以求和平共處。另外,通過攻守同盟的建立,一起孤立德國最強大的敵人法國。

最後,俾斯麥對於領土的擴張興致闌珊

在普魯士統一德意志的三次重大戰爭中,俾斯麥堅持的一項政策就是不過度索取領土。俾斯麥在統一的進程中,僅僅是將傳統意義上的德意志地區收歸囊中,這就大大降低了敵對國對其的仇恨。

這同時也是為何即使經歷了普奧戰爭,奧地利對普魯士並沒有太多仇恨,甚至在後期還能結成聯盟,一致對外的緣由所在。這也是俾斯麥的高明之處。

而如果不是威廉一世和手下的軍官們堅持割佔法國領土,那麼法國在一戰中也未必會站到德意志的對立面。

綜上所述,雖然在當時的人們看來,俾斯麥保守的大陸政策損害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生的德國四處樹敵的局面。為德國打造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從這一點而言,俾斯麥絕對為德國今後的政策走向指明瞭方向。只是可惜,德國並沒有將這一政策貫徹下去,從而為一戰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Crazy歷史


德國—我也想要幾塊殖民地!

法國—不,你不想。

德國—為什麼?

英國—因為殖民地都被我和法國佔了,你就別白日做夢了。


俾斯麥1862年出任普魯士首相時,當時的普魯士在歐洲排老五,是歐洲五大帝國中的老末。(當時還沒有德國)

帝國主義的老末是什麼概念?比下有餘,但比上不足。就好比現在的意大利,雖然G7國家開會時,有它的一把椅子,但它的地位最低,話語權最小。

既然實力最弱,那擺在俾斯麥面前的問題就很簡單了。殖民地什麼的就別指望了,先把德意志統一,增強實力了再說。

1864年——普丹戰爭

1866年——普奧戰爭

1870年——普法戰爭

普魯士在俾斯麥的帶領下,悶聲發財,用了八年時間擠走了奧地利,成為德意志眾諸侯的老大,建立德意志帝國,併成功擠掉排在它前面的法國、沙俄、奧匈帝國,一躍為歐洲老二。




當上老二後,德國有資格海外擴張了。當時確實有很多德國人是這麼想的。但是俾斯麥不同意,他有三個理由:

第一、德國雖然統一了,但是德國的整體工業化程度還不夠高,德意志還有諸多地區都以農業為主。如果搞海外擴張,這無疑會導致資金外流,影響國內的工業化。

第二、海外殖民地已經不多了,優質殖民地更是所剩無幾。此時搞海外擴張,可能會得不償失,並且還可能會得罪殖民地最多的英國,而目前德國還不宜得罪英國。

第三、普法戰爭後,法國立志要報仇,德國如要應付法國,就不宜分散實力。與其去海外擴張,不如把精力放在經濟建設上來,悶聲發大財,在歐洲把法國壓制住。

俾斯麥的觀點在現在看來,顯然是對的。因為當時德國的實力確實還不足以在得罪了法國的同時,還能跟英國交惡。

由於俾斯麥的觀點確實在理,所以當時包括德皇威廉一世在內的德國高層,都贊同了俾斯麥的主張。即暫緩軍事擴張,搞好與鄰國的外交關係,與奧匈帝國結成了最重要的聯盟;內部專心於發展經濟,把著眼點放在歐洲大陸,待實力強大後,再到海外進行殖民擴張。

1872—1882年,德國在閉關修煉十年後,經濟突飛猛進,一躍為歐洲老大。並且還在歐洲大陸建立了自己的聯盟體系。(就是一戰期間的同盟國)



當了老大後,德國人的心態就飄了,產生了一種優越感。認為自己的經濟歐洲第一,自己的陸軍世界第一!法國算什麼?英國算什麼?我就是要切英國的殖民地蛋糕,英國人不服想怎樣?不服開幹啊!(是不是很像現在的國內網民?)

對此思潮,俾斯麥很迷茫,他不想冒險,但是德國此時確實有實力擴張了,可以去海外試試水了。於是,他在權衡利弊後便同意了軍隊去海外擴張。其目的就是先去試水,看看水深水淺。

這一試,德國先後在非洲和大洋洲搞了幾塊殖民地,海外的發展勢頭很好。不過,估計是憋的時間太久了,俾斯麥給軍隊開了這麼一個小口子後,德軍上下全飄了。開始要求俾斯麥給予他們更大的支持,並且還隔空叫囂英國,想從英國手裡分殖民地蛋糕。

俾斯麥一看軍隊要搞事情,便緊急叫停了海外擴張。但是此時德國社會已經狂燥了,挑戰英國的聲音此起彼伏,這已經不是俾斯麥能控制的了。

1888年,最支持俾斯麥的威廉一世去世。

三個月後,比較支持俾斯麥腓特烈三世也突然去世。隨後,威廉二世繼位。

威廉二世這個人,一輩子只穿軍裝,熱衷於向外擴張,迷信武力能解決一切問題。他身為皇帝,本來就是軍隊領袖。而他的主張又跟軍隊又一樣,所以他繼位的結果,自然就是俾斯麥這個礙手礙腳的人,被他無情的踢到了一邊。

威廉二世踢開俾斯麥後,決定自己親政,但他的政治智商哪裡能鬥得過英國政客?

當時,英國人忽悠威廉二世,說只要他斷絕對南非布爾人的支持,英國就把葡萄牙的非洲殖民地送給德國。像這種空頭支票,如果是俾斯麥,根本不會信英國人的鬼話。但威廉二世居然就信了,並且他還真的斷絕了和布爾人的盟友關係。事後果不出其然,英國爽約了。打完了布爾人,便宣佈先前跟威二談好的分割殖民地事宜,一律作廢。

威二聽說後,自然是氣炸了,聲稱要組建世界第一的海軍跟英國撩膀子幹。

可問題是,德國已經有一支開銷龐大的世界第一陸軍了,現在再搞世界第一的海軍,德國的財力能否負擔的起?雖然說德國的經濟好,但是也沒有好到能同時負擔世界第一海軍和世界第一陸軍的開支吧?



所以,威廉二世氣炸的結果,自然是把德國的發展帶跑偏了。不僅經濟跑偏了,就連軍隊的發展也跑偏了。

1914年,德國在軍備擴張十多年後,跟英國的矛盾徹底激化了,雙方大打一場,這場戰爭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而這場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爭奪殖民地。

令人噴飯的是,威廉二世花大力氣建造的德國海軍艦隊,僅僅跟英國人在日德蘭海域打了一次就秒慫了,不敢再出海挑戰。

1918年,當威廉二世宣佈投降,並宣佈退位時,他一定很後悔,當初怎麼就沒有聽俾斯麥的呢?



回過頭來再看這段歷史,俾斯麥不主張搞海外擴張,顯然是非常理智的。他並不是一個怯懦的人,他也主張鐵血主義。但是俾斯麥知道什麼事該幹,什麼事不該幹。他的策略就是玩平衡政策,不驕不躁,穩步推進,不刺激周圍列強,先乾死宿敵法國,然後再逐一擊破。法國不滅,德國不稱霸。

但威廉二世卻不懂這個道理,他在在沒有絕對實力的情況下,居然去挑戰已經成型了的世界體系,並且還傻乎乎的去搶殖民地,其結果必然是被打個半死。


Mer86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俾斯麥並不是反對德國的領土擴張以及殖民地的擴張,實際上俾斯麥是一位對國際關係以及德國本身情況有著非常清醒認識的人,他知道在什麼時候採取什麼樣的手段能夠讓德國獲得最大的利益。

要說明俾斯麥的情況,我們還要先從其幫助德國從1871年走上巔峰的過程說起。

幫助德國走上巔峰

1861年,俾斯麥開始擔任普魯士首相,而他剛擔任德國首相的時候,德國還是處於分裂之中,他明白要讓德國實現統一,就必須要通過戰爭實現,所以他也有“鐵血宰相”的外號,而這個外號使他有一種“好戰狂人”的感覺,但實際上俾斯麥並不是好戰,而是在不得不作戰的情況下達到目的才會發動戰爭,他發動戰爭也不是見誰都打,而是選擇在對德國有利的情況下去打。

上圖是當時德國的基本情況,紫顏色的是傳統意義上的德國,深綠色為當時的普魯士,建綠色為當時德國的一些城邦。從圖中可以看出,德國有相當一部分再當時的奧地利帝國手上,同時在德國的北邊給德國造成了一定威脅的是丹麥,同時還有德國的宿敵——法國。所以德國要完成統一,這三國國家都必有一戰。

從作戰難度來說,最容易對付的自然是丹麥,其次是奧地利帝國,再次是法國。

為了打敗丹麥,俾斯麥先是聯合了奧地利帝國在1864年組織了普魯士和奧地利的聯軍擊敗了丹麥,佔領了日德蘭半島。

為了統一整個德國,接下來就要對付奧地利,我們可以看一下俾斯麥在對戰奧地利之前的外交:先是會晤了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表示普魯士不反對把盧森堡和萊茵河地區劃給法國,由此換來了法國在普奧戰爭中保持中立;英國奉行一貫的“光榮孤立”,所以普魯士對奧地利作戰的時候英國不會插手;應協助俄國取消《黑海中立條款》,取得了俄國在普奧戰爭中的中立;利用意大利與奧地利之間就奧地利佔領威尼斯的矛盾,與意大利簽訂了攻守同盟條約,答應幫助意大利奪回威尼斯。所以在1866年與奧地利交戰之前,俾斯麥通過種種外交手段搞定了所有的大國,使普魯士對奧地利作戰的時候,各大國都不會插手,而且還有意大利在南部形成對普魯士的支援。由此俾斯麥贏得了對奧地利作戰的勝利。

在對奧地利的戰爭勝利之後,普魯士並沒有乘勝追擊,而是給與了奧地利極為寬厚的講和條件,由此又拉攏了奧地利,使得後來普魯士與法國作戰的時候,奧地利沒有在普魯士背後插刀。

德國統一的最後障礙由此就只剩下了法國,俾斯麥故意激怒了法國,導致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對普魯士宣戰,當然,由於拿破崙三世不是拿破崙,其實是個草包,結果法國很輕易的就被普魯士擊敗。經過三次戰爭,普魯士完成了整個德國的統一,俾斯麥也成為了新的德意志帝國的宰相。

俾斯麥是外交大師

從俾斯麥幫助普魯士統一德國,建立新的德意志帝國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出俾斯麥實際上是一位外交大師,他能夠在每一次決定性的戰爭之前,儘量地減少敵人,增加朋友,在形勢完全有利於自己的情況下作戰,這就是俾斯麥成功的秘訣。

從完成統一之後的德意志帝國來看,北邊的丹麥實際上已經沒有多少軍事價值了,畢竟丹麥成了一個非常小的國家;南邊的奧匈帝國成為了德國的堅定盟友;意大利也是德國的同盟國;法國雖然被德國擊敗,但仍然有著相當的實力;英國奉行孤立主義政策;東邊的俄國實力強勁,不斷地進行領土擴張,與土耳其矛盾尖銳。

從俾斯麥發動的歷次戰爭中我們也不難看出,俾斯麥從來沒有同時和兩個大國交戰,一旦與一個大國交戰,他總是能夠讓其他大國保持中立或者幫助德國的立場。這是他成功的最大法寶。

德國統一後俾斯麥的外交考慮

在統一德國之後,俾斯麥之所以沒有進行領土和殖民地的擴張,更多的是從當時德國的實際情況考慮的。但是在1888年新任國王威廉二世登基之後,他與新國王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終促成了1890年他的辭職。

當時來說,首先在歐洲德國已經沒有了領土擴張的空間,周邊要麼是大國,要麼就是沒必要動武的國家。殖民地來說,當時世界殖民地已經基本被瓜分,實際上德國再怎麼搶也搶不到多少利益。

如圖所示,德國當時實際上只搶到了喀麥隆、東非和西南非等少量的一些殖民地,而為了搶奪這些殖民地,德國與法國、英國這些老牌帝國產生了尖銳的矛盾,尤其是英國,是當時最強大的一個國家。如果說因為普法戰爭德國逼迫法國割讓土地使得德國和法國的矛盾不可避免,但是與英國和俄國的矛盾實際上是可以避免的,這點來說威廉二世就做的非常差了。

在外交上,俾斯麥在德國完成統一後,致力於搞好周邊國家的關係,如俄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奧匈帝國,在俾斯麥時期和德國關係都非常不錯。因為俾斯麥清醒地認識到,德國處在歐洲的十字路口,一旦與周邊大國開戰,容易陷入兩線甚至多線作戰的困境,因此一旦開戰,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要避免兩線作戰的可能。而與周邊大國都搞好關係,本身就是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兩線甚至多線作戰的可能性。

只可惜這些深意,血氣方剛的威廉二世不懂。

我們還可以看一下一戰爆發的情況,如圖所示,剛開始的時候實際上是德國和奧匈帝國、意大利為同盟,後來意大利見風使舵加入了協約國。而一戰時期,德國遭遇了同時與英法、俄國開戰的兩線作戰的困局,這種困局最終使得德國耗盡了所有的戰爭能力,最終戰敗。

如果威廉二世能領會到俾斯麥的意思,搞好周邊各大國之間的關係,至少一戰時期德國是可以避免兩線作戰的,至少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失敗了。

因此綜合以上來說,並不是俾斯麥不熱衷於擴張領土和殖民地,而是俾斯麥更多的是從德國的實際情況出發,為德國營造最好的外交環境,避免德國在不利的情況下與大國開戰的最優選擇,就是儘量搞好與各大國之間的關係,而要搞好這些關係就必然要做出讓步,但是威廉二世不懂這些,不願意讓步,處處與人爭利,也就造成了一戰時期對德國最為不利的局面的出現。


老威觀史


身在鬧市,心向青山


德國的統一,是建立在普奧戰爭擊敗奧地利和普法戰爭擊敗法國的基礎之上的。

奧地利被排除在德意志之外後,轉而與匈牙利組成奧匈帝國,開始向巴爾幹半島擴張,而這便觸碰到了俄國人的利益,因為巴爾幹半島是斯拉夫人。


19世紀的歐洲,主要由英、法、俄、德、奧五大國組成,其中

法國在被德國擊敗後割讓了阿爾薩斯與洛林,與德國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英國奉行“光榮獨立”,不結盟,它要做歐洲的仲裁者

德國,在統一之後成為歐洲大陸最強大的國家,在五國中德國最好的局面便是站在多數的三國一邊,法國不可能,英國不結盟,於是為了取得多數,那麼只能與奧匈帝國、俄羅斯結盟。


而這也正是俾斯麥所要做的,德國位於歐洲的心臟位置,四戰之地,地緣惡劣,一不小心就會被對手組成“反德聯盟”群毆,這不是俾斯麥所想要看到的局面。

德國不能東西兩線開戰,法國不可能結盟,於是德國的外交便沒有了彈性。

1873年,縱橫捭闔的俾斯麥組成了“三皇同盟”,即德皇、奧皇、俄皇的同盟,三國結盟保證了德國不被群毆,但也限制了德國的擴張,這也是俾斯麥反對德國短期內領土和殖民地擴張的原因所在。

然而,年輕的德皇威廉二世即位後不以為然,他罷黜了俾斯麥,終止了與俄國人的同盟,以同宗的奧匈帝國為最重要的盟友,支持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擴張,俄國人懼怕德國和奧匈帝國聯手對付自己,於是和法國結盟。

後來,德皇威廉二世又擴建海軍,擴張殖民地,挑戰英國,英國遂與法俄結盟。


至此,英法俄完成了對德奧的包圍,德國的局面變成了俾斯麥最不想看到的東西兩線作戰,其實一戰和二戰的結局由於威廉二世的魯莽早已註定。


心向青山


卑斯麥的確是德國近代史上一位何有遠見卓識的戰略家與政治家,其實卑斯麥內心還是個老殖民主義者,但他很聰明他意識到以德國一個國家的實力不可能同時對付兩個以上的歐洲大國。

所以他選擇的方針是敵近交遠一面對敵借力打力的戰略方針,他認為以德國的國家實力不可能在歐洲大陸作為一個最強大的中歐帝國的同時,在建立一支強全球性海軍去支持殖民擴張。他清醒的認識到了英國的奸詐與狡猾,英國人的方針就是必須在歐洲大陸挑動兩個嚴重對立的戰爭集團而英國藉以全球最大規模的海軍來控制世界上的所有大洋並保證他們的殖民霸權。所以卑斯麥的方針是不借代價與俄羅斯帝國交好,繼續壓榨法國的國家實力穩住奧匈帝國然後借奧斯噁心俄羅斯,等把他們都拖跨了後最後收拾英國人最後再大規模的奪取海外殖民地。

卑斯麥的戰略長遠規劃起要保證在他死後30年之內德國的政策在他所制定的軌道上不能有大的波動,等威廉二世上臺以後卻等不及了,他雖然感恩卑斯麥為帝國做出的空前功勳但是更討厭這個老頭子去束縛他的手腳,於是藉機逼迫卑斯麥下了臺然後把他轟回老家的容克莊園把他養了起來。放手的擴大德意志帝國的海軍,這當然會引起老奸巨滑英國人的警惕。

英國人拆散了德俄準戰略聯盟施計讓德國拖上了奧斯曼帝國這條爛油瓶子,同時又挑起了法國人的恥辱怒火。所以說即便是沒有1914年薩拉熱窩的槍聲,英國最終還是會首先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把德國人拖垮拖死。


牧羊人38241019


自從德國於1871年完成統一之後,德國國內便興起了主張進行海外擴張、奪取殖民地的浪潮。在背後推波助瀾的主要是國內的資產階級,他們與部分知識分子一起造勢,改變了普通德國人對國際事務的看法。他們時不時地就拿當時的頭號強國——英國做例子,來說明海外殖民的重要性。因為英國正是依靠海外殖民才成就了自己全球霸主的地位。

而俾斯麥作為一個政治家,保持了冷靜的頭腦。他反對拓展殖民地,而且認為殖民地不僅沒用,反而是個累贅。首先,世界已經被那些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瓜分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那點殘羹冷炙會使德國在獲取和管理殖民地方面都要付出高額的成本,而能得到的收益卻很有限,即得不償失。其次,德國剛完成統一,統一的民族意識尚未樹立起來,而獲取殖民地、建立殖民地與宗主國關係則要求宗主國的民族認同感足以蓋過民族分離主義。第三,殖民地及圍繞其產生的海外貿易需要一支強大的艦隊來保護,而此時德國的海軍還很弱,且德國的地理位置也不適合發展成一個一流的海軍強國。

所以在1879-1882年之間,俾斯麥對於那些主張海外擴張的呼聲都是採取抵制的措施。但隨著社會壓力的不斷增加,俾斯麥也開始進行適當的海外擴張。從1883年-1885年,德國在納米比亞、多哥、喀麥隆、坦桑尼亞、新幾內亞等地建立起殖民地,總面積達100多萬平方公里,佔一戰前德國殖民地的90%。

俾斯麥殖民政策的特點是:

1. 俾斯麥的殖民政策只是國家戰略的一部分,它要服從於國家整體的對外政策。在俾斯麥看來,德國對外政策的核心是防止出現一個反德的同盟。萬一出現了反德同盟,德國也要確保有強大的盟友支持自己。比如,德法已是世仇,俾斯麥就通過英法在殖民擴張中的矛盾來緩和德法關係,避免法俄結盟。德法關係緩和的最好方式是在殖民擴張中共同對抗英國。當熱衷於殖民擴張的茹爾·費裡組閣後,俾斯麥就立即停止了殖民擴張,以防與法國發生衝突。他曾對一個主張海外殖民的狂熱分子說:“你的非洲地圖的確很好,但我的非洲地圖卻是放在歐洲的。這兒是俄國,這兒是法國,我們在中間。這就是我的非洲地圖。”

2. 殖民擴張要有底線,即不能危害德國的安全。1883-1885年是德國外部環境相對安全的時期,其它列強因他們之間的矛盾而互相牽制,所以能進行適當的殖民擴張。他希望通過適度的殖民擴張與英國保持一種互相牽制、互相依賴的關係。他在西南非洲的爭奪上可以與英國進行爭吵,甚至在剛果問題上支持法國對抗英國。但在涉及英國核心利益的埃及問題上,德國始終躲在二線,看法國與英國死磕。英國希望德國在埃及問題上支持自己,於是就在西南非洲的問題上有所讓步。俾斯麥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英法矛盾激化,並都有求於德國,使德國更加安全。

3. 俾斯麥對殖民擴張的整個發展過程始終保持著控制與主動。他進行殖民擴張是想緩解國內壓力,爭取資產階級的支持。當他認為外部環境發生變化,繼續拓展殖民地會有損德國利益時,就會果斷中止這一政策。

上述特點既能使緩解部分國內輿論的壓力,又保持了對外政策的穩定,使德國在國際上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在短短兩年時間裡德國進行的殖民擴張,並沒有增加外部的安全壓力,足見俾斯麥政治藝術水平之高。


siegfried


“鐵血宰相”卑斯麥,向來以剛硬著稱。他在位期間,接連發動了普丹、普奧、普法三次戰爭,對於德國來說,他是統一的大功臣。但這麼強勢的一個人物,為何卻不向俄羅斯一樣,積極擴大自己的領土,吞噬他國殖民地,反而卻反對海外殖民了?

這其中的緣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一、地理位置不允許

德國是一個地緣位置很差的國家。一面領海,三面與陸地接壤。西邊的法國,世代與德國為仇,“百年普法戰爭”讓這兩個鄰國恩恩怨怨糾纏不清,法國一直以來都對德國有虎狼之心; 東邊的俄羅斯帝國,正好缺乏出海口,一旦德國對外進行殖民擴張,俄羅斯肯定會伺機而動、乘虛而入,畢竟俄羅斯是一個再多領土也“喂不飽”的國家,當德國與殖民地火拼時,俄羅斯卻可得“漁翁之利”; 而南邊奧匈帝國,也是德國南部的一大威脅!

如果德國進行海外殖民擴張,必然會抽出一部分海軍、陸軍出海作戰,進而導致德國國內中央軍隊戰鬥力減弱,俄、奧、法三國對德形成一個包圍圈,三國之中誰先動手,都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對德國構成一個很大的威脅。所以卑斯麥考慮到這一點,對海外殖民都不怎麼感冒。相反卑斯麥實行“大陸政策”,通過互相牽制彼此的辦法,從而來維持德國“歐洲東部大陸第一強國”的地位。

此外,卑斯麥也是一個精明的政治家,他在主政政期間,力主和傳統盟友——英國搞好關係,以防止被“四年夾擊”的窘境。卑斯麥心裡很清楚,英國是一個貨真價實的老牌殖民大國,如果德國在莽撞之下向外擴張,必然引起英國的不滿,觸動兩國之間的默契,到時候英國幹出的事兒,可能就是德國最擔心、也最不願看到的。

所以,德國的地理位置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德國擴張的意圖!

二、對外擴張會損害德國容克貴族的利益

德國是一個典型的“容克莊園”經濟國家,卑斯麥本人呢也是容克貴族出身。他能當上德國宰相,與其背後的容克貴族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

德國的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貴族莊園手裡,莊園內主要以農業種植為主。如果德國進行海外殖民擴張,進而就會打開海外廣闊的殖民市場。殖民地區農作物價因為格低廉,肯定會導致大量的農產品湧入歐洲,從而引發歐洲農產品價格大跌,大大的損害到這些容克貴族的利益。卑斯麥也考慮到了這一點,為了維持自己的地位,他反對海外殖民,也不敢輕易的發動海外殖民。

三、卑斯麥個人的原因

卑斯麥作為一個精明的政治家,他對德國自身的實力和國民心態是很瞭解的。此時的德國已經是歐洲大陸強國,如果在進行海外殖民,擴大海外根據地,德國人可能會產生一種狂傲的心裡認知,進而“模糊”自己。盲目膨脹勢必會導致軍隊人數大增,而這也是卑斯麥所擔心的,因為他不想由軍隊來主導國家,如果是這樣,那麼國內政治上那一套就很有可能玩不轉了,到時候就是“槍桿子裡出政權”,軍隊指揮國家。

而卑斯麥是一個厲害的外交家,做的很多事情都以“利益最大化”為主,會盡量減輕自己的損失,如果讓軍隊來處理國家大事兒,那多半是“能動手的肯定就不動嘴”,這樣對國內來說本身也是一個很大的傷害。所以卑斯麥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他是反對殖民擴張的!後來德國在一戰中大敗、慘敗,就是軍隊指導國家一個很好的證明。所以,對於卑斯麥這個人物,可以說他一個很有政治遠見的帝國宰相兼精明外交家!

綜上小結

卑斯麥之所以反對德國海外殖民擴張,跟當時的時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也和卑斯麥的個人卓越見識有關!


文史金蟬


現在看來,俾斯麥當年的主張是正確的。德國成功的統一之後,貝斯曼反對領土和殖民地擴張,這樣的話就不會觸怒老牌強國,自然就可以潛下心來進行更好的發展。




在當年進行的德國統一戰爭的時候,俾斯麥就表現出了相當的剋制。首先普魯士和奧地利進行戰爭,很快就擊敗了奧地利。這個時候普魯士國王和普魯士軍方就要求再接再厲,一舉打進維也納。但是在俾斯麥的努力下,最終雙方締結了和約,並沒有把戰爭再繼續進行下去。所以這兩個國家的關係還非常的好,在一戰的時候兩個國家還是同盟國。



事實上在德國統一的最後一戰,在和法國進行的戰普法戰爭中,俾斯曼也是表現得相當的理智。如果按他的意思來,德國也應該和法國簽訂如同當年同奧地利簽訂的和約一樣,這樣就不會讓德國和法國結成世仇。可惜德國軍方不願意,施加強大的壓力,最終迫使俾斯麥作出妥協,最終割讓了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還有50億法郎的鉅額賠款。而德法因為這個領土割讓一直處於敵對狀態,一直到二戰結束。



德國統一之後,發展的越來越好,實力越來越強大。此時此刻的俾斯曼非常的清醒,他要求德國一直要做到韜光養晦,而不要去過多的干預國際的事物,更不要去執行領土擴張和殖民地擴張這樣的蠢事。如果德國真的按他的戰略去執行的話,德國應該不會和周邊的國家產生過多的矛盾,這樣可能就不會有兩次世界大戰,或者德國不會輕易的捲入進去,這樣對德國的發展自然會更加有利。



可惜那些目光短淺的鷹派,根本就不理解俾斯麥的長遠戰略目光。在他們眼中,德國是處於歷史上的最好時期,這應該是開疆拓土的好時機,怎麼應該像俾斯麥所說的當縮頭烏龜呢。德國現在有這麼好的機遇,卻始終不去爭取,完全是因為俾斯麥這個頑固的老頭在那從中作梗。所以威廉二世上臺之後,很快就將他看不順眼的俾斯麥趕走,換上了他喜歡的鷹派,結果德國就在戰爭這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



而新上臺的鷹派們,完全改變了俾斯麥韜光養晦的戰略,而是在世界上和老牌資本主義強國進行針鋒相對,爭奪權益。之前的普法戰爭,德國和法國已經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那後來德皇威廉二世又愚蠢的執行海軍競賽,結果和英國之間矛盾越來越大。在一次大戰中德國實力不可謂不強,但是被周邊的國強國聯合起來對付,所以最終還是失敗了,而二次大戰很大程度上是一次大戰的延續。兩次世界大戰,德國沒有得到什麼,卻失去了很多的領土,俾斯麥當年費盡心機,完成德國統一,結果讓子孫們敗掉了不少。




兩次大戰打下來,德國可謂是傷痕累累,再也沒有實力去挑戰世界。所以德國不得不靜下心來,一門心思圖發展。今天德國的經濟發展強勁,人民也過上了非常幸福美滿的生活。而這不正是俾斯麥當年所指出的韜光養晦的發展戰略嗎。


天龍論史


俾斯麥(1815~1898),德國近代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執政期間採取鐵血政策,故有“鐵血宰相”之稱。


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

俾斯麥為什麼反對?因為他的性格、他的手段、他的信心與勇氣、他的固執與坦率~他曾在一次演說時揚言,“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所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

後來,人們就送給了他這個綽號。

從這個綽號我們就能感覺到,俾斯麥是一個作風強硬、雷厲風行的人。


俾斯麥這個人身上有四個特點極為突出:他目標清晰,極端現實,高度自信,而且共情能力很強。

終其一生,俾斯麥對自己想要什麼,德國想要什麼,都非常清楚。他也是嚴格按照這些目標來謀劃自己每一步政治舉措的。

1️⃣俾斯麥對自己的目標非常清楚,那就是不要給法國干涉戰爭的時間,要儘量在法國干涉之前逼迫奧地利簽訂和約。

你可以想象一下,歷史上有幾個政治家能夠在軍事勝利和名譽的誘惑面前剋制住自己,始終堅守自己的目標,不去攫取更多的利益?

2️⃣俾斯麥他極端現實。其實你看一看他統一德國的政治運作就知道了。

他發動第一次戰爭進攻丹麥的時候,拉了奧地利做盟友;但是他接下來就把奧地利當作敵人痛揍了一番。

到第三次戰爭,也就是普法戰爭勝利之後,德國已經統一,他為了確保德國的外交安全,又跟奧地利簽訂了同盟條約,一起來針對法國。你可以看到,他在外交過程中根本沒想過一定要把誰當作朋友把誰當作敵人,一切都是為了利益出發。

這正應了國際政治中那句老話:“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3️⃣他高度自信。其實,自信的本質,是在清楚認識自身的基礎上,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哪些事情,不能做到哪些事情。對於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有充分信心,這才叫自信。

4️⃣他非常敏銳,能夠捕捉每個人的弱點與慾望。有個詞叫“共情”,又叫“同理心”,它指的其實就是換位思考的能力,就是我可以設身處地地考慮到別人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

俾斯麥這個能力非常強,他當大使的時候不管是接觸奧地利皇帝、俄國沙皇還是法國皇帝,以及這些國家的大政治家們,他都能非常迅速地瞭解他們的心理,把握到他們的能力、慾望和不足。
李中堂和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

Ghoul內幕


奧托馮俾斯麥,對德國來說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在擔任普魯士王國的的宰相期間,他是著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在德國的統一進程中,運用鐵血政策,結束了德國的分裂,完成了德國的統一。

由於,由於他一直執行的大陸政策,對殖民擴張,從反對到支持,再到,反對繼續擴大殖民。

德國統一戰爭期間

因為,因為在德國的統一期間,忙著應對歐洲各主要的大國,積極的為德國統一做準備,雖然有一些傳教士,商人,這些傳教活動和殖民活動,但也都是一些小打小鬧;同時,德國也沒有強大的海軍,去保護海外殖民地,這時的主要精力都在陸軍,積極備戰統一德國全境;在此期間,這都是他反對殖民擴張的,主要原因。

德國統一後

德國統一後,德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海軍,在此就要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同時,德意志的資本主義工商業,也得到了大力的發展,對,對原材料和市場,有很大的需求,而德國本土市場趨於飽和。所以,這直接刺激了德國向海外拓展,而這時的俾斯麥,一反當初對殖民擴張的反對態度,轉而進行積極的支持,在他的領導下,德國在19世紀的後半期,迅速建立起了龐大的海外殖民地,對歐洲乃至世界的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柏林會議前後

柏林會議是由俾斯麥組織的瓜分非洲的一次會議,是為了緩和歐洲各主要大國在殖民地問題上與德國的矛盾。因為此時歐洲,法國對德國的仇視,想要報阿爾薩斯和洛林的仇,而東方的俄羅斯也對德國虎視眈眈;另一方面殖民地的原材料和市場已經大大超越了超越德國的承受能力,繼續擴大的殖民地已經對德國不會產生更大的利益,反而有可能成為累贅。同時,德國此時的國內也發生了經濟的停滯。所以這次的俾斯麥對殖民擴張的積極性降低,反對反對繼續擴大殖民地。

俾斯麥對德國德國領土和殖民地的態度是他對國家利益的考量,是個人對國家的走向的把控。無疑,他的政策是成功的,為他的身後留下了一個強大的德國,同時,他的鐵血政策為德國也埋下了禍根,他未能阻止軍國主義的蔓延,在德國成為了世界大戰的策源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