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為什麼反對德國領土和殖民地擴張?你怎麼看?

秋天的紅葉882


德國—我也想要幾塊殖民地!

法國—不,你不想。

德國—為什麼?

英國—因為殖民地都被我和法國佔了,你就別白日做夢了。


俾斯麥1862年出任普魯士首相時,當時的普魯士在歐洲排老五,是歐洲五大帝國中的老末。(當時還沒有德國)

帝國主義的老末是什麼概念?比下有餘,但比上不足。就好比現在的意大利,雖然G7國家開會時,有它的一把椅子,但它的地位最低,話語權最小。

既然實力最弱,那擺在俾斯麥面前的問題就很簡單了。殖民地什麼的就別指望了,先把德意志統一,增強實力了再說。

1864年——普丹戰爭

1866年——普奧戰爭

1870年——普法戰爭

普魯士在俾斯麥的帶領下,悶聲發財,用了八年時間擠走了奧地利,成為德意志眾諸侯的老大,建立德意志帝國,併成功擠掉排在它前面的法國、沙俄、奧匈帝國,一躍為歐洲老二。




當上老二後,德國有資格海外擴張了。當時確實有很多德國人是這麼想的。但是俾斯麥不同意,他有三個理由:

第一、德國雖然統一了,但是德國的整體工業化程度還不夠高,德意志還有諸多地區都以農業為主。如果搞海外擴張,這無疑會導致資金外流,影響國內的工業化。

第二、海外殖民地已經不多了,優質殖民地更是所剩無幾。此時搞海外擴張,可能會得不償失,並且還可能會得罪殖民地最多的英國,而目前德國還不宜得罪英國。

第三、普法戰爭後,法國立志要報仇,德國如要應付法國,就不宜分散實力。與其去海外擴張,不如把精力放在經濟建設上來,悶聲發大財,在歐洲把法國壓制住。

俾斯麥的觀點在現在看來,顯然是對的。因為當時德國的實力確實還不足以在得罪了法國的同時,還能跟英國交惡。

由於俾斯麥的觀點確實在理,所以當時包括德皇威廉一世在內的德國高層,都贊同了俾斯麥的主張。即暫緩軍事擴張,搞好與鄰國的外交關係,與奧匈帝國結成了最重要的聯盟;內部專心於發展經濟,把著眼點放在歐洲大陸,待實力強大後,再到海外進行殖民擴張。

1872—1882年,德國在閉關修煉十年後,經濟突飛猛進,一躍為歐洲老大。並且還在歐洲大陸建立了自己的聯盟體系。(就是一戰期間的同盟國)



當了老大後,德國人的心態就飄了,產生了一種優越感。認為自己的經濟歐洲第一,自己的陸軍世界第一!法國算什麼?英國算什麼?我就是要切英國的殖民地蛋糕,英國人不服想怎樣?不服開幹啊!(是不是很像現在的國內網民?)

對此思潮,俾斯麥很迷茫,他不想冒險,但是德國此時確實有實力擴張了,可以去海外試試水了。於是,他在權衡利弊後便同意了軍隊去海外擴張。其目的就是先去試水,看看水深水淺。

這一試,德國先後在非洲和大洋洲搞了幾塊殖民地,海外的發展勢頭很好。不過,估計是憋的時間太久了,俾斯麥給軍隊開了這麼一個小口子後,德軍上下全飄了。開始要求俾斯麥給予他們更大的支持,並且還隔空叫囂英國,想從英國手裡分殖民地蛋糕。

俾斯麥一看軍隊要搞事情,便緊急叫停了海外擴張。但是此時德國社會已經狂燥了,挑戰英國的聲音此起彼伏,這已經不是俾斯麥能控制的了。

1888年,最支持俾斯麥的威廉一世去世。

三個月後,比較支持俾斯麥腓特烈三世也突然去世。隨後,威廉二世繼位。

威廉二世這個人,一輩子只穿軍裝,熱衷於向外擴張,迷信武力能解決一切問題。他身為皇帝,本來就是軍隊領袖。而他的主張又跟軍隊又一樣,所以他繼位的結果,自然就是俾斯麥這個礙手礙腳的人,被他無情的踢到了一邊。

威廉二世踢開俾斯麥後,決定自己親政,但他的政治智商哪裡能鬥得過英國政客?

當時,英國人忽悠威廉二世,說只要他斷絕對南非布爾人的支持,英國就把葡萄牙的非洲殖民地送給德國。像這種空頭支票,如果是俾斯麥,根本不會信英國人的鬼話。但威廉二世居然就信了,並且他還真的斷絕了和布爾人的盟友關係。事後果不出其然,英國爽約了。打完了布爾人,便宣佈先前跟威二談好的分割殖民地事宜,一律作廢。

威二聽說後,自然是氣炸了,聲稱要組建世界第一的海軍跟英國撩膀子幹。

可問題是,德國已經有一支開銷龐大的世界第一陸軍了,現在再搞世界第一的海軍,德國的財力能否負擔的起?雖然說德國的經濟好,但是也沒有好到能同時負擔世界第一海軍和世界第一陸軍的開支吧?



所以,威廉二世氣炸的結果,自然是把德國的發展帶跑偏了。不僅經濟跑偏了,就連軍隊的發展也跑偏了。

1914年,德國在軍備擴張十多年後,跟英國的矛盾徹底激化了,雙方大打一場,這場戰爭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而這場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爭奪殖民地。

令人噴飯的是,威廉二世花大力氣建造的德國海軍艦隊,僅僅跟英國人在日德蘭海域打了一次就秒慫了,不敢再出海挑戰。

1918年,當威廉二世宣佈投降,並宣佈退位時,他一定很後悔,當初怎麼就沒有聽俾斯麥的呢?



回過頭來再看這段歷史,俾斯麥不主張搞海外擴張,顯然是非常理智的。他並不是一個怯懦的人,他也主張鐵血主義。但是俾斯麥知道什麼事該幹,什麼事不該幹。他的策略就是玩平衡政策,不驕不躁,穩步推進,不刺激周圍列強,先乾死宿敵法國,然後再逐一擊破。法國不滅,德國不稱霸。

但威廉二世卻不懂這個道理,他在在沒有絕對實力的情況下,居然去挑戰已經成型了的世界體系,並且還傻乎乎的去搶殖民地,其結果必然是被打個半死。


Mer86


身在鬧市,心向青山


德國的統一,是建立在普奧戰爭擊敗奧地利和普法戰爭擊敗法國的基礎之上的。

奧地利被排除在德意志之外後,轉而與匈牙利組成奧匈帝國,開始向巴爾幹半島擴張,而這便觸碰到了俄國人的利益,因為巴爾幹半島是斯拉夫人。


19世紀的歐洲,主要由英、法、俄、德、奧五大國組成,其中

法國在被德國擊敗後割讓了阿爾薩斯與洛林,與德國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英國奉行“光榮獨立”,不結盟,它要做歐洲的仲裁者

德國,在統一之後成為歐洲大陸最強大的國家,在五國中德國最好的局面便是站在多數的三國一邊,法國不可能,英國不結盟,於是為了取得多數,那麼只能與奧匈帝國、俄羅斯結盟。


而這也正是俾斯麥所要做的,德國位於歐洲的心臟位置,四戰之地,地緣惡劣,一不小心就會被對手組成“反德聯盟”群毆,這不是俾斯麥所想要看到的局面。

德國不能東西兩線開戰,法國不可能結盟,於是德國的外交便沒有了彈性。

1873年,縱橫捭闔的俾斯麥組成了“三皇同盟”,即德皇、奧皇、俄皇的同盟,三國結盟保證了德國不被群毆,但也限制了德國的擴張,這也是俾斯麥反對德國短期內領土和殖民地擴張的原因所在。

然而,年輕的德皇威廉二世即位後不以為然,他罷黜了俾斯麥,終止了與俄國人的同盟,以同宗的奧匈帝國為最重要的盟友,支持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擴張,俄國人懼怕德國和奧匈帝國聯手對付自己,於是和法國結盟。

後來,德皇威廉二世又擴建海軍,擴張殖民地,挑戰英國,英國遂與法俄結盟。


至此,英法俄完成了對德奧的包圍,德國的局面變成了俾斯麥最不想看到的東西兩線作戰,其實一戰和二戰的結局由於威廉二世的魯莽早已註定。


心向青山


俾斯麥(1815~1898),德國近代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執政期間採取鐵血政策,故有“鐵血宰相”之稱。
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

俾斯麥為什麼反對?因為他的性格、他的手段、他的信心與勇氣、他的固執與坦率~他曾在一次演說時揚言,“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所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

後來,人們就送給了他這個綽號。

從這個綽號我們就能感覺到,俾斯麥是一個作風強硬、雷厲風行的人。


俾斯麥這個人身上有四個特點極為突出:他目標清晰,極端現實,高度自信,而且共情能力很強。

終其一生,俾斯麥對自己想要什麼,德國想要什麼,都非常清楚。他也是嚴格按照這些目標來謀劃自己每一步政治舉措的。

1️⃣俾斯麥對自己的目標非常清楚,那就是不要給法國干涉戰爭的時間,要儘量在法國干涉之前逼迫奧地利簽訂和約。

你可以想象一下,歷史上有幾個政治家能夠在軍事勝利和名譽的誘惑面前剋制住自己,始終堅守自己的目標,不去攫取更多的利益?

2️⃣俾斯麥他極端現實。其實你看一看他統一德國的政治運作就知道了。

他發動第一次戰爭進攻丹麥的時候,拉了奧地利做盟友;但是他接下來就把奧地利當作敵人痛揍了一番。

到第三次戰爭,也就是普法戰爭勝利之後,德國已經統一,他為了確保德國的外交安全,又跟奧地利簽訂了同盟條約,一起來針對法國。你可以看到,他在外交過程中根本沒想過一定要把誰當作朋友把誰當作敵人,一切都是為了利益出發。

這正應了國際政治中那句老話:“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3️⃣他高度自信。其實,自信的本質,是在清楚認識自身的基礎上,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哪些事情,不能做到哪些事情。對於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有充分信心,這才叫自信。

4️⃣他非常敏銳,能夠捕捉每個人的弱點與慾望。有個詞叫“共情”,又叫“同理心”,它指的其實就是換位思考的能力,就是我可以設身處地地考慮到別人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

俾斯麥這個能力非常強,他當大使的時候不管是接觸奧地利皇帝、俄國沙皇還是法國皇帝,以及這些國家的大政治家們,他都能非常迅速地瞭解他們的心理,把握到他們的能力、慾望和不足。
李中堂和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

Ghoul內幕


奧托馮俾斯麥,對德國來說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在擔任普魯士王國的的宰相期間,他是著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在德國的統一進程中,運用鐵血政策,結束了德國的分裂,完成了德國的統一。

由於,由於他一直執行的大陸政策,對殖民擴張,從反對到支持,再到,反對繼續擴大殖民。

德國統一戰爭期間

因為,因為在德國的統一期間,忙著應對歐洲各主要的大國,積極的為德國統一做準備,雖然有一些傳教士,商人,這些傳教活動和殖民活動,但也都是一些小打小鬧;同時,德國也沒有強大的海軍,去保護海外殖民地,這時的主要精力都在陸軍,積極備戰統一德國全境;在此期間,這都是他反對殖民擴張的,主要原因。

德國統一後

德國統一後,德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海軍,在此就要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同時,德意志的資本主義工商業,也得到了大力的發展,對,對原材料和市場,有很大的需求,而德國本土市場趨於飽和。所以,這直接刺激了德國向海外拓展,而這時的俾斯麥,一反當初對殖民擴張的反對態度,轉而進行積極的支持,在他的領導下,德國在19世紀的後半期,迅速建立起了龐大的海外殖民地,對歐洲乃至世界的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柏林會議前後

柏林會議是由俾斯麥組織的瓜分非洲的一次會議,是為了緩和歐洲各主要大國在殖民地問題上與德國的矛盾。因為此時歐洲,法國對德國的仇視,想要報阿爾薩斯和洛林的仇,而東方的俄羅斯也對德國虎視眈眈;另一方面殖民地的原材料和市場已經大大超越了超越德國的承受能力,繼續擴大的殖民地已經對德國不會產生更大的利益,反而有可能成為累贅。同時,德國此時的國內也發生了經濟的停滯。所以這次的俾斯麥對殖民擴張的積極性降低,反對反對繼續擴大殖民地。

俾斯麥對德國德國領土和殖民地的態度是他對國家利益的考量,是個人對國家的走向的把控。無疑,他的政策是成功的,為他的身後留下了一個強大的德國,同時,他的鐵血政策為德國也埋下了禍根,他未能阻止軍國主義的蔓延,在德國成為了世界大戰的策源地。






滹沱河畔的男兒


我來回答。

俾斯麥是統一德國的最大功臣。他憑藉一往無前的“鐵血政策”在先後取得普丹、普奧、普法戰爭的勝利後,統一了除奧地利以外的德意志地區,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國。


奧托·愛德華·利奧波德·馮·俾斯麥,生於1815年4月1日,卒於1898年7月30日。享年八十三年。人稱“鐵血宰相”(鐵”指武器,“血”指戰爭)是德國的領航員。

那麼為什麼在統一德意志後,俾斯麥為什麼會“性情大變”,從“莽夫”變為“怯懦”?這一切要從當時歐洲格局講起.......



從上圖可以看出,當時藉助於文藝復興和航海大發現後的歐洲不斷殖民。在工業革命爆發後歐洲對各大洲的優勢更凸顯出來。列強們加緊了瓜分世界的步伐。

而當時的德國,仍然在邦國內亂。德國從中世紀以來就沒有統一。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沒有足夠的能力實際統一邦國,自然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殖民了。因此,當德國統一後。它面臨了一個重大的選擇,是殖民海外,還是先發展自己?

俾斯麥選擇了先發展自己。這是有原因的。其一是列強將地球上的土地幾乎瓜分殆盡,如果新生的德國要搶,新生的德國必然遭到威脅。德國沒有實力擊敗它們。其二就是英國的干涉。由於英國這根攪屎棍的存在,德國一旦威脅到英國,德國與英國必然會發生衝突。而讓英國穩定下來的關鍵就是不多發展海軍、不威脅英國海外殖民地。所以,俾斯麥不可能冒著大戰的風險去擴張。


(世界最大攪屎棍英國)

但俾斯麥沒有完全放棄擴張海外殖民地的念頭。比如下圖中的俾斯麥群島。

俾斯麥的政策在尋常人看來是“莽”“衝動”的象徵。但其實俾斯麥熱血強硬的鐵血政策的精髓是賣萌裝孫子。俾斯麥通過穩定英國來統一德國,並且儘可能不惹怒英國。因此德國得以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趕上甚至超過英國。但威廉二世顯然沒有繼承俾斯麥的外交能力,最終將德國推向戰爭的深淵......

如有不足還望指正






作者球


俾斯麥堅決地反對德意志帝國進行領土和殖民地擴張,俾斯麥就說過:“之前一盤散沙的神聖羅馬帝國,就像被放置在歐洲中間的一塊大海綿,緩衝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

其實,俾斯麥不僅反對德意志第二帝國進行領土和殖民地擴張,甚至當年的普魯士統一德國他都是反對的。

統一的德國,面臨著什麼樣的戰略困境?

俾斯麥原本設想普魯士完成北德的統一就足夠了,而南部的德國可以在普魯士與強大的法國之間的起到緩衝作用。然而,經過普奧戰爭、普法戰爭後,不僅南德的緩衝帶沒有了,德國和法蘭西帝國還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和法國無法化解的仇恨大大縮小了德意志第二帝國外交上的活動空間。

面對歐洲大陸這樣的地緣格局,俾斯麥打了個很形象的比方說,“這就像下國際象棋,其中的16個格子不許我使用”。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新生的德意志第二帝國,面臨的生存條件非常惡劣。為什麼這麼說呢?

結合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戰略處境,大概有這麼三個原因:

  • 地緣位置糟糕。德意志第二帝國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地緣很糟糕,在其西面和西南要面對強大的英法,東南是奧匈帝國,東北則是對歐洲虎視眈眈的沙俄。可以說,德意志第二帝國一出生,就掉在了狼窩裡了;
  • 鄰居們對其猜疑。一個統一、強大的德國是全歐洲列強都不願意看到的。德意志第二帝國過於強大,有可以跟任何對手一對一單挑的實力,這就引發了鄰居們結盟的強烈衝動;
  • 普法戰爭後,鄰居法國成為一個無法化解的死敵。

雖然普魯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但是,擺在俾斯麥手上的可以說是一手爛牌。

自從1871年普魯士打贏那場普法戰爭後,德意志第二帝國走向毀滅的結局就已經命中註定了

“我所見到的德國,前途一片黑暗……數以百萬計的刺刀直指歐洲中央,而我們就站在這個地方”。——俾斯麥

從一開始,俾斯麥對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悲劇性結局就有著清醒的認識。因此,他的對外方針就是三個字:不擴張。不僅德國不在歐洲大陸尋求領土擴張,在海外也不搞殖民地,以此避免與英法等國產生矛盾。雖然德國曾經在1884年,短暫地推行過海外殖民政策,但這也僅僅是出於國內政治的需要。和英法等列強相比,德國的那點兒海外殖民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然而,不管俾斯麥如何退卻,對德國在歐洲的外交也沒有起到任何積極的作用。普法戰爭後德國主動的退卻,無法打消法國的仇恨,和其他鄰國的敵意。

前面我們說過,當初普魯士打贏了普法戰爭,俾斯麥對德國的統一也是持有反對的態度。那麼,為什麼普魯士後來不拒絕南德的加入,堅持只要北德的小德意志方案呢?這樣,德國就不會統一,普魯士也就不至於強大到讓鄰居們畏懼的程度,國土也不會與法國接壤。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其實,不是俾斯麥不想這樣做,而是不能。

德國和法國的樑子,其實早在神聖羅馬帝國時代就結下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與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甚至都鬧到要公開決鬥了。到了後來的拿破崙,更是與德國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所以,當普魯士戰勝法國之後,德皇威廉一世與俾斯麥本人,都很難控制原神聖羅馬帝國各個公國民族主義高漲的情緒。比如,之前的南德對普魯士非常討厭,而現在卻主動要求加入普魯士。在當時的情緒下,如果不順應這個民意,無異於政治自殺。

因此,打贏普法戰爭之後,不管俾斯麥願意不願意,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成立,德國的統一就已經無法被阻擋了。

面對德國的戰略困境,俾斯麥也曾經積極的尋求突破,他是怎麼打這手牌的呢?

爭取讓英國對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歐洲的外交保持中立

如果仔細分析英國的外交策略,再基於俾斯麥的個人立場,更要命的是,德皇威廉一世發自內心地將英國議會制的政治體制視為一種威脅。

(圖 | 威廉一世)

因此,英德結盟是不可能結盟的,要英國對德國的外交政策保持中立也是很難。下面來我們詳細分析。

首先,一個強勢的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崛起,不符合英國對歐洲大陸的外交政策預期。大英帝國雖然是日不落帝國,但是,其稱霸世界是依靠強大的海軍,英國的陸軍與歐洲大陸的強國相比,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所以,英國對歐洲大陸的外交政策就是“均勢政策”,誰出頭就打誰,不許任何人挑戰自己的海上霸權。那麼,德意志第二帝國在統一後既然已經成為歐洲最強,英國肯定就不會和它結盟。所以,雖然俾斯麥曾經幾次向大英帝國示好,但是英國方面卻一直表現地很冷淡。

(圖 | 英國的均勢外交政策就像遊戲“打地鼠”,歐洲大陸國家誰出頭就打誰)

其次,英德關係搞不好,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兩國政治體制差距很大。雖然表面看,英國與德國都是所謂的君主立憲制。但是在英國,議會把握著實權,英國國王已經是個虛君,是個實實在在的議會民主制國家。然而,再看看德國,威廉一世全權把控著立法權、行政權、軍權,議會只財政權。也就是每年政府的財政預算要經過議會批准,才能開始對全國進行徵稅。

雖然財政權也很重要,但是德國和英國比,德國本質上還是個皇帝權力受到一定製約的君主專制國家。英國曾經多次向德國建議將實權轉交到議會。但是,俾斯麥對此非常反感和警惕。這也不難理解,俾斯麥的權力都來自於皇帝威廉一世,德皇對他可謂是毫無保留的信任和放權。如果俾斯麥主張架空威廉的權力,那相當於直接向自己開炮。

而且,俾斯麥的家族是普魯士的貴族地主,叫“容克貴族”。因此,就算不考慮德皇的想法,就俾斯麥自己來說,他內心也很牴觸英國的議會民主制政府。因為,議會制政府代表的是城市的新興資產階級。所以,無論是完全的君主專制,還是英式君主立憲的議會政治,這兩者都將損害德國傳統貴族的利益。

如果二者取其一的話,相比於君主專制,俾斯麥更反感的是英式的議會民主制度。在當上德國首相之前,俾斯麥就曾經說過:“如果德國的統一要靠國王向代表資產階級的自由黨人卑躬屈膝才能實現的話,那還不如維持原狀”。

那麼,既然得不到英國的善意,俾斯麥不得不將目光投向別處。

阻止法俄結盟

在歐洲大陸的國家中,西邊的法國已經與德國成為仇人了,東邊的沙俄一直對西歐虎視眈眈。一旦這兩個虎狼國家結盟,德國就會陷入兩線作戰的被動局面。

俾斯麥早在擔任普魯士的首相之前,就出使過俄國,期間與俄國上下官員建立起了非常良好的私交。所以,從個人感情的角度,他是親俄國的。他曾經說,“在歐洲,和俄國結盟是最划算的。因為它只謀求在東方國家拓展勢力,而奧地利和法國則直接威脅到我們的利益……”

然而,俾斯麥費了半天勁也還是沒能實現阻止法俄結盟的這個目標。失敗的原因,我覺得有兩個,一個是可以避免的,一個卻是沒法避免的。

(圖 | 拿破崙開啟了法國的民族主義)


自從拿破崙開啟了席捲歐洲的法式民族主義浪潮,民族主義對國家的組織動員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這也好理解,國家是人民的嘛。但是,剛實現統一的德國皇帝來說就是噩夢,人民當了家,皇帝、貴族們還往哪放?因此,德國這也的帝國就對民族主義浪潮懷有深深的恐懼,俾斯麥著手先後建立了“普奧同盟”、“三皇同盟,最後德意志、奧匈帝國和俄國三個傳統君主制國家聯手,約定互相幫助打壓民族主義,防止法國式的革命在本國發生,以維護君主統治的“三國同盟”。

然而,這個三國聯盟的體系,從必要性和可行性上來說,一開始就是存在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它不具備存在的必要性

三國同盟的建立基礎是聯手打壓國內的民族主義浪潮,然而,在德國內部,代表工人階級的社民黨對俾斯麥的威脅很大,俾斯麥要藉助與民族主義聯手才能在議會中佔據多數。

在18世紀末,原來的神聖羅馬帝國在覆亡前夕,境內有大大小小足足300多個獨立邦國即使在普魯士完成統一後,也需要借民族主義這杆大旗進行動員,以推行普遍兵役制來保持強大的軍力。

因此,俾斯麥搞這個三國聯盟,實在是邏輯不通。

第二個問題,俄國和奧地利有非常深的矛盾,三國聯盟的可行性也有問題。第十次土俄戰爭中,奧地利背叛了俄國、普魯士的神聖聯盟,在俄國背後狠狠插了一刀。德國也沒討到好處,本來,他們可以利用這兩國的矛盾,左右逢源而坐收漁利。然而俾斯麥為了維持三國聯盟關係,硬是撮合兩邊和解,最終引火燒身,白白得罪了俄國。

1877年,俄國和奧斯曼帝國發生了第十次戰爭,俄國勝出,將奧斯曼趕出了巴爾幹。俄國處心積慮地想要拿下巴爾幹半島,就是為了獲得了地中海的出海口。俄國大張旗鼓地在巴爾幹部署自己的戰略計劃,弄出個《聖斯特法諾條約》,迫使奧斯曼帝國承認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獨立,保加利亞則成為俄國管轄下的自治國家,這就讓緊鄰巴爾幹半島的盟友奧匈帝國很難受。

而且,搞均勢大陸政策的英國人,可不想讓俄國染指地中海而威脅自己的海上霸權。因此,英國就慫恿奧地利聯合對俄施加壓力,要求它吐出已經吞下肚的果實。

按說這時候,對於德國來說最好是別出頭。然而俾斯麥硬要刷刷存在感,說德國要做一個公平的中間人,來盡到維持歐洲均勢的責任。後來,俾斯麥就把俄國和奧地利皇帝都請到柏林,由他來充當“誠實的中間人”。

然而,俾斯麥因為想跟英國搞好關係,只能遷就英國,逼俄國把一部分成果白白送給奧地利。俾斯麥不但沒有讓兩個盟友重歸於好,反而引火燒身,引發了俄國對德國深深的怨恨。

其實,這還不算什麼,有句老話講,外交不過就是內政的延續,這話說得很有道理。

德國對俄國無法調和的關稅政策,更是將俄國推向了法國的懷抱:

前面我們說過,德意志帝國的議會掌握著財政大權,因此,俾斯麥必須贏得議會的投票,才能通過政府預算。而他在議會里的基本盤,就是農村裡的地主和農民。

在當時,德國人口的大多數還是農村人,因此,他不敢得罪農村。

但是,俄國正在如火如荼地搞工業化,正是著急用錢買機器設備的時候。當時,俄國是個農業出口大國,其90%的外匯均來源於糧食出口,主要的市場就是德國。

這就給俾斯麥出了個大難題,大力進口俄國的便宜糧食,就會導致德國的農產品滯銷,農民過不好日子就意味著自己失去了議會中的票;而為了討好本國農民,就不得不對俄國來的農產品徵收高關稅,這樣一來,俄國糧食出口的利潤都被德國政府掙了,自然會引發其不滿。

俄國對此多次提出抗議,俾斯麥權衡利弊後知道,本國的農民他是得罪不起的,只能嘆息一聲,委屈下盟友吧。這就極大地傷害了俄國與德國的關係。

俾斯麥為了能拉攏住俄國,也想了修復關係的補救措施。他提議向俄國提供貸款,幫助俄國搞工業化。這讓財大氣粗的法國也看到了機會,法國銀行在政府的支持下,以更優惠的條件向俄國提供貸款。這樣一來,俾斯麥手上就沒有牌可打了。

1891年8月27日,俄國駐法大使與法國外交部長達成初步的政治協定,1892年8月17日,法、俄兩國在彼得堡簽訂軍事協定,法俄同盟正式締結。

結語

俾斯麥曾經說過,“爭奪世界霸權,不是一件德國能負擔得起的事情。”,俾斯麥致力於追求一個小德意志,也就是普魯士能控制的德國,因此,他堅決反對擴張。然而,國家的命運,歷史的走向並不是某人的個人意志能夠改變的。

拿破崙戰敗後,列強在奧地利召開了著名的維也納會議,重新安排了歐洲的政治秩序。會議中,關於恢復神聖羅馬帝國的建議被否決,原來神聖羅馬帝國的38個邦國組成了一個鬆散的德意志聯邦。德意志聯邦中,最強的要數南部的奧地利帝國與北部的普魯士。

這樣的背景下,俾斯麥想守著普魯士這樣的“小德意志方案”過日子,可是,作為大哥的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不同意,他們想要一個統一的德意志。這樣的背景下,雙發乾了一架——“普奧戰爭”。

普魯士戰勝後,俾斯麥本著堅持自己小德意志的方案,沒有要求奧地利割地賠款,給足了面子。因為,俾斯麥認為普魯士最大的敵人是民族主義盛行的法國,和議會民主制的英國,他們都盯著普魯士想改變其君主制。所以,他費盡心機促成了德、奧、俄三個君主制國家的三國同盟。

然而,就在俾斯麥殫精竭慮的時候,法國的拿破崙三世卻沒事找事地挑起了普法戰爭,法國在色當一敗塗地。由於當時民意洶湧,普魯士不但要求法國賠償45億金馬克,還割讓了洛林和阿爾薩斯,從此,法國與德國結為世仇。

這些事情,都是俾斯麥是攔不住的。更要命的是,他們在凡爾賽宮宣佈德意志帝國成立,惹毛了所有的法國人。

俾斯麥眼看著德國一步步逼近深淵,他試圖用與英國搞好關係、組織法俄結盟等方式努力地挽回戰略敗局,但都“不出意外”地失敗了。

英國靠不住,法國又是德國的死敵,後來又得罪了俄國。放眼歐洲大陸,剩下的也就只有奧地利、意大利,以及病入膏肓的奧斯曼帝國,這幾個“豬隊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列強的大致格局,也就這樣被確定下來。


達文有話說


現在看來,俾斯麥當年的主張是正確的。德國成功的統一之後,貝斯曼反對領土和殖民地擴張,這樣的話就不會觸怒老牌強國,自然就可以潛下心來進行更好的發展。




在當年進行的德國統一戰爭的時候,俾斯麥就表現出了相當的剋制。首先普魯士和奧地利進行戰爭,很快就擊敗了奧地利。這個時候普魯士國王和普魯士軍方就要求再接再厲,一舉打進維也納。但是在俾斯麥的努力下,最終雙方締結了和約,並沒有把戰爭再繼續進行下去。所以這兩個國家的關係還非常的好,在一戰的時候兩個國家還是同盟國。



事實上在德國統一的最後一戰,在和法國進行的戰普法戰爭中,俾斯曼也是表現得相當的理智。如果按他的意思來,德國也應該和法國簽訂如同當年同奧地利簽訂的和約一樣,這樣就不會讓德國和法國結成世仇。可惜德國軍方不願意,施加強大的壓力,最終迫使俾斯麥作出妥協,最終割讓了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還有50億法郎的鉅額賠款。而德法因為這個領土割讓一直處於敵對狀態,一直到二戰結束。



德國統一之後,發展的越來越好,實力越來越強大。此時此刻的俾斯曼非常的清醒,他要求德國一直要做到韜光養晦,而不要去過多的干預國際的事物,更不要去執行領土擴張和殖民地擴張這樣的蠢事。如果德國真的按他的戰略去執行的話,德國應該不會和周邊的國家產生過多的矛盾,這樣可能就不會有兩次世界大戰,或者德國不會輕易的捲入進去,這樣對德國的發展自然會更加有利。



可惜那些目光短淺的鷹派,根本就不理解俾斯麥的長遠戰略目光。在他們眼中,德國是處於歷史上的最好時期,這應該是開疆拓土的好時機,怎麼應該像俾斯麥所說的當縮頭烏龜呢。德國現在有這麼好的機遇,卻始終不去爭取,完全是因為俾斯麥這個頑固的老頭在那從中作梗。所以威廉二世上臺之後,很快就將他看不順眼的俾斯麥趕走,換上了他喜歡的鷹派,結果德國就在戰爭這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



而新上臺的鷹派們,完全改變了俾斯麥韜光養晦的戰略,而是在世界上和老牌資本主義強國進行針鋒相對,爭奪權益。之前的普法戰爭,德國和法國已經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那後來德皇威廉二世又愚蠢的執行海軍競賽,結果和英國之間矛盾越來越大。在一次大戰中德國實力不可謂不強,但是被周邊的國強國聯合起來對付,所以最終還是失敗了,而二次大戰很大程度上是一次大戰的延續。兩次世界大戰,德國沒有得到什麼,卻失去了很多的領土,俾斯麥當年費盡心機,完成德國統一,結果讓子孫們敗掉了不少。




兩次大戰打下來,德國可謂是傷痕累累,再也沒有實力去挑戰世界。所以德國不得不靜下心來,一門心思圖發展。今天德國的經濟發展強勁,人民也過上了非常幸福美滿的生活。而這不正是俾斯麥當年所指出的韜光養晦的發展戰略嗎。


天龍論史


說的俾斯麥,大家都知道他是德意志帝國赫赫有名的鐵血宰相。俾斯麥是德國少有的具有戰略眼光和鐵血政治手腕的領導人。俾斯麥對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意義不言而喻。那麼,這樣一位“鐵血宰相”,為何會反對德國殖民擴張呢?

第一,俾斯麥認為德國是個陸權國家,德國的出路就在於陸地,為此俾斯麥一直奉行“大陸政策”。



第二,我們都知道,德法兩國之間的戰爭長達百年之久,兩國也一直有仇視之心。在這種背景下,俾斯麥認為德國周邊強鄰環伺,害怕法國報復,把防守的重點都放在法國身上。另外,為了制衡法國,俾斯麥力主和英國建立盟友關係。此時英國人的底線是海軍和殖民地,使用俾斯麥不願意在殖民地上和英國有利益衝突。



第三,俾斯麥是個政客,他知道德國的軍隊只聽命於德意志皇帝,而且野心勃勃,他們熱衷於海外擴張。在這種情況下,俾斯麥但是德國過度擴張會引發危機。


梁甫長吟


脾斯麥最大的功績是在他執政期間統一了德國,

在他剛執政的時候德國並未完成統一,是通過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這三場戰爭完成德國的統一。

與周邊國家的連續交戰,使得德國將重心放在陸軍上,沒有多少精力再去發展海軍拓展海外殖民地,再加上不想過早的擾動老牌海軍殖民國家英國的神經,畢竟能少數一敵是一敵。

不過在脾斯麥執政末期,德國實現統一國家實力提升後,也開始拓展海外殖民地,與當時英國的“2C”計劃發生衝突,雖然後來兩國和解,但樑子結下了,後來就有了一戰。


小莫侃史


俾斯麥後期奉行保守的大陸政策,是因為其對德國的戰略位置和國際形勢有了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

鐵血宰相的誕生

1861年,當時的德意志還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並不是一個完整且統一的國家。在德意志地區,大大小小的有好多蕞爾小國。其中實力最強的當屬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國都想一舉統一德意志,從而創造歷史。

面對磨刀霍霍的奧地利,還有一直對普魯士指手畫腳的丹麥,普魯士國會陷入了打還是不打的紛爭。而俾斯麥力排眾議,提出用鐵和火的政策來實現對德意志的統一,獲得了國會的支持。

俾斯麥先後通過普丹戰爭、普奧戰爭以及普法戰爭,收回了原本屬於德意志的土地,構建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威廉一世成為了德意志第一任皇帝,而俾斯麥也被封為宰相,人稱“鐵血宰相”。


那麼在歐洲其他列強對世界鯨吞蠶食的時候,德國為何願意安守歐陸,不願進行領土擴張呢?

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首先,落人一步的德意志

德意志統一在1871年,而那時英法俄等強國,早已經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佔領了世界上大多數有價值的殖民地。

落人一步的德意志,建國時間較晚,失去了先機。又因為戰爭的緣故,國力有所削弱,尚在恢復當中。

如果德國奉行激進的殖民地政策,必然和英法等既得利益者產生新的衝突,這對新生的德國不利。因為俾斯麥認為,此時對於德國而言,最重要的是進行休養生息,增強國力,逐漸提升德意志對歐洲的影響力,進而成為歐洲的領導者。

其次,德意志的地理位置

德國位於歐洲的十字路口,周圍列強環伺。奧地利、俄國、丹麥、法國等等,和德國在統一過程中都產生了利益糾葛。一著不慎就可能再次被肢解,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面對這種情況,他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和歐洲強國締結盟約,以求和平共處。另外,通過攻守同盟的建立,一起孤立德國最強大的敵人法國。

最後,俾斯麥對於領土的擴張興致闌珊

在普魯士統一德意志的三次重大戰爭中,俾斯麥堅持的一項政策就是不過度索取領土。俾斯麥在統一的進程中,僅僅是將傳統意義上的德意志地區收歸囊中,這就大大降低了敵對國對其的仇恨。

這同時也是為何即使經歷了普奧戰爭,奧地利對普魯士並沒有太多仇恨,甚至在後期還能結成聯盟,一致對外的緣由所在。這也是俾斯麥的高明之處。

而如果不是威廉一世和手下的軍官們堅持割佔法國領土,那麼法國在一戰中也未必會站到德意志的對立面。

綜上所述,雖然在當時的人們看來,俾斯麥保守的大陸政策損害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生的德國四處樹敵的局面。為德國打造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從這一點而言,俾斯麥絕對為德國今後的政策走向指明瞭方向。只是可惜,德國並沒有將這一政策貫徹下去,從而為一戰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