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阿骨打以2500兵起家,摧垮了拥有百万大军的辽,他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一书生


完颜阿骨打并不是以2500兵起家,而是以这个兵力打了抗辽的第一丈,而当时的兵力对比并不悬殊,阿骨打以擒贼先擒王的手段射杀辽国主将耶律谢十,致使辽兵溃散。这一丈虽然只是抗辽的开端,却也说明了阿骨打的战略思想就是不断蚕食离心离德、朝纲崩驰的辽国。伟大人物的功绩往往是由其过人的智慧而造就,但也少不了绝佳的运气。

完颜部落的基础

完颜阿骨打是金朝的建立者,是女真族帝国的缔造者,这个女真族其实是靺鞨的一个部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渤海国就是由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国之外的另外七个靺鞨部落则是区别于粟末靺鞨的一个群体,史称“黑水靺鞨”。女真的祖先便是起源于黑水靺鞨,阿骨打的祖先是五代时期的完颜部落,因民族渊源,所以完颜部是臣属于渤海国的,辽国于926年灭掉渤海国后,收编了南方女真(俗称熟女真),而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北方女真便从渤海国中彻底剥离出来,即我们熟称的“生女真”,完颜部落就是生女真的一支。


完颜部落也是一个松散的诸部落联合群体,阿骨打的祖先就是完颜涵普,其统领着三支完颜部落,其中自己亲领一支,两个弟弟各领一支,这就是阿骨打祖辈的家底儿。其他几十个完颜小部落是在阿骨打爷爷乌古乃时期逐步被统一起来,再随着阿骨打和父亲完颜劾里钵统一了徒单部、乌古论部、蒲察部等30个女真大型部落,形成了一个奴隶制国家形势的部落联盟,这是阿骨打在起兵抗辽前就已经奠定的家底儿,虽然与辽国相比显得非常渺小,但它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核心统领的完整政体。


阿骨打的爷爷乌古乃时期就向辽臣属,并被辽国授予节度使,这个管理办法同样用于曾经征服的渤海国地区,等于说辽对女真、靺鞨的管理实行了分化自治。到了天庆三年(1113年)十月,阿骨打继承了盟长,改称都勃极烈,这并非一个简单的称呼,而是一种盟主集权的政治制度,阿骨打之下还设立四位“勃极烈”,组成最高权力“内阁”,各掌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皆对阿骨打负责。此时的阿骨打亦属于辽国承认的盟主,因此也是在辽国的监督下开展兼并战争,因战功被辽授予“惕隐”的官职,这也是辽国帮助阿骨打完全掌控了完颜部的军事力量,更促进了阿骨打对女真各部落联盟的巩固。

抗辽战争

由上文可见,阿骨打发兵并非2500名士兵的家底儿,而是一个拥有10万户的部落联盟,且在阿骨打叔叔盈歌任盟主时,力农积谷,练兵牧马,逐步强大,形成了一个以完颜部为核心的强大统一的军事联盟。辽天祚帝即位以后,对女真的发展壮大也产生了担忧,加之朝纲崩驰,腐败严重,辽国对女真的打压使其难以忍受,特别是阿骨打在朝贡期间受到辽天祚帝的羞辱,还险些被杀,这便激起了阿骨打起兵抗辽的决心。



公元1114年9月,完颜阿骨打命女真各部人马集结誓师,开始了为期十年的伐辽战争。这一次应招而来的各部落士兵共计2500人,所以才有了2500人起家的说法。抗辽首战的目标是宁江州,辽天祚帝并没有把这个女真部落放在眼里,因而只派了八百契丹、渤海混编杂牌军进驻宁江州,阿骨打进入辽界便与渤海军发生遭遇战,此战阿骨打的兵力是有优势的,且随着阿骨打射杀渤海军将领耶律谢十,渤海军成溃败之势,几乎全军覆没。阿骨打继而轻松攻克契丹军守备的宁江州城,这便打开了伐辽的前沿通道。



到了11月,辽国认识到这支女真叛军并不是弱旅,因此才派7000大军进剿阿骨打(号称十万大军),于出河店(今肇源县茂兴勒勒营子古址)屯驻,此时阿骨打通过收编、俘虏的形式将军队扩充至3700人。辽军计划在鸭子河(松花江)以北阻击,于夜间在河面破冰,以阻止阿骨打渡河。阿骨打面对1:2的兵力对比,也早就考虑到如果想赢就必须出奇兵,正好趁夜幕乘风踏雪直杀而来,遇到破冰的辽军,一通猛攻带走,又缝江面大雾弥漫,阿骨打率军从江面渡过后直扑辽军屯军处,未等辽军反应过来就已杀入营中,致使辽军混乱而败。这一战是阿骨打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获得锱重、俘虏甚多,此役后女真军扩充至万,这就进入所谓的“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战”时期。



女真军在出河店大捷以后,乘胜分路进兵,女真部落联盟逐步统治了周邻的各部落,进而攻占了辽统治下的宁江州、宾州、咸州等广阔地区。这个阶段的女真是趁着兵锋正盛,逐步蚕食辽国领土,且在战争中强大了自己。1115年夏历正月元旦,阿骨打即皇帝位,建立起奴隶主的国家,国号大金。阿骨打称帝后随即废除原来部落联盟长的制度,将部落联盟的管理推向国家化,这就代表着完颜家族彻底树立了一个稳定的政治地位,部落推选首领的旧制只剩下一个空壳,这对后来的对辽战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115年正月,阿骨打立国后第一战目标便是辽国国库所在地黄龙府(今长春农安县),阿骨打先是领兵进逼达鲁古城,大败辽军后抢了物资就跑。至八月再乘辽军不备,向黄龙府进兵,黄龙府是辽国军事重镇、经济中心,城防监固、易守难攻,此战阿骨打采用名将完颜娄室“围城打援”的建议,这一战术不仅肃清了外围有生力量,还将黄龙府城围的粮草殆尽,最终城内士兵纷纷弃城,阿骨打便占领了这座前沿重镇。

辽天祚帝得知黄龙府失守后,亲率契丹、汉军10万伐金(号称70万)。阿骨打则领兵2万迎战,此战对比1:5。阿骨打的动员能力非同小可,当年攻打宁江州时用过宗教动员,出河店时用过激昂动员,这一次却用了苦情动员,他让士兵将自己杀掉送给辽帝,以免士卒受到牵连,士卒们看到皇帝如此爱兵,群起激昂,誓言保卫金帝。两军在护步答冈相遇后,阿骨打集中了金军精锐,才用了精锐突击辽军中军,两翼侧面包抄的战术,这个战术想必喜欢研究蒙古历史的朋友很熟悉,成吉思汗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利无一例外的都是集中精锐孤注一掷的杀敌中军。



辽军被杀的大败后,内部亦发生叛乱,1116年正月,辽东京(今辽阳)裨将、渤海人高永昌拥兵自立,占据辽东50余州。先是天祚帝派人募兵镇压,高永昌向金求援,金果断拒绝;待辽平判至四月,阿骨打令斡鲁率军收尾,斡鲁南下与辽军战于沈州(今沈阳),辽军败北后让沈州于金,斡鲁接着率军强渡辽水,大败永昌军于首山(今辽阳北部),次日攻克东京。可以说这场辽朝的内部叛乱使金成为坐收渔利的关键,金军于次年开始向辽上京用兵,辽朝已难组织起更大规模的正规军,通过招募流民的办法组织起了一支约3万人的杂牌军——“怨军”,以此阻止金军攻势。



事态发展致此,辽国的国祚已经算是快要走到尽头,金对上京的战争中,辽国没有组织起像样的返攻,反而诸多区域被阿骨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投降,固若金汤的上京城在阿骨打的亲自督战下只守了半天便被攻破外城,守城主将挞不野献城投降后,辽帝逃往西京(今大同)。辽国上下在丢了上京以后谈金色变,在之后的攻打辽中京、西京、南京的战役中皆有大规模的不战而降,这其中也包括辽军运气确实不佳,如金攻打南京外围时,入了居庸关就遇到大地震,辽城池几乎全线崩塌,毫无防御能力。所以说当老天爷都想帮阿骨打时,谁也拦不住辽国的灭亡,但阿骨打是于1123年八月病逝,金灭辽的事业最终是由阿骨打的弟弟完颜晟完成。

金灭辽的战争并不是一代人完成的,女真的崛起,完颜氏的崛起都经历数代人的累积,阿骨打是在抗辽的过程中走向了强大,通过蚕食财富、收编军队得以建立国家,这也使阿骨打的政治、军事地位得到了稳固,这是他得以施政的基础。返观辽王朝在天祚帝以后朝政日益腐败,不修武备,府库空虚,军队毫无斗志,无战斗力,在金军的猛烈进攻下,不战自溃。这种对比之下,一个走向衰落的王朝仍旧保持着对女真人的压迫,这是女真人团结反抗的内在驱动,女真人的新兴政权可以说就是为了抗辽而形成的。在战术方面,阿骨打往往以少数兵力主动出击,在击溃辽军后再进行收割,这种寻求掌握主动权的打法也是阿骨打军事智慧的体现。在辽军屡屡败北,金军连战皆胜的形势下,金军绐终能抓住战机,乘势攻辽,步步紧逼,逐一夺取辽朝重镇,终于攻灭辽朝。

参考史料:《金史》、《辽史》、《契丹国志》、《国朝宫史》


棍哥观史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完颜阿骨打完美诠释了这句话!整个女真抗击大辽的历史细节不一一叙述,个人只从大的框架来描述一下!



在早期女真各部落颇为分散,完颜氏在女真部落中并不突出。在乌古乃担任完颜氏族长时,完颜氏逐渐发展壮大,并且征服联合周围十几个部落组成联盟。乌古乃成为大辽在女真的代言人,乌古乃利用这一机会加紧统一行动。在乌古乃死后,经他儿子发展女真联盟已经拥有三十多个部落,近10万户。辽国天祚帝即位后,荒废朝政,霏迷淫奢,官僚贵族对女真横征暴敛,女真各部苦不堪言。1113年完颜阿骨打继承女真联盟长,决心反抗辽国。



完颜阿骨打起兵时,只得到几个部落支持,大多数部落都处于观望状态 。辽帝得知此事,“蚂蚁焉能咬死大象”?并未将其放在心上。完颜阿骨打的2500人在夹津沟与前来镇压的辽军相遇,辽军势盛,完颜阿骨打避其锋芒,炸败诱其追击,而后突然反杀,击杀辽将耶律谢十,辽兵大败,女真趁机夺站宁江州。经此一战,女真大受鼓舞,阿骨打兵力由2500增加到3700。



1114年在辽国出河店,辽国发兵10万(据金国记载10万,个人认为也就是一万左右)。面对优势辽军,阿骨打并没有退缩,而是在夜间趁辽兵未集结完全之时,率领三千铁骑突然杀了辽军一个措不及防,辽军大败。此役女真各部落纷纷来投,女真兵力过万。正应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句话,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国。随后阿骨打率兵攻陷黄龙府,而后与辽帝对决与护步达岗。辽帝亲率十几万人(金国记载70万)誓要灭掉阿骨打。女真兵少,阿骨打坚守不出,此时大辽后院起火,耶律章奴带兵在上京拥立新帝。天祚帝大惊,只得回师平叛,阿骨打趁此良机大举进攻,辽兵大溃。经此一役,辽国大衰,女真各部落紧密联合起来,北宋得知女真大胜,宋帝派出使节从山东渡渤海到金国,建立“海上之盟”,联合对辽作战。从这一刻开始,女真反抗大辽获胜,并且转入战略反攻,大辽在北宋与金国的合力进攻之下灭亡。我是铁血步兵1927,分享知识,奉献原创,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铁血战史1927


完颜阿骨打以2500兵起家,摧毁了号称有百万大军的辽国,一方面得益于女真部落安颜氏一支的统一,这样能够集中女真全部力量对抗辽国,另外一方面得益于其军事制度--猛安谋克制,能够将行政、生产与军事合一,行动力高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辽国在长期和平环境中军队腐化战斗力直线下降。

统一女真各部

早期女真族分为几十个不相统属的部落,部落之间都是松散的联盟关系,到了完颜乌古乃时期,完颜氏部落逐渐壮大成为女真部落中相对强大的部落。这时候乌古乃利用辽朝的支持(候乌古乃被辽国封为节度使),对女真小部落进行兼并统一(后来满清的崛起和这是差不多的剧情),乌古乃死后,其子劾里钵继任联盟长。劾里钵与其弟盈歌又战胜活刺浑水的纥石烈部,巩固了部落联盟,这时的部落联盟已扩大到包括30个部落了。1113年,劾里钵次子阿骨打继任联盟长,称都勃极烈。阿骨打继任时,女真部落联盟已经巩固,能够有效集中女真部落的力量干大事了。

而女真部落的反抗重要的原因就是辽国贵族对女真各部落的压榨,当时生女真地区的土产,如人参、貂皮、名马、北珠、俊鹰、蜜蜡、麻布等等,除依照定期定量向辽朝进贡而外,辽朝东北边境的官吏和奸商在朝廷的纵容下,还经常到榷场中用“低值”去强购,称为“打女真”,这早就在女真人民心里种下仇恨了。

猛安谋克制

《金史·兵志》记女真初起时,"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

猛安谋克制是女真部落由于要对外征掠﹑或者围猎的需要而设的军事组织,根据《金史》中的记载,猛安为千夫长,谋克为百夫长。但其实猛安谋克作为军事编制单位,其人数实际上多少不定。金国建立的前一年(1114),完颜阿骨打始定制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

猛安谋克军事组织,平时从事生产,渔射猎习,战时就成为一个军事组织。在早期猛安谋克内军事首领与士卒间,尊卑不严,住食穿戴没有特殊的差别。国有大事,适野环坐,画灰而议,讨论先自卑者开始,讨论完毕,把灰漫灭。献策、赏功都体现了军事民主精神。

到1114年,完颜阿骨打对猛安谋克制度进行改革,把原军事组织的猛安谋克同地域性组织村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原军事组织变革为地方行政组织。作为地方行政组织的猛安谋克是由原猛安谋克的领夫制变为领户制;由千夫长、百夫长变为千户长、百户长。确立猛安谋克为地方行政组织,对女真部落制度的一次重要革命,确立和巩固了新兴奴隶主的势力,奠定了以地域和领户制为特点的国家的基础。

辽国军队战斗力下降和贵族内部腐化

当时辽国已经和平发展了一百多年,南面北宋也年年向辽国交保护费。因此军队长期不打仗导致实战经验缺乏,碰到天天在深山老林里骑马射箭的女真部落,当然是打不过,想想金军第一次出河淀之战3700女真打10W辽军,竟然打不过,可见军队战斗力下降的有多厉害。

另外辽国到了中后期汉化程度很高,辽人也十分喜爱汉族文化,这就导致原本草原游牧民族的血性已经消逝的荡然无存。到辽道宗耶律洪基时期的辽国早已是江河日下,朝廷吏治腐败,甚至辽朝任用官员居然荒唐地采用郑骰子的方式。还有就是辽国贵族内部内斗不止前有耶律重元的皇太叔祸乱,后又搞死了皇后萧观音和聪颖仁厚的皇太子耶律浚。因此辽国吏治腐败和宫廷内斗将辽国原本的尚武的风气都消磨掉了,面对如狼似虎的女真人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总之,女真部落的崛起既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说出河店之战,完颜阿骨打以3700和数倍于己辽军交战,刚好起大风朝辽军刮过去,完颜阿骨打趁机发动进攻,大败辽军)也有历史必然性,内部统一,猛安谋克制的高效,再加上辽国国内腐化严重,军队战斗力下降严重,使得完颜阿骨打有能力将当时小小的女真部落推翻辽国,建立金国,继而完成北方的统一战争。


山中茅店


在普通人眼中以区区2500人的军队击败数百万的军队几乎不可能,那么完颜阿骨打是如何做到呢?

一:前人的基础铺垫。女真完颜部的发展壮大是女真族历代持续叠加的结果,是前辈们留下的历史遗产,而在众多的先辈之中,完颜阿骨打的父亲完颜乌古乃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在完颜乌古乃的运作之下,辽国开始对女真完颜部进行支持,使完颜部发展壮大,令其在女真族起到分化瓦解的作用。

于是,完颜部在辽国的帮助之下迅速得到崛起,但是实力依旧不强,只有两千户左右。

二:机遇时局的影响。辽国在后期的统治中,皇帝昏庸无能,官吏为非作歹,政局混乱。于是,在这个时期,辽国屡次爆发起义,朝廷镇压不力。

于是,趁着这个混乱的时局,完颜阿骨打瞅准机会,带领女真完颜部发起叛乱。

由于辽国各地都在发生叛乱,辽国军队有限,来不及对完颜阿骨打发动针对性镇压行动。

于是完颜阿骨打在其军事实力弱小只有女真完颜部一族的两千名士兵的情况下,夺取了辽国控制监视女真族的前哨站宁江州。

完颜阿骨打的势力得到巩固,为后期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三:女真其他部落的支持。在辽国的针对女真族实施的瓦解分化的作用之下,女真族各部落极少结成同盟,极少形成强大的军事势力。

于是,在完颜阿骨打起兵之初,女真其他各部落都没有对阿骨打进行派兵支持。

但是,在阿骨打攻陷宁江州之后,完颜部加入了大约有一千多户的新的女真族人,于是完颜阿骨打的军事实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但是,此时阿骨打的军队依旧很弱小,只有区区三千人作用。

但是,在随后的出河店大战中打破辽军十万,此时女真其他部落开始对完颜阿骨打的反叛进行支持,于是,阿骨打的军队得以提高到万人的水平。

四:宋朝的联盟。在阿骨打陆上的猛烈进攻之下,辽国节节败退。可是,此时金还是难以消灭辽国。


于是,阿骨打与宋朝商议结成同盟,合力击败辽国。于是,在宋朝的帮助之下,辽国灭亡。

在完颜部的前期准备之下,加之以阿骨打准确的局势判断再加上女真其他部落的支持,配合宋朝的进攻,完颜阿骨打最终击败辽国。


小司马迁论史


契丹辽国,为控制女真族,于是扶持一个小酋长幻想巩固统治,最后被小酋长给灭了。

女真金国,为控制蒙古族,于是扶持一个小酋长幻想巩固统治,最后小酋长被成吉思汗搞定灭了大金国。

明朝李成梁,为控制女真族,于是扶持一个小酋长幻想胁外患自重,最后小酋长将大明给灭了。

这三件事,可不是巧合而是历史上发生的真事。

具体到辽国当然也是如此,因为完颜阿骨打就是那个被扶持家族的继承人。

试想下,如果给你2500人,大约一个团兵力,面对拥兵100万数个集团军的对手,你敢吗?这战斗力比直接是1:1400.

一个人打1400个,反正我是不敢的,就算1400人都是废物,也会累死啊!

可是历史就是奇迹制造器!

完颜阿骨打灭金就是奇迹,不过这事情也不是完颜阿骨打一个人办成的,而是有先辈共同完成的。

那人就是完颜阿骨打他老爹完颜乌古乃。

这完颜乌古乃无疑是女真野人中,比较聪明的一个,他能发展壮大最后成为女真最大部落,靠的全是刻苦专研溜须拍马的本事,最后成辽国附庸,并深得辽国信任,做了辽国在女真的官方代言人,借着辽国人大力扶持,完颜部落在女真内部斗争中不断胜利,迅速发展壮大,成了女真族最强部落。

这故事是不是和后来李成梁扶持努尔哈赤一模一样啊?

不仅过程一模一样,最后连结果也一模一样!

他们最后都借着大辽还有大明的腐败,开始反叛之路,取而代之建立新政权。

不过完颜阿骨打起点比努尔哈赤要低不少,因为他实力更弱,完颜部落所有人加起来不过2500多户,按满打满算一户一抽一个男丁,军力不过才2500多人。

2500人的部队,于当时强大的辽国来看,完全不入眼。

其实最后辽国被灭,主要原因还是自己不争气,辽国统治后期,国家日益腐败,内部问题不断,再加上天祚帝耶律延禧又是个十足的玩主,每日除了打猎就是游玩,任用小人,混乱朝纲,苛捐杂税无数,最后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

亡国之君貌似都这德行,在他不停作死之下,辽国内乱,女真还没动手,他们自己先打起来了,而且还是轮番不停的打。

眼见辽国内乱不断,完颜阿骨打那有不抓住机会道理,于是只有2500人的他也开始了一次勇敢的行动,在完颜阿骨打一次打鸡血一样的演讲后,女真也反了。

不过他们一开始还是只有2500人,原因很简单,演讲能煽动的只有完颜阿骨打自己的部落,其他部落,都有点害怕,也没有多少人响应。

更多的部落都在想,你先上也好,我们观望观望,要是打不赢还有退路。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完颜阿骨打开始了征途,他们打啊打,打啊打,终于攻下了辽国控制女真的最重要前线宁江州。

眼看这一路势如破竹,终于有女真族部落觉得他们有赢的希望了,于是才有一批新鲜血液的加入,阿骨打的兵力达到了约4000人。

辽国皇帝天祚帝在怎么昏聩也知道,叛乱了要剿灭,于是派出大军剿灭,数目十万人,面对25倍于自己部队的辽军,阿骨打毫无畏惧,率军出征,在出河店大破辽军10万,之后不久又打败了辽国第二次征伐,又打败十万辽军。

这天祚帝一看,连战连败,有点气急败坏,于是又一次准备整兵再战。

哪知部队还没集结好,后方宗亲叛乱,没办法的他只能率军回国平叛,最后叛乱是平定了,阿骨打和整个女真的部落的崛起却无人可挡了。

原来连续的胜利让女真人信心大增,无数部落开始向完颜部靠拢,所有人都来了,那就建国吧,于是完颜阿骨打宣布建立大金国,成为了一个正式的国家,那个时候他们的兵力终于破万了。

达到了10000人及以上的规模,有了一万军队的完颜阿骨打更加信心满满!

为何啊,原来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说过一个预言:“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这就如真主安拉,上帝基督给的预言一样啊,我们那还有不胜利的道理。

有实力的女真人,如预言所言一样,势不可挡,节节胜利,而大辽却在不断内斗外患下越来越衰弱。之后金国又和北宋达成“海上之盟”,南北夹击下,辽国就这样灭亡了。

看历史就是如此相似,辽国的灭亡就和后来大明的灭亡一样,内部叛乱不断,外部外族寇边,最后内忧外患而亡,而且罪魁祸首还是一个民族,真尼玛坑爹!


阿斗不傻


都说时势造英雄,这话一点都不假。如果大辽帝国实力鼎盛时期,政局稳定,明君在朝,忠臣良将辅佐,谁起兵造反都被轰成渣。女真完颜氏只不过适逢良机,如果没有女真,历史也会选择其他民族其他将领甚至是内部起义来完成这样的使命。毕竟没有千年不衰的王朝,大辽帝国两百多年的国祚已经不短了,况且几代君王无一明主,大辽这艘巨舰已经千疮百孔、四处漏风了。当然女真战士能打,完颜阿骨打战略眼光、战速素养以及高超的手腕也是雄主的材料。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说,完颜阿骨打如何凭借几千战士,击垮大辽进而建基立业虎踞中原的。


大辽末年,政治黑暗、吏治腐败,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腐败无能,信任奸臣,生活奢靡,加大对各民族的压榨,人民起义风起云涌。辽政权对女真的压榨达到了顶峰。强迫女真年年进贡海东青和侍女,以至于无鹰可捕。远在白山黑水女真为生存被迫反抗。公元1113年(辽天庆三年),女真解除领袖完颜阿骨打继任酋长,厉兵秣马、发展生产,决心摆脱辽朝的统治,起兵攻辽。经过侦查,1114年9月率领2500女真战士攻打门口的宁江州,射杀辽骁将耶律谢十,辽军崩溃,从而占领宁江州,俘获马匹财物无数。这次胜利既获得了物资壮大了自己实力,又鼓舞了女真战士的士气,同时看出了辽军虚弱无力的事实,可谓一举三得。10月,阿骨打亲率士兵3700人与辽军会战与出河店。此次战斗,女真3700,辽军十万,比例达到惊人的1:27 。女真战士乘夜渡江袭击辽军。到黎明时分,大风骤起,尘埃蔽天,大军过河,女真趁机猛攻辽军大营,女真战士的战斗力展现的淋漓尽致,杀的辽军丢盔弃甲。辽军早已经不是200年前那支跟随阿保机东征西讨的铁军了,斗志和悍勇在寻欢作乐中消磨的干干净净。此后,女真实力和地盘进一步扩张。也就是在这一年完颜阿骨打制定了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的猛安谋克军事制度。对于当时还处于落后的奴隶制度的女真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基本上全民皆兵。此战女真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女真各部争相来投,军队达到万人。辽军又出兵10万报复女真,又被击败。阿骨打正式称帝,是为太祖,国号大金,年号收国。称帝后,阿骨打又把目光放到了辽府库所在地黄龙府上面。战役目的十分明确,一来可以获得辽军府库的财物进一步壮大自己,二来进一步消弱辽军。此战,阿骨打采用了典型的围点打援战法,此战契丹溃不成军。女真得到扩军必须的给养和财物。黄龙府失败后,辽朝野震惊,没想到女真这贴膏药已经从疥癣之疾发展成心腹之患了,天祚帝倾其所有兵力70万御驾亲征,阿骨打士兵是2万。金辽双发进行战略决战,两位帝王都打算一战而定。金军追击大败辽军主力于护步答冈。此战,阿骨打歼灭辽军数万,辽国主力损失惨重。自此,辽元气大伤,帝国存在的时钟开始的倒计时。

公元1125年二月,金军于应州境俘天祚帝,辽朝灭亡。至此,金国完成了灭辽历程。



历史纵横帝


孩子滚雪球,越滚越大呗。

要知道那个年代是封建时代,除了权贵之外,其余都是被奴役的人,一点甜头或者有机会报复权贵,相信这些被奴役人的怒火会立即被释放,更何况文明度与社会框架并不比中原坚固的契丹,辽朝。

成吉思汗曾经这么说过,他要团结所有住在毡房里的人。

换句话说,所有住在毡房里的人都是成吉思汗的兵源。

完颜阿骨打虽然2500兵,但他周边是无法计数的被奴役的人和部落。

足亦,用手头的兵力为核心,虹吸这些撒乱的力量,形成推翻辽国的力量。

而且还得说明一点。

完颜阿骨打并不是直接2500兵对决百万大军,搞什么一场定胜负的战争,而是战役,由N多次的战争累积的胜利达到目的。


鸿哥iouyh福小铺


首先外部原因来看,是辽国的衰弱。辽国虽是当时北方的霸主,但实际已步入晚年。辽国上下骄奢淫逸,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当初的壮志雄心早已荡然无存。除此之外,南方的宋朝一直是完颜阿骨打的重要伙伴。虽无过多交流,宋朝却牵制了辽国的力量,吸引力辽国的目光,女真部得以获得生机。

第二,内部原因来看,自然是完颜部几代人的努力。乌古乃任完颜部长后,完颜部迅速发展壮大,并征服和联合十几个部族组成部落联盟。同时乌古乃还受到辽国的支持。随着不断的发展,联盟扩大到三十几个部落,具备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

另外,辽国对女真族的压迫压榨以及女真部落的勇猛,使他们拧成一股绳,一举击垮了腐朽的辽国。


龙城三少爷


最主要是女真族的重甲骑兵非常厉害!比如铁浮屠!相当于现代重型坦克。打步兵非常厉害。辽国汉化以后。人民生活水平高了。不需要进行打猎为生。骑射能力几乎弱化为零。而且面对金朝的精锐重装骑兵。西夏能一直和周边金国、大宋对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铁鹞子重装骑兵战斗力非常强悍。


经世致用小百科


其实不外乎两个原因:第一个是辽军当时不知道阿骨打的真实兵力,误以为对面比自己多或者差不多。第二个迷信,古代人对鬼神的敬畏,遇到异常武勇的阿骨打等人自以为是神兵鬼将,因而阵营大乱,甚至逃跑过程中互相践踏造成相当大的伤亡。这两点也说明当时辽军整体质量相当差,应该是很少上战场的新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