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功守道|紅包、滿減、津貼、定金,雙十一怎麼買最划算,我們幫你算好了

開欄語

雙十一倒計時開啟!

從2008年第一個雙11算起,中國的網民歷經了十個雙11。今年,雙11將開啟下一個十年的新徵程。

上一個十年,雙11從誕生之日起就以瘋狂的速度,不斷刷新著自己的上限。現在,我們也能明顯感知到,雙11前進的步伐在放緩。

減慢的成交額增速、更復雜的優惠玩法、更多競爭者的加入、更多消費節日的出現、消費者對雙十一的“消費疲勞”……雙十一的“煩惱”雖多,但可以預計,雙十一不會消失,只會進化。如何讓包袱越來越重的雙十一變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借用馬雲的一句話,中國的電商們恐怕需要“功守道”。

上游新聞從今天起,將推出系列報道,探尋電商是如何磨礪功力,來守住雙十一這場消費盛宴的電商大道。

還有幾天,雙11就開始了,各大電商平臺早已公佈一系列玩法:預售、定金、優惠券、立減……面對眼花繚亂的玩法,網友感慨:沒有做奧數的腦力,就不要參加雙十一。

但是,為了剁手,我們必須要拿出做奧數的腦子來計算!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今年天貓雙十一的優惠方式。

双十一功守道|红包、满减、津贴、定金,双十一怎么买最划算,我们帮你算好了

從整個商城層面,每個人可簡單領取並使用的有購物津貼和超級紅包。

津貼:滿400減50,購物津貼滿400-50,以此類推,可疊加,可跨店,上不封頂。簡單來說,只要你把所有標有參加跨店滿減的商品放在一起,儘量湊成400的整數就行了。

超級紅包: 雙11會場裡,超級紅包一直到11月11日每天均會發放,11月1日開啟累計簽到獎勵,你只要點擊頁面就可抽取,有店鋪優惠券和紅包,紅包金額最高1111元。

其次,各店鋪還有相應的優惠。

1、店鋪內滿減。這種滿減有的可以和跨店滿減疊加使用,有的不可以。

2、店鋪內多件商品折上折,比如三件8折。

3、定金立減。比如預售商品原售2000元,付定金立減200元;消費者預售下單,尾款付款1700,實際到手價1800元。部分店鋪支持疊加購物津貼、店鋪券、前N特惠等平行滿減優惠。

4、部分商品可使用品類優惠劵,比如紙尿褲滿600減100等。

双十一功守道|红包、满减、津贴、定金,双十一怎么买最划算,我们帮你算好了

看起來很複雜是不是?我們需要先捋清楚優惠計算優先級。

今年雙11的優惠計算優先級是:商品單品優惠>店鋪優惠>品類優惠>跨店優惠。

打個比方,你在一家店鋪,買了商品A(250元)和商品B(300元),店鋪優惠滿400減20,可疊加使用跨店購物津貼,那麼最終支付價格將是:250 +300-20-50=480元。

用品類券也是如此,你買了總價600元的紙尿褲,可疊加品類券和津貼,付款時用了滿600-100的品類券,再用津貼。最終支付價格為:600-100-50=450元。

但是,如果你在一另家店鋪,買了商品A(120元),商品B(280元),店鋪優惠2件9折,可疊加使用跨店購物津貼,那麼最終支付價格:(280+120)*0.9=360元。

為什麼在這裡兩件商品價格加起來400元,卻不能用購物津貼?因為店鋪級優惠優先於跨店優惠,2件9折後的價格是360元,達不到滿400減50的跨店購物津貼使用條件。

劃重點!!!

店鋪優惠券優先於品類券使用,即用完店鋪券和品類券等所有優惠之後,商品價格依然達到400,才可使用即購物津貼!另外,如果你此前抽中了超級紅包,只要是購買實物商品,付款時立減,沒有門檻!

今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預售付定金的產品尾款支付時間,是11日凌晨1點之後。所以,在11月11日凌晨0點,如果你準備清空購物車,這個時候這些預付定金的商品就會被排除在外。

那麼,你的很多優惠券可能因為無法達到滿減條件而不能使用!

我們以下面這個購物車為例。

双十一功守道|红包、满减、津贴、定金,双十一怎么买最划算,我们帮你算好了

購物車總計1825元。店鋪優惠為:店鋪1滿399減30,店鋪2無額外優惠券,店鋪3買三件7折。三家店均可跨店使用購物津貼。

根據優先使用店鋪優惠的規則:店鋪1總價為:299+199-30=468;店鋪2總價為:128+309=437;店鋪3總價為:(510+280+260)*0.7=735。

把3家店鋪產品相加,購物車總計:468+437+712=1640元。到11日凌晨0點付款,可以用4張購物津貼,最終到手價為1440元!

但是!別高興得太早。如果想11日凌晨0點清空購物車,這個公式就錯了!

因為購物車中,店鋪3裡的商品E為預售付定金產品,該類產品付尾款的時間在11日凌晨1點之後。所以在11日凌晨0點清空購物車時,要把該產品排除掉,也無法使用店鋪3買三件打7折的優惠。

那麼該購物車11日凌晨0點清空購物車時,要支付除商品E之外的其他商品價格,需支付1445元,不足1600元,只能用3張購物津貼。再加上商品E的錢,總計支付1445-150+510=1805元,太不划算了!

針對這種情況,有人提出瞭解決辦法,只要在 11日凌晨0點清空購物車時,湊到1600元就行,比如再加一件價值155元的商品就行了。

那麼,記者按照此方式操作。首先,得找到一件剛好155元的商品,還必須得在支持跨店滿減的店找;其次想用店鋪3買3件7折的優惠,這件商品最好還得是店鋪3裡面的,且要非預售付定金的!

當然,也有網友建議:統一在凌晨1點付款。可是在凌晨1點付款,確定還搶得到東西?

双十一功守道|红包、满减、津贴、定金,双十一怎么买最划算,我们帮你算好了

用戶靈魂拷問:大家都愛簡單粗暴原價五折,為何偏要作妖?

商家誠懇回答:聯動商家、刺激消費、還能延長銷售週期,玩法越多越好!

雙十一走到今天已經過去十一年,還記得最初幾年雙十一,吸引用戶的最大亮點就是“全場五折”。可大家發現,現在雙十一時真正能按原價五折買到的商品已經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考驗智商的優惠“算法”。這究竟是為什麼?

休閒食品品牌“渝美滋”電商負責人周靜告訴記者,對於商家而言,玩法越多越好,比如他們就參加了今年天貓雙十一期間絕大部分活動,包括預售、津貼、店鋪優惠券、秒殺、疊加滿減。

“商家參加雙十一的產品本就已讓利,如果只是簡單粗暴打折,商家只能做虧本生意。”她說,以疊加滿減優惠活動為例,若直接打折,很多消費者只會購買一件,商家虧錢不說,銷量增長還有限。可換成多買多優惠,就能刺激消費,消費者會買上多件,商家的打包成本、物流成本等會降低,同時銷售額還會增加不少。購物津貼優惠也是如此,刺激消費還能聯動商家。“這樣的話,就算虧錢或者不賺錢,大家也願意參加。”

周靜說,雙十一的促銷活動,即使比較繁瑣,消費者最終還是能受益。例如預售付定金,消費者付定金就保證買到產品,避免了在零點時手速慢搶不到的情況。對於商家而言,則能延長銷售週期,在11月11日之前店鋪就能吸引流量,還能實現C2B模式,消費者下單後商家再生產,避免盲目備貨增加成本。

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沈紅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在數字時代,高科技賦能下的價格(包含各種折扣、優惠等)數字計算與結算,能讓商家、品牌、消費者等雙11參與者實現俱贏。

他舉例,傳統發放紙質優惠券、簡單粗暴的滿減、打5折優惠活動,對各方都沒有好處。“紙質優惠券浪費人力物力,直接滿減或許直接損失了商家的利益。基於雲計算等新興技術,電商平臺可提前找到幾方共贏的解決方案,發優惠券也能提前演練,既讓消費買的實惠、賣得開心,也能讓商家有收穫。”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韋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