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少女遭校园霸凌三年无人察觉,绝望跳楼:孤立比暴力更可怕

16岁少女遭校园霸凌三年无人察觉,绝望跳楼:孤立比暴力更可怕

01

​比武力欺凌可怕10000倍的孤岛式霸凌

随着《少年的你》票房突破7亿大关,校园霸凌也再次走入大众视野。

寒鸦今天也想借着这个机会跟大家谈谈校园霸凌,不过并非是《少年的你》这种“武力式霸凌”。

而是更接近我们生活的,甚至80%的人都经历过的“孤岛式霸凌”。

所谓“孤岛式霸凌”其实就是一种冷暴力,你会发现别人在校园生活里都有三五好友,只有你像孤岛一样被人隔绝起来。

这种校园暴力的可怕之处就在于:

如果受害者不说,父母或者老师甚至根本都难以察觉他正在被校园暴力。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课,明明什么也没做但就是会有莫名其妙的谣言传到你身上。

没人敢跟你示好,甚至都没人愿意跟你说话因为害怕跟你接触后也会遭到孤立。

16岁少女遭校园霸凌三年无人察觉,绝望跳楼:孤立比暴力更可怕

更棘手的是,这个时候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往往为了面子和刚开始建立的自尊心不愿意去跟父母和老师倾诉自己被冷暴力的情况。

所以,最终这些遭受冷暴力的孩子往往都选择了独自消化。

但即使是身为一个成年人的我们,尚且还不能完全无惧流言蜚语,更何况是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呢?

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事儿的孩子可能内心早已千疮百孔,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更可怕的是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霸凌并不会因为你毕业就结束创伤。

根据剑桥大学的一项综述,有36%的被霸凌者,在离开学校后依然遭受到霸凌,无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甚至走向抑郁。

16岁少女遭校园霸凌三年无人察觉,绝望跳楼:孤立比暴力更可怕

02

发现之日便是迟到之时

从2107年火到2019年的现象级美剧《十三个原因》讲述的就是这种孤岛式霸凌。

16岁少女遭校园霸凌三年无人察觉,绝望跳楼:孤立比暴力更可怕

直到女主自杀,父母才发现原来女儿经受了那么多精神折磨。

“If you are listening , you are too late .”

(如果你正在听,那么一切已经太迟了。)

这句台词完美的诠释了孤岛式霸凌的可怕。

当父母发现孩子遭受这种冷暴力的时候,很可能事情已经到了难以挽回的时候了。

而你甚至还以为他一直平安无事、快快乐乐的上学,殊不知上学才是他每天最大的噩梦。

最近几个月引爆各个社交平台的口碑推理《网内人》讲述的也是这种生活里最常见的“孤岛式霸凌“。

在女主的妹妹小雯选择跳楼了结自己之前,女主甚至以为妹妹早已走出阴影,可以开始迎接新的生活了。

却不知道小雯每天都被同学的孤立和铺天盖地的指指点点压得喘不过气来。

03

孤岛式霸凌就在你的身边

像《少年的你》这种武力式霸凌,除非老师和家长选择性的视而不见,否则很难忽视到。

毕竟孩子的伤口就摆在那里,相对来说老师和家长也更容易去干预,更利于将孩子救出被霸凌的苦海。

16岁少女遭校园霸凌三年无人察觉,绝望跳楼:孤立比暴力更可怕

然而 “孤岛式霸凌”表面上很难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

即使发现了也很难去帮助孩子。毕竟难道要强逼着别的同学跟他做朋友吗?

显然不现实。

那些孩子被孤立的理由也各式各样,很多时候竟然是因为孩子太优秀。

每一个学习好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过被孤立的时光。

“都怪你学习太好,老师总是偏心你!”

“老师为什么这么喜欢你,肯定是因为你向他打我们的小报告了!”

“我们都别跟他说话,不跟他一起走,就让他一直一个人!”

除此之外,那些被冷暴力霸凌的孩子,很多时候也得不到老师的支持。

有的老师可能还会说出:

“一个同学不喜欢你是他的问题,两个同学不喜欢你也可能是他的问题,但如果是三个、四个,甚至是一群呢,难道都是别人的问题吗?”

这种明显受害者有罪论的话来推卸责任。

直到孩子的精神已经受不住甚至走向极端时才发现,但这时往往已经太迟了。

这些承受不住的孩子可能就是那个因为承受不住流言蜚语和同学的孤立选择在18岁选择结束生命的花季少女。

16岁少女遭校园霸凌三年无人察觉,绝望跳楼:孤立比暴力更可怕

04

面对校园暴力我们能做什么

校园暴力会消失吗?

至少暂时来看,是不会的。

既然我们不能杜绝校园暴力的可能,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

身为老师多去关心同学,积极引导;

身为家长多跟孩子聊聊学校里发生的事儿,注意孩子的情绪;

身为同学别去做那个导致雪崩的雪花。

我是寒鸦,一个不想当设计师不是好撰稿人的翻译崽,欢迎关注,我们下条动态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