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独处时的自己,唯有如此,你才会更爱这个世界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第34期“生活圆桌”栏目,原文标题《悠然自得地独处》,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

卡夫卡式的独处以寂寞为底色,但现今人类的独处,充满了欢欣、悠然的自由色彩。摄影师沃克·埃文斯欣赏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和亨利·詹姆斯,希望效仿他们的写作方式进行摄影,成为“无意识摄影师”。他的某些拍摄对象有时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在取景器中,在快门按下的那一瞬间,没有丝毫的人工干预。他发现,人们面无表情地安坐养神,甚至比独自在一间有镜子的卧室里更自在。因为他们此刻摘下了面具,放下了戒备。

爱上独处时的自己,唯有如此,你才会更爱这个世界


如此说来,外部环境的确能够对独处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但独处更多的是关乎心境。有时我们独自位于公寓内,但事务缠身、心绪纷乱,仍与外界进行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状态下的我们虽然符合定义中的“独处”,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独处。而有时我们虽然身处闹市,但心境平和、怡然自得,摘下了社交关系中的面具,此时的我们虽然处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但仍可称之为悠然自得的独处。

摘下面具意味着暂时中止社交、切断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这是独处的首要条件,在实际行动中,我们首先必须放下手机。翁贝托·埃科认为:“‘因手机而生存’体现了与当下紧贴的心态,也表达了与人保持联系的急切渴求,却剥夺了一切独处和自省的空间。心中存有自由的人会利用科技手段提供的种种便利,却独独不会使用手机。”毛里奇奥·费拉里斯指出:“‘使用固定电话联络’和‘使用手机联络’是有着实质差别的。例如,在固定电话里,人们往往问某某在不在家;但如果用手机通话,人们通常都知道接电话的人是谁(除非手机被人偷了),以及他是否在听电话(这改变了人们的隐私状况)。”

爱上独处时的自己,唯有如此,你才会更爱这个世界


真正地“放下”手机,我们就可以开始享受一段或短或长的独处时光,灵魂开始跳舞,天马行空的想法开始在身体中流窜。站在落地窗前喝咖啡,看白云在蓝色的天空中变换形状;打开音响,随着音乐哼唱或跳舞;喝杯烈酒,心满意足地醉倒在沙发上;在衣帽间中试穿新装,构想派对中的最新闪亮造型;躺在地板上读书,直到夕阳西下;买一大捧鲜花,分放在房间不同位置的花瓶中;认真取舍出一件目前最想得到的能够用金钱买到的物品,买下它;冲到室外淋雨,之后在浴缸中泡澡;背上行囊,进行一次没有计划的旅行;试着理解某些美德只是人类暂时定义的美德,写下那些曾经因背离这些美德而受到的伤害并且彻底忘记它们;自省但不要过度责怪自己,感谢过往的某些错误令“自我”获得某种程度的启悟及成长;爱上独处时的自己,唯有如此,你才会更爱这个世界。

爱上独处时的自己,唯有如此,你才会更爱这个世界


《三联生活周刊》头条号【粉丝信箱】开通啦!如果你对社会热点有敏锐的感知力;如果你关注民生话题,对生活中的大小事有想要“表达”的欲望;如果你拥有丰富的写作经验,欢迎将你的声音与态度凝结成文字,随时给《三联生活周刊》头条号投稿!粉丝信箱:[email protected],期待你的文字!

爱上独处时的自己,唯有如此,你才会更爱这个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