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雙十一”,珠海查處網絡違法案件14宗,全方位營造安全網絡消費環境

為積極應對“雙十一”網購高峰,淨化網絡市場環境,珠海市市場監管局結合2019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該局以行政指導、網上巡查、監管執法等方式,推進全市網絡商品交易市場監管,努力營造安全放心的網絡消費環境。

11月1日上午,珠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集全市32家電子商務經營企業在珠海市電子商務協會(泰鋒跨境電商產業園)召開規範網絡集中促銷活動行政座談會,督促電商企業在“雙十一”“雙十二”和“年貨節”等網絡集中促銷活動中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履行誠信經營義務。

珠海市市場監管局以《電子商務法》實施為契機,穩步推進2019網劍行動。根據前兩年“雙十一”活動特點,提前介入,依託登記註冊和網監平臺網絡經營主體數據庫,對轄區網絡平臺、網站、網店進行了摸排,確定轄區內共有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2家、網絡經營主體7143家,網站10479家。

截至目前,全市已開展網上巡查檢查平臺、網店1969個次,上門實地檢查網站、網店經營者543個次,刪除違法商品信息215條,查處網絡違法案件

14宗,罰沒款58.81萬元。其中,查處珠海某建材有限公司刷單炒信案1宗,罰款人民幣22.5萬元。

與此同時,該局還結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對珠海市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公示平臺服務協議和交易規則信息、平臺開展自營業務、搭售行為、信用評價制度、個人信息保護等情況進行檢查,確保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履行好主體責任。

網絡監管人員通過系統比對和人工瀏覽的方式,對網站、網店“亮照、亮證、亮標”等情況進行檢查,確保網絡經營者主體合法。重點檢查網站、網店的“雙十一”活動告示、通知、聲明等廣告是否存在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格式條款是否存在限制消費者權益的,或以引人誤解的方式做出不利於消費者解釋的情況,“雙十一”促銷規則是否依法公示,是否存在刷單炒信、商標侵權等違法行為。

此外,珠海市還暢通渠道,維護合法權益,聯合市消委會通過市市場監管局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發佈網絡消費警示,公示常見消費陷阱套路,提示廣大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謹防促銷陷阱,依法主動維權。

暢通12315投訴舉報渠道,廣泛受理消費者有關網絡商品交易違法行為的諮詢、投訴和舉報,依法及時處理消費者的網購維權訴求,做到有訴必接、有接必查、查必有果,妥善解決消費糾紛,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記者】黃鶴林

【通訊員】劉賓山

【作者】 黃鶴林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