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駕崩,為何不是35歲的皇長子豪格繼位,而是6歲的福臨登基

自古周禮有云:“君王系社稷,立嗣傳承乃國之根本;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但是清朝的這次選嗣繼位卻很獨特,在皇太極駕崩後,卻不是已經35歲的皇長子豪格繼位,最後卻是年僅6歲的福臨登基,也就是後來的順治皇帝,這其中原有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

先來看看豪格他的情況,有沒有這個資格去繼承這個皇帝:

豪格乃皇太極之長子,母為皇太極第二任大福晉烏喇納喇氏。滿洲正藍旗人;

早年時期他就跟從其父皇太極征討蒙古董夔、察哈爾、鄂爾多斯等部,幾場仗下來都有戰功,被祖父努爾哈赤封為貝勒;

天命十一年,豪格跟從大貝勒代善等人征討蒙古扎魯特部,豪格在這場戰役中表現突出,親手斬殺了扎魯特部的貝勒鄂齋圖;

天聰元年,其父皇太極即位為後金大汗之後發動了寧錦之戰,豪格在錦州與明軍大戰,擊敗了明軍,

天聰二年,為了配合皇太極對蒙古的戰略,他又偕同貝勒濟爾哈朗一起征討蒙古固特塔布囊,將其擊敗之後誅殺,盡收其部

天聰三年,皇太極因難以攻破明朝經營的關寧錦防線,親率八旗軍繞道蒙古突入內地,八旗軍逼近明朝首都北京之後,包圍並攻打北京。豪格在廣渠門外親自率兵迎擊明朝寧、錦方向而來的援兵,之後豪格與貝勒嶽託、薩哈廉一起包圍北京以東的永平,攻克了香河。

天聰六年,他又跟隨大軍討伐察哈爾部,率領軍隊進入明朝邊境,大肆攻略歸化諸路。同年六月,進封為和碩貝勒。

天聰八年,他跟從皇太極自宣府直趨朔州。豪格與揚古利一起毀掉了明朝的邊牆,分兵從尚方堡一帶進入內地,攻掠了朔州及五臺山,又跟從皇太極巡視山西大同,擊敗了明朝的援軍。

天聰九年,豪格和多爾袞前往黃河河套地區,招撫察哈爾部

皇太極駕崩,為何不是35歲的皇長子豪格繼位,而是6歲的福臨登基

崇德元年四月,其父皇太極稱帝,作為皇太極的皇長子,豪格被進封為和碩肅親王,併兼掌戶部的事務。

崇德三年九月,清軍進入內地,豪格率領軍馬自董家口破邊牆而入,在豐潤擊敗了明軍。攻下了山東,招降了高唐,劫掠一番直至曹州,又攻下了東光;

崇德七年,圍困在松山的明將夏承德秘密派人前去清軍大營請降,豪格派遣左右翼兵馬在夜裡爬梯進入城內,八旗兵繼而進入,第二天一早,松山被清軍攻破,擒獲了洪承疇及巡撫邱民仰等人,斬殺明軍軍官一百餘人、士兵一千六十多人。進駐杏山,又和濟爾哈朗一起攻克塔山,取得了松錦大戰的輝煌勝利

古語有云:國有長君乃社稷之福,但是清朝這次卻反其道而行之,棄長立幼,這不是去亂之道嗎?至於為何這樣了,總體來說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皇太極一族本就是女真族(後來的滿族),清朝也才剛剛建立不久,被漢化的程度微乎其微,所以對於漢族的禮儀思想這些,瞭解也不夠,加上當時他們還沒有進入山海關,還在當時的盛京(今瀋陽),所以也對於漢家的立嫡立長,父死子繼的思想沒有;還是處於那種大家共同推進一個共主一起輔佐,商量著來。比如皇太極自己也都由八大貝勒共同推舉繼位的。所以他們的情況就是,皇太極的所以兒子、兄弟這些都有繼位的資格,就看誰有這個本事能夠讓大家信服。

第二、皇太極是突然駕崩的,還沒有來得及親自指定他的繼位人選,

第三、兩大集團鬥爭中,為了不內鬥消耗,最終取折中的辦法,才立了6歲福臨為皇帝。

下面我們就來他們各自的實力:

作為皇長子的豪格成為眾人擁立的對象。豪格爭奪皇位的主要競爭者就是多爾袞。當時的多爾袞由於功勞太大,支持者又多,勢力也大,成為了豪格的最大的對手。豪格力大超群,久經沙場,屢建軍功。按"立長"的規矩,由豪格繼承大統,合情合理,順理成章。

豪格方面:

實力強大的、原由皇太極直接掌握的兩黃旗的將領,主張擁立豪格繼承大位。如:圖爾格、索尼、圖賴、錫翰、鞏阿岱、鰲拜、譚泰、塔瞻等朝廷重臣,相繼造訪肅王府上,表示擁戴肅王為君。

論實力,豪格有正黃、鑲黃旗的支持,再加上自己所領的正藍旗將領的擁護。

皇太極駕崩,為何不是35歲的皇長子豪格繼位,而是6歲的福臨登基

多爾袞方面:

多爾袞和自己的兩個同母親兄弟,多鐸和阿濟格,手握正白、鑲白兩旗,是誓死效忠支持的。

加上多爾袞戰功卓越,與豪格也是不分伯仲。才讓多爾袞有如此底氣和豪格爭奪。

因此二人勢力幾近相同,誰也沒有辦法壓倒另一方,而雙方又不願因為這個問題大打出手傷朝廷元氣。所以關鍵的決定權在於另外三旗,擁護誰了,二貝勒代善父子的正紅、鑲紅兩旗和濟爾哈朗的鑲藍旗,這兩個不但手握重兵,在族內也是德高望重的,代善是努爾哈赤的次子,是多爾袞的二哥,比多爾袞大29歲,他在努爾哈赤時代就位居四大貝勒之首;濟爾哈朗是多爾袞的堂哥,比多爾袞大13歲,此人南征北戰,戰功赫赫,是皇太極時代的四大親王之一,他們的態度也是舉重輕重的。

皇太極駕崩,為何不是35歲的皇長子豪格繼位,而是6歲的福臨登基

所以最後由多爾袞提議選一個折中的辦法,他和豪格都不掙奪帝位,由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繼位,福臨當時只有6歲,為了保障國事正常運作,可由濟爾哈朗和多爾袞攝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