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供應鏈金融?

張梅茜


舉個栗子

A是原料供應商 B是製造商 C批發商 D是零售商其中B是牛逼的核心企業。

B向A買原料,由於B太牛逼,所以要求A賒銷,A絕對相信B能付款所以,A同意賒銷形成應收帳款。同時A在備貨過程中就需要墊資,流動性收到較大影響。這個時候保理商就出現了,金融機構可以通過購買債權對方式向A支付現金,從而解決A的流動性問題。這裡的關鍵在於B的信用,因為B的信用直接關係到應收帳款壞賬率。正因為B是核心企業,所以保理商對A的資質要求會比直接發放貸款要低的多。

C向B購買產成品,由於B太強勢,所以B不準備向C賒銷。C的商業信用顯然不夠用,C可以有以下幾種辦法解決:開信用證、開承兌匯票、直接付錢、貸款付錢。排除直接付錢不說,另外三種方式都需要C有足夠都授信,而我們都知道對於不牛逼的企業來說,授信是非常寶貴的。這時候銀行又出現了,銀行知道,1、B是牛逼的企業。2、B的授信充足。3、B對C足夠了解。基於上述三點,通過佔用B銀行授信的方式,向C發放買放融資用於支付B的貨款。

D向C買。這次,D和C都不牛逼了……大家正經做吧,D開票—C貼現,D開證-C議付,D找保理商,C也找保理商-雙保理,D開證-C福費廷,各種都要佔用各自授信沒說。

從這個栗子不難看出,B的存在加速了上下游都現金流轉速度,而且對於銀行來說調查成本與風險都有顯著的降低(但是銀行要首先保證核心企業的風險是可控的……不然就慘了)。因此銀行會有非常大大熱情去做這件事情。目前對供應鏈對約束還只是在房地產項目上,其他產業沒有明顯限制。商務部在推進專業保理商對發展上也做了相當的努力。我認為供應鏈金融在中國會有較好的發展。

供應鏈金融目前在銀行層面主要還是依託核心企業,是以核心企業為基礎,核心企業的上下游為授信主體的基於交易真實性的融資模式。該模式較大的優點是降低核心企業的資產負債,提高中小企業授信比率,加強與銀行合作黏度,提高存款和中間收入。由於自償性融資的基本性質,使得資金用途較為清晰(貨押項目我個人不認為是供應鏈金融)。但同時,由於貿易真實性仍然存在很大問題,因此,供應鏈金融在以核心企業為主的同時,本質上還是有信用貸款的侷限,在額度或擔保方式上仍然有侷限,這來自與是否能夠真正打通供應鏈。我個人對打通的理解是上下游協同與物流的真實性控制。從目前新一代銀行SCF系統來看,各大銀行在協同上都不斷下工夫,但物流的控制仍然是大問題。至於系統性風險,這對於任何一種融資模式都是基礎,供應鏈金融也不能避免。至於京東等供應鏈金融,由於其自身物流和渠道的雙重優勢,因此在目前普遍零供關係拖賬期的模式下,有很多優勢,但他並不能解決相對普遍性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如果鋪開,仍然存在自償性是否足夠支撐本金還款的問題。

前景還是挺看好的,不過挑戰比想象的要大得多,大部分SCF都可以認為是貨物金融或核心企業信用金融,這仍然與我國大的徵信體系關係密切,看不清的中小企業,總得拉個有力的大腿撐著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