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斡爾族創建的第一個省級民族民主革命政權

達斡爾族創建的第一個省級民族民主革命政權(節選自《論達斡爾族在新中國創建中的歷史貢獻》)

作者沃澤明

1945 年 11 月,達斡爾族在政治真空、土匪橫行的歷史時期,面臨著國民黨反動政權大舉接管東北的時刻,達斡爾族領袖何布臺挺身而出,組織嫩江流域各個旗縣的達斡爾族代表,以民主議政的方式,正式建立了達斡爾族興安東署(省)省級政權,確定了轄區範圍,設置了省政府工作機構。

達斡爾族創建的第一個省級民族民主革命政權

興安東省(納文慕仁省)的位置,省會扎蘭屯。西北以大興安嶺為界,與興安北省為鄰;東南部以嫩江為界,與龍江省接壤;南以金界壕(即金長城,舊日稱成吉思汗邊牆)為界,同興安南省連接,北以小興安嶺為界,與黑河省接壤

這在達斡爾族歷史上是一個重大創舉,也是達斡爾族探索民族自治的一次重大實踐。更為重要的是,“興安地區行政公署的建立,得到了中共嫩江省委和黨的地方組織的支持和幫助”,“不僅初步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權,還奪回了被國民黨控制的阿榮旗、莫力達瓦旗、喜扎嘎爾旗、巴彥旗等地的領導權。標誌著達斡爾族第一個省級民族民主革命政權有效合法的建立。

從建立興安東署(省)行政公署,到確定更名為納文慕仁省,都證明達斡爾族在政權建設方面是成功的。它既不是偽滿蒙行政時期的延續,也不是國民黨控制下的地方政府,而是中國共產黨支持的、合法有效的民族民主革命政權。

首先,興安地區行政公署即納文慕仁省的建立,極大擴展瞭解放區地理空間,支持和擴大了中國共產黨與人民解放軍的大後方,使達斡爾族傳統家園嫩江流域又回到了人民懷抱。

第二,興安地區行政公署即納文慕仁省的建立,有效地壓縮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區域,縮小了國民黨光復軍、挺進軍以及各路土匪的迴旋空間,沉重打擊了國民黨的反動勢力,極大地增加了國民黨反動武裝四處挑釁的困境,為消滅這些反動武裝提供了巨大的地理優勢和空間支持。

第三,興安地區行政公署即納文慕仁省的建立,為解放戰爭提供了強大的人力支持和兵源基地,為培養達斡爾族參政理政的人才也提供了充分保障,更為中國共產黨解決民族問題提供了實踐平臺和政策空間,有利地支持了黨領導的解放戰爭和民族工作。

興安東署(省)行政公署以及納文慕仁省的建政過程,可以說是達斡爾族第一次開展民族區域自治的成功實踐,體現了達斡爾族擺脫國民黨奴役壓迫和反動統治的革命訴求與奮鬥結果。雖然這一成果遭到之後東蒙古自治政府的瓦解和破壞,但在達斡爾族革命鬥爭史上,納文慕仁省將是一個永久的豐碑。這一豐碑的樹立,也是解放以後,達斡爾族之所以要提出建立達斡爾族自治州的一個歷史原因和實踐淵源。

通過建政方面的努力實踐與探索和挫折,達斡爾族明白了一個道理,即解決民族問題只能依靠中國共產黨正確的領導,依靠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的正確原則,而決不可幻想依靠舊的封建主義民族關係去祈求什麼“民族庇護”,事實證明這種“庇護”即靠不住也得不到,諸如清王朝和偽滿蒙政府。所以,只有依靠中國共產黨正確的領導和民族政策正確的執行,達斡爾族必然會得到持久的生存保障和繁榮發展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