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家庭,有多少存款才不会焦虑不安?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我今年36了,马上就要步入40岁的行列,所以我觉得自己有资格结合自身的情况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俗话说:男人四十一枝花。但是这只是针对成功男人而言,真的,花是需要水分的,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应对家人突然生病的风险,一天1万多块钱的icu,这些一个月薪五六千,一万左右的男人承担这些真的是捉襟见肘。

前几年,没有结婚,没有小孩,可以说自己的日子过得真的不错,自己的工资就用来吃吃喝喝,旅旅游,和朋友喝喝酒,结了婚,尤其有了小孩以后,突然就感觉到了压力:房贷一个月3000多要还,如果逾期,后果可想而知,总不能让孩子老婆睡大街吧?车贷每个月3000多,要还,如果逾期,那每天一百里路,我就得走着去上班。孩子喝奶粉,每个月得一千多,还有家里其他的开销,买菜,水电费,车子的油费,人情往来,随礼什么的,省着花每个月得三千左右,所有的这些,都需要真金白银,你说,不节省能行么?

另外,我再举个例子:去年有一天,孩子半夜突然不舒服,我们夫妻身上只有一百块钱,去医院的路上那叫一个忐忑不安,幸好,医生只开了十几块钱的药,没有做检查,所以,有了那晚的经历后,我和妻子约法三章:我们每年必须有5000块钱的固定资金,留着以防万一,如果实在困难可以拿出来花,但随后必须尽快补上。后来又连续发生了几件事,都是家人生病啥的,我们由于有积蓄,不再那么手忙脚乱了。

综上所述,我觉得,如果让我的生活没有压力,可以高枕无忧,至少得500万左右的存款吧。





逸秋的寂静风园


本人今年刚好四张,谈点感受。

本人有妻有儿,家有两房,存款十几w,无房贷,无车,但实话说,还是非常焦虑,主要是双方收入过低(三线,一年夫妻收入十七八w,是夫妻十七八w,不是个人),去年月光,一年一分钱没存上,过的非常焦虑。


每个月,总有那么多事情,不是父母、妻弟生病,就是哥哥弟弟乔迁之喜,或者就是其他人生孩子,这些一给就是两三千,还有就是,年底两房暖气费、物业水电暖、给父母一家几千块,又是保险2万,各种乱七八糟,加上一年出去旅游,回老家(去年回家过年、夏天去媳妇父母家,出去旅游两趟),孩子一年托费2万,存了一点钱,很快就花完了。

今年打算哪儿都不去了,十一假期也不出去了,就在家待着,也不回家了,好好存点钱。记得十年前,一个月工资才三千,也能一个月存两千,去年,竟然一分钱没存上。

说白了,还是收入太低了,如果一年一个人收入达到12万,一个月1万,夫妻一年收入有20多万,也就不存在这些焦虑了。清楚地记得,年前,媳妇买大衣,1280,工资卡里就只有4000,给孩子1550元托费后,再买这件大衣,直接就只有一千来块了,硬是撑到过年发工资,过的很苦逼,因为,就那么一点存款,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不敢轻易动。

所以,我个人觉得,40来岁的家庭,最好至少要有30万存款,心理才踏实一些。如果有五六十万现金存款,就更好了,心理踏实。有的人会说,你另外一套房子留着干嘛?卖了,买个七八十万(125平方米),算下来,也有90来万现金和存款,也就不焦虑了。

我个人觉得,如果40来岁的家庭,如果只有一套房子,估计更加焦虑,有另外一套房子,心里踏实,有个应急之用时,可能一套房子还能救命。如果没有,把自己现在房子卖掉救命?住哪儿去?

何况,生的是儿子,你得为他将来考虑打算,未来他结婚,没有房子,哪个女孩愿意嫁给他?儿子娶不到老婆,做父母的也发愁,所以,提前为他谋划,提前在物质上做保障,加上如果他人品好、品质好一点、三观正一点、成绩好一点、上个好学校,基础高一点,娶媳妇,自然就有优势了。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我是标准的80后,到今年整整40了,我是住在沿海二线城市的一个县城,因为父母就我这一个孩子,所以结婚后一直和父母一起住,我们有一个女儿正在读初中,前20年家里做生意攒下了点家底,现在县城有三套房无贷款,两部车,手里还有500W的现金,最近这几年由于市场大环境的变化生意也没的做了,现在的情况就是父母有退休金,我们夫妻没工作,老婆自己做点小生意收入也就是够她自己平时零花的,我呢依靠着手里的现金做一些理财之类的,每个月收入大概3W吧。

按说目前这个水平也是衣食无忧了,但我心里还是有忧虑感的,下面说说为什么有忧虑感。

首先第一点我目前的收入很不稳定,受国家经济政策影响很大,最近国家货币政策也是很偏宽松的,理财的利率一直在下降,我的收入也一直在降低,且理财投资本身就有一定的风险。

第二点咱们国家这20年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向市场投放了大量的基础货币,导致的物价飞涨,货币贬值,我记得结婚那年本地房价才800多一平米,现在是12000,现在拿100块到市场能买到多少东西大家心里也都知道,水果什么的估计也快成了奢侈品了,千八的在商场也买不到什么,一件衣服好一点的都是上千啊,我自认为还不是那种乱花钱、花钱无节制的,即便是这样每个月我们一家五口人生活上方方面面的花销包括吃喝拉撒、买衣服、水电、人车的保险、油费、三套房每年物业、取暖费,这还不算其他想不到的花销,比如生病,人情世故等,这些加起来每个月支出大概1W左右吧。总之就是,现在生活成本极其高,而且手里的钱无时无刻都在贬值,我不知道再过十年手里的钱还能值多少钱! 所以长远来看我还是很有焦虑感的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点感受


D35785


这个问题很难有统一答案,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会有不同的答案。

40岁,人到中年,正是一个人年富力强的时候,也是一个人压力最大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事业压力家庭压力接踵而至,如果遇到孩子叛逆,老人生病,更是苦不堪言。

焦虑由此而生。



作为一个高储蓄率国家,我们化解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拼命赚钱,拼命存钱。然而真正能够靠存款化解焦虑,到底需要有多少存款才行呢?

我想通过几个例子来做下阐述,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例子一,身处十八线小城镇的大军,虚岁40岁,平日靠开大车跑长途赚钱。有房有车,车子还有贷款。一子一女,妻子在家做家庭妇女。在当地来讲,大军的收入还算可以了,弄好了月入过万。不过,现在养孩子花销太大,仅仅是各种辅导班一年花费就不菲。前年大军的父亲中风住院,大军也没好意思让两个妹妹出钱,自己担了起来,好在有医保报销了不少。可是,大军的父亲本来也是打工赚钱的,这下自己生病便没了收入来源,相反后续恢复吃药都需要花钱。大军还有一个烦心事,那就是得给儿子攒钱买房,在当地孩子结婚必须市区有房。可是除去日常花销,再遇到个人情往来,几乎很难攒到钱。对于大军来讲,手里最起码得有个一两百万才能缓解他的焦虑。



例子二,身处一线大城市的刘哥,现年42岁,在一家大公司工作,属于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年入百万。刘哥是从农村出来的,来到大城市打拼后,很早就买了一套房,后来为了孩子上学还买了一套学区房。有房有车工资不菲,按理说他应该不焦虑了,然而,刘哥还是很焦虑。他的工作压力很大,生怕什么时候工作不保,他的交际圈里有很多生意人,和人家比起来他的收入就很一般了。为了维护当下的生活,他感觉很吃力。看了“流感下的中年人”,更是对生病有种莫名的恐惧。即便是他现在的家庭条件,如果有家人患上大病,恐怕也很难维持。如果让刘哥讲,他认为手里最起码得有500万左右的存款才会暂缓焦虑,而前提是他的工作和身体不出意外。



例子三,身处准二线城市的阿正,也是40岁上下的中年人,具体年龄我也不太清楚,算是聊天比较多的网友了。阿正原先在某建筑公司做技术员,后来跳槽到一家专门做室外亮化的公司,目前年入18万左右,可以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阿正父母贴钱帮他买了一套房子,和前妻离婚后他把房子留给了妻子和女儿,自己净身出户了。现在阿正想要再成家就得先买房,对于他来讲,想要减少焦虑,最起码得有一套房子钱,哪怕不要大套的,也得200多万了。



当然,如果是身处城乡结合部的中年人,花费相对来讲比较少,不过只要家里有子女有老人,有可能生病,那么手里没个一百来万估计也很难减少焦虑。可是,又有几个家庭能攒下一百万呢?

话说,大家认为40岁左右的中年人有多少存款才能减轻焦虑呢?


夜雨如书


40岁确实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年龄,按理来说,40岁正是一个人人生的巅峰时期,不论是能力收入都处于人生当中最顶峰的一个阶段,但是很多人到了40岁之后却会有很大的焦虑。

这种焦虑主要体现在对工作的担忧,对子女教育的担忧,对未来养老的担忧等等。

当然一个40岁的家庭有多少存款才不会担忧,这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工作性质,不同的家庭情况,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承受的压力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对存款的期望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之前我看到一个华为的员工曾发过一个帖子,2017年的时候他当时38岁,现在应该是40岁了。他是2003年的时候他进华为,2010年在深圳坂田买一套房,贷款120万月供6000多,2015年考虑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他又买了另一套房子,房款300多万,因为首付不够,通过抵押贷款借了70多万当首付,每个月差不多要还7000块钱。除此之外他还办了260万的贷款,每个月要还17000块钱。所有的房贷加起来一个月大概要还3万块钱左右。

然而到了2017年,公司要派他到国外去工作,但是38岁年龄的他考虑到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不愿意到国外去,结果被HR约去面谈,要求主动离职。但是对于一个38岁的程序员来说,离职之后去别的公司也担任不了高管,但是做基层的工作其他公司也不要,因为人家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招聘更年轻的人,就算有些小公司同意给工作机会,但是人都是在2万以内,税后工资连一半的房贷都还不起。

类似这哥们在接近40岁的时候,有高收入也有部分存款,但仍然焦虑的人大有人在。我前段时间又看到华为员工发了一个感慨。他在华为工作16年,深圳有一套1400万的房子,他一年的收入也上百万,但背负着很多贷款,然后他感慨没有抓住机会,大半辈子都在打工,没有干出自己的事业,这是典型的为事业焦虑的人。

所以到底有多少存款才会让40岁的家庭不感到焦虑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在一些小城市,对于那些公职人员来说,哪怕只有几万块钱的存款他们也不一定焦虑。因为他们的工作比较稳定,旱涝保收,基本上不会有丢掉工作的可能。而且退休之后他们还能够拿到比较可观的退休金,再加上这些小城市生活成本没有那么高,生活开支也没有那么多,他们现在的工资以及未来的退休金,完全可以足够他们生活养老,所以大部分人即便没有存款,但他们都不会有什么焦虑。

但是对于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人来说,即便有一些人有500万的存款也仍然会感到焦虑,因为有些人收入多,但开支也多。

比如在深圳,有些人即便有存款,但同时也背负着很多的房贷车贷,房贷车贷每月两三万块钱很正常,除此之外还有子女的教育问题,比如有些人上一个好的幼儿园一年就要几十万块钱。如果未来孩子高中毕业之后到国外留学,有可能一个学期的费用就得几十万,这些开支都是像流水一样哗啦啦的流,即便有些人存款多,收入高,仍然感到很焦虑。

我就认识一个人,现在也是40岁出头,她在深圳某个口腔医院里面做护士长,老公也是在同一家医院担任医生,公婆两一个月的收入至少有5、6万块钱,如果把年终奖等其他收入计算在内,他们一年的收入至少在80万以上,目前他们家庭存款少说也有200万以上。

今年他们的女儿考上了美国一所大学,一年的学费就要7万美元(人民币47万左右)。女儿考上美国的大学本来是一件让人很高兴的事情,但是他们却高兴不起来,即便有200万以上的存款,再加上年收入80万以上,但是他们仍然感到非常焦虑。按照他们女儿一年7万美元的学费,再加上住宿费,生活费,其他费用,一年至少需要12万美元以上,4年下来总共需要50万美元左右,相当于350万人民币左右。等到女儿读完大学就基本上会把他们的存款以及每年的收入全部耗光,所以这不能不让人感到焦虑。

因此具体40岁的家庭到底有多少存款才不让人感到焦虑,我觉得一线城市至少要有500万以上,二线城市至少需要有300万以上,三四线城市至少需要有200万以上,其他城市少有100万以上,农村地区至少有60万以上才不会感到焦虑。


贷款教授


还有三天就到四十周岁了,老公比我大一岁,我俩都在一个小县城工作,我们一个女儿,在读小学,双方父母都是农民,现在年龄大了,啥事也干不了,就帮我们带带孩子。我们夫妻俩的年收入有30万吧,目前三套房,一辆车,前两套房子没有贷款,第三套房一个月5800多的贷款,现在手上有接近30万的存款,虽然说收入在我们这个小地方不算太少,但是除了女儿的教育费用,我们在其他地方基本没有太奢侈过!不是抠门,而是父母和公婆年龄大了,身体都不太好,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今天这个不舒服,明天那个不舒服,手里没钱真不安心!

身边有些人,年收入比我们少得多,但是人家过得比我们舒服多了,为什么呢?好多人就是啃老,房子,车子,孩子,都是公婆养着,结婚前婆家就给买好了房子,车子,生了孩子公婆给带着,父母公婆的退休工资都比小两口的工资高!所以人就可以坦然享受生活了!而我们俩,结婚时公婆一穷二白,连一块钱的彩礼都没有,更别说房子车子!所以说,不能只看收入多少,还得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非凡妈妈2


光看家庭收入,意义不大的。我们在二线城市,刚置换的房子,两房换三房,贷款120万,手里大概还有100万存款。我老公一个人上班,今年税前七十几万,托减税的福,今年税后大概有55万左右。我在家带俩娃,一儿一女。有朋友说按照我老公的收入,我们换房可以换个更好的。其实呢,我们压力挺大的。双方父母都是农村的,目前身体还算硬朗,每年一边给一万赡养费,再加上买买东西的花销,赡养老人的费用在两三万一年。养车一年两万,女儿兴趣班一年三万,儿子今年也要上幼儿园,兴趣班也要跟上,也要三万一年。家庭开支平均下来一万一个月。二线城市消费高,我过日子挺节约了,一年家庭开支二十万要的。过几年双方老人年龄大了,有个病痛啥的,我们还得出医药费。家里有儿子,还得给儿子弄房子存老婆本。又不想委屈了女儿,心想尽量给女儿弄个小房子或者百万嫁妆。感觉哪儿哪儿都需要钱。我们这种农村出来的不容易,白手起家,什么都要靠自己,双方老人都帮不上我们一点,不能出钱不能出力,我们还要给赡养费医药费。压力不大是假的,但是呢,经过我们的努力,孩子以后可以过得舒服点。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就够了。


悠然144845451


评论里都是收入高并且感到焦虑的,看来焦虑与否与收入关系不大,与个人规划及对未来信心有关系。

说下我的基本情况吧。我现在38岁,四线城市,家庭年收入30万元,每年开支25万元左右。家有一儿一女,女儿一年级,儿子2周岁。一辆帕萨特,一套学区房145万,一套绿地房子140万,岳父母赠送女儿一套别墅303万。来单位时,我和老婆作为引进人才,单位里分了一套房子,位置比较偏,但是环境很好,还没有住过。家中现无存款,欠银行61万。

我感觉还不错,没有感到焦虑,未来可期。孩子们上大学后,准备把学区房卖掉,钱分给他们学习或是出国留学。孩子们的事情不想操心太多,让他们独立。孩子自己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情,父母不需要操心,也操不了心。

参加工作12年,以上财产除了岳父母赠送的车子和女儿的别墅外,其它都是自己挣的,感觉还可以了,未来还要工作20多年,应该还有不少收入。这些钱主要用于孩子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好,多接触艺术,多增长见识,尽量多走出去看看,多接触世界。

我看很多人的焦虑源于对下一代的不自信,孩子有能力的话,根本看不上你那点财产。我自己就是如此,我家是农村的,2000年上大学,到博士毕业,再到结婚生子,只用了家里14500元,现在每年给父母2万。我觉得我的孩子们一定比我强,根本看不上这些,所以我们不用瞎操心。


凡夫俗子106


四十岁,可以说是人生承受生活之重的年龄节点,中年夫妻上有老下有小,小的尚不能独立单飞,何况未来的就业和婚姻大事还在后面等着,老的已近风烛残年,到了需要近身照顾和多病多灾之秋。四十岁,是一个不允许你累不允许你停下脚步的年龄,是一个必须咬紧牙关硬撑硬扛的年龄,尤其在当下生活节奏和成本节节攀升的状态之下,更容易让人陷入焦虑。

用老百姓的话来讲,这个年纪的家庭花销是鼻子眼里都是钱,孩子上学要花钱,各种补习培训要花钱,父母身体不好的话还得预防应急,日常的人情消费等等,积累起来都是不小的数额。

对于一个家40岁的家庭而言,在没有其它各项按揭,日常生活工资能够平衡收支的情况下,起码要保证有10万元左右的机动存款,在遭遇一般性的突发意外时,能够顶一阵子,这还要看你生活在什么样水平的城市,如果是北上广深的一线大城市,10万元也不顶事,还需要更多。

如果家庭当中有按揭,又没有存款,那么家庭的风险性是比较大的,一切平安还好,如果有个突发状况很容易陷入被动,可能就要入不敷出,所以只能自求多福了,而现在这样情况的家庭实际上有很多。


元芳有看法


记得在零六年我曾对同事说过要是家里有五万存款就不做了,因为以前确实穷怕了,九七年姐妹俩家里只有几角钱,女儿要买书哭也没办法,赶集见到西瓜她要吃骗她是皮球赶紧推走了,夫妻俩加班一夜几岁的孩子一人在家,六岁的时候我炒茶女儿烧火到深夜二点火烧大烫着我的手还挨打,想想挺对不住女儿,老人不在身边要挣钱还砌房的债压力太大了,从一一年翻身农奴把歌唱,女儿为了不让父母压力大刻苦学习考上本一学校几千元奖学金,家里建设新农村土地征用赔偿十几万,现在本人工资加退休金五千左右,生病有医保用钱有老保,存款几十万,老家固定资产几十万生活再也不焦虑了,何况我过曰子精打细算细水长流一年挣的钱本人一年二千都用不到,算了下从雪四年记帐到去年十几年做了三十几万除去保险比不班打牌玩的人要强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