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被誣陷入獄,皇帝覺得冤枉,派人去救,大臣卻已經被活活氣死

導語:大臣被誣陷入獄,皇帝覺得冤枉,派人去救,大臣卻已經被活活氣死

歷史上官員被誣陷的事情太多,但是卻有一位大臣在被誣陷後,竟然活活把自己氣死了。這個人就是受到宋朝兩任皇帝寵幸的袁廓。

袁廓是一個比較有處理政事能力的人才,他本是後蜀的進士,後來和他的國家一起歸順了宋太祖趙匡胤。剛開始袁廓並沒有的得到重用,只是擔任了一個小小的一縣主簿。但是袁廓這個人是個很較真的人,職位不好,可是工作不能不做好。不久之後,就發現了一萬多名藏匿的百姓並幫助他們登記在冊。

大臣被誣陷入獄,皇帝覺得冤枉,派人去救,大臣卻已經被活活氣死

我們都知道,古代人口本來就少,還有就是各種勞動都需要人力,所以人口就是財富。尤其是對於大宋朝剛剛經歷戰爭,建立起來,更加需要人口去搞建設。所以趙匡胤得知這個消息後,比發現一個金礦還高興,畢竟金礦有一天會用完,可是人口是會一直增加的。不僅這樣,國家每年按照人頭徵收田稅各種稅,是一筆很客觀的財政收入。

就因為這個功績,趙匡胤直接提拔他為太子的侍從,袁廓也算是憑藉自己的才能平步青雲了,成了名副其實的太子黨。並且深得趙匡胤的信任。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最後即位的是趙光義,好在趙光義並沒有對太子黨趕盡殺絕,反而任命袁廓負責京城的稅收。我們都知道像這樣的稅收是個肥差,足以可見趙光義對袁廓的信任。而袁廓也絲毫沒有讓趙光義失望——半年之內,僅僅京城內的稅收收入,就比之前多收入了幾萬貫錢。

大臣被誣陷入獄,皇帝覺得冤枉,派人去救,大臣卻已經被活活氣死

袁廓立了這麼一個大功,作為皇帝不僅心裡開心,也實際進行了賞賜,獎賞了袁廓一百萬枚銅錢。自此之後,袁廓在趙光義面前不僅站穩了腳跟,還受到寵信,每當趙光義宴請大臣的時候,總會在一旁單獨給袁廓留出一桌來。似乎可以看見袁廓美好前景了,但是袁廓這個人幹活的一把好手,但是為人處世有很大的問題,這也為他的人生軌跡埋下了隱患。

大臣被誣陷入獄,皇帝覺得冤枉,派人去救,大臣卻已經被活活氣死

袁廓做事情是很認真,但脾氣也大,只要政見不同,便會當場辯論,有時候甚至是在朝堂之上就和人吵起來了,因此,在朝中,得罪不少人,還弄得皇帝也很沒有面子。

大臣被誣陷入獄,皇帝覺得冤枉,派人去救,大臣卻已經被活活氣死

面對這樣的上司,袁廓的下屬才是真正的受罪,這些下屬終於受不了的時候,就聯合起來寫了一封奏摺,遞給了趙光義。出了這種事情,袁廓當然很氣憤,便去找宰相趙普做主。其實早在之前袁廓和一個人交好,但是這個人剛好的趙普不喜歡的人,所以趙普對待袁廓也沒有好臉色,根本沒有為他做主。不久,袁廓便被貶到溫州。

大臣被誣陷入獄,皇帝覺得冤枉,派人去救,大臣卻已經被活活氣死

​被貶官後的袁廓,依舊不知改進。有個叫袁仁甫的人,本身就是個心眼小的,對待袁廓早就心中怨恨,便寫了一封誣陷袁廓的奏摺,說袁廓貪贓枉法,給光祿寺遞了上去,光祿寺丞牛韶接到舉報,直接將袁廓下獄。

趙光義看到牛韶的奏章,感覺這件事情有些蹊蹺,畢竟袁廓這個人就是嘴壞一點,但是沒有什麼壞心思,做事人認真負責,所以貪贓枉法這個還有待商榷。於是,趙匡義當即就派人快馬加鞭前去把袁廓招進宮來,想要親自詢問一下。然而,還沒等使者到來,袁廓就已經死在了牢房中。原來袁廓這樣的人一生太過於剛直,脾氣又倔,面對一次又一次的被誣陷,被貶,現在還入大獄,心中又羞又憤,竟然氣血攻心而死。

大臣被誣陷入獄,皇帝覺得冤枉,派人去救,大臣卻已經被活活氣死

消息傳來,趙光義是非常痛心。後來他在看審案記錄時,發現袁仁甫所舉的罪證之中,幾乎都是編造的。趙光義更是感覺到氣憤,很快,袁仁甫因為誣告朝廷命官,被降罪。而主審官牛韶,因為審案不清,被貶為庶民。對於冤屈而死的袁廓,趙光義也只能安撫一下他的家人,給他年僅十歲的兒子安排了一個官位。

大臣被誣陷入獄,皇帝覺得冤枉,派人去救,大臣卻已經被活活氣死

小編有話說:袁廓這個人確實是一個好官,在其位謀其政,處理事情也是一絲不苟,但是那個脾氣,和為人處世的不知變通最後也讓他付出了代價。凡事物極必反,過滿則虧。人不能太過於圓滑,但是也要做到知世故而不世故,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大家覺得呢?有什麼關於這件事情的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