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坛一哥济南“把子肉”出道记:一年可卖出30多亿块,身价涨了2元

大家好,我是把子肉!

近几日,我的身价有所上升,原因是 “猪老板”的价格涨了,所以我的出场费从原来的6块钱升到现在的8块钱。其实,我一点都不意外,毕竟我也算得上是“当红辣子鸡”。济南人对我的追捧可不一般,基本上一天必须得见我三遍,否则格外思念。

食坛一哥济南“把子肉”出道记:一年可卖出30多亿块,身价涨了2元

一家生意兴隆的把子肉店,大概一天能卖百余斤甚至几百斤把子肉。据官方显示,济南把子肉一年可卖出30多亿块,“连起来可以把地球包起来”。以每块把子肉50g计算,一年30亿块也就是3亿8千斤,相当于150万头猪猪的重量。

对于很多不喜欢吃肥肉的人来说,我把子哥绝对是你开启新世界大门的绝佳选择,保证入股不亏。而对于不喜欢吃瘦肉的人来说,当然我也不能强行“安利”你,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可以不爱我,但不能诋毁我。

食坛一哥济南“把子肉”出道记:一年可卖出30多亿块,身价涨了2元

“以草绳捆之,以酱油炖之,入口即化,香而不腻”这是我的应援口号。

红色是我的应援色,先开始我觉得红色太过鲜艳,不太符合我平时低调的风格,但是我的粉丝们态度十分强硬,说什么红色是最能勾人食欲的颜色,哥哥用这应援色那是理所应当,当之无愧。

食坛一哥济南“把子肉”出道记:一年可卖出30多亿块,身价涨了2元

我把子哥从东汉末年起就开始出道了,带我出道的经纪人有三位,他们仨是兄弟,大哥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性宽和,寡言语;二哥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眉卧蚕,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三弟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生若巨雷,势如奔马。

我的故事从他们遇见开始讲起,这三人初次见面彼此惺惺相惜,决定拜把子,但是这三人十分注重仪式感,总觉得需要什么东西来见证这番盛举。巧了,刚好三弟是屠夫,主要屠猪。哥几个拜也拜完了,就把猪肉萱花豆腐,弄在一个锅里煮。这便是我的由来。

食坛一哥济南“把子肉”出道记:一年可卖出30多亿块,身价涨了2元

在我漫长的“生涯”中,我发现我的形象过分粗糙,观众很难有记忆点,于是我决定转型。

经济公司从鲁地请来专门的“造型师”,为我改造形象:精选带皮猪肉,放入坛子炖,靠秘制酱油调味。

大改之后的我肥不腻、瘦不柴,色泽鲜亮,入口醇香,Q弹爽滑,深受食客喜爱,一下就火了,成为食坛常青树。

这,就是我的出道史!

在食坛上,以“肉”为发展方向比较出名的除了我把子肉,还有东坡肉、甏肉和咕噜肉。外界一直谣传我们几个彼此不合,“明争暗斗”,对此我有话说。

食坛一哥济南“把子肉”出道记:一年可卖出30多亿块,身价涨了2元

东坡肉,又名“滚肉”,圈内人称:滚哥。北宋时期开始出道,经纪人是苏东波,主要活跃在四川、江苏、浙江这一带。楼外楼每300克12块8,五芳斋每200克25块钱。

食坛一哥济南“把子肉”出道记:一年可卖出30多亿块,身价涨了2元

而甏肉,山东济宁地区传统名吃,出道时间是元朝,当时江浙客商来北方做生意,吃不惯北方菜,临行前,总爱携带一些腊肉,同时焖煮一大坛卤肉,放入南方的豆制品再混上米饭,别有一番风味。在今天,甏肉米饭仍然被极多数济宁及山东人所喜爱。身价倒跟我相差不多。

食坛一哥济南“把子肉”出道记:一年可卖出30多亿块,身价涨了2元

咕噜肉,又名“古老肉”,圈内人称“老哥”。出道时间是清代,当时在广州市的许多外国人都非常喜欢食用中国菜。

江湖上一直流传着它的两个传说,一是由于这道菜以甜酸汁烹调,上菜时香气四溢,令人禁不住“咕噜咕噜”地吞口水,因而得名;二是这道菜历史悠久,故称为“古老肉”,后谐音转化成”咕噜肉”。

虽然我与东坡肉、甏肉以及咕噜肉的制作方式不同、发展区域不同,但我们各有千秋,都是“地方一霸”,咳。

后记:据《2019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餐饮收入42716亿元,同比增长9.5%。

食坛一哥济南“把子肉”出道记:一年可卖出30多亿块,身价涨了2元

在各省区餐饮收入排行榜中,2018年,山东以3995亿元的餐饮收入,成为中国餐饮第一大省,同比增长10.9%,占到全国餐饮总收入的近10%,我想这其中我的功劳也是必不可少的。

闪电新闻记者 吴丽兰 冯振弘 济南报道

食坛一哥济南“把子肉”出道记:一年可卖出30多亿块,身价涨了2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