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站位体系多变,一起感受门兴新帅罗斯的智慧

在以德国足球的新时代风格为基础,创新了自己的攻势足球风格后,马尔科-罗斯和他杰出的助手勒内-马里奇终于回到了德国,并从萨尔茨堡红牛带来了他迷人的进攻风格,另外还带来了一些重要的改变。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马尔科-罗斯的队伍是如何用闪电式反击和包围式施压等一系列手段闪耀德甲的。

菱形站位体系多变,一起感受门兴新帅罗斯的智慧

关于掌舵者:

在马尔科-罗斯带领那支深受潮人和分析师喜爱的萨尔茨堡红牛在欧联杯大杀四方时,他取得了足球世界更多人的注意。在通往欧联杯半决赛的路上,他们战胜了包括拉齐奥、多特蒙德和皇家社会在内的对手,但面对马赛时,却被对手在第117分钟绝杀,令人心碎。

在美因茨时期向克洛普求学的罗斯,已经在欧洲赛场亮出了他的獠牙,他曾带领萨尔茨堡U19连斩曼城、巴萨、巴黎、马竞青年队,赢得2016-17赛季青年欧冠冠军,从此之后逐渐声名远扬。

他主打攻击性足球,不过并不是那种乱打一气、万箭齐发的风格。他的萨尔茨堡在反击中极具毁灭性,他训练球员们在正确的时机施压,先迷惑对手,让他们误以为自己处于安全的状态,随后以压倒性的速度打出进攻。

在门兴,他尝试将大部分相似的足球哲学灌输给队员们,并且也有一些明显的改进。

阵型

在萨尔茨堡,罗斯使用最多的阵型是菱形4-3-1-2,不过勒内-马里奇说这个阵型是多变的,根据球员站位,可以变成平行4-4-2、4-3-3、宽式菱形4-4-2或4-3-2-1。本赛季,罗斯对其进行了调整,从他喜欢的阵型变成了更严格的4-3-3,如下所示。

菱形站位体系多变,一起感受门兴新帅罗斯的智慧

菱形站位体系多变,一起感受门兴新帅罗斯的智慧

反击

提到在前任教练迪特-黑金带领下的那支门兴的特点时,狂热的德甲球迷当然不会觉得速度是其中之一。

中场球员缓慢观察四周,控住球权并寻找对方防线的漏洞,再找到球技出色的队长拉斯-施廷德尔和拉斐尔,这本身就是一种攻势足球,也曾在上赛季初期取得过良好效果,但随着黑金计划的分崩离析以及门兴进军欧冠雄心的破灭,这种战术也陷入了困境。

在谈到解雇这位头发花白的老兵时,门兴体育主管马克斯-埃贝尔说:“我觉得我们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做事。”确实,马尔科-罗斯这位新面孔已经向这支门兴灌输了一些完全不同的东西。

他们的毁灭性正在发生重大变革。

他们的战术总是与“3”有关:门兴通过三人包夹赢回球权(如果晚一些包夹人数会更多),随后以三人(或更多人,这取决于场上情况)为一组将球带过中场。无论是在两侧都有人接应的情况下从中路突破,还是从边路下底,并且同时至少两名球员跑位等待最后一击,总体来说,门兴的反击快得让对手想缴械投降。

菱形站位体系多变,一起感受门兴新帅罗斯的智慧

上图为一个高压逼抢并快速反击的典例:图一为站位紧密的菱形中场,图二为中场的包夹逼抢,图三为反击中快速由守转攻

一名名义上的前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样的前锋有很多个——从一条边路下底,另一名球员(通常是边后卫)从他的外侧下底支援他,第三名球员从他的内侧下底支援他,两人都在他身后,这是这支队伍的一个关键方面。罗斯使用前锋的方法,是他们在边路和中路来回改变位置,他知道假如其他两名前锋都到了边路,那总会有第三名进攻球员在中路寻觅良机。他经常让在沙尔克04踢中锋和右边锋的布雷尔-恩博洛出任菱形中场中的前腰位置,出现在双前锋的身后,虽为前腰,但他不是那种送出威胁传球的十号位球员,而是那种可以带球突破防线和跑位的球员。

而在双前锋的位置,罗斯找到了两个完美人选来实现他的想法,他们分别是上赛季的队内头号得分手阿拉萨内-普莱亚和本赛季闪闪发光的马库斯-图拉姆。当门兴进攻时,由于他们都喜欢尝试吸引防守球员到空当处从而扯开防线,因此教练鼓励这两名球员之间相互影响,这也经常是必要的,但最关键的是他们有用极快的带球速度扰乱对方防守的能力。

对阵奥格斯堡时,在首发中出任左边锋的小图拉姆回撤到深处并在靠近中线的地方得球,随后一路狂带进入禁区,回传给罗斯的另一枚关键棋子德尼-扎卡里亚,后者推射得手,帮助门兴在开场不到两分钟时先拔头筹。

回传

这一进球也引出了罗斯进攻套路的另一个方面——回传。一名球员带球下底,随后将球回传给另一名前插的进攻球员。最后射门的位置通常就是在所谓的“半区”——或者说是禁区两条垂直线相交点附近的禁区区域。扎卡里亚和赫尔曼打进的前两粒进球,都是在一名前锋带球下底甩开防守球员后,他们跑到这一区域完成的打门。

菱形站位体系多变,一起感受门兴新帅罗斯的智慧

上图:对阵奥格斯堡的两粒进球都来自回传给从半区插上的球员

萨尔茨堡时期,他利用禁区角附近的这一区域,来创造对手防守的不确定性,他的想法是,当一名有创造力的球员进入这个区域时,对方会感到不安和不可预测。来到门兴,罗斯也带来了这个想法并改变了它,不再是让球员带球进入这一区域,而是让无球球员跑动到这里。

本质上,罗斯的进攻体系还是创造对手被打反击的恐惧。

对角传球与速度

然而,为了完成这样的猛烈反击,需要让球快速通过中场。
过去三轮比赛中,为了发挥出三前锋的最大实力,罗斯将他的阵型改为4-3-3。然而,两名边锋总是深度回撤,希望将一名后卫吸引出塔尔防守位置,创造空当,随后另一名前锋或前腰就可以趁机插入。如果是前锋负责插空当,那这也意味着前场三人需要频繁换位,而如果是让前腰插空当,那他们也有一个完美人选拉斯洛-拜奈什,他是三中场中最具攻击性的那一个。

菱形站位体系多变,一起感受门兴新帅罗斯的智慧

上图:普莱亚回撤接球,随后迅速将球分给边后卫奥斯卡-文特,此时一名后卫已经被带出防守位置,产生了空当

然而,为了将球交给三前锋,必须要带球过中场,而且经常要保证这个过程的速度。为了实现这点,罗斯实施了两件事。一是菱形中场,二是对角传球,传球的距离通常很短,因此他们通过中场时总是像在玩弹球游戏。
赢回球权后,他们不会大脚将球开出,而是用多次一脚出球打穿对方中场,平稳而快速地将球交给三前锋。当有三四个人站成一圈菱形,且总有人能快速处理球时,这种方法最为有效。另外,只有当传球向前时它才会成功,否则队手就有足够的时间落位了。直接向前传球需要有人提前移动,但这种提前移动时可遇不可求的,但如果有人在你斜前方,那就意味着他们可以自己接球后再快速分出,而不是浪费这宝贵的几秒转身再观察队友。

当球分出后,接球者经常是三前锋中的一人,他会背对球门回撤(如前文所述),并将球再以同样快的速度交给前插的中场。

本质上,这是一种不需要让球离开地面就能快速从后场移动到前场的方法。

门兴在对阵莱比锡时,在重兵把守的边路打出过一次反击,每一脚传球都是对角传球,最后也是回传给半区的球员。这是教科书般的罗斯式反击。(下图)

菱形站位体系多变,一起感受门兴新帅罗斯的智慧


包围式施压

罗斯的防守施压战术源于他的一位导师——让德国足球思想前进了一大截的克洛普。然而,罗斯的施压在时间方面强调较少,而在空间方面强调较多。

首先,前锋和最靠前的中场球员会像钟摆一样左右游弋,迫使对手在他们自己的半场分边,随后趁机追捕他们。而如果对手绕过了他们的第一道防线,他的中场球员就会集体收缩在中路,这有效使对手将球向边路发展。一旦对手将球传向侧翼,他们就会等待合适的时机,通常是在对手的一名球员缺少支援,只能传中或尝试带球突破的时候。

菱形站位体系多变,一起感受门兴新帅罗斯的智慧

上图:门兴在同一阶段的三个不同的切断中路,迫使美因茨向边路发展的例子。图二中一记传中差点找到了罗宾-奎森,这暴露了这一战术的弱点。

转变的证据十分明显:黑金治下的门兴拼抢次数是全德甲最少的,可罗斯治下的这一数据却是最多的。在边路赢回球权意味着对手来不及回到中场,门兴总是占据人数上的优势,反击战再次就地拉开。

这个战术也有弱点,比如说对阵莱比锡时,对手带球快攻就可以撕破他们的防线,可以在前插的边后卫身后接到球,又或者用从中场发起的一记长传找到像闪电一样快的维尔纳也可以惩罚他们的积极施压。

总结:

马尔科-罗斯的恶名来自他“新时代”的技术;勒内-马里奇以前是一名战术博主,萨尔茨堡对分析师和高级球探的使用如今闻名于世,而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他的菱形站位体系的多变性,意味着他不只是一位瞎起劲的进攻型教练,他也有智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笔者写下这篇文章时,门兴排在德甲榜首。虽然他们能否保持领头羊的位置还需要看其他球队的毅力,但对于这位已经在奥地利证明自己,带着打上自己烙印的风格回到德国的教练来说,这是一个有希望的迹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