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乱办洒席的歪风依然存在,对此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种不良习气?

侠哥小李


农村人办酒席是他们的自由,谁也管不着。只要不是一边拿低保一边办酒席,谁也没权利叫他不办。管的太多了,人家还有人身自由吗?宣传节约勤俭,並不能硬性规定。还要根据农村多年的习俗,有些事还是应允许人家自主决定,不能硬性规定。


用户ws618


要说农村办酒宴的事,虽然不能说是歪风邪气,但也应适可而止。

我经常参加农村的酒宴,确实感到有点心累。农民辛辛苦苦,靠种地赚个钱确实不容易。虽然自己平时实在舍不得花钱,吃舍不得吃好的,穿又不舍穿好的,勤俭又节约,剩饭剩菜吃了一顿又一顿,衣服破了补一补。可一旦儿娶媳妇女出嫁,或是亲人归西去,必须家中摆酒宴。农民最厚道,人前不丢人,花尽集储也要办风光。你家一桌五百元,我就办他五百五。他家请了两天整,我家叫他吃三天。你比他,他比你,比来比去妄花钱。看看每家酒桌上,上的是上等酒,摆的是名牌烟,很多鲜菜都没动筷。好好的吃的都浪费掉。

我常想,是谁留的这规矩,是否可以变一变,光盘行动为何难实现?其实吧,很多农民都反对这么办,都说这种现象应改观,可轮到自己了又是这么样,谁也不想从自己开始办。

现时有的地方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办酒宴也有了统一标准了,对农民来说是件大好事。可多年养成的习惯也要慢慢来改变,农民自家的事情必须让农民彻底改变了观念才好办,好事情办不好也就成坏事,辛辛苦苦犯错误,好心好意办坏事。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永不丢!





李增喜3


农村办酒席在十几年前是非常热闹的,小的时候在农村,要是那家办酒席的话都要热闹三五天,那种气氛非常有农村人的朴实和醇厚的邻里情缘气息。那时候有的地方还没有通电,也没有电视机没有太多的电器设备,所以一道晚上大家吃完饭都各自回家睡觉了,但是要是那一家有什么大小事物要办酒席,就会在村里热闹好几天,办酒席的人家会根据村里人的口味置办酒席上用的食材,酒席前的一天会请周围邻居帮忙去集市上购买一大推各种各样的食材,大家忙的不亦乐乎,办酒席的人家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让亲朋好友来的时候有个舒适的环境,有电的地方会提前租用或者借邻居家的大电视机,买很多的武打片光碟,白天的时候大家分工把各自手里的活干完,晚上吃完饭,把电视机抬出来放在一个比较宽阔的地方,大家积极的搬凳子坐在电视机前面观看电视,大家围坐在一起看电影,边嗑着瓜子边观看各种武打片,看到半夜三更都不觉得困,感觉比过年还要欢乐,有些喜欢搞怪的年轻人会放一些音乐,跳着自己独门舞蹈,惹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非常好喜庆,也很怀念!慢慢的农村的酒席就变味了,没有以前那种纯朴的亲情味道了,更多的是攀比和高昂的随礼份子钱,那家一办酒席村里村外会到处说三道四,那家那家收了多少万的随礼份子钱,又比那家那家的多了几万,这家做的菜又怎么怎么的不好,那家做的菜又是如何如何的好,这样一来二去的,农村大家为了不让别人说闲话,或者心理作用攀比,就会不断的抬高随礼份子钱,不断的做着各式各样花式的菜品,有的请舞蹈表演的到家里表演,就像是搞春晚联欢晚会似的。只要家里有一小点事都要办酒席,孩子出生办酒席,孩子剃头发办酒席,搬新房办酒席,开财门办酒席,老人生日办酒席,小孩升学办酒席等等,各种各样的酒席层出不穷,随礼份子钱越来越高,攀比越来越强,在农村农民收入一年下来好大一部分是用来做随礼份子钱了,在农村有一句民间流言:三年不办酒,相当于被强盗偷!这样的社会腐败风气逐渐暴露在世人面前,政府为了整治这样不好的腐败风气,颁布了农村禁止违规办酒席的政策,赢得了一片叫好,大家不用为了面子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挣来的钱也都用在了家里该用的地方了,日子越来越好了,农民心里特别的感谢政府的察民情,欢民生的好政策。但是有的村民还是习惯了用办酒席捞钱财想法,顶着政府的打压,私自违规办酒席,说白了就是因为来钱太快!!


快乐小勇哥


不知道你指的乱办酒席的酒席具体是哪一类?在我的印象里的, 农村的酒席一般包括结婚酒、满月酒、老人酒、订亲酒、做十岁酒、升学酒(考上二本以上才办酒,要是上个大专也是办酒的话人家会笑话的)、还有盖房子的上梁酒,还有一种看望酒(比如生了一场大病住了很久的院,回到家里之后一般都会摆两桌酒招待一下来看望病人的亲戚朋友,这种酒也不用送钱,送一对鸽子或是一点什么别的营养品就可以)。

现在的农村人很多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头在屋里打交道的机会不多,这些酒席是他们为数不多联络感情的机会。

不知道你何出此问,反正我亲眼看到、亲身经历的农村酒席都挺正常的,没有浮夸的不正之风。


潺湖妹纸


出世一周叫送庚,足月送满月,足年送过周,逢十送生日,考上大学送升学宴,结婚喜宴,买房乔迁,建房起工,封顶上梁,乔迁,开店开业,生病住院探视,白事席,甚至买个车办席,连刑满都有人办酒,正月拜年,二婚也凑热闹…普通人的精力能力有限真的不该什么事却操办酒席!没完没了的人情开支!赚的钱能用于自己支配享受的部分几乎没有。

特别是6070后别说朋友,庞大的七亲八眷不得了,象我叔伯姑姨舅数十计,光正月拜年开支数千元,双方表堂兄弟姐妹多的达近八十个。其实政府应该考虑的出台政策干预,规定只有嫁娶建房白事才可操办酒席,且规定礼金额度,小事只能内亲小范围办席。礼金额少了没得赚贴钱办席的也就自然少了!

顺便说下我们当他娶亲宴席,大办三天,头天晚上曰起媒,二天中午去迎亲,晚上拜堂,闹新房,三天中午请新娘,晚上请亲家,謝媒,四天早上散客。还有前后请谢厨没算。结婚的双方红包要派数万,得有几百个吧,木匠石匠漆匠圆木锡匠铁匠篾匠等三十六行,进门礼,装箱,穿帐折被等等,空问礼扛箱,席上卖鱼卖肉,端洗脸水,扫地,说不全估计得数百个破吉尼斯吧。

现在拜年一家一两百,数十家,小时侯拜年一家一两斤白糖,还得吃上一天,点心伺候,没点心回鸡蛋数个,还有薯片爆米花等,好怀念那穷并快乐着的时光!


A羽公A


什么叫农村人乱办酒席?在农村婚丧嫁娶、小孩满月才摆酒席,宴请乡党、亲朋,请来服务队,每桌300—600不等(根据地域的不同),乡党行礼也就20—100元,关系好点的200元,亲朋能多点,就是图高兴,凑个热闹。若是在城里,普普通通工人随便一个酒店每桌都得1000元以上,要是达官贵人,富豪明星,那一桌不上万,甚至几万、几十万,行礼数目更是吓人,高达100万,上不封顶。农民办酒席怎么就叫乱办呢?他们是偷了、抢了、腐败了?像你这种人,见不得农民吃点好的,过上好日子,五官不正、心态不端。


用户6553333099748


酒席是起源于古代,是我国传承了千年发展文化传统。无论是红事、喜事、白事都会摆上几桌招待亲朋,逐渐成为了农民彼此之间感情联系的一种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酒席也开始了变质,它开始变成了满足一些人虚心和攀比心更堪是赚钱的的一种工具。乱办酒席在全国各地越演越烈。不同于传统,一些地方连升学、买车、搬家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出会大办酒席,就为了收份子钱。此风不可长,此风当制止。

如何解决这些不良风气?我认为应该需要村干部们带头,多多宣传移风易俗,提倡新风俗,禁止大操大办。这需要长时间的潜移默化。

正所谓下有对策,上有政策。2018年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至此,各地也开始出台关于农村办酒席的新规定,像贵州普定县的规定:除婚丧嫁娶之外的酒席一律禁止操办,合规酒席推行六菜一汤菜谱、限制酒席菜数规格。操办婚事的,需要举办5日的需要到村委会办理申报手续;办理丧事的,第一时间向村委会口头报备,并在操办结束后5日内进行书面备案;礼金标准须在100元以内,饭菜标准必须在120块钱以内,桌数不能超过30桌。各地的规定有效的遏止了大操大办的陋习。

讲明文,树新风,希望改革开放的春风能吹遍大地。






春风亦寒


嫁娶婚宴,不论城市农村。首先这是上千年传承,不可一刀切取缔,结婚嫁女是家庭喜庆的事情,谁家都想要一个热热闹闹的场景,

市井小民,达官贵人,应该是大家都不否认。就少不了摆婚宴,放鞭炮,闹洞房,邀请亲朋好友来赴宴朝贺,亲朋好友也会随礼。当然张家摆宴李家来了,那么李家摆寰张家也会来贺喜,是礼尚往来,是一种世俗共识。只是在此过程中有一部分人出于虚荣和攀比心理,婚宴喜庆你想比我做得好,我想超过你。随礼也是,为了体现朋友真情,亲戚关糸,礼金也不断上浮,还有部分存在圈钱心理。喜庆婚宴就走了质,变了味,甚至让一些家庭难以承受。小我认为,为了让世俗文化传承,喜庆依旧,可把随礼金设定上限,形成法律法规。(一比如我本地经济指标我认为设定两佰圆或参佰圆即可)保留婚庆,乔迁庆即可。取缔以圈钱名目的丧葬,满月,升学及其它。


强哥8428


办酒席就是歪风?有病吧?几千年来,酒席一直存在,为何到了现在成了歪风?办酒席要你们那些说歪风的出钱?是不是没事闲的蛋疼,要管人家的钱怎么花?当地风俗,有红白喜事都会摆个几桌,联络感情,帮忙干活,礼尚往来,几桌其实也没花多少钱,说是在的百桌,还不如某些达官贵人一桌的钱,它们嘴里吃着野生动物,口里喊着保护野生动物,就像它们说酒席歪风,自己每天却花天酒地歌舞升平


尼爹吸骡死了


一要控制:红.白事以外的就不要办。

二要限量:不能浪费,不能大操大办,吃饱喝好就行。

三要专人专管:要组成移风易俗理事会,生活等事务统一安排。

四要制止攀比风:分子钱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不能相互抬价。

五是要邻里谐和:简单平淡而又不减气氛的把事办好,让大家高兴!满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