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究竟犯了哪些錯誤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生命燈塔


感謝提問。

崇禎是明朝的末代皇帝,但從他即位的那一刻起,他就在位這個帝國的重新振興而努力,奈何回天乏術,雖殫精竭慮仍於是無補,明朝還是走向了滅亡。

崇禎無時無刻不想中興明朝,雖然出發點很好,但是卻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錯誤一:沒有分清楚兩大威脅的主次

明朝末年,威脅明朝統治的一共有兩大因素,一是從西北地區進而蔓延到全國的農民起義,二是關外女真族的重新崛起並不斷衝擊明朝的正統地位。

明朝末年的財政收入是很感人的,且大頭都扔到了關外的關錦防線上,根本無力同時應對兩大威脅,偏偏崇禎還想一次性全部消滅。

從實力上來看,李自成等亂匪相比較清軍來說是比較容易撲滅的,若是“攘外必先安內”,將關外的精銳部隊調入關內,先平掉國內亂匪,再去應對清軍,應該相對會容易的多。


錯誤二:對待閹黨太過粗暴

崇禎還是親王時受到過東林黨人的薰陶,也認為東林黨人是正義的化身,而忽略了政治鬥爭本身就沒有對錯之分。

崇禎認為明朝末年政治腐敗的根源在於魏忠賢領銜的閹黨亂政,殺了魏忠賢就可以結束黑暗的吏治。然而真正的根源在於文官集團本身,人性貪婪,文官們無休止的貪汙受賄才是腐敗的根本。

除去魏忠賢后,東林黨重新執政。東林黨雖死裡逃生,但是依舊跳不出黨爭這個侷限。在東林黨人看來,只有他們的觀點才是正確的,“非吾族類,其心必異”,不是東林黨的人,就一定是奸佞。加之文官排斥武將,使得太多的人對東林黨不滿,造成了政局不穩。


錯誤三:對文官和士大夫集團寬容

因為應對清軍的入侵使得軍費支出佔到了財政收入的大頭,且居高不下;西北災荒又無力賑災使得流民四起。

明朝不得不增加財政收入來應對沒錢的局面,其中之一就是裁撤驛站,而另一個措施就是增加稅收,將壓力轉到百姓身上。

江南地區本就富庶,因此增加稅收在可承受範圍之內,而西北地區土地貧瘠,且又遇到災荒,百姓無力承擔,就連溫飽都無法保證,也給了造反充足的理由,導致西北地區民變四起。

而與此同時,高高在上的士大夫和文官集團依舊我行我素,吃喝玩樂,迎來送往。李自成攻下北京後,麾下劉宗敏從北京王公大臣家中搜刮出了金銀珠寶無數。而崇禎自始至終從沒有向這些階層要過錢或收過稅。


錯誤四:行事激進,對臣子缺乏信任

崇禎從不輕信大臣,如果說明朝什麼時候的首輔最難當,一定是崇禎年間。崇禎在位期間的首輔換了一個又一個,沒有人能坐穩位置超過兩年。而每個人的執政理念又是不盡相同,這也導致政令朝出夕改,政令混亂。

在袁崇煥這個鎮守關錦防線的大將身上,他缺乏應有的信任,請人回來的是他,殺人的還是他。僅僅一次北京被圍,他就中了皇太極的離間之計。雖說袁崇煥驕傲自大,有取死之道,但對自己親自請回來的大臣沒有應有的信任,實在是不該。

明末亂匪橫行之時,崇禎曾任命多位武將剿匪,每一個都有平定亂匪的能力,他卻換了一個又一個,導致最後每個人都以亂匪不在境內為第一要務,從而也喪失了很多徹底剿滅亂匪的時機。


小結

崇禎作為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內心中渴望中興明朝,然而年少登基也使得他血氣方剛,而且行事激進,在魏忠賢、袁崇煥等人的事情上都沒有盡善盡美,使得朝政不穩,自毀北方長城。


盛夏一抹清涼


崇禎皇帝究竟犯了哪些錯誤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崇禎皇帝其實是一個很盡職的皇帝,只不過他改變前任皇帝遺留下來不合理的措施進行的太快也太早了,因為當時的局勢以不能進行大刀闊斧的政治改革。

明朝的兩大勢力[閹黨及東林黨]控制著明朝的政治體制,而閹黨一直就掌控著實際權力,以魏忠賢為代表的閹黨集團是最有代表性的,魏忠賢在權力巔峰時期哪可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並號稱九千歲,可見魏忠賢的權力有多大,閹黨的勢力有多大。

崇禎皇帝在沒有登基以前,就耳聞目睹了閹黨集團的所做所為,再加上他一直就和東林黨人接觸比較親密,東林黨對哪時的崇禎皇帝影響是比較大的,所以他一登基上臺就開始了他制定的政治改革,當然了改革的對象就是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改革獲得了圓滿成功,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徹底的走下了大明的政治舞臺,可是從此明朝的惡夢也就開始了。

東林黨主要是以文臣為主的,他們的權力比武將可要大的多,以前有閹黨在的時候對東林黨有一定的制約作用,所以東林黨獨大時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對守邊將土的打擊壓窄也就沒了章法,也正因此使得各地總兵心中都存有很大的不滿,最後導制局勢進一步的惡化,最終亡了大明的江山,最後一個留在崇禎皇帝身邊的老太監嘆氣說到…要是忠賢在事情也不至於此,這時的崇禎皇帝也許想到了他的皇兄臨終時,叮囑他的事,大事要靠魏忠賢。

所以崇禎皇帝也許很後悔殺了魏忠賢,所以也只能嘆氣的登上了煤山(景山)走向了哪棵亡明之樹,強勝幾百年的大明亡了。

以上是本人的一點看法,不對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與風互語


為何明朝會在崇禎皇帝手裡滅亡呢?有十七年的時間可以讓明朝起死回生,但是他卻沒有,反而成了最後一位明朝君主,有些人歸結於上天的災難以及人禍。不然明明是一手好牌,怎麼到最後卻打得無比爛?

其實,在剛當上皇上的那會兒,崇禎皇帝還是一個勵精圖治,想要好好治理國家的好皇帝,不過他卻做錯了,一件事兒,也是這件事兒給明滅亡埋下了伏筆。少年皇帝,年輕氣盛,看不慣當時的大宦官,魏忠賢,一心想把他給殺了,把權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上,但是卻操之過急,草率的殺掉了魏忠賢,端了宦官的老巢,引起了朝堂的震動。

要知道當時的,西廠東廠錦衣衛,可以是一個監督百官的監察機構,是皇帝的耳目,幫助皇帝更好的掌握大臣們的動向,而崇禎的舉動是徹底斷了自己的耳目,表面看是把權利集中到了自己的手裡,其實暗地裡失去了更多的權利,真的是糊塗。

再之後又爆發了戰爭,內部農民起義,李自成也趁勢發展了起來,再加上滿洲的侵擾,最終導致明朝亡了。

而之所以爆發農民起義,是因為恰好處於小冰河時期,百姓們沒有住所,吃不上飯,沒有地方可以去,朝廷又沒有及時的去賑災,再加上地方上的官員,貪汙剋扣,過度的壓榨百姓,才導致的農民起義。

這裡,也就能看出,崇禎皇帝不會任用官員,致使東林黨的勢力一天比一天大,而底下的官員構成又比較的冗雜,所以在賑災以及鎮壓農民起義這些事情上,毫無用處,甚至起到了惡化的作用。

同時崇禎還因為用人不當,造成了很多奸臣聯合坑害忠臣,像著名的將領盧象升,就被誣陷導致陣前逃走了,還有當孫傳庭在潼關戰死之後,因為內心懷疑,孫是不是沒有真的死,所以什麼恩賜都沒有給他的家人。導致了很多的忠臣,心寒,也導致了更多的人追隨李自成。

這樣看來,雖然上天給了崇禎十七年的時間,但是由於自己不懂如何治理朝政,不懂收攏人心,不會任人唯賢,再加上天災人禍,所以導致明朝的最終滅亡,我們可以換個想法,假如說,崇禎殺了魏忠賢以後,能夠把握機會,把廠衛系統全部掌握在自己手裡,完善他的監督機構,不任用昏官,在天災發生後能及時賑災,那可能又是另一個結果了,來自小李侃歷史


長白山公爵


我是國師,我來回答

崇禎皇帝朱由檢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同時明朝最後一位皇帝。雖然崇禎非常勤政,但還是改變不了王朝覆滅的結局。

表面上明亡於李自成,實際亡於朱由檢自己,從他開設清除魏忠賢,重用東林黨,就註定了做個亡國之君,帝王之術在於制衡權力集團,一邊獨大,註定會政體崩壞。

崇禎在登基以前沒有接受過完整的皇宮內的教育和管理 。缺乏對治國理念的學習,而且也沒有過人的天賦。只能靠勤奮彌補,尋找經驗,摸索一條救國之路。

崇禎上臺之後,廢除了工商稅,國家稅收少了,就要在軍備上做剋扣,導致戰爭失利。同時加徵,於是開始不斷加徵三餉,即遼餉、剿餉、練餉。當時的土地兼併嚴重,大地主隱瞞田地數量,只交很少的田賦。加上天災,西北農民的收成並不好。在這種情況加附徵稅,農民不想造反也會被逼的造反。在這一點上,崇禎不如天啟。

當時皇太極不時進犯,農民起義也愈演愈烈,可謂內憂外患。這是崇禎剛愎自用。不以能力和才幹作為用人標準,單純靠個人喜好,作為一國之主卻不選賢任能,王朝覆滅也在所難免。

崇禎上臺後任用閻鳴泰為兵部尚書,與後金作戰中立下戰功。但因為閻明泰與魏忠賢有關,就被流放邊疆。崇禎很喜歡王在晉,皇太極不想碰袁崇煥這個硬釘子,關寧錦防線。從蒙古喜峰口入關尋找突破。王在晉得知消息後卻遲遲未動,導致金兵入關,即使如此,王在晉只落得“削籍歸”的懲罰。而前去救援的袁崇煥卻被凌遲處死。

崇禎後來任用梁廷棟為兵部尚書,也是他建議崇禎遼餉之外再徵收“剿餉”。農民起義也越鬧越大,後來辭去兵部尚書。又當了宣大總督,後金破關後,和張鳳翼一起自殺。後來崇禎又任用熊明遇 ,因為熊明遇為判了死刑的沈棨辯護了幾句,結果就被崇禎革職。


崇禎是個勤政節儉的皇帝,但他更是一個好面子、剛愎自用、猜忌多疑的皇帝。他在國家管理方面的問題很嚴重。缺乏對人才的識別力和判斷力。明史評論崇禎帝的性格缺陷。說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

總結一下就是,崇禎真不算個合格的領導,他是很勤奮,可惜努力錯了方向,再怎麼用力也是無用功,甚至會起到反效果


我是國師請別開槍


“昏庸無能”、“荒淫無道”一直是中國歷史上亡國之君的代名詞,但凡事總有例外,明思宗朱由檢就是代表之一。


內憂外患,災禍連連

明朝末年,天災不斷,人禍連連。明朝政權因歷代宦官弊疾而導致朝野動盪;另一方面天公震怒,使得大旱連年、瘟疫不斷、蝗蟲蔽日,田地裡顆粒無收,天下老百姓苦不堪言。據統計:崇禎皇帝在位期間,基本是年年大旱,接踵而至的又是連年瘟疫和蝗蟲災害,沒有一年稱得上太平年。

人民飢死者三,疫死者三,為盜者四。米石銀二十四兩,人死取以食。

就這樣,老天爺的不開眼再加上朝廷宦黨亂政造成的嚴重影響,導致天下老百姓紛紛揭竿而起,反對明朝統治;除了內憂之外,東北女真族又乘勢崛起,屢屢騷擾大明邊境,沿海方面又有倭寇殺人放火。內憂外患日日不斷,明王朝的根基早已經風雨飄搖,而此時的崇禎皇帝僅僅17歲。

勵精圖治,壯志難酬

這位年輕的君主並未因國家的局勢而感到悲觀懈怠,反而勵精圖治,勤於政務。他先是抓準時機剷平了宦官之禍,隨後又起用賢才,修繕國事、抵禦外侮。但崇禎皇帝太過於操之過急,他屢次更換朝中大臣,導致人心渙散,後期又因國事傷懷、濫殺無辜,導致前期的一切努力化作泡影,最終迎來了“甲申之難”,國破家亡。

公元1644年3月18日,明思宗皇帝朱由檢心如刀絞,面對著大明天下的萬里河山,淚如泉湧。這位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亡國之君心如死灰,他殺死了自己的女兒,勸自己的皇后和貴妃自盡,一夜無眠,第二天帶著太監王承恩在煤山自殺殉國。

一個國家的滅亡,不是一朝一夕所造成的危害,也不是因一兩個人的錯誤而導致,而是幾百年來積攢下的種種弊端和當時的層層矛盾衝突所引發,明朝滅亡,又豈能只怪崇禎皇帝一人?“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可見這位空有一腔抱負卻無法施展的亡國之君,到死還抱著對祖宗的愧疚之心,擔心著自己的子民,令人潸然淚下!


與狼共舞的歷史和旅行


一、肆虐饑民。當時天大災,崇禎前五年財政總支出行政軍費2650萬兩,宗室2860萬兩,而賑濟只有區區的37萬兩!此後,每年又開徵遼餉、邊餉、練餉三餉900萬兩,把晉陝中原的饑民往死裡迫。

二、抄殺、迫害死大批能臣良將。

崇禎採取一系列滅漢自肥的措施,引起了大漢饑民的激烈反抗,一波又一波的饑民起義,終於埋葬了罪惡的豬明朝。


安平144796971


1、清理魏黨矯枉過正

魏忠賢是一定要處理的。魏忠賢死後,為了擴大戰果,彰顯自己的聖明,肆意擴大魏黨的名單,做成逆案大案,造成政局動盪則不可取。比如內閣:朱由檢執意要將這幾個全部一刀切掉。換上來都是起至廢籍的六個新內閣,以及中旨任命的首輔。


我們只知道崇禎皇帝換內閣頻繁,但是換別的官更頻繁。他上任以來這幾個月,六部尚書換了五個部,其中兵部尚書換了四個人,一共八個尚書。到崇禎元年這一年的上半年,六個部的尚書又全再換過一次。到再元年年底,六部裡的尚書又換了四個部。崇禎二年,再換掉了四個尚書。朱由檢為定逆案以顯擺自己的功績,對官員進行大量換血,迅速導致朝廷政局不穩。

這些新上來的高層根本站不稱腳根,崇禎二年就馬上要進行二次內閣推選,並且以溫體仁的搗亂,最後以失敗告終。這一次又一次的人員大換選,不僅使得明朝的後備人才極速消耗,同時也加大朝廷暗流洶湧,攻伐更甚。


2、外交政策嚴重失措

一、是西南對奢安的民族戰爭又過於操切,儘管崇禎二年,西南已經上報基本平定,實際上並沒有徹底。由於崇禎三年以後徵調西南的作戰部隊,結果西南局勢再度惡化,一直拖到崇禎七年才平定。再之後,崇禎十四年,又暴發了沙普之亂。

2.東南海盜鄭芝龍求召安,明朝廷對海權毫無任何意識



3、軍事改革局部成效

明朝的整體軍事完全得不到改變,兵部一廂情願的驛遞改革,致使腐化的軍隊更加脫離控制。已經完全敗亂的軍屯制也完全沒有進行整頓,十幾年以後孫傳庭後來在西南局部進行整治,且極有成效,當然,堅持的時間很短,那是後話了。發生了已巳之變,暴露了其完全不堪作戰的問題。



4、對內剿匪政策不定

崇禎元年、二年間,剛剛發生西北農民起義,其實還不是大患,關鍵的問題在於處理得當,不能急於求成,朝廷派出的是一個完全不知兵的楊鶴。派了楊鶴也沒關係,楊鶴至少還“清慎自持”,在前線表現的還不錯,有剿有撫,剿撫並用,農民起義得到了極大的緩解。這個時候朝廷又開始操之過急,不會指揮亂指揮,不懂軍事的官員亂出主意,弄得剿也不是,撫也不是。


5、財稅收入掌控不足

崇禎三年開始,從南京、浙江開始的一些地方紛紛恢復原有的避稅苗頭,各種投機倒把。之後經歷了已巳之變,各地士紳又藉此脫逃稅賦,稅收變更加困難。崇禎三年,薊遼的費用大增。


總結:重病之人,庸醫亂治,以致身死


崇禎皇帝接手的,本來就是一個重病的王朝。需要一個類似秦皇漢武式的英主出現,或者象商鞅張居正式的名臣,或可挽回明朝不亡,最不濟,有這樣的人才出現,也能扭轉明朝走向滅亡。


最後總結為:重病之人,庸醫亂治,以致身死。



史學那些事兒


崇禎帝接位時,大明帝國己經風雨飄搖,回勢衰退,崇禎帝也算是工作很勤勉苛刻,但仍未能挽救回大明,他自己是要承擔相當的責任。

首先是義氣用事,壞了局勢。身為皇帝,需要做好的事是平衡各方勢力,用好天下人才。崇禎在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著手掀翻了魏公公勢力,造成東林黨一黨獨大、局勢失衡。而東林黨人卻多眼高手低之輩,加據了國勢的弱化。

其次,用人多疑,自毀長城。在北方威脅日益加重的壓力下,對手中能人卻不能放手任用,多次中了敵人反間計,親手毀滅了能臣良將,尤其是袁崇煥的死,等同自己拆除了守護北方的屏障,將大門敞開讓後金長驅直入。

再者,不識局勢,剛愎自用。崇禎身為皇帝,生活極為簡樸,工作勤奮努力,但卻是亂作為。一心想恢復國力,促進中興,然而卻不能因勢施策,有效應對時弊,穩定局勢,反而朝令夕改,隨意撤換各部能臣,讓各級官員無所適從,更推動時局進一步惡化。


壯家土人


原因很多,主要二條。

一,戰略失誤。當時,外有後金入侵,內有農民起義。

以崇禎的能力,能處理好一方面都有困難,他卻兩邊一齊搞。結果內外交困,腹背受敵,焉能不敗。

當時與後金議和,是有可能的。這是一條上策。

如果能與後金議和,可以轉移一部分財力和軍隊用於解決國內矛盾。

解決國內矛盾,不能單靠軍隊鎮壓,而應從救濟災民入手,千方百計酬錢救濟災民,是當時解決國內矛盾的最好辦法。貴族、官吏、地主手裡有錢,為什麼不讓他們拿出錢來救濟災民呢?

二,濫殺大臣。

崇禎濫殺了,或者胡亂罷免了許多大臣。這其中,尤以殺袁崇煥性質最惡劣,影響最大。

崇禎親任袁崇煥為薊遼總督,親授袁上方寶劍,給以專殺權力。

袁崇煥築牢了關錦防線,使後金在山海關外無計可施。

皇太極率軍繞道偷襲京城。袁崇煥千里馳援,浴血奮戰,擊退皇太極。

這之後,如果崇禎仍重用袁崇煥,加強長城薄弱環節的防禦,極有可能壓制住清軍入關的野心,迫其議和。

可是崇禎卻聽信朝中一班貴族和庸臣的讒言,殘殺了忠心貫日的袁崇煥!

在殺袁崇煥的罪狀中,只有殺毛文龍一條勉強說得過去。在這件事上,袁崇煥有錯,但無罪。因為殺將的權力是你崇禎親自給予袁崇煥的。

還有一條罪狀,說袁崇煥私下與後金議和。這根本就算不上罪。如前面所分析的,如果能跟後金議和,那對明朝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實際上,崇禎自己也想和後金議和,又怕朝臣議論,沒有實行。議和何罪之有?

崇禎殺來罷去,終於把自己搞上了景山的歪脖樹。這時他猶未覺悟,以為朝中全是奷臣,害了他。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崇禎帝受命於明末亂世,雖殫精竭慮奈何大廈將傾非人力能挽回,況崇禎帝資質中流,縱橫捭闔間犯下許多致命的錯誤,以致局勢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拾遂弔喪於煤山上矣!

回頭看來,崇禎主要犯了以下錯誤

一、裁撤驛站,放出禍首

崇禎帝上位伊始,逢北方大旱,各種自然災害頻發,天災人禍不絕,政府運營難以為繼,於是精簡機構,大量國家公務員面臨下崗,這其中就有明亡的直接元兇—李自成。人事不察,天災迭出,沒有地方睡這幫遊民可以睡路邊上,睡山洞裡,沒有東西吃則只能鋌而走險,揭竿造反

天災和崇禎有什麼關係呢?用現在的話說,人品差唄,那就是你崇禎的責任!有意思的是,到了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多年的蝗災鼠疫消散地無影無蹤,華北各地風調雨順,社會經濟開始復甦

所以,人品這東西,你不服不行啊

二、急功近利,用人存疑

為了剿滅李自成這幫流寇,崇禎帝煞費苦心,可謂病急亂投醫。十三年間,剿賊主帥是走馬燈似的換了又換,楊鶴、洪承疇、曹文詔、陳奇瑜、洪承疇、盧象升、楊嗣昌、熊文燦、楊嗣昌等將領輪番登場,崇禎帝活生生的演了一出“紙上談兵”

可見崇禎內心很焦慮,同時也很矛盾,一天一個想法,一月一個戰略,“欲速則不達”,要知道前線頻繁更換主將是兵家大忌,因為每個將領的精神要領無法得到連續的貫徹實施,這樣下來則總是在變動中給予流寇喘息之機。堅持一種方法,堅持下去總有成效,再花哨的戰略,頻繁更換,收效只能甚微。比如曾國藩堅持貫徹“結硬寨打呆仗”的思想,先逐個將長江上游的太平天國據點拔掉,順江而下,再令李左蕩平蘇南浙北,最後會攻南京從而克復金陵,如果清廷沒有對湘軍的充分信任以放權,而只是讓綠營八旗江南江北大營亂打一氣,估摸著清政府得提前五十年滅亡

崇禎帝這樣瞎搞的結局就是,流寇越剿越多,直至最後把自己心態玩崩

三、自毀長城,中計殺袁

多年的內外交困下,無論財政還是內政都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此時的崇禎已經半瘋了,內心早已“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任何不利消息都會摧殘他敏感脆弱的小心臟

當他內心開始相信袁通金賣國的那一刻,大明的傾覆已經註定了

四、優柔寡斷,戰和不定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崇禎知道這點可他總是心存幻想,內心明明想議和結果在多種因素制約下他還是沒有走出那一步,將自己在兩線作戰的尷尬境地中越拖越深。李自成不會等他豐富的內心戲演完,一路向北偷家成功,威克特瑞

五、五內俱焚,慌不擇路

不可否認崇禎帝自盡的姿勢是很帥的,可這是對他老祖宗朱重八打下的朱家天下的極度不負責,可以不學勾踐,那個難度係數太大,可參考下南宋趙構的做法又有什麼難的呢。他這一死,明廷沒了主心骨,吳三桂之流連個念想都沒了,要知道崇禎帝畢竟坐了十七年的大位,對吳三桂還是有恩的,華夏子民將領還是認的,其影響是南明那些廢帝沒法比的。如果崇禎帝選擇南下,那些因為拒絕剃髮而被屠殺的民眾就不會白死了,東山再起,未為可知。

可憐的崇禎帝身體力行地給後人寫了一部末代君主覆亡教科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